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和伏羲文化初探——大地湾的启示
伏羲和伏羲⽂化初探——⼤地湾的启⽰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活在距我们⼗分遥远的远古。⼏千年来,⼈们为了纪念与彰⽰他的功绩,流传下来了许多有关他的传说与神话,为我们后代⼈了解这个伟⼈提供了⼗分可贵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地域性的差异和误传,甚⾄打上了神秘的印记,对我们研究伏羲的历史⾯貌增添了困难。司马迁在写黄帝本纪时感叹,“百家⾔黄帝,其⽂不雅驯……”只能“择其尤雅者”,更何况早于黄帝的伏羲乎在司马迁看来,伏羲的“纪”更加难做,于是乎放弃了对其做“纪”。《史记》离开了“三皇”,直接从“五帝”开篇,也是⽆奈之举。后来司马贞补“三皇本纪”,也只能依据民间传说甚⾄神话作“纪”。付⼩凡、杜明富两先⽣在《神话溯源》中作了淋漓尽致的反驳,这是可以理解的。
司马贞说,伏羲“母⽈华胥,履⼤⼈迹于雷泽,⽽⽣伏羲于成纪”的说法,显然是神话,谁都知道“履⼤⼈迹”是不能⽣伏羲的。然⽽,我们也明⽩,对远古⽂化、远古⼈物的研究,离不开传说甚⾄神话。因为那个时代没有⽂字,更没有以⽂字形式固定下来传世的信史。⼝头⽂化在传承中会产⽣差异,对英雄⼈物的神化,是先民们认识⽔平的反映。但这些传说、神话也不是空⽳来风,也是有历史原型的。尽管如此,⼏千年来,⼈们对于伏羲的研究仍然囿于传说甚⾄神话,有些作者甚⾄于将传说、神话与信史划等号。
近⼏⼗年来,⼀些学者对此也深感困惑,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试图从追溯“神话的源头”来接近历史
的真象。⼤地湾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总算为研究伏羲和伏羲⽂化提供了历史的真实依据。正如陈炳应先⽣在《彩陶》的“绪论”中所⾔:“秦安⼤地湾遗址长达 3000年的历史积淀,为伏羲、⼥娲诞⽣于⽢肃成纪之说提供了⾮常重要的依据。”
研究伏羲,需要解开许多谜团。在历来的研究中,由于史料的缺乏,对伏羲的研究众说纷纭。例如,伏羲⽣活的年代的说法就有三种之多,最早的说是距今 7000年,最晚的说是距今 5000年,时差 2000年。有⼈说伏羲的称号从始⽤到终结沿⽤了 15代,也有⼈说是 13代。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伏羲故事纯属神话,伏羲本⼈也不曾存在。即使是如此,也不碍于事。正如⼤地湾遗址发掘者朗树德先⽣在《彩陶》⼀书中所⾔:“天⽔秦安系‘羲⾥娲乡’,是华夏⽂化的起源地,这与今天的考古发掘成果在⼀定程度上是相当吻合的。”伏羲“虽然我们⾄今⽆法证实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但不妨碍把他们作为远古部落的⾸领或代表⼈物看待”。因此,不影响对伏羲与伏羲⽂化的研究。
