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指的是谁
提起三皇五帝,炎黄子孙大多都肃然起敬。相信了是它们开天辟地造就了人类,当然会从心底感谢它们的大恩大德。可是,三皇究竟是哪三位?五帝又都是谁?回答这个问题可不是简单的事。
《史记·始皇本纪》载有李斯奏议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这泰皇之所以最贵,是因为它所指系人皇。这个天、地、人三皇是个笼统的概念,给它具体化后,则出现了几种意见。
一种意见称三皇帝为伏羲、女娲、神农;另一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燧人;第三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
如何向喜欢的女生表白这几种意见中,伏羲、神农为大家所公认,其余几位则看法不一。女娲因其补天,拯救了人类,其功不可没;燧人钻木取火,让人饱尝熟食美味,可谓恩重泰山;祝融"绝地通天",能分人神之界,其功盖千秋;而共工一怒之下,撞断天柱,使天地日月骤变,实在是神通广大。此四位都算得上造世的英雄,其功夫难分高下,谁能占据三皇之一的位置,很难定论。
再说五帝,也有不同看法。其一称五帝为炎帝、黄帝、颛顼、太¥、少¥;其二称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其中的炎、黄二帝已被大家公认,其余几位有待考证。颛顼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帝喾是黄帝和长子玄嚣的孙子,而帝尧则是黄帝孙子的孙子。他们都是黄帝派生出来的,似乎应该只占据五帝之一。舜是因尧禅让继位,与黄帝无血亲,应占一席之地。
这样的名额分配是否合适呢?这可是个各抒已见的问题。
我国古书中,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也把太皞(hao号)、炎帝、黄帝、少皞,颛顼(zhuan专-- xu旭)称为"五帝",其实,"三皇五帝"都是传说中的象征性人物。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众说不一。虽然都是一些美丽动人而又荒诞无稽的传说和神话,但却能反映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历史。
传说太皞,也称太昊,姓风。人头蛇身(一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相传是"太皞之墟"。文献上也有说"太吴伏羲氏都宛丘"。"陈"和"宛丘"都是今天的淮阳。按伏羲与太皞是指远古开始有畜牧业的一个时代,太皞则可能实有其人。如果八卦确是一种记事符号的语,按照传说,当是出于太皞和太皞族。什么是八卦呢?八卦是用"--"(阳性)和"一一"(阴性)两种线形凑成 (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个卦形,每一个卦代表当作同一属性的若干事物。如乾为天、父、玉、金,坤为地、母、布、釜......。今淮阳城内有一处方圆十来亩的伏羲画八卦的土台遗迹,
这是对伏羲发明画八卦的纪念。据传说,伏羲在蔡水中捕获了一只白龟,于是在土台前掘池喂养,镇日里临池观龟,久而久之,从白龟甲上的纹络,发现了奥秘,因而画出了八卦。清代诗人闽兴邦的《伏羲太昊陵》诗中赞道:"一画开天地,全功辟八荒。君臣从此判,治化至今彰。著草留神异,河图翼圣皇。拜瞻千古迹,俯仰思苍茫。"
伏羲,一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成纪人(即今甘肃天水县)。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又传他是个大发明家。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据《陈州守志》记载:"太昊伏羲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于是神蓍著地,乃以蓍为筮,一十八变而成卦,以断天下之吉凶;蝥离象法狐狐作为网罟,以畋以渔;化蚕桑为惠布,给其衣服,因网罟以建都市。"
魏陈王曹植在《太吴宓羲氏赞》中写道:"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庖厨祭祀,罟网鱼畋,瑟以象时,神德通元。"把太昊伏羲氏的功德尽情作了精辟的描绘。它象-曲活泼、优美、韵味浓郁、曲调悠扬的歌曲,干百年来在人们中广为传唱。
相传自从伏羲"始作八卦","作结绳而为网罟(gu古),"制嫁娶之礼","教民渔畋"之后,黄淮平原的农、牧业生产才得以发展,中华民族才日渐兴旺,为祖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当然,这些发明创造决非某一个人所能完成,后世子孙出于对太昊伏羲氏的崇敬。把-切文明制度,发明创造推源于伏羲氏-身。为追念祖先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德,尊称伏羲为"人祖",很早就在淮阳筑陵建庙祭杞。据"朝祖"碑载,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陈做大夫时建的。
