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龙华古镇位于屏山县屏山镇南37公里处,因明代所建龙华寺而得名。古镇的建设布局以龙华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三条主要的古街道:新街、长街以及顺河街。街道尽是青石板路,由于岁月的久远,街中一些石板上已经明显地留下了路人经年踩踏的痕迹。古镇历史悠久,是历代四川边防驻军重地,曾设平安营,并修筑城墙、炮台。镇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丹霞洞石刻及造像,还有保存完好的传统街坊和民居。
龙华古镇位于屏山县屏山镇南37公里处,因明代所建龙华寺而得名。古镇的建设布局以龙华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三条主要的古街道:新街、长街以及顺河街。街道尽是青石板路,由于岁月的久远,街中一些石板上已经明显地留下了路人经年踩踏的痕迹。古镇历史悠久,是历代四川边防驻军重地,曾设平安营,并修筑城墙、炮台。镇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丹霞洞石刻及造像,还有保存完好的传统街坊和民居。
下辖村:
会河村 中心村 五桐村 旭光村
十五元宵节的祝福稻田村 银厂村 新农村 打鱼村
竹林村 大坳村 铜厂村 复兴村
炭石村 早稻村 劳动村 小龙村
中埂村 鱼孔村
老君山·龙华镇
才子之乡一愚叟
农业银行网上查余额
哀悼袁隆平的句子川西南边陲,金沙江北畔,孔明渡泸,孟获诚服,即于彼时之安上郡,今日之屏山县。境内老君山,川南第一峰,海拔两千零八,其势可见一斑。然声明未显四海,隐身已越千年。省级风景名胜,韵味独特诱人。
原始森林,上万公顷。百年老藤上泻下卷,千年古树成片成林。眼前阴森森,足下绵软软,飞禽不时啼鸣,走兽偶尔逃窜,山猴腾跃于树梢,长虫吐信于脚边。
整个景区,分作:森林区、营盘寨、清水溪、七星包、八仙山、打鱼村、细沙溪。各具特,无一雷同。
老君山麓龙华镇,她即神秘又古老。明清建筑,古貌岸然。房脊檐边野草绿,石板街面苔
藓新;板壁木纹凸,石级中段凹;庙宇森森占要地,寨门严严跨街中。古朴典雅,毫无创新,不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其风景之优美,古迹之丰富,主人之好客,无不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之绝佳所在——八仙山朝佛,细沙溪访古,老君山探秘,打鱼村垂钓,燕子洞涉险,鬼门关猎奇,近在咫尺,任君选择。
地理位置:龙华古镇位于川南宜宾市屏山县境内,距离宜宾市约120公里,距离北面的乐山140公里。
历史龙华古镇始建于宋,明清时期已形成古镇现存规模,此地历为川边驻兵重镇。明末清初设守备,雍正九年改守备为平安营都司,统屏山、马边、沐川、雷波等地驻军 ,咸丰元年(1851)年筑城堡,其后咸丰九年,几任都司曾加以修葺。都司衙门的雄美石狮现移凉桥桥头供人欣赏。喷龙华古镇三面环水,一面是山。三条古街道石板铺就,顺山势蜿蜒,街两边一千余间街房基本上保留了明清商肆民居特点,均为木结构排列,楼房也多为平房或一楼一底木楼房,顺河街至下寨门一带,为仅三、四米宽的多台石级路,两边店铺林立,鳞次栉比,每至逢场日,穿行人流中,使人联想到《清明上河图》。
建于明嘉庆二十五年(1545 年)的龙华寺,规模宏大,占地约4000平方米;紧挨着的是
历史龙华古镇始建于宋,明清时期已形成古镇现存规模,此地历为川边驻兵重镇。明末清初设守备,雍正九年改守备为平安营都司,统屏山、马边、沐川、雷波等地驻军 ,咸丰元年(1851)年筑城堡,其后咸丰九年,几任都司曾加以修葺。都司衙门的雄美石狮现移凉桥桥头供人欣赏。喷龙华古镇三面环水,一面是山。三条古街道石板铺就,顺山势蜿蜒,街两边一千余间街房基本上保留了明清商肆民居特点,均为木结构排列,楼房也多为平房或一楼一底木楼房,顺河街至下寨门一带,为仅三、四米宽的多台石级路,两边店铺林立,鳞次栉比,每至逢场日,穿行人流中,使人联想到《清明上河图》。
建于明嘉庆二十五年(1545 年)的龙华寺,规模宏大,占地约4000平方米;紧挨着的是