⼤地湾遗址地处秦安五营乡,遗址总⾯积 114万多平⽅⽶,⽬前已揭露⾯积 14752平⽅⽶,占总⾯积的是百分之⼀强。已发掘的遗址包括 5个⽂化期,延续时间 3000多年,最早的距今 7800年,涵盖了整个伏羲⽂化期,是研究伏羲及伏羲⽂化的重要依据。
⼀、“华胥”即“娲羲”
华胥⽒“履⼤⼈迹”⽣伏羲,⼤家是不相信的。那么华胥⽒怎么⼜与伏羲联系起来了呢⼤地湾的遗存告
诉我们,“华
胥”即“娲羲”,是⼥娲⽒和伏羲⽒部落联盟的称谓。⼤地湾遗址地处古成纪腹地,从它已⾯世的遗存来看,就是伏羲⽒的
成都小吃街胥”即“娲羲”,是⼥娲⽒和伏羲⽒部落联盟的称谓。⼤地湾遗址地处古成纪腹地,从它已⾯世的遗存来看,就是伏羲⽒的⽂化特征,这⽅⾯已有许多学者予以论述,本⽂亦将进⼀步探讨。距⼤地湾遗址南去 15公⾥,便是⼥娲⽒出⽣地——风沟,这⾥有著名的⼥娲洞,有以“风”姓命名的“风台”、“风茔”等历史遗址和有关⼥娲“抟⼟造⼈”的“龙泉”以及丰富的⼥娲传说。所有信息告诉我们,⼤地湾是⼥娲伏羲联盟的重要根据地。
(⼀)⼤地湾“龙虎兽”
⼤地湾遗存中有⼀件陶壶,上⾯绘有四只动物,现时⼈称其为“四⽝争鱼图”或“⽃⽝图”。本⼈认为这是⼀幅原始的“龙虎兽图”。
这四个动物分为两类,⼀类鳞⾝、鸟嘴、双⾜、虎尾,姑且不去究其何物;另⼀类从形态看应是兽类,其特征是蛇头、双⾓(也有⼈认为是双⽿)、环眼、鳞⾝、虎尾、四⾜。这⼀类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个多种动物肢体组成的类似龙的动物。这种动物应该是多种⽂化融合的象征物。从其⽂化特征
看,应是⼥娲⽒和伏羲⽒⽂化的结合。蛇是⼥娲⽒和伏羲⽒共同的⽂化物象,也是男根的象征,也可以认为是⼥娲、伏羲结合性质的表现;“双⾓”是⼀种⽰意,说明其凶猛的特征;其⾝躯是⼀条头尾倒置的鱼,胫瘦⽽臀肥,鱼是⼥阴的象征,鱼⾝就是⼥娲⽒的象征,⾝上有鳞,可以视为多⼦,是对⼥性的期盼;“虎尾”是伏羲的独有特征。近年来,有些学者继闻⼀多先⽣的思路,对⼀些少数民族历史遗存⽂化的研究中发现伏羲⽒早期是以虎为图腾的,有些学者就直接认为伏羲本⼈就⽣在虎像(虎⿐⼭准),太暤之“暤”也是虎的意思。从⼤地湾“龙虎兽”的特征看,似乎也为此观点提供了⽀持。⼤地湾“龙虎兽”的发现,⼀是说明⼥娲、伏羲的融合事实,⼆是让我们对龙有了新的认识。
“龙”⽂化是伏羲⽂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龙以蛇为母本、多种动物肢体组合的说法已成定论,但对组合本⾝的⽂化内涵探讨不够。⼤地湾“龙虎兽”的发现是对龙⽂化内涵的极⼤丰富。传统认为龙躯为蛇⾝,⼤地湾“龙虎兽”则是“鳞⾝”(鱼⾝),这是需要我们深⼊探讨的。“龙”以“蛇躯”为⾝的说法源于何时,不得⽽知,我们现能看到的是⼥娲伏羲⼈头蛇⾝的交尾图,是不是以此为据,断定⼥娲伏羲是“⼈头蛇⾝”(本⼈认为,⼥娲伏羲⼈头蛇⾝交尾图应该出现在⼥娲伏羲兄妹成亲故事之后,只是为了说明交尾⽽诠为蛇⾝的),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