据《陈州府志》记载:"隋以前未知崇奉;唐太宗贞观四年始禁民刍牧,周世宗显德元年敕官吏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乾德四年诏立陵庙;......明洪武四年驾幸陈.御制祝文致祭。"自此以后,明、清两
代帝王都对陵庙加以保护,并遣官祭奠。因年深日久,沧桑之变。宋代以前的建筑,仅存苏小妹巾书的墓碑一通,其余都在明初黄河改道时堙没而荡然无遗。
今存建筑多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公元1449年)所重建。彩绘殿宇,金碧辉映。陵分外城和内城。四周筑有墙,陵墙称外城,先天门内称内城,陵周围称紫禁城。陵内建筑由南至北逐步展开,首先映入人们的眼帘的是午朝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午朝门面临蔡水,门前有照壁一座,东西石坊鼎峙,规模宏大,建筑华丽。左右配有东、西天门。
踏进午朝门,步行数千步,玉带河呈现眼前。河上有石桥三座,桥下水声淙淙
。过桥沿着道仪门至先天门。门为砖拱,上筑高台,台上有阁,阁檐与苍松争高。登上阁顶,极目远眺,景物交错,四野无穷。此行登临绝顶,实饱眼福。下阁前行,就是太极门。此门,那精致的木雕,绚丽的油彩,似坊又像殿,令人称奇。门前有玉带路,通东、西华门。门内钟、鼓二楼昭穆对峙,晨钟暮鼓,响彻湖城。
穿过钟鼓楼,来到太昊陵庙的大殿--统天殿。正殿五间,雕墙黄瓦,彩绘新颖。飞檐挑角,斗拱奇丽;龙凤大脊,盘旋飞舞;黄瓦彩釉,灿然灼目。推门进殿,殿内神龛正中供奉的伏羲巨型塑像立时映入我们的眼帘,但见他手捧八卦,肩披树叶,腰着兽皮,赤脚袒腹,神姿奕奕,栩栩如生。我们站
在像前,凝视良久,一种缅怀"人祖"的无限深情,油然而生。它如同蔡池水中的清波荡漾于太昊陵之前;它好似蓝天上的白云萦绕在宇宙上空......。
左右配有:神农、黄帝、少昊、颛顼的塑像。他们是远古时代生活在中国境内的不同氏族和部落的著名大酋长,都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其中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繁衍蕃盛。中国人乃自称是"炎黄子孙"。
炎帝姓姜,神话里说他牛头人身,大概是牛图腾的氏族。与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的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涿鹿县),得黄帝族相助,攻杀蚩尤。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黄帝族势力进入中部地区。
九黎族战败后,一部分退回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后来建立黎国,一部分被炎黄族俘虏,到西周时对奴隶称"黎民"即源于此。
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以后,炎黄两族融合为一,黄帝当上了大酋长。
后来由于氏族间频繁的战争使各氏族经常发生吞并、征服、融合、杂居,从而形成了以黄炎族为主的包括夷、黎、狄等族的大联盟。究竟这个大联盟共有多少氏族,后人已无法说清楚,故称为百族,属于百族的人统称为百姓。常说的"老百姓"即源于此。这就是后来的中华民族。
黄帝原姓公孙,因他在姬水长大,故把公孙姓改为姬姓;又因他居住轩辕之丘,故号称轩辕氏;后来迁到有熊(河南新郑),所以又号称有熊氏。古书中有关黄帝的传说特别多,如用玉(坚石)作兵器,造舟车弓矢,染五衣裳,嫘祖(黄帝正妻)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虞、夏二代禘(音帝 di)祭黄帝(尊黄帝为始祖)。这些传说多出于战国、秦、汉时学者的附会,但有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即古代学者承认黄帝为华族始祖,因而一切文物制度都推源到黄帝。
步入显仁殿。这是一座层檐
高悬、巨柱林立的殿宇。殿壁青石上的"子孙窑",是最引人注目的所在。
"子孙窑"又名"求子石"。据传说,远古时代,天崩地陷,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俩,后来,他俩结为伉俪,捏土造人,所以天下男女都是他俩的子孙,故而伏羲被当地人尊称为"人祖爷",女娲被尊称为"人祖奶奶",太昊陵被尊称为"人祖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和十五,妇女们倾城而出,穿着节日服装喜气洋洋地来到这里,虔诚地烧香拜祖,争相抚摸"子孙窑",祈求早生贵子,光祖荣宗。
走出显仁殿,来到殿后。殿后砖砌高台之上建有翚阁,下有券门,门上书写"太始"二字的匾额。高台上还建有寝殿。此殿层檐叠压,八角竞飞。两厢有台阶角门,可绕殿循游,故又称"转厢楼"。过"转厢楼",便是太昊陵,高约二十余米,周长一百五十米,上呈园形,下有方座,取天圆地方之意。
陵前树碑,上面镌刻"太昊伏羲氏之陵"七个大字。陵下筑方台,台周砌砖垣,垣南亦辟三门,左右莳蓍草,垣内外树松柏。
