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效率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标准与调节改革研究
2021.2
招生与就业
DOI:10.16750/j.adge.2021.02.010财付通怎么开通
基于供给效率的研究生招生计划
分配标准与调节改革研究
李永刚孙鹤周柯
摘要:针对当前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对外部社会需求响应较弱、分配效率与公平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兼顾市场需求、社会公平、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四重价值的供给效率导向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改革方案。通过实行对立指标的联动考察、基准与杠杆相结合的动态分配算法,确立以高校面向外部需求的供给效率而非内部培养需要为驱动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基于供给效率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
改革,需要形成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指标的常态化监测,建立微观计划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实施路径,确立中央与地方成本共同分担的资源保障体系,注重特殊需求招生计划名额的科学分配。
关键词:供给效率;研究生招生;招生计划分配
国产汽车排行榜作者简介:李永刚,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天津300350;孙鹤,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天津300350;周柯,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天津300350。
从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历史演变来看,满足社会需求与保证质量一直是政策制定的两个限度,从20世纪90年代起,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相关政策就一直在两维之间摆动。时至今日,经过多轮渐进性改革,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及学位和区域结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和培养质量已有很大改善,但整体而言,研究生招生计划体系对外部社会需求的科学响应渠道还没有建立,这已然成为制约研究生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症结。因此,如何构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适应外部需求的招生计划调节机制,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当前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改革的思路与局限
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众多课题中,如何处理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名额分配问题是最具挑战的难题之一。之所以棘手,是因为它牵涉到缩小区域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兼顾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
量双重要求、协调研究生教育的灵活性与秩序性关系、平抑高校内部扩张冲动和增强服务社会需求等多个议题,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成为众多对立价值冲突的环节。围绕这一问题,目前业界形成了三种论调。
一是计划优化论,即进一步调整与优化政府主导的招生计划分配方案。在招生规模上,为加强招生数量确定的科学性,许多研究者进行了研究生教育规模比较和测算模型研究,一种思路是对标国际,通过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比较[1-2],对我国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进行测算;另一种思路是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3]、本科生毕业总数和高校专任教师数量等因素[4],按照一定的测算模型预估研究生教育规模。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以及经济结构的差异、经济变量中内部产业类型和科技需求的复杂性致使一个部门很难对变动的社会需求进行准确的“计划”,研究生培养单位也无法按照社会的需求对招生专业进行及时调控。在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分配上,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是依据各省研究生教育的条件和能力,适当参照经济、
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研究生招生计划配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编号:2017Y0704)
2021.2
招生与就业
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分级管理的方式确定招生规模,这种方式虽然确保了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秩序,但并不利于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计划模式下研究生招生规模及其招生计划分配所固有的缺陷,促使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市场自由配置。
二是市场调节论,即将招生权下放到高校,由高校根据市场需要自主调节招生计划。这种观点被部分研究者认为是解决“高度计划型”研究生招生弊端的根本对策,但其中存在的隐忧有三:①在现行的大学排行和评价指标中,对研究生规模的重视,可能引发高校盲目扩招研究生。②研究生是现代大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在日益强调科研绩效与问责的制度背景下,学术系统内生的扩张需要和社会需求并不总是一致。③市场调节过程中的“市场失灵”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混乱,特别是在研究生招生权力下放的初期,由于高校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还未完善,自主招生所带来的风险较高。可以看出前两种关于大学自主招生的弊端,都未曾考虑外部社会市场的真实需求,而第三种担忧则来自于市场之手固有的不足,这些力量都有可能造成研究生教育的供需失衡、秩序紊乱。因此,在尊重高校自主开展研究生招生的同时,政府有必要加强宏观调控与监测。
