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封配合在羽毛球高水平女双比赛中的战术意义及量化评价
攻封配合在羽毛球高水平女双比赛中的战术意义及
量化评价
赵芸蕾1,沈乐君2,李婷1
(1.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四川成都610041;2.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攻封配合对羽毛球女双比赛制胜的特殊意义及量化评价。结果显示:羽毛球女双比赛20拍以上的攻守比例明显高于男双和混双比赛,羽毛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均认同攻封配合能力对羽毛球女双比赛制胜的重要意义;建立攻封配合能力量化评价指标与标准,将其应用于世界羽毛球优秀女双运动员的量化评价发现,中国羽毛球女双主力的攻封配合能力处在中下游水平,与日本、韩国女双主力差距明显。
关键词:羽毛球;攻封配合;女双比赛;战术意义;量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8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498(2021)05-0048-08DOI:10.16099/j.sus.2021.05.006
一直以来,女双项目在中国羽毛球队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从1996年首夺奥运会金牌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16年时间里,女双队员在奥运会、世锦赛、尤伯杯赛、苏迪曼杯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然而,从里约奥运周期开始,女双成绩逐渐下滑,近年来呈现加剧之势。在2018年、2019年连续2届世锦赛中中国女双均未进入决赛。
中国女双的传统打法是“以快为主、以攻为主”。个人攻击力强是其优势所在,也是比赛制胜的重要技术手段,但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全世界整体攻防水平不断提高,仍然单纯依靠“个人”进攻能力取得比赛胜利,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国外运动员为了突破中国队的“垄断”,在训练方法和技战术打法上时有创新。日本女双在原来防守好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小快灵”的特,利用多变的组合技术提高攻击力,攻防能力明显提高,成绩上升较快,渐呈超越之势。
为此,笔者就中国女双寻求突破的训练创新问题进行了访谈调研。专家提示:中国女双的个人实力仍然名列前茅,只是打法上过于倚重个人能力,合力表现不佳,这样的打法既容易被对手适应,而且自身消耗大,难以打“持久战”。专家建议:中国女双要进一步丰富进攻手段,攻封配合方面有较大潜力可挖,日本女双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攻封配合是羽毛球双打训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名词,其基本含义是:双打中的一人在后场进攻,另一人在前场拦截对手可能的回球路线并快速回击的协同配合过程,是双打特有的进攻方式。那么,这种进攻方式对于女双竞技制胜究竟有什么特殊意义?在中国队的训练体系中,它又扮演怎样的角?在训练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解答这些问题,
对于中国女双寻求创新、突破现状显然具有积极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攻封配合对羽毛球高水平女双比赛中的战术意义和量化评估方法为研究内容,研究样本为2018—2019年世界排名前8对女双(表1)比赛46场(108局),2018—2019年世界排名前8对男双比赛30场(73局)、混双比赛30场(71局)。对女双项目的回合拍数、杀球次数、封网次数及最后一拍得分技术进行统
计,男双、混双项目只进行回合拍数统计。所有视频
录像均来源于网络直播平台。
草原歌曲大全收稿日期:2020-10-20;修回日期:2021-03-21
第一作者简介:赵芸蕾(ORCID:0000-0003-4314-033X),女,湖北宜昌人,成都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女双教练员;
Tel.:,E-mail:
原创成果
48