陵上满布白檀和古柏,挺拔入云,苍翠峥嵘,肃然默立于陵周围。整个古陵幽雅深邃,肃穆庄严。每当红日高悬,灿烂的银辉从木枝端洒落下来,为古陵圣地披上万道霞光,故有《宛邱八景》之-的"羲陵岳峙"之称。清代雷继祖在《羲陵岳峙》诗中写道:"孤峻山如峙,巍巍近接云:河图钟瑞地,古圣有庖坟。碑剥留残字,松高挂晚曛;至今瞻望处,灵气尚氤氲"。真是山明水秀,气象万千。
陵后有一处嫩绿夺目、美丽可爱的蓍揲卦,占卜吉凶。相传伏羲曾揲蓍画卦,故称"神蓍"。清代汪思迥的《宛邱八景》之一的"蓍草春荣"诗,对蓍草作了生动的描绘,诗云:"蓍草逢春意,青青陵上荣。根蟠原庙固,灵吐马图精。卜筮弥三极,茏丛秀百茎。清时雨露重,幽赞足神明。"也颇引人入胜。
太昊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斯文鼻祖。历代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往往利用太吴陵庙的香火缭绕,道士弄鬼,传播封建迷信。而民间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至三月初三日,在这里举行传统"朝祖进香"庙会,过去都有豫、皖、鄂、冀等地几万人甚至十余万人高举各龙旗,南船北马,云集陵殿,烧香拜祖,祈祷神灵,赐子赐福,热闹非凡。清代淮宁令何登秉在《太昊陵庙会竹枝词》中写道:"陈州西望路迢遥,绿遍春风柳万条。小艇苏堤何处去?烧香今夜听吹箫。""一肩行李半腰泥,策蹇驱车日渐西。男女百千齐唱佛,皇陵竟作古招提!"云旗高卷拥黄埃,击鼓鸣锣拜玉台。桃李年年春二月,更无人向孔林来。"生动地描绘了朝圣的盛况。
太昊陵东、西还有观、殿
多座,以纪念历史上一些对人类进步作出光辉贡献和有影响的人物。如东有岳飞观、老君观、玄都观、火神台、娃娃殿;西有五皇观、三仙观、三清观、女蜗殿等。由于历尽沧桑,这些建筑有的同太吴陵一样,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部分则毁于兵火。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太吴陵的修缮与保护工作。把太吴陵列为河南省第-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次拨出专款进行全面维修,把太极门前的大院辟为一个崭新、美丽的公园,取名"太吴陵公园"。园中殿廊亭楼,珍禽怪石,尽态极妍,参差错落。秀丽的山水,典雅的建筑,名贵的花草,多姿的松柏,组成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卷。尤其是松柏造型,独具特,智慧的工匠们以巧夺天工的技艺,把众多不规则的松柏树因树冠姿态各异而修剪成楼、台、塔、龙、蛇、虎、狮等形象,千姿百态,维妙维肖。还有在花果之中穿插着松柏造型的飞禽走兽,如"孔雀开屏","凤凰展翅","飞机凌空","火车奔驰"等象征喜庆吉样的景物图案,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既威武庄严又华贵绮丽。
园内还经常举办文物陈列、书画展览,读报敲棋,弹琴赋诗等活动。文物古建与丛林花海互相辉映,更增添了诱人的神彩,登高眺望,但见红楼之上,莺歌燕舞;万树之中,书声琅琅;垂柳之下,绿水潺潺......,令人怡神于壮丽河山之间。
发信人: jiunewri (逆风飞), 信区: MythLegend
标 题: 请问,三皇五帝都是谁呀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Oct 4 11:22:41 2001)
谢谢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FROM: 166.111.169.66]
发信人: canper (骆驼), 信区: MythLegend
标 题: Re: 请问,三皇五帝都是谁呀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Oct 4 13:02:50 2001)
说法挺多的,
按照《史记 五帝本纪》和《大戴礼记》
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督导与之对应的三皇有两种说法
一:女娲,伏羲,神农。
二:燧人氏,伏羲,神农。
另外一种更为流行的说法,在《史记》之前已经有了。
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五帝为: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还有一种说法,忘了出自哪里,我是在《幼学琼林》上看到的, 水浒传人物介绍
五帝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有人(忘了是谁)认为三皇之名号不可灭,便以天皇,地皇,人皇记之。
这些都是历史化的说法,三皇五帝是按照出现的时间来安排的。
神话中有五方天帝:
东方太昊(记伏羲)
南方炎帝(即神农)
西方少昊金天氏
身份证到期可以异地办理吗北方颛顼
中央黄帝
这一说法最先出现于屈原的《远游》,在《淮南子》之中形成完整的系东莞情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