三是有限赋权论,即在招生的特定环节,选择相对成熟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自主权,然后逐渐向研究生招生单位下放全部招生自主权。例如教育部在2003年赋予34所高校自行确定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12年赋予C9高校试点在国家招生计划的10%范围内确定招生规模。2016年扩大试点范围,给予上海、江苏和广东三省(市)在不超过5%的范围内自行确定所辖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有学者因此提出研究生招生自主权下放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挑选试点学校自主确定计划外招生指标;第二步,将计划外招生自主权向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下放;第三步,取消国家计划内和计划外双轨招生制度,由院校自主确定研究生招生数量[6]。不过国家在向研究生培养单位下放招生自主权的过程中,也暴露部分高校滥用招生自主权和缺乏科学分配招生指标等问题[7],进而出现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时
“重单位培养需求、轻社会需要”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简单的招生权力下放并不会自动破解响应市场需求能力弱的难题。
从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的政策实践与研究中,可以看到市场模式虽然有助于提高统一计划体制下招生计划分配效率问题,但同时也引发了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张和培养质量问题。有限赋权的稳妥步骤即使可以避免完全市场化带来的短期失序,但依然不能有效解决研究生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故而,在我们看来,破解研究生招生计划确定与分配难题,不仅仅是简单的主义或路径问题,更重要的是招生计划中涉及的价值平衡问题。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分配至少需要回应以下三个维度的价值关系:
奇异景观①协调外部社会需求模糊性与高校内部扩招自利性的矛盾;②兼顾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提升的要求;③平衡社会经济需求与学术、国家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唯有充分考虑这些价值追求,构建多重价值相互平衡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政府职能转变、高校自主招生的目标。二、基于供给效率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标准
与方案构建
面对研究生教育高质量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迫切任务,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的改革应在突出高校研究生教育供给效率取向下,重构培养能力与人才需求、规模与质量、效率与公平等多重价值的关系。研究生招生计划合理分配的关键在于协调好具有张力的多重价值诉求,亦即实现对立价值追求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动态平衡。考虑到既有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主要是从高校的培养条件出发,并没有充分照顾外部的社会需求与内部培养的质量和效率等问题;故而,我们在制定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时提出了兼顾市场需求、社会公平、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四重价值的供给效率导向主张,旨在确立以高校面向外部需求的供给效率而非内部培养需要为驱动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
所谓供给效率主要是指研究生招生单位服务社会需求的效率,其中“供给”主要是强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社会服务取向,既包括满足各类产业发展
的人才需求,也包括国家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特殊需要,试图实现经济需求与公共事业需要之间的平衡,以及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而“效率”在此包含了研究生招生单位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果两重含义,以期达到培养规模、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之间的动态平衡。
1.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标准
针对供给效率导向下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改革所涉及的多重价值,我们提出了对应的监测与操作性指标,大致可概括为培养能力、培养效率和社会需求三类,其中培养能力主要指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基本条件与潜力,培养效率协调的是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关系,社会需求则旨在平衡经济需求和公共需求之间的关系,处理市场响应、社会公平等价值议题。
(1)培养能力指标。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培养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提升的基础,也是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分配的重要依据。由于招生单位的培养能力涉及学位授予资质和规模、科研经费和平台、师资队伍与学术水平等众多要素,且不同要素对招生单位培养能力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加
之不同类型、层次的研究生培养所需要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严格来说,在确定不同类别的招生计划名额时对招生单位培养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存在差异。为了尽可能确保“培养能力”指标测量的科学
