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特稿】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碳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易错清单
1. 对部分碳单质的认识错误。
【例1】 (2014·甘肃兰州)同学们填写的“毕业生登记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书写时必须使用( )。
A. 铅笔 B. 圆珠笔
C. 红墨水笔 D. 碳素笔
【解析】 本题考查了碳的化学性质。A、铅笔由石墨和粘土制成,附着力差;B、圆珠笔水见光易于分解,而褪;C、红墨水见光易于分解,而褪;D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因此同学们用碳素笔填写的“毕业生登记表”能长期保存;故选D。
【答案】 D
【误区纠错】 本题的易错之处是:由铅笔由石墨制成,而石墨是碳单质性质稳定,因而用铅笔书写的字迹能长期保存,忽视了石墨因结构是分层性质有质软而导致笔迹附着力差,易擦除不易保存的特点。
2. 对物质性质的认识错误。
【例2】 (2013·江苏苏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 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 二氧化碳可使紫石蕊试液变蓝
D. 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用途、对环境的影响。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引发酸雨的“罪魁”,而不是二氧化碳,故A错误;B、二氧化碳固体(即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石蕊试液变
蓝,故C错误;Dgtx960、二氧化碳无毒且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能制作碳酸饮料,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
【答案】 B
【误区纠错】 本题的易错之处是:因紫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蓝,误认为二氧化碳可使紫石蕊试液变蓝;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误认为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因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而能使人窒息,误认为二氧化碳有毒。
名师点拨
碳和碳的化合物既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又是中考命题的一大热点,此部分知识与人类生产、生活、新科技密切相关,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青盲好看吗:
1. C60以及单层石墨片、碳海绵等新发现的碳单质的结构、组成、分类等常作为碳知识命题的热点。
2. 结合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碳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考查化合物的组成、分类及根据化学式进行的相关计算。
3. CO2的性质、制取及收集方法的迁移的命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4. CO的毒性及处理方法中考常考,目的是使学生对其毒性的危害性有充分地认识。
5. 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命题多以网络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6. 化石燃料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命题,如温室效应问题,突出试题的德育功能。
7. 将课本中一些选学、阅读内容有选择性地纳入命题范围,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
以上特点将继续成为2015年的中考命题的方向。
提分策略
本专题知识虽然比较简单,但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因此要注意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清楚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关系,可利用知识网络梳理相关知识(如下图):
【例1】 (2013·重庆)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单质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CO B. CO2 C. O2 D. CuO
【解析】 本题考查了碳的化学性质,可根据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分析解答。碳和一氧化碳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A正确;碳具有还原性,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B错误;碳具有可燃性,和氧气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故C错误;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D错误。
【答案】 A
2. 在平常的学习中,多留意与化学知识相联系的生活实际问题,并善于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解决此类问题。如:用铅笔粉末容易打开生锈的铁锁;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用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特别是活性炭与水的净化相结合;古代字画年深日久仍不变;木柴、棉花、图书馆失火各用什么灭火器;环保问题等。
【例2】 (2013·广西南宁天然水晶半宝石)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碳+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碳的主要作用是( )。
A. 还原 B. 导电 C. 吸附 D. 消毒
【解析】 本题考查了活性炭的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活性碳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素,起吸附作用。
【答案】 C
3. 要善于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
CO | CO2 | |||
物 理 性 质 | 、味、 态 | 无、无味 的气体 | 无、无味的气体 | |
密度 | 比空气密 度略小 | 比空气的密度大 | ||
溶解性 | 难溶于水 | 能溶于水 | ||
化 学 性 质 | 可燃性 | 2CO+O22CO2 | 一般条件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灭火) | |
还原性 | CuO+COCu+CO2 武汉二本大学 | 不具有还原性,而具有氧化性 | ||
毒性 | 剧毒,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 无毒。在空气中含量大于1%时,对人体有害;6%以上时,使人窒息 | ||
与水 反应 | 不反应 | H2O+CO2H2CO3(H2CO3不稳定);H2CO3H2O+CO2↑ | ||
与石灰 干字组词水等碱 溶液 反应 | 不反应 | CO2+Ca(OH)2CaCO3↓+H2O,可用来鉴别二氧化碳 | ||
用途 | 燃料、冶炼金属 | 灭火,制纯碱、尿素、汽水、制冷剂、温室肥料等 | ||
特别注意: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能与水反应,前者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后者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通入紫石蕊试液后,石蕊试液变成红的实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作用的结果。
【例3】 (2014·吉林长春)请回答下列与木炭、氢气、一氧化碳有关的问题:
(1)其中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 ;
(2)点燃氢气和一氧化碳前都需要 ;
(3)在一定条件下,这三种物质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说明它们都具有 性。
【解析】 本题将木炭、氢气、一氧化碳放到一起,联系实际考查了物质的可燃性、还原性,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它们性质的相似性。(1)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氢气;(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3)在一定条件下,这三种物质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说明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答案】 (1)氢气 (2)检验纯度 (3)还原性
专项训练
一、 选择题
1. (2014·上海奉贤中考二模)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金刚石、石墨、C60三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石墨变成金刚石发生了化学变化
B. 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 C60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2. (2014·上海奉贤中考二模)木炭可以与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2CuO+CCu + X冶金专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方程式中X为CO
B. 反应中C被氧化
C.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 该反应CuO为还原剂
3. (2014·福建·福州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为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将干燥二氧化碳缓慢地通过如图所示装置(玻璃管为高低两根),一段时间后蓝石蕊试纸能明显变红的是( )。
A. Ⅱ B. Ⅱ和Ⅳ
C. Ⅳ D. Ⅲ和Ⅳ
4. (2014·北京东城区中考一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出现的情况是( )。
A. A处下降,B处上升 B. A、B两处都下降
C. A处上升,B处下降 D. A、B两处都不变
5. (2014·广东·佛山禅城区中考调研测试一)右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 在实验过程中,红的粉末会逐渐变成黑
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COFe+CO2
D. 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
6. (2013·上海奉贤区·四月调研试卷)对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 实 | 解 释 | |
A. | 警犬利用嗅觉搜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用稀有气体做保护气 | 通电后能发出有光 |
C. | 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材料 |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D. | CO和CO2的性质差异很大 | 分子结构相差一个氧原子 |
7. (2013·安徽合肥瑶海区·一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