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2010年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1、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轮美奂”也
成为新闻媒体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
美轮美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高大”,“奂”的意思是众多。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2、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3、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截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
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4、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词频频见
谱尼真身
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5、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网球场标准尺寸6、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书”(书)或“画”
(画)。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
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7、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文
摘栏目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也跟着犯错。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而“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流行文化
8、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普遍认为它描
写的是冬天的景,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景。
9、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〇”。这一差
错在2010年出现频率较高。
10、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无时无刻。常常被当成“每时每刻”使用。语言文字
专家指出,“无时无刻”必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而“每时每刻”常与“都”搭配。
《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新华网上海12月24日专电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4日公布了2009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
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和“新中国”。2009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和媒体报道中,“祖国60岁生日”频频出现,正确的说法应是“新中国60岁生日”。“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醜年”的“醜”。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有人以为“丑”
的繁体字是“醜”,就在日历中将“己丑年”误为“己醜年”。
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所谓“首当其冲”,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
经常误用的量词是:位。“位”不是一个普通的量词,它含有敬重意味。但有些媒体却用其表达“一位罪犯”或“一位贪官”。“位”也不应用于自称。
影视剧中经常写错的人名是:貂蝉,常被写成“貂婵”。汉代,人们认为“貂”与“蝉”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用来作美女的名字。
引文容易张冠李戴的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普遍被误认为是唐代名臣魏征的名言。其实,这是唐太宗在魏征去世的时候说的。
银行信贷员工作总结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故里。现在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号称是某名人的“故里”,理由是该名人曾在当地生活居住。其实,“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都与“故里”无关。
菜单上经常出现的错误的菜名是:宫爆鸡丁。其实,正确的写法应是“宫保鸡丁”,它的得名和清代丁宝桢有关。此人曾官封太子少保,被尊称为“丁宫保”。
网络中最容易混淆的字依旧是:“帖”和“贴”。帖,音tiě,是写有文字的纸片,名词。贴,音tiē,是把薄片粘到别的物体上,动词。
时政文章中容易出错的词语是:兴亡周期律。这个词经常被误写为“兴亡周期率”。“周期律”是一种规律,
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点反复出现。
《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è误读成了yuè。2008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
社会热词中容易出错的是“三聚氰胺”。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让生僻词汇“三聚氰胺”迅速家喻户晓。“氰胺”应读qíng’àn,但国人普遍将其误读为qīng’ān。
今年高考,许多中学生使用“震憾”一词形容汶川大地震,正确用词应该是“震撼”。“撼”为手旁,意思是以手摇物。“憾”为心旁,意思是心有缺失。两者形近而义殊。
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阻击。2008年末全球性金融危机来势汹汹,“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等标题频频出现于报纸、网络上,其实这里的“狙击”应写为“阻击”。“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才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旅游景点爱用繁体字书写名人故居的说明牌,却往往将“故里”误写为“故裏”。“里”字本有其字,和“裏外”的“裏”不相干。
社会机构称谓中,“非营利机构”常被误写为“非盈利机构”。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词是:期间,如“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考试”。“期间”不能单独放在句首使用,应该写成“其间”。
出版物上容易混淆的成语是:“望其项背”,和“望尘莫及”。前者表示差距不大,后者表示相差悬殊。一些著名作家的笔下,竟然也会出现“只能望其项背”这样的病句。
手机看电视
财经术语中,“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有时会被新闻媒体混为一谈。前者是指银行提取准备金的比率,后者是指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近年来《红楼梦》被影视剧屡屡翻拍,“红学”登上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但红学研究
