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解读及顶层设计思考
文章编号:1006—2610(2021)01—0018—0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金庸武功排名解读及顶层设计思考
任苇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65)老司机才懂的污段子
史进的故事摘要:文章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精神,即“一套理念、一个方法论、一个实践论”,以此为岀发点和指导思想,提岀在顶层设计中应避免岀现各部委“五龙治水”的割裂,并应重视以产业引领实现可持续的建议,同时阐述了黄河流域“三轴两圈”文化格局,对黄河文化精神进行了诠释,希望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XA321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6-2610.2021.01.006
Interpreta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Top-Level Design Thinking
REN Wei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Xi'an710065,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erprets the strategic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Yellow River Bas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a set of concepts,a methodology,and a theory of practice".Taking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guiding ideology,it is pro­posed that unclear responsibility division among the ministries should be avoided in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sustainabl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realized through leading of industry.Meanwhile,it expounds the cultural pattern of the''Three Axes and Two Circles"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and interprets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Yellow Riv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op-level desig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Key words:Yellow River Basin ecological protec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top-level design
0前言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
讲话,第1次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1]。如何把握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理论背景,做到系统策划、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本文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战略的顶层设计思路,提出部分策略建议,以期有所帮助。
收稿日期:2020-05-11
作者简介:任苇(1974-),男,陕西省礼泉县人,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设计工作.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解读
习总书记的科学战略,可以概括为“一套理念、一个方法论、一个实践论”,一套理念就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发展”,这两个坚持核心是一致的,“生态优先”就是“绿水青山”的要求,“绿发展”是发展“金山银山”的约束条件,就是要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方法,笔者认为就是要通过科学分析人类对水的物质、精神不同需求以及人水和谐的高度,从水量、水质两个方面的矛盾出发,解决汛
期水量太多的洪涝问题、总体水资源短缺的量少问题,以及水质污染、水文化挖掘不足、生态环境恶化
等问题,“量水”就是要分析水的各个方面,做到研究、决策,达到“知行合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高质量发展战略方法论见图1o
图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方法论图
实践论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提出了在战
略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分别从区域
和流域两个角度提出空间实施原则;时间轴上,要求
近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远期要“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满
足“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众生活”的
物质需求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精神需求,
最终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生态
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践论见图2。
绿萝花的功效与作用图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践论图2战略顶层设计中的几点思考
2.1开展河长领导、多部委协同的顶层设计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作为重点
国家战略,需要开展系统的顶层设计。总体来讲,人
类对黄河流域水的物质性需求分为水量、水质两个方面,水量不足时产生水资源时空短缺问题,水量过大即洪涝灾害问题,由于人类活动造成了流域水质污染问题;而从精神需求来看,目前黄河流域水文化普遍存在千景一面、碎片开发的问题。其次,自然环境、物种生存进一步提出了“人水和谐”的要求。