性以及招生计划调整改革的平稳性,我们主张观测招生单位的培养能力时沿用目前教育部经过多轮调整所形成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和调整指标”。以教育部高校博士生招生计划基准规模测算办法的指标体系为例①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具体包括学科点数量、科研经费、科研平台、人才队伍和成果效益等五大指标,各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35,0.2,0.2和0.15。根据当前高校教育和科研评价中“破五唯”的精神,我们对部分不合时宜的指标进行了取舍和调整,例如在人才队伍中增加了导师数量指标,在成果效益指标中取消了“百篇优博”指标,并限定“论文发表”主体为教师。通过对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效益的情况分析来核定博士生招生的总体规模[8],各项指标的具体内涵如表1所示。此外,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不同类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分配和调整,同样沿用教育部对招生单位培养能力指标及权重的规定,在此不再赘述。
(2)培养效率指标。培养效率指标主要是用于衡量招生单位的培养效果与效率,其中关于研究生培养效果,我们认为研究生的学术发表成果虽然容易观测和量化[9],但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依据,有可能会产生不良的价值误导,此外,用学术发表数量来表征不同层次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未必具有普适性,所以我们选择毕业生的学位论文合格率来反映培养效果或质量。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
表1
研究生招生单位培养条件的衡量指标龙之谷怎么分解装备
一级指标(5个)
二级指标(10个)
测算系数
1.博士点规模(0.10)1.1博士学位授权点(1)学位授权点的数量
2.科研经费(0.35)
广州高考成绩查询2.1科技经费(X )纵向*2,横向*12.2社科经费(X )
纵向*2,横向*1
莉妲和天鹅3.科研平台(0.20)
3.1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社科基地等(0.6)国家实验室*10,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省部级*1
3.2重点学科(0.4)
一级重点*1,二级重点*0.5,重点培育*0.34.人才队伍(0.20)  4.1杰出人才(院士、长江、杰青和千人等)(0.5)人数占比4.2导师队伍(0.5)人数占比
5.成果效益(0.15)
5.1论文发表(0.45)教师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5.2科研获奖(0.55)
国家级*1,省部级*0.2
①由于教育部尚未对外公开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的测算指标,本文列出的教育部研究生招生规模核算指标间接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于2013年在其发布的《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办法(试行)》,笔者根据需要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调整。
日益延长的学位修读年限现象,高延期率不仅造成了个人学习成本和风险的增加,而且也是对国家财
政和学校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许多西方国家展开了系列改革,以澳大利亚为例,政府资助的重点从招生的人头数转向培养过程的研究培训计划(RTS ),而研究培训计划是一种基于博士学位完成率的竞争性绩效分配方案[10]。同样,我国近年来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高延期现象引起了学者和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不过尚未纳入公共政策考量,为此,本研究根据新的发展形势以及为平衡片面追求学位论文合格率而引发的高延期问题,特意选择“学位完成率”作为培养效率的监测指标,旨在反映研究生培养资源的有效利用。
(3)社会需求指标。明确社会需求是编制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外部社会经济需求异常复杂,充满了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很难加以量化,许多研究也只是采用外围指标,例如人均GDP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等进行测算[11],很难真实反映真实的市场需求。我们认为研究生的社会需求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二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求。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是通过毕业研究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反映,即培养单位的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匹配率,其中就业率考察培养单位毕业研究生的社会需求程度与认可程度,专业匹配率观测所在该学科毕业生对相应行业或岗位有效贡献的程度,二者共同反映了研究生培养单位服务市场需求的程度。而对于公共事业发展的需求,则无法也不适合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说明,考虑到国家长远发展和文明传承的需求,建议通过核定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支援西部地区发展和保护性特学科发展等的需要来确定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
2.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案
研究生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响应是通过招生单位的培养能力实现的,在确定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招生单位的准备条件和资质,高效的培养能力是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的分配基准。在此基础上,以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服务社会需求时体现的供给效率、质量为杠杆进行名额调节,而对
于具有高培养质量、高学位完成率、高毕业生就业率和高专业匹配率的学科则应通过特定的测算模型,在基准名额上成倍数增长招生计划数;反之,则需要成倍地压缩招生指标。与此同时,对于暂时不适应市场需求但具有公共价值的学科,主管部门或培养单位则要建立保护性制度,通过设立专项招生指标的方式对市场机制进行调节。整体而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招生计划名额同时受到培养能力、培养质量、学位完成率、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匹配率以及专项计划指标等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培养质量与学位完成率、就业率与匹配率、市场需求与专项计划等三对指标两两制衡、互为联动。因此,在制度上要避免部分学校为了争取更多的招生名额而单纯提高其中一项指标,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形成在保障质量基础上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的文化。