禹王宫。出下寨门,便于安澜清洪桥,人称凉桥。凉桥原系木板铺就,桥上筑瓦屋形成长廊。桥下流水晔晔,水清见底,两岸除为人们消夏避暑地之外,还是山乡妇女浣纱濯衣处。
上海奉贤全域静态管理文化 龙华古镇民居真实记录了明清时期传统建筑风貌、优秀的建筑材料和艺术、传统民风民俗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漫步在古桥、古街、古巷、古风享受着古镇独特又浓郁情怀。一座颇具特的风雨桥———龙华凉桥如长虹卧波,横跨在小龙溪上。步上凉桥,但见大小龙溪两岸古榕成排,枝叶垂溪,流水淙淙,鸭戏水,石墩成阵,槌衣声声。岸上民居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市井风情画。
四川古镇的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遍植于屋前屋后的竹林,山环水绕的空灵,还有庙会、舞狮、舞龙、坝坝筵、九斗碗等多姿多彩的民俗交相辉映,这一切都融合在四川的青山绿水之中,点缀着苍茫的巴蜀大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四川古镇讲述着四川的沧桑和变迁,因为历史的烟云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古镇的建筑和石板路上。
龙华立佛冠全球
龙华古镇最奇特的是,在八仙山上有一尊现今世界上位居第一的立佛———八仙山大佛。
八仙山海拨850米,相对高度420米,山有八峰,有如八个罗汉排成一排,盘膝打坐,故而叫“八仙山”。立佛凿于主峰紫红崖壁上,据省内考古专家考证,该大佛建于明末,距今已有400余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近建成宽约2米的登山石梯1716级,直达山顶丹霞洞前,隔沟与大佛相望。
八仙山大佛高32米,《中国大百科全书》列入的世界十大佛像,八仙山大佛榜上有名。这十大佛像或坐或卧,八仙山大佛头盘螺髻,身着袈裟,端庄肃穆,左手当胸,右手下垂,手心向外,为深浮雕接引立佛像。2001年3月,阿富汗巴米扬两尊高53米和35米的站立佛像被塔利班的炮火无情摧毁后,八仙山大佛便成为世界第一立佛。遗憾的是,当年大佛只凿至膝部,若凿至脚,至少可增加10米。当地民众说,这佛脚刻不得,若刻出脚来,大佛就要洗脚,每年夏天,大小龙溪就要涨洪水,岂不有悖我佛慈悲?
该石佛依山崖石壁雕凿而成,背南面北,站立式,高32米,肩宽10米,头长8米,耳长3.2米,发式为螺髻,着通肩大衫,袒胸束腰,神情肃穆而慈祥。八仙山大佛的身世目前尚无知晓,但关于它的一个传说,却在屏山大地广为流传。传说在唐代时期佛教盛兴,一
对以雕刻佛像出名的师兄弟受命选山凿佛。师兄选中了乐山江边一山体,而师弟则选中了八仙山。师弟年少英俊,为山中狐狸精所窥,日日前来相戏,日久生情。后来,师弟为求人间欢愉,日夜赶工,并一再缩小凿刻尺寸,以致最后他连大佛的脚都未刻完便和狐狸精双双而去。而他的师兄则终其一生并子孙之力最终凿刻成了乐山大佛。故民间有八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为兄弟佛的传说。
1966年,“”破“四旧”时,八仙山大佛遭包袭击,致使右眼局部残损,右手及衣袖亦有损坏,但总体上未有大的伤害。为了保护古代文化艺术遗产,发展旅游事业,不久前,屏山县多方筹集资金5万多元对大佛进行维修“美容”,还新建了登山石梯。
1966年,“”破“四旧”时,八仙山大佛遭包袭击,致使右眼局部残损,右手及衣袖亦有损坏,但总体上未有大的伤害。为了保护古代文化艺术遗产,发展旅游事业,不久前,屏山县多方筹集资金5万多元对大佛进行维修“美容”,还新建了登山石梯。
丹霞洞石窟位于大佛右方,据传为清道光年间当地著名人士周天成以梦见“太上老君(即道家尊奉的老子李耳)要来八仙山落脚“为名,当地政府准由周天成、徐以东等人向地方募捐,历经三年多凿成。丹霞洞外一排翠叶芭蕉掩映洞门,与丹霞石室增辉相映。石室共八洞,它们是:玉皇洞、古佛洞、关圣洞、老君洞、三皇洞、川主洞、长生洞、三霄洞、分别供“玉皇大帝”、“燃灯古佛”、“关圣君”(关羽)、“李老君”(李耳)、“三皇”(即华夏始祖伏羲、神龙、黄帝)、“川主”。其余各洞均有石刻对联于洞两侧。唯玉皇洞门联:“日、?