从我国黄河流域管理体制来看,水量调度管理职能在水利部下属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多年来在黄河流域水量调配、水沙调节、堤岸治理方面的技术优势、丰富经验,研究方向更专注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方面。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保护修复等工作职能属于生态环境部黄河局,重点在分区分类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监管等方面。岸线管控等空间管控职能在自然资源部,并承担上下游重点湿地、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生态补偿机制等工作。值得注意的
是,为了避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陷入“五龙治水”、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2],必须发挥近年来提出的“河长制”的作用,把“水资源、水安全、水污染、水文化、水生态”和岸线空间管控统一在河长的领导下,建立各部位统一协调、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各部委在制定各自目标治理措施时出现重复、矛盾的问题。同时,黄河治理开发与流域生态保护按行政区域由相关省、自治区联合协同进行,为确保工作持续推进,必须在河长制基础上协调好区域、流域关系,建立行之有效的省、自治区联席会议制
度[3],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另外,笔者建议
注意以下问题:
(1)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充分依托5G、
GIS信息系统、物联网等先进平台技术,“一
张图绘到底”。
(2)顶层设计可持续衔接好过去、
现在、未来。重点依托黄河已建梯级,思考
其在调水调沙、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如何做
好鱼类保护,以及如何与后续南水北调工程
衔接等问题;规划待建的黑山峡河段枢纽如何实现防洪、调水调沙、发电、鱼类保护等多目标功能。
(3)辩证分析。既要研究政策、建设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应分析其不利影响,比如水土保持对于径流的削减到底有多少,黄河泥沙减少的不
利影响有哪些,如何应对,均应系统统筹。
2.2注重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
建国以来,黄河流域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流域内GDP占全国的14%⑷,黄河上游修建了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水电能源最集中的龙青段开发基本完成,三盛公、青铜峡、沙坡头等水利枢纽为沿岸灌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但从国 家对黄河流域产业布局来看,黄河流域仍然以农业和基础能源产业为主,黄河仅相当于全国河川2%径流量的占比,却承担了全国15%耕地、12%人口及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供水任务⑸,高耗水农业约占总用水量的65%〜75%,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49,流域内分布“鄂尔多斯盆地基地、山西基地”两大能源基地,其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占全国一半以上,高耗水、高污染问题仍然存在。可喜的是,在朱显谟院士提出的“黄土高原国土治理28字”方针(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⑹)指导下,我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成效显著,该方针不仅是海绵城市理念在黄土高原的最早应用,同时是把水土保持与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提高联系在一起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只有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才能实现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未来应进一步推广塬面雨洪资源村社高效管理集中收集利用技术、“高效净化型庭院经济式”管理利用模式、生态水箱式道路雨洪资源的综合试点地⑺,淤地坝、集雨窖、箱等多形式联合调配,把水土保持与雨洪利用、新型农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以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研究为例,应首先推进水安全治理与沿线产业的融合,应按照黄委提出的“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三滩分区治理”原则进行水安全治理,结合张金良提出的“高滩三带(水、生态、防护林)生态综合治理、二滩高效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嫩滩亲水湿地公园”思路⑻,给黄河下游生态廊道两岸打造绿生态基地,结合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两岸现有产业布局及土地利用规划,发展滨河商业、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把产业、人居生活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统一在综合治理思路上。其次,同步推进水污染治理,按照“正本清源、雨污分流”的思路,持续做好沿线城市、农村工农业、生活污水处理,重视畜牧业、矿产业水污染治理,把水污染治理纳入综合治理,开展污染源与纳污能力分析,在堤岸综合整治、湿地建设、生态综合治理中充分考虑植物措施、微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对水污染的作用,把水污染、水安全、水文化、水产业系统统筹考量。把传统单一水安全治理与“生态护岸、海绵开发、滞蓄并用、污染治理、确权管理、景观文化”等措施结合,以生态防护调度为目标,在产业政策引领下建设黄河下游生态廊道。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综合治理概念见图3。
图3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综合治理概念图
如何对文件夹加密
2.3黄河流域“三轴两圈”文化格局的畅想
习总书记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笔者理解应该是“保护黄河流域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黄河精神”,因此应重点梳理黄河流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精神,笔者提出“三轴两圈”文化格局的初步构想,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借鉴。
