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网络虚拟空间对中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河南师范大学2003级教育硕士 王 冬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在以神话般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以其独特的方式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更是吸引了许多中学生网民加盟。据调查,在我国上网的人中,学生占了28%,尤其是18岁以下的网民增长显著,由2000年2.4%增至而今的17.6%,随着校园网建设及各种网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逐步以“参与人”的角体验其在网络社会的主体地位。网络给中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创造、扩大交往、增长知识、进行心理沟通和排解不良情绪的巨大空间,但随之而来的,网络虚拟空间对中学生德育工作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
一、网络虚拟空间下的“信息污染”,导致了中学生道德失范、蛇夫座价值迷惘
例一:一家城市晚报报道,16岁的少女秋秋(化名)因屡次偷钱上网,遭到家人数落,心生怨恨,将58岁的爷爷用斧子砍死在家里炕上。如果不是媒体报道,人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像这样一个孱弱的女孩竟然会与手持利斧劈死爷爷的残暴事件相关联。
—
—张璐 曾金胜《花季为何成“花祭”》(原载2004年第11期《时代潮》)
网络是一个难辨真伪的信息海洋。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有价值信息与垃圾信息、真信息与假信息以及亦真亦假的信息都充斥在网络世界里,如何帮助中学生判断信息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已经变成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现在我们已经不必担心缺乏信息,却要担心那些来自网络的海量信息没有时间消化。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的泛滥性,令中学生无力判断真伪,乃至于不知所措,成为一种“数字化人”。中学生一旦进入网络,就如同进入了信息的迷宫,稍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如同信息不足一样,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所产生的“信息污染”现象,必然使驾驭信息能力较弱的中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紊乱与不适,导致其道德意识的弱化,其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迷惘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障碍。
网络环境又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在网络社会中,qq消息提示音中学生面对的是电脑屏幕背后的“隐形”的人。由于这种“隐形”现象的存在,在实体社会中难以实现甚至根本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实现的种种本能和欲望,在网络社会中堂而皇之地得以“满足”,这种心理现象产生以后,还会由网络环境弥散到中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使其道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道德心理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担心自己因不道德行为而受到社会处罚,自律的程度与被惩罚的可能程度成正比,如果被发现的可能性越大,被处罚的可能性越大,对自己的约束也越大,自律程度越高;第二层次是担心自己的不道德行为遭社会舆论谴责,自律的程度与社会舆论的监督程度成正比。监督机制越健全,自律程度越高;最高层次是自觉,自己的道德行为完全出于自觉自愿,出于对道德规范的发自内心的高度认可。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延伸,但网络环境不同于一般社会环境,所以,对道德问题的心态会发生一些变化。隐秘程度是影响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降低正常的社会限制,使人们对自己的抑制减少。由于网络生活中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不直接的暗箱式操作,被发现的可能性较小,社会舆论监督的力度不够,人的自律性心理可能下降,而放任性心理容易膨胀。托组词
二、网络虚拟空间下的交往方式,造成了中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危机
例二: 盛泽中学学生生网2005年4月28日载文《危险的中学生网恋》称,一个15岁男性中学生因早年参加数学竞赛,家长对其奖励,家中配了电脑,并且包月上网。父母对其寄予很大的期望,但近段时间却发现其神情恍惚,目光呆滞,学习成绩落到班级第三十几
名。通过与该学生的谈心,得知,他通过网络结了一位14岁的外地女生,二人互通了情况,经过3个月的网上聊天,已经到了焦不离卿的地步。该生现在学习成绩还在下降,行为态度上冷漠,不愿与周围人交往。
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和角来源是多样的,稳定而直接。但在网络世界里,人与人的交往被置于一种虚拟的环境中,各自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全都可以淡化,任何人都有权力不公布自己的真实情况,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把自己设计成为任何一种类型的人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创设虚拟的环境,构筑了虚拟的“空中花园”。
在网络空间里,虚拟与真实的界限已经变得很模糊,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情形下进行的,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人机交往”。与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相比,这种交往掩盖了许多丰富的内容——眼神、微笑、手势、语调等非语言符号,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这种独特的网络虚拟交往方式对中学生人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中学生的生活方式,使行为主体冷漠,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使中学生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精神不振等情绪。另一方面,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中学
生时常在网络上碰到诸如发布虚假信息、篡改数据文化、网上偷窃、传播病毒、侵犯知识产权等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也会使中学生觉得交往安全感下降,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于存在,因而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最终加剧个体行为麻木、冷漠,影响到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人际交往。
三、网络虚拟环境下的网络游戏,造成了中学生金钱、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学业的荒疏
例四:2005年5月8日《南京晨报》报道,2005年遥控坦克5月6日晚上11点多,南京某中学初二年级三名学生盗窃路边商店被警方抓获,其中一学生还是学校的团支部书记。三同学竟称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常被冷落,就经常逃课,上网打游戏。党员转正表态发言简短 因上网打游戏要花很多钱,三同学便撬开浦铁一村附近的一路边商店,钻进去实施盗窃。