在招生计划名额分配方法上,为确保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改革的平稳性,实行基准与杠杆相结合的动态分配算法。具体来说就是供给效率取向下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改革将首先要依据招生单位的培养能力确定招生基准规模,即基于上一年度的招生总数和教育部给出的招生分配模型计算得出当年的招
生基准数[8]。在此基础上,引入体现供给效率的四个指标,即学位完成率、学位论文合格率、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与专业匹配率,通过基准规模与供给效率指标相乘,得出反映研究生培养单位供给效率的招生计划数,最后辅之以特需求招生计划指标,按照相加的方式对招生规模进行调节。具体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Qn=Q×(0.35×An+0.2×Bn+0.2×Cn+0.15×Dn+0.1×En )×Fn×Gn×Hn×In+Jn
式中,Qn 表示某单位研究生的实际招生计划数,Q 表示上一年度研究生招生的总规模数,An 表示某单位科研经费占总经费的百分比,Bn 表示某单位人才队伍数占人才队伍总数的百分比,Cn 表示某单位科研平台数占科研平台总数的百分比,Dn 表示某单位产出的效益占总效益的百分比,En 表示某单位学位点规模占总规模的百分比,Fn 表示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与同部门平均就业率的占比,Gn 表示毕业研究生专业匹配率与同部门平均匹配率的占比,Hn
表示毕业研究生学位完成率与同部门平均学位完成率的占比,In 表示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合格率与同
部门平均学位论文合格率的占比,Jn 表示特学科需求量(如西部志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保护性学科等)。
从上述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分配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某单位的招生计划数同时受到培养基础、培养潜力和培养效果的制约,培养基础主要是根据上一年度研究生招生的总规模数来确定;培养潜力反映的是当年招生单位的培养条件和能力,通过科研经费、科研平台、人才队伍、成果效益和学位点规模等五方面的因素综合核定。培养效果则是基于学术同行认可和社会需求来体现,具体包括学位完成率、学位论文合格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专业匹配率和专项计划数等五项指标。需要说明的是,培养潜力维度中五个指标均是以其占对应总数的百分比进行核算,培养能力主要反映的是特定单位对相对固定资源的占有能力,各单位之间的竞争近乎一种零和博弈。而培养效果维度中学位完成率、学位论文合格率、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匹配率均是按照其与对应部门平均值的占比进行测算,各单位只有比同部门其他单位表现更优异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招生名额,培养效果得分体现的是“锦标赛”式的竞争逻辑。在此之外,政府整体核算特需求对学科招生计划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固有弊端。
3.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案预计效果
为了形象说明供给效率下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案的实施方式及其影响,笔者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推演实验,即假如有研究生培养基础和能力相当的
四所招生单位,在供给效率招生计划分配方案中,为了争取更多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单位甲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加强其中一项指标的得分,例如重视学位论文合格率指标,而这可能会降低学位完成率;同样如果过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有可能牺牲学生的专业匹配率,所以单独提升某项指标的效果往往不明显,与此相对的指标可能会抵消其政策努力。如单位乙会同时注重提升多个指标,例如加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合格率和毕业生就业率,不过指标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其结果如同单位甲一样,极有可能因为对毕业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就业率的强调,而降低学生的学位完成率和专业匹配率,导致总体的提升幅度一般。与前两种分散重视策略相对,单位丙则会重视对立价值指标的联动提升,如兼顾学位论文合格率和完成率,或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匹配率,从而实现研究生招生计划数的递增。不过,单位丙如果主要关注其中一对相关的指标,而不重视其余指标,则招生计划数整体提升有限。相比之下,唯有单位丁同时关注多个对立指标的全面提升,重视学位论文合格率和完成率,以及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匹配率等指标的整体提升,最终达到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的增长,见表2。
以国内某研究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为例,在采用包含毕业率、就业率、专业对口度、毕业生质量和扶持性学科等多个对立联动指标后,通过目标函数设计和最优化问题求解方式构建招生计划分配模型,从而求解招生分配名额。新的招生计划分配方案与原来的相比,分配给就业质量高的院系招生名额明显要高于就业质量低的,其中在参与招生计划分配新方案的10个学院中,学院1、2、
表2
不同研究生招生单位差异化策略的表现与影响
招生单位策略
表现
后果单位甲单一指标割裂重视只重视学位论文合格率、学位完成率、毕业生就业率以及专业匹配率中的一项指标,忽视其他指标
效果一般单位乙多个指标分散重视重视学位论文合格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忽视其余指标;或重视学位完成率和专业匹配率,忽视其余指标
略微改进单位丙双向指标联动重视重视学位论文合格率与学位完成率,忽视其余指标;或毕业生就业率与专业匹配率,忽视其余指标
有限提升单位丁
多维指标系统重视
整体重视学位论文合格率、学位完成率、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匹配率四项指标的协调发展
整体提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