如图4所示,黄河流域沿东西轴方向,由北向南 依次分布有长城、黄河、丝绸之路3条文化轴线,此“三轴”可用“万里长城分内外、一条大河蕴精神、丝绸之路通中西”来概括。
图4黄河流域“三轴两圈”文化格局图
万里长城分内外: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纵横万里,绵延黄河流域的北侧,将中国划分为塞外、中原两个部分,长城以北为沙漠、草原,呈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风光,与“射雕挽弓塞外奔驰”的游牧文化相互辉映;而长城以南则“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是典型的中原农耕文明。长城是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正统的核心文化,在与外来游牧文明斗争过程中的产
物,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几千年的攻防、互鉴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是中国民族主义意识觉醒、形成的根源,与黄河“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相互呼应。
一条大河蕴精神:这个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蕴之神,可以划分为“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天人合一”的和合文化精神[9]。我们现代人称呼的黄河母亲,在古代,更多以龙的形象出现,汛期恣意肆虐、
一泻汪洋,人或为鱼鳖,在中国最早的大禹治水传说中,深刻揭示了在共同抵御大自然洪水灾害中,中华民族从氏族部落向国家转型中民族精神第1次融合、统一,黄河沿线积石峡、禹门口、龙门保留了大量的传说遗迹,“三不过家门、股无肱、胫不生毛”的治水精神为大一统奠定了文化底;而在抗战时期,“黄河在咆哮”的黄河精神又一次上升为抗战精神,以及延安精神、长征精神,是黄河“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在近代民族主义国家创立过程的集中体现。而平静时的黄河确是以母亲形象润泽中原大地,孕育中华儿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大河两岸演绎了千百年的儿女情长,“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先哲在黄河边上感悟人生,形成了“道法自然”、“利万物而不争”的和合文化。这两种黄河文化共同铸就了民族核心精神。
丝绸之路通中西: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同时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2014年,中、哈、吉3国联合申报的“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既是佛教、阿拉伯数字等外来文化,番茄、葡萄等外来物种的引进之路,同时也是中国儒学文化、瓷器、丝绸等文明输出的通道,促成了以敦煌、长安、洛阳等为中心的儒释道多文化繁荣,不同文化风格的建筑、书画、诗歌荟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意趣。
“两圈”分别是以西安为核心的“汉唐”文化都市圈,和洛阳、开封为中心的“河洛”、宋代文化都市圈,与以北京为中心的明清文化圈相呼应。汉唐文化圈以积极进取、大气恢弘为特,建筑风格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展现了一个民族上升时期的自
由、开放的精神取向;而宋代文化都市圈以市民文化兴起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建筑,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意境,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展现了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丰盛时期诗意人生的精神取向。
黄河流域精神文化特征,呈现出与长江流域截然不同的气象,总体来看黄河文化所代表的“苍凉、雄浑、恢弘”成为豪迈派形成的根,与长江流域“杏花烟雨江南”的婉约形成对比,如豪放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北方的陕西刀客、关东大汉、水泊梁山都与黄河文化息息相关。实际水文化景观塑造中,可按照“适用、经济、绿、美观”的建筑方针、融人性、统一性、差异性、通达性、生态性低影响开发等六大原则,发挥黄河等水域体在景观营造中的统一、联系、聚焦、分割、赋韵等作用[10],充分展现、塑造中华民族的黄河魂。
3结语
本文通过系统解读习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精神,从开展河长领导、多部委协同和注重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提出在顶层设计中应避免出现各部委“五龙治水”的割裂,并应重视以产业引领实现可持续的建议。同时畅想了黄河流域“三轴两圈”文化格局,以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9,39(11):1-3,6.
[2]李月成.“五龙治水”做文章[J].当代贵州,2016(06):22-25.
[3]张红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
罗马2:全面战争径[J].中国水利,2019(23):8-11.
[4]刘昌明,田巍,刘小莽.黄河近百年径流量变化分析与认识
[J].人民黄河,2019,41(17):11-15.
[5]张维波.论黄河水资源管理保护与水生态文明建设[J].工程
建设与设计,2019(19):270-271,280.
[6]朱显谟.抢救“土壤水库”实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一四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01):1-6.
[7]彭鸿,张武俊,刘顺勤.发挥淤地坝系功能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J].中国水土保持,2018(04):20-22.
[8]张金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战略思考[J].人
民黄河,2020,42(04):1-3.
[9]董哲仁.天人合一与黄河生态保护一一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
大会主旨演讲[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8(01):1-4. [10]任苇,益波,孙小沛,等.现代城市河道人文景观的多维构建
[J].西北水电,2018(03):1-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