2021年5月第45卷第5期原创成果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以“羽毛球”“封网”“攻防”“badminton”“intercept”“offensive and defensive”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Ebsco、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和筛选,对相关文献进行研读,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专家访谈法
针对日本女双的进步原因、中国女双的技术薄弱环节、双打配合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等问题,对国家队资深教练员、羽毛球科研专家等进行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
1.2.3问卷调查法
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基础上,设计了“攻封配合在高水平女双比赛中的战术意义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向全国各省市羽毛球专业队、国家队教练员和运动员,羽毛球国家级以上裁判员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
1.2.4录像解析法
借助“会声会影2018”视频编辑软件,通过逐帧播放功能,观察、记录、统计每个运动员在比赛回合中的杀球次数、封网次数、最后一拍得分技术、每回合击球拍数。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派生指标计算、统计和对比,为建立量化评价标准提供数据支撑,数据记录在Excel中。
1.2.5数理统计法
(1)统计指标。攻封得分是指进攻方在底线杀球以后,站在网前的同伴运用封网技术拦截防守方的抽挡球线路,并将球直接击落到对方场地或迫使对手回击失败。本文使用的攻封得分指标均是杀球以后产生封网所得的分数。
攻封得分在一定量的攻封次数上产生,攻封次数是指与杀球关联的封网次数的总和。与这2个概念对应的派生指标计算公式为:
攻封得分率=局攻封得分/(局攻封得分+局杀球得分)×100%
攻封发生率=局攻封次数/(局攻封次数+局杀球次数)×100%
(2)数据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在SPSS24.0软件中完成,并绘制相应的统计图表。
2结果与分析
2.1攻封配合在羽毛球高水平女双比赛中的意义2.1.1羽毛球女双竞技规律的独特性和攻封配合的
重要性
羽毛球运动的制胜核心是“快”[1],这是羽毛球界达成的共识。进攻是表达“快”的重要方式,因而进攻自然成为影响比赛结果的主导因素。如今,羽毛球男双和混双打法已发展为“逢高必攻”,即只要有高球一定下压进攻。现代羽毛球男双打法已逾越了“进攻制胜”阶段,上升到“创造进攻比进攻本身更重要”的层面,即男双比赛胜负争夺焦点,已不是传统的杀球和挑球的单纯攻防实力,而是以“短、平、快”方式表现出来的“双抢双封”[2]。
当今羽毛球女双打法在总体上也朝着“进攻”方向发展,但在表现特征上,与男双和混双有所不同。因为在身体素质方面女性运动员与男性运动员存在天然差别,在进攻力度和速度上明显不如男性运动员,所以在同样大小的场地、同样装备的条件下,女性运动员的进攻威胁相对偏弱,防守压力也没有男性运动员那么大。换言之,在羽毛球女双比赛中,单靠个人绝对力量进攻直接得分不像男双那么容易,防守反而相对容易。因为得分不容易,所以每个回合的争夺大概率会偏向多拍的“拉锯战”。如表2所示,羽毛球女双比赛多拍拉锯战的回合比例明显高于男双、混双,其中20拍以上的比例是男双的2倍、混双的3倍。目前羽毛球一个回合拍数的最高纪录也是女双比赛所创造的(2015年),双方一共打了256拍,持续时间4min31s(数据引自世界羽联网站)。
表1世界排名前8对羽毛球女双运动员
Table1The top8badminton women's doubles players
世界排名
1
2
3
4
5
6
7
8
国家
日本
中国
日本
冬季台北来看雨日本
韩国
韩国
中国
印度尼西亚
运动员
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
陈清晨/贾一凡
广田彩花/福岛由纪
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
李绍希/申昇瓒
金昭映/孔熙容
杜玥/李茵晖
波莉/拉哈尤
年龄/岁
25/24
23/23
26/27
30/28
26/25
28/23
22/23
33/22
数据来源:世界羽联网络平台(https://bwfbadminton/rankings/
women’s-doubles/2019/11)。
表2羽毛球双打项目不同拍数段落占比赛总回合的比例
Table2The rally length distribution among badminton
doubles%
拍数男双混双女双局数
73
71
108
1~4
31.81
36.70
23.88
5~9
32.32
31.71
怎样买创业板股票27.18
10~14