网络游戏在中学生中得以盛行原因是多方面的,游戏画面逼真而且刺激,以虚拟的械战斗模拟战争情景,这种虚拟场面,符合中学生追求新异的心理特点,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很低,很容易沉溺于这种虚拟的网络游戏之中,坐在电脑前,玩起游戏精力十足,精神亢奋,但他们的学校生活却精神涣散,无法使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学习之上,参与网络游戏会影响到中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对中学生得身心健康带来不利
影响。
《中国中学生报》 2004年暑期合刊B本调查显示,网络游戏进入中国两三年之内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玩家,而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都是中小学生而且以男生为主,他们现在参与的游戏以战斗类为主,以网络游戏《传奇》为例,一个初学者如果要“修炼”到38级(共50级),上网和游戏点卡的花费要超过4000元,当然还要有大量时间和精力以及虚拟情感的投入。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很早以前兴起的《石器风》 、《反恐精英》、《帝国时代》、《红警戒》,现在正在盛行的《魔力宝贝》,以及刚刚出世的《仙境传说》等等,这些游戏一年的直接收入多的高达68.3亿元,而这么大“暴利”的制造者竟然多是我们中学生。
四、网络虚拟环境下的网络生活,影响了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例三:《人民日报》 2004年12月7日刊登的江苏南京市一中学生家长丁德山文称,孩子上高中二年级,2004年暑假跟同学参加了一种网络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除了睡觉、上厕所,他连吃饭都不离开电脑,经常在网吧彻夜不归。上课听不进去,打瞌睡,甚至不思茶饭。三个多月下来,他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人也瘦得皮包骨头。由于游戏中虚拟世界里
的暴力拼杀影响,他现在暴力倾向明显,经常发脾气。我们一提到学习和不要玩电脑,他就暴跳如雷,又是要离家出走,又是砸东西,还时常流露出轻生的念头。而且孩子变得麻木不仁,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
杭州周边旅游中学生在具有超时空性、互动性特征的网络世界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游戏,可以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来往,他们所有的言行都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这种高度的虚拟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可以充分地暴露压抑在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欲望,沉溺于这种虚拟空间的生活中,就会造成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一系列问题。
1.网络人格心理失真(又称网络自我的迷失) 。在网络这个神奇的世界里,中学生的表现可以和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一个现实生活中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也许在网络上非常幽默风趣;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网上也许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侠客……信息高速公路上,奔忙的是一个个虚幻的“你”和“我”,在网上生活久了,中学生会逐渐迷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角。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知道“我是谁”,他一定是一个白痴。可是,在网上聊天,“我是谁”这样
一个简单问题的答案却变得十分复杂了。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按照不同的社会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而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人的真实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等多种社会角却被掩蔽,这会使中学生网迷渐渐失去了对周围现实的感受力和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导致了孤僻、冷漠、欺诈和隐匿人格的心理。他们又容易混淆网上角与现实生活中的角关系,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在网络和现实生活情景中交替出现不同的性格特征,人格缺乏相应的完整性和谐性,从而导致部分中学生偏执性人格、自恋性人格、边缘性人格和多重人格冲突等,在行为上显示有脱离现实、退缩孤僻、耽于幻想的特点。
2.网络交往障碍 。网络交往障碍是指因使用网络而引发的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障碍。中学生的行为在社会交往中总要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匡正的,而在网上中学生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角扮演的规划,没有必须履行的角义务。他们往往只对虚拟的网络空间“一网情深”,在现实生活中却懒得表露自己的情感,也不愿意接受他人情感的表露,渐渐的会对现实产生疏远感、淡漠感和不信任感。网络交往障碍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上网时间失控,他们无节制地“泡”在网上持续浏览、聊天、游戏,造成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缓,出现自慰、自残甚至自杀的意念和行为。
3.心理情绪的弥散性。网络心理现象一般产生于在线状况。但是,这种心理现象一旦产生,就有可能持续下去,把这种心境带到非在线状况,对非在线状况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影响中学生在真实世界的学习和生活。
4.安全感的焦虑。经常沉溺于虚拟网络生活的中学生,对那种游离无定的网络状态总会产生一种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焦虑。因为,网络生活能完全隐蔽起每一个行为主体,使活生生的自然人和事隔断联系。网上信息哪些是真实的,收到的是否是“电子”,为何突然之间自己的网络系统处于瘫痪……种种事件,使得人们缺乏安全感,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产生安全感的焦虑。
五、虚拟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网络生活与中学生犯罪之间的关系正在日益密切
例五: 2002年1月27号,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抓获一名涉网犯罪的高一学生,该生在2001年9月份把从网上搜集到的“万花谷”病毒进行修改后,制作出危害严重的网页病毒——“混客绝情”,先后攻击11万台电脑,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侯惠、袁海《17岁少年:我不是真正的黑客》(原载2002年1月6日《北京青年报》)
有关研究专家指出:虚拟网络与中学生犯罪之间的关系正在日益密切 ,继父母离异、引发中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后,网络在中学生犯罪中的催化剂作用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学生的网络犯罪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