东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记载,建于西汉(公元前 154-127年)的鲁灵光殿墙壁画中“伏羲鳞⾝,⼥娲蛇躯”,则应是⼀幅较早期的壁画,说明伏羲早期本来不是“蛇躯”,⽽是“鳞⾝”。所谓“鳞⾝”,应是指“鱼”,“鳞”字也从“鱼”。这也符合⼥娲伏羲时代社会特征的。伏羲时代正是母系社会向⽗系社会
过渡的阶段,据有些专家考证,这个时期是充满母权和⽗权之间的激烈⽃争的,⽗权取得主导地位是经过了⼀个逐渐强化的过程。⼤地湾“龙虎兽”以鱼为躯,就是这个⽃争的妥协,或者是过渡的⾃然反映。这也符合当时⼈的直观思维的特点。把多种动物结合起来,应该是有对照物的。当时⼈们对长⾜动物的认识⾸先是兽类,⾍⼦是不能长⾜的(⼤地湾地区称蛇为长⾍)。传统⽂化中不见蛇长⾜的说法,相反把“画蛇添⾜”作为对某些⼈的讥讽,但给鱼添⾜者则不少。《⼭海经》应是我国成书较早的⽂献,它记载了许多长⾜的鱼。由此可见,给鱼长⾜是传统⽂化的⼀个特点。那么,龙是怎么成为长⾝躯的呢这可能仍然与鱼有关。鱼越⼤越凶猛,长也是⼤的⼀种表现形式,⼤地湾遗存中就有长躯体鱼的图案。
另外,⼤地湾“龙虎兽”的虎尾应是⼀种⼒量的象征,也是对鱼躯的延长,将其与鱼躯完全融合时,就成了有⼒量的长⾝躯。《⼭海经》中还有“飞鱼”,⾄今在民间⽂化中⼤量存活着,“鱼跃龙门”⽽成龙的故事,所有这些都与龙的品格相吻合。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地湾“龙虎兽”就是中华龙的原型。
(⼆)⼥娲⽂化在⼤地湾的独特表现
学界共识,⼥娲的基本品格是“抟⼟造⼈”,对于“娲”训作“蛙”、“蜗”,也没有异议。这个⼥娲的基本品格在⼤地湾遗址中留有突出的表现。众所周知的⼤地湾“⼈头彩陶瓶”,有⼈认为是⼥娲的形象。这⼀点很有意思。远古⼈崇敬⾃⼰的英雄,不是塑成像,将其供奉起来焚⾹礼拜,⽽是造成英雄形象的器物,实⽤于⽣活之中,让⼈们永远不要忘记英雄的功德(贡献),祐佐⼈们丰⾐⾜⾷。这种独特的崇敬⽅式还反映在建筑物中。⼤地湾早期屋房遗址已发掘四座,均为“圆形半地⽳窝棚”建筑,⾯积 6-7平⽅⽶。意义在于其圆形状的不⼀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圆边线开⼝(门⼝)的⼀端内收,另⼀端外伸,是⼀个很形象的蜗⽜的平⾯图形(图 3)。使⼈很⾃然地就会与⼥娲联系起来。这也是⼤地湾先民
对“抟⼟造⼈”圣⼈的纪念⽅式,也是对英雄的⼀种期望,希望继续⽣活在母亲的怀抱中,得到庇护。
这种朴素的习俗⾄今在天⽔秦安⼀带民间存在着。农民在庄稼、⽠果成熟季节,就会在⽥头地边搭建临时⼯棚,酷似⼤地湾窝棚,⼈们仍称其为“窝棚”、“窝铺⼉”。民间将空间窄⼩的房⼦喻为“窝铺⼉”,有些地⽅将“家”俗称为“窝”。这些都是⼤地湾遗风。这种遗风在⼀些地⽅还以另种⽅式表现着。天⽔卦台⼭上的卦台堡俗称“蜗⽜堡”。有专家认为“蜗⽜堡”就是“娲⼥堡”的转⾳,这说明通过地名、建筑物纪念⼥娲的习俗⽐较普遍,也说明了⼥娲与伏羲之间不可否认的重要关系,还说明了⼤地湾遗风的深远影响。“窝”字系何⼈所造,不得⽽知,但它是⼤地湾“半地⽳蜗⽜形窝棚”的形象符号,则⼀看就明。
(三)“华胥”即“娲羲”