16.69
15.51
15.85
15~19
8.71
8.60
10.55
20以上
10.46
7.49
22.54
49
由此可见,羽毛球女双竞技规律的独特性表现为:回合拍数多、持续时间长,进攻和防守发生比例相对高,比赛争夺仍然停留在拼“攻守实力”阶段。这一方面说明耐力对于羽毛球女双比赛制胜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也揭示如何巧妙进攻更好节省能量成为战术研究的重点,并显示出相对于羽毛球男双、混双更重要的价值。
羽毛球女双竞技规律的独特性决定了“攻封配合”的重要性。羽毛球女双比赛经常出现一个人在底线进攻,久攻不下而被防守方反击,并导致最后失分的现象。如果能充分发挥网前封网的作用,在后场进攻的基础上,再追加一拍网前进攻,那对于进攻效率的提高、能量的节省和对比赛的制胜意义重大。国家羽毛球队女双教练员潘莉指出:在女子双打比赛中,杀球数量和杀球得分率不一定成正比,杀球得分率并不取决于杀球数量,更依赖于杀球准确性。由于受自然生理条件限制,女运动员杀球的速度力量较弱,相比之下从网前得分比后场杀球得分效率更高。所以,争取杀球得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应把杀球作为“引线”,通过精准杀球创造封网机会,力争在网前解决最后一拍[3]。
显然,随着世界范围内羽毛球运动的不断普及,运动员攻防实力不断提高,现代女双竞技单纯依靠个人进攻能力而赢得比赛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2人的巧妙配合进一步提高进攻效率,在未来女双竞技制胜过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2.1.2中日羽毛球女双技术比较
体能好、防守好、耐力强是日本羽毛球女双的传统特点,所以10年前的日本羽毛球女双打法重点在防守和结合一定比例的反击。那时,日本羽毛球女双尽管也是世界羽坛的强队之一,但总被“以攻为主”打法的中国女双压制,屈居中国队之下。如今,日本羽毛球女双“弯道超车”,不得不引发我们反思:她们究竟“超”在哪里?
将世界排名前8对中的日本队3对羽毛球女双视为一个整体,中国队2对羽毛球女双视为整体,通过对中日两国羽毛球女双得分技术比较(表3)可知,杀球和封网都是双方主要的进攻技术,也是主要的得分手段,这是共性。个性差异表现为:中国队得分以杀球为首、封网为次、其他技术为辅;日本队得分是以封网为首、杀球为次、其他技术为辅。虽然仅是“主次”的位置差异,但是表现在技战术打法上,意义却有很大不同。杀球在球场底线完成,封网在球场网前完成,同样得1分,封网得分的效率更高,能量消耗更少。羽毛球女双经常需要连续多次进攻才能通过纯粹杀球得分,耗能明显更大。这一差异提示:日本羽毛球女双的进攻方式倾向于走“能量节省化”路线。除此之外,从主要进攻技术杀球和封网得分的总体比例看,日本队占68.7%,中国队占66.34%。可见,现在的日本羽毛球女双一改传统“以防为主”的风格,进攻性明显加强。从进攻得分比例看,目前日本羽毛球女双的攻击性并不在中国队之下。显然,她们所采用的提升攻击性的方法,应是“弯道超车”的主因。
提高攻击性的一个直接方法是改善身体素质,增强杀球力量。从现役日本羽毛球女双的身材和实战表现看,日本队没有选择这一路径,而是另辟蹊径。从文献资料看,有学者和羽毛球专业人士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见解。《中日羽毛球优秀女子双打组合技战术比较研究》[4]一文指出:日本女双的进攻利用落点和节奏的多变性来弥补力量不足的局限,反而提高了封网成功率和进攻战术的攻击性。《高水平羽毛球女子双打进攻方式研究》[5]一文认为:日本女双在后场扣杀的绝对力量并不大,但是变化多,体现了较高的攻击效率,无论在后场的进攻得分率还是网前的进攻得分率,都明显高于中国队。
日本羽毛球女双“弯道超车”的轨迹表明:进攻仍然是主导羽毛球女双比赛的核心要素,力量是影响攻击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利用底线巧妙进攻和网前封网的默契配合提高进攻效率,是当今羽毛球女双竞技能力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未来羽毛球女双竞技利用“巧妙配合”进一步挖掘攻击性潜力将会有更大空间。
2.2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攻封配合的表现与认知现状
通过中日羽毛球女双得分技术比较可以看到,中国羽毛球女双在“封网”能力上有一定差距。现役羽毛球国家队教练员郭振东认为:在羽毛球女双比赛中,运动员经常体验到“进攻”的双刃剑作用。我们一直倡导“以攻为主”,运动员的进攻力量也不弱,但在实战中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进攻效果。主要问题在于:
①进攻威胁主要依赖杀球力量,进攻线路规律性较
仙气十足的英文名
表3中日羽毛球女双主要得分技术使用率比较Table3The scoring technique distribution in women's