、晶、?、月、朋,?、?”中有几字高深莫测,至今无定说。据说有专门字者考究,称此联全国仅刻有二,玉皇洞门联为其一。
八仙山丹霞洞窟,由9个洞窟组成,皆为佛教和道教遗迹,外形为仿木结构梁柱,每洞皆镌有匾对,雕刻精美。最为奇特的是玉皇洞左右两侧的门联:
其中双日、四日、三月、四月四字无人能识,内容无人能解,成为亘古之谜
八仙山大佛及丹霞洞石窟寺楹联集锦
皖南宁国高生元
八仙山大佛及丹霞洞石窟寺位于四川省屏山县古镇龙华八仙山,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现被称为世界第一的八仙山大佛高37米,依山岩石壁而凿成,似站立于丹山碧水间,形态丰满,面目慈祥,左臂扼腕拊掌胸前,凿成年代尚无可考。丹霞洞石窟位于大佛右方,相传清道光辛丑年间(1840)屏山县国学生周天成以梦见“八仙要来八仙山聚会”为名,当地政府准由周天成、徐以东等人向地方募捐,历经三年多凿成。丹霞洞外一排翠叶芭蕉掩
映洞门,与丹霞石室增辉相映。石室共八洞,它们是:玉皇洞、古佛洞、关圣洞、老君洞、三皇洞、川主洞、长生洞、三霄洞、分别供“玉皇大帝”、“燃灯古佛”、“关圣君”、“李老君”(李耳)、“三皇”(即华夏始祖伏羲、神龙、轩辕)、“川主”。各洞均刻有对联于洞门两侧,现辑录如下。
1、 山门 天然胜景
一座名山双溪水
四时烟雨半天中游戏帮派名称
2、丹霞洞(道光辛丑岁谷旦,翰林院出身知叙州事张禺政)
石坚宏开天自当年储佛地
道源一贯人从此日仰神功
3、 道德东来(道光辛丑岁谷旦,赐进士出身知屏山事陈锟立)
到处名山皆可祀
此间石室亦能灵
4、万世人君(道光辛丑岁仲冬月周天成立)
开天辟地为三圣
足衣丰食育万民
注:三圣为神农、伏羲、轩辕。
5、清虚宫(道光辛丑岁仲冬月文生徐以东立)
坐镇八山储剑气
面临二水涌恩波
6、涵汇释儒
万法勅遵凭律令
一元统运定乾坤
7、道冠百王
王检金函云霞常护
苍苔石壁相去室
8、万世人极
乃文乃武同仓颉
至圣至神非仲尼
9、古佛佑民
似洞非洞即成仙洞
有门无门化为佛门
10、琼宫门、璇玑门、斗姥门
万物凭吾而造化
伦籍我以生成
11、玉皇门
日昍晶(四个日)
月朋(三个月)朤
注:昍,音为xuān(喧),意为明也。(四个日组成的字)音líng(灵)意为日光很强,出自汉代《西江赋》。
(三个月组成的字)音为jīng(晶),见明梅膺祚编著的《字汇》。朤,音为láng(朗),意同“朗”,月光很亮(见《中华大字典》,出自汉代《西江赋》)。
意为:供奉的佛或神(上联)像又圆又亮的太阳,放出灿烂光辉,使天下人都得到温暖;(下联)像皎洁的月光,映照天下,使天下所有人都得到安宁。
12、福德祠
镇守天门查善恶
吾当传奏报分明
13、慈云仙岩
口善心恶终不改
纵念弥陀是罪人
14、乐善祠、始建祠、结善祠
风吹□□□□□
水流舟去岸常存
好善乐捐名垂古
晨昏你答一炉香
15、飘然亭[甲申年(2004)三月二十五日]
上下八仙感悟立佛尊严
小大龙溪见证古镇风流
16、寮房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17、大佛(皖南宁国高生元)
龙翔狮舞,双溪浮莲座,大佛常润
云飞雾漫,石窟藏贝叶,八仙慈祥