通过上⾯的分析,娲羲联盟的客观存在已成事实。有了这个事实,华胥即娲羲之解也就在其中了。在远古,⼈们交流主要是靠语⾔进⾏的。由于地域关系,⼈们的发⾳是有差异的(秦安⼀带⽅⾔⾄今⼗⾥不同⾳),“华胥”与“娲羲”的发⾳略有不同,这是有了⽂字之后⽂⼈们对民间语⾔的标⾳式记录。这种记录也是因地⽅⽽异、因⼈⽽异(这种同字不同⾳的现象⾄今⼤量存在)。其他不说,仅象⼈们对伏羲的写法就有“伏羲”、“伏栖”、“赫胥”、“包羲”、“庖羲”、“虙栖”等等,都是在标⾳记录时的差异。这些写法在普通话中有不同读⾳,但在⼀些⽅⾔中的读⾳应是差不多的。因此,“华胥”、“娲羲”只是在读⾳⽅⾯的差别。有些⽂献不也将“华胥”写作“赫胥”吗在上述“伏羲”的写法中也有“赫胥”的写法。这个称谓告诉我们两个问题,⼀是告诉我们伏羲的籍贯是“娲羲”;⼆是告诉我们也有可能这个联盟的代表⼈物以联盟之名⽽名,称作伏羲。如果是这样,⼜开了中国传统中以地名、官名为⼈名的先河。
⼆、娲羲联盟孕育了伏羲⽂化
早安图片和早安语
前⾯已经论述,⼤地湾是娲羲联盟的重要根据地,也是伏羲的出⽣地。当然,伏羲⽂化也就离不开这⽚热⼟的孕育。同
5233诺基亚
前⾯已经论述,⼤地湾是娲羲联盟的重要根据地,也是伏羲的出⽣地。当然,伏羲⽂化也就离不开这⽚热⼟的孕育。同时,我们也知道,⽂化现象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伏羲⽂化也就离不开⼤地湾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基础⽽凭空产⽣。下⾯我们再看看⼤地湾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先进的⽣产技术和发达的思维能⼒
1.农业⽣产技术
⼤地湾遗址惊现了我国⽬前发现最早的“⿉”的碳化物,被证明是距今 8000年前的“⿉种”,说明在⼤地湾农业发展的历史是⼗分久远的;出⼟了⾻⽾、磨⽯、磨盘、陶⼑、⽯⼑等先进农业的⽣产⼯具。诸多考古学者认为,⼤地湾是⿉种植的故乡,是最早进⼊农业社会的地区。农业⽣产是受⾃然⼒影响最为直接、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先进的农业⽣产技术有赖于对⾃然现象的认识和适应,也就是说农业⽣产要求娲羲联盟的代表⼈物——伏羲不断提升部落对⾃然的适应⼒。这就是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动⼒。
2.最早的彩陶技术
朗树德先⽣在《彩陶》⼀书中指出,“⼤地湾彩陶与世界最早出现彩陶的两河流域及中亚地区在时间上⼏乎是同步的,争论多年的中国彩陶起源问题终有了答案,有⼒地证明了中国彩陶起源于我国西北地
区的渭河流域”,“⼤地湾是中国彩陶的故乡”。这⾥我们要说的是制陶的技术。陶器是⽔⼟⽕综合使⽤的产物,彩陶的制作技术代表着当时⼈们对⽔、⽕、⼟性能及相互之间作⽤(反应)的⾃觉利⽤⽔平。可见⼤地湾先民们⽤⽔、⽤⼟、⽤⽕的技术在当时也是⾮常⾼超的,这对伏羲⽂化的核⼼——⼋卦的形成不会不产⽣重要的影响。
3.⾼超的房屋建造技术
房屋建造是多项技术的综合运⽤。⼤地湾 F901宫殿式⼤屋遗址的发现,震惊了考古界,是⼀座⾮常了不起的早期宫殿。
