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运动步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各位⼩伙伴⼤家好,⼜到了⼩科每⽇⼀科普的时间了,⼩科会每天向你们讲⼀个有趣⼜有益的科普知识,要是喜欢⼩科的⽂章就动动⼿指转发给更多的朋友看哦~
“哇!今天我⾛了xxx步,离我的减肥⼤计⼜近了⼀步。”俗话说,三⽉不减肥,四⽉徒伤悲,五⽉没⼈追……很多想让⾃⼰变得更有型的⼩伙伴们,如今也热衷于通过的运动计步功能,每天在朋友圈⾥晒出⾃⼰的步数和消耗卡路⾥数;还有些喜欢攀⽐的⼩伙伴,为了占据排⾏榜前排位置,想尽各种办法增加步数。
那么问题来了,上每天的运动步数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原地踏步也算步数吗?原地抖腿算吗?绑狗⾝上⾏吗?坐⽕车或者公交呢?
近⽇,官⽅就⼩伙伴们的疑惑进⾏了解答↓↓↓
步数背后的秘密:加速度ktv比较好唱的歌
路,是⼀步⼀步⾛出来的。
即使看似匀速的闲庭信步,对我们携带的设备来说(如⼿机、运动⼿环),每⼀步都经历了过⼭车般的“加速度”变化。
五星出东方
⼀般来说,抬腿迈出⼀步的时候,加速度是最⼤的。我们把它放到⼀个坐标轴上,加速度的变化看起来就像⼀个cos波形。
(x轴表⽰时间,y轴表⽰加速度)
两个波峰之间,可以被认为是⼀步。如果连续出现了8个(不同硬件⼚商有不同标准)波峰,就可以基本确定这个⼈在运动状态。设备就开始把这些前⾯的波动以及后⾯的波动,算成步数。这就是最基本的计步原理了。
在实际场景中,算法还要去掉⼀系列的“噪⾳”。⽐如我们⾛路时,⼿机放兜⾥会上下抖动,产⽣不同⽅向的加速度。这时算法就要判断并去掉“噪⾳”,只留下最主要的运动特征。
⽽这些⼯作是由⼀个采集器(加速度传感器)和⼀个处理器(Sensor Hub,协处理器)共同完成的。采集器采集加速度信息,并提供给处理器进⾏分析。⽬前iPhone 5s及以上的苹果⼿机和部分安卓⼿机都集成了这个采集、分析的框架。⽽运动⼿环等外接设备,也是基于类似框架对数据采集和分析后,通过蓝⽛传给⼿机。
应⽤场景分析如何消除考试紧张
那么,现在你已经对计步的基本原理有了⼀定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分析⼏个应⽤场景吧:
问:原地踏步算吗?
答:算啊,跟⾛路⼀样的。因为你原地踏步,虽然没有相对于地⾯的位移,但加速度是存在的。同理,在跑步机上跑步,放⼼,步数都记着呢!
问:坐着抖腿呢?
禁毒手抄报内容写什么答:这与你抖腿的幅度和频率都有关,且看你⾻骼清奇还是⼿机⼚商算法⾼深。任何震动都会被采集到,但不同硬件⼚商算法对这些场景处理可能不⼀样。
问:绑狗⾝上⾏吗?
爱到尽头覆水难收答:既然你这么问了,那我恐怕只能说这与狗狗的性格有关。⽂静⼀些的,或者幼⽝,⾛路⽐较慢的话,它迈步产⽣的加速度不⼀定有⼈那么⾼,达不到算法的阀值。性格活泼的,或者⼤⼀些的狗狗,运动加速度特征与⼈相似,“骗过”算法的可能性较⾼。不同⼿机⼚商也有不同的算法优化⽅案。
问:我⽣活三点⼀线,⼀天就⼏千步,如果有机会坐⽕车,是不是可以狠狠刷⼀把步数?
答:知识点啊,知识点不能扔了啊同学。计步的基本原理不是采集距离,也不是采集速度,⽽是采集加速度。不管⽕车⾛多远、跑多快,⼤多数情况是匀速(或匀加减速)运动,加速度变化不显著,且⽆法形成与⾛路相似的波形。⽕车上,如果你不⾛路的话,计算步数的可能性是⾮常⼩的。
争奇斗艳追问:那在⽕车上摇⼿机呢?
答:摇也可以啊,因为有⼀个纵向加速度,在纵向上会产⽣波纹。但这与⽕车⽆关,和原地抖腿没有本质区别。
问:为什么我坐公交车就算步数了呢?
答:对,公交上被计算步数的概率是⽐较⾼的。路况有⼀定影响,繁忙路段⾏驶时,⾛⾛停停都会产⽣加速度的变化。还和司机的开车习惯有关,如果司机不停地刹车,或者颠得厉害,加速度影响就⼤。如果遇上开车开得平稳⼜熟悉路况的本地⽼司机,车上乘客⽐较不容易计步。
算法的事,⼤多是解决“好奇⼼”的问题,⽽运动,更关乎你的“好胜⼼”。
有⼀部分⼈愿意为步数攀⽐,甚⾄作弊,毕竟排名靠前⼀定程度上代表了不仅有⾃⼰的时间,⽽且认真的⽣活,有⼒量,有毅⼒。
其实可以作弊的地⽅有很多。特别是安卓,作为⼀个开源的系统,⼈为变更上报数据都是可能的。有⼀套反作弊机制,⽐如在⽤户⼿机端对速度做简单的合法性校验。假如⼀秒钟就⾛了10步,这种数据就可能被系统直接抹掉。⽽且还给他暂停计步,让他觉得作弊没⽤。
如你所想,抖腿、绑狗,⼩⼩“作弊”,完全杜绝是不太可能的。对于严重、明显的连续作弊,会请他进⼊⿊名单,他的数据不会再被别⼈看到,就只能⾃嗨了。
话⼜说回来了,即便天天在排⾏榜占据第⼀⼜能如何?放下⼿机,我们还要⾯对现实世界。⽽你的⽣活,我们的⼤⾃然,⼀定⽐屏幕上的世界更精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