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十大顶级武器
第一名 8兆焦电磁轨道炮
8兆焦电磁轨道炮
开发商:美国海军
武器简介:它现在看起来似乎并不是什么先进武器,但这其实只是美国海军寻求8兆焦电磁轨道炮的第一步。这种轨道炮能将弹丸以接近8马赫(相当于音速的8倍)的速度抛射出去。电
磁轨道炮不使用爆炸能量,相反,它能创造出电磁场,电磁场目前能产生8兆焦的力,到2017年,它的力量将达到令人畏惧的时速5000英里。你只要用一种近海武器就能覆盖整个战场的范围。这些武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需要弹头。
性能独特之处:一组巨型电容器的高电压能产生电磁能量,将电能送入预应力钢栓的上下轨道内,产生的电荷具有可到达令人难以想象速度的动能。
战争需要它的理由:美国海军新型电磁轨道炮无需像一样发射致命弹药,但结束战争的速度可能更快。它还无需投入更多的资源就能保护地面上更多的士兵,因为它覆盖的陆地区域非常广大。
服役情况:美国海军将开始测试一种产品原型,这种原型的速度是目前8兆焦电磁轨道炮的4倍。海军计划到2020年前装备安装有电磁轨道炮的新一代电动船。第二名 SWORDS武装机器人
SWORDS武装机器人
开发商:美国福斯特-米勒“魔爪”机器人技术开发公司
武器简介:想象一下终日不吃不睡,随时待命准备出发的士兵们,敌人甚至不敢看他们一眼,只能跪地求饶。这就是SWORDS,世界上第一个武装机器人,《时代》杂志评价它是,“21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可以装备从激光到榴弹发射器在内的一切武器,严重违反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
怎么去托尔巴拉德高三数学复习资料
性能独特之处:这个3英尺高、100磅重的机器人能爬楼梯,进入100英尺深的水下,在暴风雨、沙漠和岩石等地形中也不会迷路,前进速度与士兵跑起步来差不多。它拥有红外线装置,能在黑暗中看见目标,它的两台可变焦距摄像机十分先进,甚至能看到名片上的名字,从1000英尺以外就能观测敌人的武器是否准备开火。SWORDS由设在相当于15个足球场直径那么远的电脑遥控中心操作。
战争需要它的理由:即使它还没有足够的聪明,无法完全取代战场上士兵的作用,但由于它是遥控操作,SWORDS能执行对人类而言过于危险的任务,操作人员可以在安全、敌人看不到的地方对其进行操作。
服役情况:2007年,“魔爪”SWORDS武装机器人被部署到伊拉克执行任务。手机照片加密
第三名 “龙鳞甲”新型防弹衣
“龙鳞甲”新型防弹衣
开发商:美国“尖峰装甲”公司
武器简介:美军传统防弹衣主要使用陶瓷板,能承受几枚步子弹射击,可同一位置上遭到子弹射击的次数越多,它就越容易破裂。在当今战场,士兵面临的危险越来越大,而“尖峰装甲”公司(Pinnacle Armor)的“龙鳞甲”新型防弹衣则能大大提高士兵的人身安全,即便遭到袭击,防弹衣也不会裂开一个缝隙。
性能独特之处:“龙鳞甲”新型防弹衣无与伦比的抵抗力和弹性背后的秘密在于它的鳞状物。它们由小块的陶瓷碳化板制成,相互交叠编织成鱼鳞状的防护甲,它不仅能承受更多损伤,还能将子弹冲击扩散到更大的表面区域。
战争需要它的理由:“龙鳞甲”新型防弹衣要比美国目前使用的“拦截者”防弹衣效率更高,为穿上它的士兵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在一次次的测试中,“龙鳞甲”防弹衣遭到了四面八方的“惩罚”,每一次均毫发无损,而竞争对手则是遍体鳞伤,千疮百孔。
四大美人服役情况:“龙鳞甲”新型防弹衣目前已广泛用于全美特种部队,但由于美国军界有关这种防弹衣不能满足军方测试标准的质疑声很多,在平息这些质疑声之前,战场上的美军士兵尚不能披上“龙鳞甲”。美军方宣称“龙鳞甲”防弹衣测试失败的结果已经公之于众,但“尖峰装甲”公司依旧认为,测试发射的子弹并没有穿透真正的陶瓷板。第四名 波音YAL-1机载激光系统
黑龙江省2022年高考分数线
波音YAL-1机载激光系统
开发商:波音公司/美国空军
武器简介:机载激光导弹防御系统使用高能化学氧-碘激光器(COIL)来拦截和击落战术弹道导弹(TBM),高能化学氧-碘激光器安装在经改装的波音747客机的前端和顶部。机载激光导弹防御系统可以从外面逐步加热来袭导弹,直至爆炸。它还能击落数百英里之外的来袭导弹。
国家法定婚假是几天
性能独特之处:机载激光导弹防御系统的四个传感器可以接收到导弹的热信号和水汽尾迹,之后,便开始对导弹展开围剿。首先,飞机顶部的传感器全速运转,计算导弹的路线和速度,接着飞机前端另外三个传感器也将计算导弹的弹道以及对大气的骚动干扰。所有数据都会回馈到机载激光导弹防御系统。做出相应的改变后,高能化学氧-碘激光器会从飞机前端发射出来,不断加热导弹温度,令其裂开爆炸。整个过程仅需要8到12秒。
战争需要它的理由:波音YAL-1机载激光系统击落导弹的速度和精确度绝对超过任何反弹道武器。其机密射程可能在数百英里之外,因此,它甚至能在导弹离开敌人领土之前将其摧毁,而且本身也许永远不会被击落。
服役情况:机载激光导弹防御系统在2002年完成首次试飞,本计划在2008年正式服役,但因要进一步测试这一计划被迫推迟。这一项目的预算如今已超过63亿美元,但未来前景不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