浅谈家长好教育的10种方法
浅谈家长好教育的10种方法
1.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在学校的社会生活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如何与他人共处,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学会输,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面对合作与竞争,如何学会选择,如何看待名利荣誉得失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必然要遇到的真实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教育的机会,也是学生成长的机会。
当这些问题出现时,智慧的家长,总是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成长中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教育契机,帮助孩子提高认识并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成长。这样的家长,是与老师配合,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打败问题。
也有些家长,面对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遭遇的各种问题,自身不够理性,情绪化地应对,帮助孩子讨公道、要说法、求荣誉、免惩戒等等。这样看起来是帮助孩子,结果却往往错误地引导了孩子的价值观,恰恰是和问题一起,打败了孩子。
问题是孩子成长的磨刀石,而不是绊脚石。家长应当与老师配合,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2.让孩子累并快乐地学习 
沁人心脾什么意思按照孩子学习的轻松程度和快乐程度,可以将孩子的学习状态划分为四个象限:轻松而快乐、轻松而痛苦、累并快乐、累并痛苦。
第四象限的学习状态,孩子学得很累,也很痛苦。这种状态显然是不可取的,却也是很多孩子的真实学习状态。
虽然我们的家长希望孩子轻松而快乐地学习,就是第一象限的学习状态,但这种状态是理想中的,现实中并不存在,因为学习可以是快乐的,但真正的深度学习不可能是轻松的。2022年立春具体时间
孩子最佳的学习状态应当是累并快乐地学习。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被挑战的愉悦,学习就变成一件有意思、有挑战、有意义的事,孩子学习虽然累但很快乐。这是最理想的学习状态。
卡巴斯基反病毒
而让孩子累并快乐地学习,一是需要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激发孩子的内动力,二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快乐并不等于轻松。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高阶思维,对他们学习的容量、知识的宽度、思维的深度做出更高的要求。
3.少做学生的家长   渐渐被你吸引
多做孩子的父母
亲子关系的矛盾,很多是因为父母更多的做了学生家长,而没有做好孩子的父母。
父母应当清楚,做孩子的父母是我们的主要角,也是一辈子的角,学生的家长是我们次要角。如果角错位,将学生家长作为我们的主要角,就会本末倒置,缺失了做父母的职责,却做了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仅没有效果,甚至起反作用。
做父母,就是要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全身心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关心孩子的品行、健康、情感、心理等,做孩子的健康照护者、情感陪伴者、价值引领者,当然也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如果我们真的做好了父母,孩子的学业问题不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相反,如果我们强化自己学生家长的角,眼中只有孩子的学习和成绩,和孩子交流开口学习、闭口成绩,看不得孩子休息和玩耍,不能允许孩子的成绩出现波动和下滑,经常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等等,反而淡化了父母的角,那么,孩子会觉得我们做父母的很功利,并不是真正爱他们,久而久之,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这样的结果反而起反作用,不仅不能改善孩子的学业,反而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的则会影响亲子关系。
4.将批评包裹在正面激励之中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激励。即便是批评,也需要遵循正面教育的原则,将批评包裹在正面激励之中。一般要遵循一比五的黄金比,也就是说,当父母要纠正孩子一个负面行为的时候,同时至少鼓励他的五个正面行为;当批评孩子某个缺点和问题的时候,要同时至少表扬他的五个优点。
李希贵校长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像一个三明治,将批评包裹在表扬之中,以便让孩子能够接受父母的批评。如果只是单纯的批评,也许会造成孩子的逆反,你还没开口,他已经从大脑中屏蔽你要说的信息。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结束了。
李校长还提出了一个“随时表扬,定期批评”的原则。表扬不分时间和场合,只要孩子表现好,随时表扬;但批评不能随口就来,需要延迟批评,选择适当的时间窗口,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孩子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
当然,表扬要具体,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表现,这样的表扬才能起到激励和强化正面行为的作用。批评孩子需要理性,不附加情绪化的语气和语言,就事论事,不翻旧账,不与别人家孩子比较。过于情绪化的批评会影响批评的效果,甚至会伤害亲子关系。
5.不要直接用物质去“利诱”孩子
湖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不要直接用物质去“利诱”孩子完成任何事。物质奖励如果过度,有时候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孩子可能为了奖励去努力,而不是为了既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而且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简单的物质奖励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内在需求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物质层面的需求,还有更高层面的,如情感、心理、社会性需求。
所以,物质奖励只停留在胡萝卜加大棒的低层次之上,仍然属于外力的范畴;而如何激发
孩子的内动力才是根本。
很多时候,不花钱的奖励比物质奖励更有意义:
比如,不是奖励孩子去饭店吃一顿大餐,而是奖励孩子决定全家今天的一日三餐吃什么,享受个人的决定权利;
不是奖励孩子多少金钱,而是奖励孩子实现他的一个小心愿,比如可以让孩子邀请自己的好朋友来家里做客,让孩子享受做小主人的快乐体验等等。
魔兽怎么玩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奖励需要设计,不要直接奖励物质,而是将奖励本身设计得更加具有教育意义和成长价值。
6.教会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孩子的时间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需要父母从小培养。父母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因人而异。时间管理主要是指时间安排和事务安排。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要根据
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可以用成人的习惯或别人家孩子的习惯来要求自己的孩子。
第二,用时间奖励孩子。在制定时间安排时,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了某项任务,节约的时间应当奖励给孩子,由孩子自主分配,可以用来阅读、玩耍、休息和运动,做孩子自己喜欢的事。
第三,鼓励孩子限时完成作业。对于习惯于磨蹭的孩子,要鼓励他限时完成作业,每一个学科的作业,甚至每一道题,都设置一个时限,以此来让孩子自我督促,提升阅读、书写、思考的速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