F901⼤屋建造在视野开阔、⽇照充⾜的半⼭腰,坐北朝南,是个结构复杂的组合式建筑,总⾯积 420平⽅⽶,由前厅、主室、后室、左右侧室及前棚廊等六部组成,被专家称为“原始⼈民⼤会堂”。 F901⼤屋的建造充分展⽰了⼤地湾先民们对多项技术的掌握及综合运⽤的能⼒,这⾥就与本⽂论题有关⼏个技术进⾏简单的探讨。
( 1)先进的地理⽅舆知识和测⽇技术。 F901⼤屋的地理⽅位很讲究,整个建筑⾯南偏西 30度,正好是古⼈⼗分推崇的“昃”字位置,这不是偶然的巧合。综合考察,当时的⼤地湾先民已经掌握了⼀定的地理⽅舆之类的知识,并有了⾃觉运⽤的意识,也说明当时的⼤地湾⼈已掌握了相当⾼超的测⽇技术。
( 2)先进的计算技术。这么宏⼤复杂的⼤屋,其结构安排⼗分合理,没有相应的计算技术是难以想象的。现在尚不能知道⼤地湾先民们运⽤什么样的计算办法,但从⼏件遗物中使我们略见⼀斑。在 F901⼤屋遗址中发现了⼀个“条形盘”、⼀个“铲形抄”、⼀个“箕形抄”。这⼏件遗物给我们惊⼈的启⽰:“条形盘”的测试容积为 264.3⽴⽅厘⽶,“铲形抄”的测试容积为 2650.7⽴⽅厘⽶,正好是“条形盘”的⼗倍;“箕形抄”的测试容积为 5288.4⽴⽅厘⽶,正好是“铲形抄”的两倍。我相信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说明⼤地湾的先民们已经发现并在使⽤“⼗进位”、“⼆进位”和“倍数”的概念。这是⼀个⼗分重要的发现。
( 3)建筑⼒学在远古运⽤的活标本。在远古肯定没有⼒学的概念,但⼤地湾的先民在本能地运⽤⼒学的原理。 F901⼤屋遗址总⾯积 420平⽅⽶,主室⾯积就有 200平⽅⽶见⽅,房⾼ 6-7⽶,⼤屋顶构件,仅靠室中⼼偏后的两根顶梁柱和四周的墙壁就⽀撑了这么⼤的屋顶,没有⼒学⽅⾯的经验是不可能的。 F901是⼤地湾晚期的遗址,即是其早期(7800年前)的“半地⽳蜗形窝棚”式建筑,已经在朦胧地运⽤⼒的原理,“半地⽳蜗形窝棚”地上部分为攒顶结构,在与地⾯接触部位,是以蜗形半地⽳边沿内收⼀端的⼀根较粗的柱⼦为起点,其他较⼩的椽⼦沿蜗形半地⽳边线旋转成圆形,顶部攒在⼀起(图 3)。这样既扩⼤了棚内的实⽤⾯积,其外伸⼀端⼜形同屋檐,将门遮挡起来以避风⾬。这是⼤地湾⼈的⼜⼀亮点。
( 4)先进的⼯匠技术。 F901⼤屋⾼ 6-7平⽅⽶,屋顶⾯积 200平⽅⽶,他的⽀撑体除了两个顶梁柱
外,就是四边墙壁。这个墙壁也是⾼技术产物。墙体是以 142根内柱为⾻架,以⼩枝条为筋,编织成类似篱笆的“筋⾻架”,层层涂上泥巴形成墙体,既有较强的承压能⼒,⼜能起到有效的防⽕作⽤。这种建筑⽅式与现代“钢筋⽔泥”结构的墙体何其相似。更使⼈惊叹的是其地⾯⽤料与技术,⼤屋地⾯⼗分平整,也⼗分坚硬,据压⼒测试,相当于 100号⽔泥的强度,这样的技术出现在 5000多年前,可谓是奇迹。
( 5)先进的⽤⽕技术和防⽕技术。⼤地湾⼈对⽕的运⽤已达到了很⾼的程度,在早期的“半地⽳蜗形窝棚”的门⼝就有⼀个⽕坑,除了⽣活⽤⽕外,将⽕坑置在门⼝有利于冬天防寒,也有效地防御野兽在夜间袭击。使⼈意外的是,在⽕坑内壁上有⼀个⼩洞,据说是⽤作保存⽕种的设施。其办法是将⽕种放于⼩洞之中,洞⼝⽤炉灰封起来,减缓⽕种的燃