doubl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国家
中国
日本
局数
33
51
杀球
37.73
32.95
封网
28.61
35.75
推球
7.85
9.50
形容观众多的成语抽球
7.09
3.17
扑球
4.30
3.54
放网
4.30
4.84
吊球
4.30
4.10
其他
5.82
6.15
50
2021年5月第45卷第5期
原创成果
强,对手容易适应,常常借力防反,致使我方进攻效率下降;②在进攻配合上,2人的战术合力发挥不够,具体表现在进攻后的封网成功率较低,进攻时轮转不畅[6]。认知决定实践操作,中国羽毛球女双的攻封配合能力现状是否与认知局限有关?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教练员、运动员对羽毛球女双“攻封配合”战术意义的认知现状,笔者对我国羽毛球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您认为攻封配合好坏对女双项目制胜过程的影响”这一题中,选择“很大”的占60.45%,选择“较大”的占35.45%,2项合计95.90%(图1);在“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您认为攻封配合对女双项目制胜过程的影响”这一题中,选择“越来越大”的占78.73%,选择“没有变化”的占15.67%(图
2)。显然,在“攻封配合”重要性问题上,教练员、运动员的认知是高度一致的,而且近80%的人认为:攻封配合对未来女双发展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提升。
有文献观点支持,再加上羽毛球女双比赛存在高比例“多拍”的客观现实,对于女双攻封配合重要性认知的高度一致的调查结果是可以预见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女双运动员的攻封配合表现并不理想?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6.81%的人认为平时训练中对攻封配合能力很重视,43.62%的人认为较重视,与前文的重要性认知结果一致。但是在“通过训练改变攻
封配合能力的难度”调查时发现,51.12%的人认为通过训练改变“攻封配合”效果的难度较大和很大,40.3%的人认为改变难度“一般”(图3)。在原因的调查中,“配合关系复杂、影响因素多、无法定量评价”3个原因排在前3位,占比分别为65.3%、45.9%、36.19%(图4)。这一调查结果能够较为合理地解释上述认知与现状反差问题的症结:尽管在认知上对攻封配合的重要性是认同的,在训练中也比较重视,但又认为2人的配合关系复杂,影响因素多,且无法量化评价,所以训练攻封配合能力是比较困难的,训练效果一般。
在高水平羽毛球双打比赛中经常能够看到“攻封配合”现象,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其实并非轻而易举,具有自身独特的形成规律。绝大部分的封网是在网前的“短兵相接”中完成的,发生时间都是以毫秒计算的。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要连续完成技术动作,如果没有很好的预判经验、提前准备和双方的心理默契,很难形成有效的攻封配合。换言之,攻封配合的形成和有效表现,既要有知识保障即配合形成的基本规律,也需要实践强化即一定时间的训练比赛磨合。
目前,国内外关于攻封配合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少。以“羽毛球、封网、后攻前封、攻防”
为关键词检索
图1攻封配合对羽毛球女双比赛制胜的影响Figure 1
The influence of cooperation of attack and
intercept on women's doubles scoring
system
图2攻封配合对未来羽毛球女双比赛制胜的影响
Figure 2
怎么设置局域网The influence of cooperation of attack and
intercept on the future women's doubles
game 图3
训练改善攻封配合能力的难度
Figure 3
The training difficult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operation of attack and
intercept
图4攻封配合能力提升困难的原因
Figure 4
The reasons of difficulty in improving the cooperation of attack and intercept
51