中的索隐派,一再被讲坛学者们误称为“索引派”。“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而“索引”专指图书检索。两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咬文嚼字》公布2007年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2007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家父”、“无间道”、“戴上紧箍咒”、“九洲”、“娈童”、“海上升明月”、“碳烧咖啡”、“吋”、“权力”/“权利”、“唇舌战”
比如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这个差错最典型的案例是朱军在《艺术人生》中的那次主持节目出错,其实许多文化名人的文章中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随着电影《无间道》迅速走红的佛教词语“无间道”。现在诸如“陷入了留学无间道”,“面对股市,学会避开无间道”的用法比比皆是。从电影《无间道》问世以来,“无间道”便成了一个流行词语,媒体常用它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电影片名为“无间道”,说的却是“无间地狱”。佛教中“无间道”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的第八狱,入此地狱者将永受痛苦,无有间断。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
报章上常见的搭配错误还有:“戴上紧箍咒”。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另外,地名中特别容易混淆的字:州/洲。如:“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水中陆地义也改用“洲”来加以区别。“九州”为中国的代称。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比如:娈童。“娈童”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女性玩弄的美少年,其实“娈”是形容词,指“美好的样子”,而在“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网络惊现娈童犯黑名单”等新闻中,“娈”字一律被误解为了“侵犯、猥亵”等动词含义。还有每到中秋节时,媒体上常会引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往往把“生明月”误为“升明月”。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个“生”字气象万千,出神入化,是诗中的传神之笔;误为“升”字则成了直白的写实,既不忠实于原著,又削弱了诗的意境。
商品名称中的常见用字错误是:碳烧(烤)。如:“碳烧咖啡”、“碳烤月饼”、“碳烤牛排”等。“碳烧(烤)”均应为“炭烧(烤)”。“炭”指木炭,用木炭烧烤食物,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它可以使食物带有独特的芳香;而“碳”是一种化学元素,无法直接用作燃料。计量单位中常见用字错误是:吋。如:“52吋液晶电视”。“吋”是一个淘汰字,应该改用“英寸”。1977年国家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淘汰了部分计量单位的旧译名用字,“吋”字是其中之一。
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还有,权力/权利;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是“唇舌剑”误为“唇舌战”。
《咬文嚼字》公布2006年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
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
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
“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
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
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
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
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
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
《咬文嚼字》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100例
1.哀(唉)声叹气
2.按(安)装
3.金壁(碧)辉煌
4.针贬(砭)
5.惨(残)忍
6.璀灿(璨)
7.检察(查)作业        8.为人所不耻(齿)      9.一愁(筹)莫展
10.精萃(粹)          11.看的(得)上眼      12.提心掉(吊)胆
13.迭(跌)宕起伏      14.重迭(叠)          15.渡(度)假村
16.防犯(范)          17.防(妨)碍          18.入不付(敷)出
19.扶(抚)慰          20.一幅(副)对联      21.重蹈复(覆)辙
22.竹杆(竿)          23.卑恭(躬)屈膝      24.鬼斧神功(工)
25.勾(沟)通信息      26.悬梁刺骨(股)      27.全神灌(贯)注
28.贵(桂)冠          29.貌和(合)神离      30.迫不急(及)待
31.挖墙角(脚)        32.不径(胫)而走      33.巨(剧)烈
34.中恳(肯)          35.馈(匮)乏          36.兰(蓝)天
37.泛烂(滥)成灾      38.发楞(愣)          39.变本加利(厉)
40.再接再励(厉)      41.鼎立(力)相助      42.权利(力)斗争
43.厉(利)害关系        44.妹俩(两)个      45.了(瞭)望
46.假期邻(临)近        47.另(零)乱          48.年令(龄)
49.罗(啰)唆            50.蛛丝蚂(马)迹      51.揭开迷(谜)底
52.神密(秘)            53.观摹(摩)          54.磨(摩)肩接踵
55.买那(哪)个好呢      56.批(披)露          57.水蒸汽(气)
58.欠(歉)收            59.亲(青)睐          60.一肚子委曲(屈)
61.鸦鹊(雀)无声        62.冰雪熔(融)化      63.水溶(融)
64.垂头伤(丧)气        65.善(擅)自处理      66.伸(申)请
醉清风 歌词
67.出身(生)在晚上      68.寻物启示(事)      69.受(授)予奖状
70.金榜提(题)名        71.品位(味)老师的话  72.情况相象(像)
73.肖(萧)条            74.歪风斜(邪)气      75.模形(型)
76.反醒(省)            77.生活必须(需)品    78.弦(旋)律
79.眩(炫)耀            80.报仇血(雪)恨      81.循(徇)私舞弊
82.天崖(涯)海角        83.沿(延)伸          84.流光异(溢)彩
85.心心相映(印)        86.反应(映)意见      87.生死悠(攸)关
88.记忆尤(犹)新        89.怨天忧(尤)人      90.始终不逾(渝)
91.世外桃园(源)        92.渊(源)远流长      93.震(振)奋人心
94.截止(至)年底        95.因地治(制)宜      96.置(质)疑的勇气
97.德高望众(重)        98.九洲(州)大地      99.化妆(装)成乞丐
100.乘座(坐)火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