教师节贺卡制作大全图片内壁上有⼀个⼩洞,据说是⽤作保存⽕种的设施。其办法是将⽕种放于⼩洞之中,洞⼝⽤炉灰封起来,减缓⽕种的燃烧,从⽽使⽕种保留下来。与现代⼈炉灰封炉⽕的办法⼀致。这项技术出现在远古,真是⼜奇⼜妙!在防⽕技术⽅⾯,⼤地湾 F901⼤屋的柱⼦、树条墙壁都是⽤泥糊起来。此外,在⼤屋还有两个⼤陶器,如同北京故宫消防⽤的⼤⽔缸,可见⼤地湾先民们消防意识之强。
送东阳马生序拼音版(⼆)以太阳崇拜为核⼼的意识形态
太阳崇拜是远古世界性的⽂化现象。据专家考证,中国远古依然存在过太阳崇拜,在⼤地湾遗址中也
有明显的发现。⼤地湾出⼟的早期陶器、陶⽚上有“ +”符号,据说这正是太阳的符号。这种符号,凡是在出现过太阳崇拜的地⽅均频繁出现。已故丁⼭先⽣认为这个“ +”符号是太阳神的象征,这个结论已得到学界的认同。这就说明了在⼤地湾的远古存在过太阳崇拜的事实。有些专家还对此作了更深⼊的论证,认为古籍称伏羲为太昊的“昊”,就是太阳。付⼩凡、杜明富先⽣在《神话溯源》中更明确地论证了伏羲就是中国远古的太阳神。因此,在伏羲出⽣地⼤地湾先民们不仅崇拜太阳,⽽且对太阳有着更加深邃的认识。太阳符号“ +”出现在⼤地湾早期遗存陶器⼝的宽带上(图 4),就意味着天空有了太阳,不正是“⼀画天开”吗不正是后世⼈对伏羲功德的概括吗?
1.阴阳意识的早期形态
远古⼈对阴阳的认识过程并不复杂,也不神秘。农业的发展,⼀⽅⾯使⼈们逐渐对⾃然有了认识,另⼀⽅⾯在不断地提⾼认识⾃然界的⾃觉性。⼈们整天⽣活在太阳下⾯,⽇常⽣活中最常见的也是太阳。有了太阳,就有了阴阳。太阳照到的地⽅的就光明,照不到的地⽅就阴暗,有太阳的天就亮,没太阳的天就暗。《说⽂》中有“阳,⾼明也”。⾼的地⽅太阳光易照得到,就明。《汉语⼤字典》说:“阳,⼭之南,⽔之北也。”也就是太阳照得到的地⽅;《说⽂》中有“阴,闇( an)也,⽔之南,⼭之北也”,闇,暗也。就是“阳”的背⾯。
太阳在⼤地上的基本特征就是阴阳。⼈们⼜经过了多少年的观察,太阳光照到不同的地形上就会出现
不同的形态;太阳光照时间长短与光照的⽅向对农作物会有不同的作⽤;太阳的强弱与天⽓的冷暖⼜产⽣联系……⽽这些现象都可以⽤阴阳的道理来说明。⼈们对阴阳的认识逐渐从直观向理性发展,终于成为中国哲学的核⼼命题。
2.太阳启发先民认识了运动
今日立春祝福语⼤地湾先民们对运动的认识也是来⾃对太阳的观察。远古时期,在⾃然界可以动的,除飞禽⾛兽等动物外,天空中会动的就是太阳了。先民们对太阳运动的认识也是表象的、直观的,甚⾄认为是⼀只⼤鸟驮着太阳⾛,因⽽就有了将太阳⽐作鸟的说法。古籍中也有和鸟结合起来表⽰太阳运动的形态(图 5)。⼤地湾遗存中也发现了太阳和鸟结合的图案(图6),与古字“”字的形态很是形似。这可能就是太阳的原始形象。
太阳是怎么运动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民们了解了太阳会运动,并从中悟出了他们想知道的东西,进⽽把圆和运动联系起来,有了旋转运动的概念。⼤地湾早期遗存中就有圆形的“⽯纺轮”,仰韶⽂化期的彩陶器上有了表现旋转的图饰(图 7)。这对伏羲⽂化的形成产⽣了重要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