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 知识讲解
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
【考纲要求】
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温室效应。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
【知识网络】
无无味的气体
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碳酸能使紫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  化学性质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2CO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制法    ③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⑤验满方法: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满
                  ⑥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 CaO+CO2
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化工原料,制冷剂
【考点梳理】
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高清课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
1.物理性质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在农村如何致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
(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
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3)气体肥料。 
(4)光合作用。
(5)化工产品的原料。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⑴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等。
②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
⑵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因此在人密集的地方要注意通风换气。
要点诠释:
1.不要将“干冰”和“冰”混为一谈。在一定的条件下(加压降温),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冰”是液态水在一定条件下变成的固态物质。
2.二氧化碳溶于水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二氧化碳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后者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碳酸,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3.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支持普通的物质燃烧,特殊情况下也能支持某物质燃烧,如镁等活泼金属在点燃的条件下,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下去。
4.人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感到不适甚至死亡,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而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达到10%会使人窒息而死亡。
考点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高清课堂《气体的制备》二、2)
1.药品:石灰石与稀盐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图: 
4.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5.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气体。
6.验满方法:形容初夏的诗句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7.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CaCO3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要点诠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注意:
1.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会使生成的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CaSO4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不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因为Na2CO3易溶于水,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散。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3.收集时瓶口覆盖毛玻璃片,且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处,便于尽快排净空气,收集较纯的气体。
4.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而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征反应,而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氮气、稀有气体等。
考点三、几种常见物质的除杂、检验方法及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或氧气、氢气等)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撒切尔夫人名言CO[CO2]): 将混合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NaOH=Na2CO3+H2O
2. 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CO2[CO]): 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u+CO2
3.生石灰中含有少量碳酸钙(CaO[CaCO3]):高温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 CaO+CO2
4. CO32-的检验(CaCO3、Na2CO3等碳酸盐):加入适量稀盐酸,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 =CaCO3↓+H2O
5.几种物质间转化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1)C→CO2CO2 2CO  CCO2 2CO
(2)C→CO2CO2 CO2  C+2CuO 2CuCO2
          3C+2Fe2飞鹤学生奶粉O3 3CO2↑+4Fe
(3)CO→CO22COO2 2CO2  COCuO CuCO2
          3CO+Fe2O32Fe+3CO2
(4)CO2H2CO3:  CO2台州旅游景点大全H2O = H2CO3
(5)H2CO3 CO2H2CO3 = CO2↑+H2O
(6)CO2 CaCO3 CO2Ca(OH)2 = CaCO3↓+H2O 
(7)CaCO3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 CO2↑+CaO
要点诠释:
1.除杂原则:不增加新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杂质与被提纯物质要易于分离。除杂不仅原理要正确,而且操作要切实可行。
2.如要除去CO2中的少量CO,一般用还原CuO的方法,不能用点燃(少量CO不能点燃)或通入石灰水(可除去CO2)来除去CO。若要除去CO中的CO2,一般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来除去CO2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实验室制法
1.(2015•重庆模拟)如图A中锥形瓶装石灰石,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则下列实验不能达目的是(  )
 
A.图A能成功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B.若图B中试剂为足量澄清石灰水,则可检验二氧化碳
C.图C用于干燥二氧化碳,则气体应a进b出
D.图D可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灭火
【思路点拨】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A
【解析】
A、图A能成功制取二氧化碳,由于没有集气瓶,因此不能收集二氧化碳,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若图B中试剂为足量澄清石灰水,则可检验二氧化碳,该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图C用于干燥二氧化碳,则气体应a进b出,该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D中,能够观察到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该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
【总结升华】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
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举一反三:
【变式】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CO2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CO哈尔滨供暖时间2不能支持燃烧                      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答案】A
解析】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干冰升华时吸热,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干冰灭火的原理是利用干冰升华吸收,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类型二、考查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的综合实验题
2.如图所示是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