blog.sina/s/blog_4fdf710b01009rmn.html
龙华古镇特有的地方文化盛会:那就是正月十五烧龙灯
入夜华灯初上之时,小镇成了欢乐的海洋,几十个耍龙汉子在锣鼓声中将龙灯舞了起来,沿街游行。小镇顿时沸腾,人们纷纷占据有利地形,点燃自制的竹筒焰火,对着龙灯喷射,此时,只见数十支焰火组成交织的火网,犹如下起了阵阵流星雨,场面十分壮观。楼顶、窗前、街头鞭炮齐鸣,硝烟滚滚,火光闪闪,炮声阵阵,巨龙在火光星雨中翻腾,人流随巨龙涌动,把新年闹元宵的欢乐气氛推向了高潮。
细沙溪位于龙华西北3公里外公路旁,山谷幽深,溪水清澈,清风袭人。其山势犬牙交错,陡峭壁立。雨后青山处处悬飞瀑,轰然如雷,颇为壮观。飞瀑汇入溪流,碧水淙淙。
十里河谷中生长着稀有活化石植物——树蕨(俗称桫椤)2.4万余株,系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具有比较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细沙溪树蕨单株高达五米,挺拔秀丽,树冠向四周伸出,披散山坡万绿丛中。细沙溪已被定为县级自然保护区。
桫椤树
——老君山游记之四
才子之乡一愚叟
屏山桫椤树,生长在老君山麓的细沙溪。
该物似树非树,似草非草,科学定论为:“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
人类历史已有三百多万年,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侏罗纪时期,距今一亿八千多万年,而桫椤树却在古生代的泥盆纪时期就很旺盛,据说,它是恐龙的主食,离现在四亿多万年了。也难怪,有些不法之徒利欲熏心,竟以一株几千甚至上万元的高价盗卖。但得提请被这活化石所诱惑者注意,这种行将灭绝的稀有之物,若无特殊的环境,只有死路一条。美国伊里
诺州发掘出蟑螂化石,证明蟑螂已有三亿多年的历史,今天仍然泛滥成灾,一钱不值,其理不言而喻了。
人间稀奇古怪之树不少:黑龙江的产盐树,云南贡山的味精树,吴县盛泽镇的吐烟树,海南岛的石油树,以及比钢铁还硬、子弹都打不进、鲁滨孙就曾用来磨制工具,在孤岛上生存了二十八年的铁桦树等等,但都不及桫椤树神奇。
2021全国缺电的原因很久很久以前,八仙山上的张果老在月宫里暗窥嫦娥梳头,被告于大帝前。玉皇大怒,命太上老君处治。张果老逃回山后无处藏身,便在细沙溪的绝壁上打了个洞,钻入地心,同时用一棵桫椤树掩于洞口。李老君住在现时的老君山上,与张果老很近,回山后掐指一算,拔起树,“请”出张果老,一并带回月宫。因念是旧邻,只将树一吹,命砍之,树断罪免。奇就奇在那棵树头一天砍了一大半,第二天又复原如初。怪就怪在李老君过后居然忘了此事,以致张果老而今还在永远不断地砍那棵永远也砍不断的桫椤树。“不信,你就看看月亮,树和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呢。那个洞还在,一年四季都吹出冷风来,那里就叫风洞崖。”告诉我的人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