中英文文献,仅有12篇中文文献涉及“封网”和“后攻前封”,且多数为定性论述性文章,量化研究3篇,没有检索到关于“攻封配合”主题的研究成果。在羽毛球英文文献中,主要集中在比赛过程中生理学特征分析和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7-8],也未检索到关于“攻封配合”的完整文献。显然,在当前的训练实践中,关于攻封配合规律性的认知是明显的短板,对于攻封配合的形成过程与规律、作用机制等,还知之甚少,在训练中对于攻封配合的干预和比赛中作用的发挥,基本是自由的感性认识过程。所以,关于攻封配合的针对性训练方法、比赛中战术作用的发挥等,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2.3羽毛球女双攻封配合能力的量化评价
有效改善攻封配合能力的前提是量化评价。问卷调查发现:“配合关系复杂、无法定量评价”是攻封配合能力较难通过训练提升的主因。为此,在深入研究攻封配合形成规律和训练改善方法之前,建立一套量化评价标准是必要的。
2.3.1攻封配合能力评价指标筛选与计算方法
(1)量化指标选择。攻封配合能力是双打运动员特有的一种配合性进攻能力,与杀球和封网有关。就用什么指标定量评价攻封配合能力的问题,笔者对羽毛球国家队双打教练员和运动员(14人)进行了问卷调查。100%的人都指向“因杀球而产生的封网得分”这一指标。为此,本文将“攻封得分”作为评价攻封配合能力的首选指标。从逻辑上分析,攻封得分建立在“攻封次数”的基础上,即攻封次数与攻封得分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将“攻封次数”作为评价攻封配合能力的备选指标。
(2)确定比较方式。是用“攻封得分和次数”的绝对值进行比较,还是用相对值进行比较?研究样本中不同运动员之间比赛时间、比赛数量不同,简单用得分绝对值比较,显然有失公正,即攻封得分高是因为比赛次数多造成的,因此用“攻封得分/局”这样的相对指标更为客观公正。“杀球得分+封网得分”构成了羽毛球女双比赛进攻得分主体(占近70%)。赢得比赛可以主要依赖杀球得分,也可以更多依赖封网得分,但是杀球得分在后场完成,付出的代价(体能消耗)很高,封网得分在前半场完成,同样
得1分消耗较少。在进攻得分中,封网得分比例的高低实际是进攻得分效率的反映。中国羽毛球女双运动员亟待提高进攻得分效率。
例如:进攻总得分同为13分,A方运动员,局平均
攻封封网得6分,杀球得7分;B方运动员,局平均攻封封网得8分,杀球得5分。那么,A方的攻封得分率=6/(6+7)×100%=46.15%,B方的攻封得分率=8/(8+ 5)×100%=61.53%。显然,B方的进攻得分效率更高,或者说攻封配合能力更强,是本文提倡的。
在进攻总得分(分母)相等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攻封得分/局”的方法进行比较。但是在实际评价中,运动员的每局进攻总得分各不相同,因而用“攻封得分率=局攻封得分/(局攻封得分+局杀球得分)×100%”进行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至于“攻封发生率=局攻封次数/(局攻封次数+局杀球次数)×100%”的计算原理,与上述“攻封得分率”相同,即在总体进攻次数中重点考察攻封比例的高低。
(3)考察区分度。考察上述2个拟定指标在优秀运动员体中是否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通过表4、表5数据比较可见,在攻封得分率和攻封发生率2个指标上,日本运动员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和韩国运动员李绍希/申昇瓒表现出明显优势。经卡方检验,攻封得分率指标在8名运动员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
著水平(P<0.05)(表5),攻封发生率指标在8名运动员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表5),具有较好的差异区分度,因而作为攻封配合能力的评估指标是适宜的。
2.3.2攻封配合能力评价标准的建立
运用均值离差法进行5级评分:P90以上为优秀;P71~P90为良好;P31~P70为中等;P10~30为及格;P10以下为不及格。单项指标的位置百分如表6所示。
表7为具体的攻封配合能力评价标准。因“攻封得分率”指标直接关系到比赛胜负,而“攻封发生率”指标通过“攻封得分率”影响比赛胜负,作用相对间接,所以,在考察攻封配合能力时,主要考察“攻封得分率”,“攻封发生率”作为辅助评价指标,即:只有在高攻封得分率的前提下,高攻封发生率才有价值。表8为世界排名前8对羽毛球女双运动员攻封配合能力评价结果。
2.3.3攻封配合能力量化评价的应用
攻封配合能力量化评价结果显示:中国2对主力女双运动员在攻封配合能力上分别为中等和及格等次,在整体上处于中下游水平,因而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封网是运动员在网前拦截对手回击球的总称。
5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