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加强对原油、成品油罐的作业进行管理,保证罐区操作的安全。
范围:本规程对罐区的收发油、调合、加温切水等各种作业进行了规定,本规程适用于 原油储存、成品储存及交付过程的操作控制。
1日常管理
1.1日常管理主要包括:罐区作业,罐区设备维护和罐区安全防护等操作管理,操作上 应与其它岗位密切配合,搞好原料油及其它产品的储存和输送,按规定进行加温、切水、 调合和计量等作业,搞好油品的收付,保证原料油、半成品油和成品油的质量,搞好设 备操作及日常维护,掌握油品动态,防止跑冒、串、漏、冻、火灾等一切事故。
1.2罐区作业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每次作业前后,都要与主控制室联系,并认真改好 流程,检查有关油罐、管线、阀门等设备状况,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设备运转使 用情况和油品动态,每次操作都要做到〃五要〃:作业要联系,流程要改对,设备要检查, 计量要准确,动态要掌握。
1.3每班对罐区要按规定的巡检路线定时、定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4每周班长对罐区进行安全设备检查,主管经理每月应组织一次包括班长在内的 安全设备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附件、下水系统、蒸汽系统、工艺流程、机械 设备等,搞好系统设备维护,保证系统安全生产。
1.5每月对油罐及附属设备包括呼吸阀、人孔、计量孔、透光孔、静电接地线、转 动扶梯、轨道、集水坑、消防设施等、油罐周围情况、工艺管线及排污系统等至少作 一次全面检查。雨天要勤查中央排水系统,浮顶罐检查船舱、集水槽有无渗漏,静电 导出装置有无松动脱落,密封装置有无损坏。每半年联系电工对静电接地测一次电阻。
1.6伴热开汽前应先检查管线和开关及疏水器,再缓慢开汽,正常后,把汽开大,通过 出口开关来控制汽量,沿线检查管线有无漏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7冬季要加强防冻、防凝、保温工作,要认真检查油罐的加温、管线的伴热、蒸汽的 畅通,另外重质油管线使用后还要做好管线的处理工作。
1.8因昼夜温差较大、管线内油品温度等影响而膨胀、收缩,要及时做好管线泄压工作。
每班要认真做好记录,交接班各岗位要交待清楚,逐项交清。
2油品的接收操作
(1)接到收油指令后,明确接收油品种类及所进罐号。
⑵ 检前尺、温度,核对DCS显示与实际差值,差值应做记录,确认罐容是否足够。
(3)操作人员改流程时,先打开管线上的有关阀门,再打开罐根阀,开关阀门过程 应平缓,不可过快,应防止阀门开过。
(4)操作人员流程确认无误后与进油方联系开泵,热油进罐时要缓慢打开进罐阀听 罐内无水遇热油汽化声时再全开进罐阀;作好记录,并报告主控制室。
(5)收油的油罐在液位接近安全高度(比安全高度低3m)时,要增加检尺或检查 次数,随时掌握情况变化,同时要加强岗位之间的联系,切换油罐要先与主控制室联系, 掌握先开后关(先开切换罐,后关被切换罐)的原则,消除各种不安全行为,避免油位 超安全高度,确保安全生产。
(6)收油完毕按要求应及时恢复流程并填好相应记录。
(7)空罐或浮顶未起浮要严格控制进油流速>1m/s,起浮后以>4m/s为宜。浮顶油罐 要全程检查浮顶起浮。
2.1油品接收注意事项
(1)空罐进油一定要按规定控制流速。
⑵浮顶油罐在起浮段要确认正常起浮。并要严格控制进罐油品流速。
⑶ 接收油品要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入油罐的安全容量,罐油位必须核算准确,否 则,会造成冒罐跑油。
⑷ 油罐进油时应加强巡回检查,巡检应沿管道的走向看、听、摸,不能漏过一处, 特别对法兰接头,放空阀,切水阀等更应详细检查,注意焊缝或罐底有无渗漏现象,按 时间核算油量有无出入。并定时检液位看有无异常,当油面接近安全油高时,要严加监 视,防止冒顶跑油事故。
(5)根据油罐的规格结构和工艺条件,进油时,应严格控制油面在最大装油高度之 内。超过此范围到达液位极限,即认为事故发生(尽管此液面距冒罐有一定的距离)。
3油品加温操作
(1)接到油罐加温生产指令后,进行加温前应由当班班长确认并填写好记录。
(2)岗位操作工操作时,先开疏水阀,然后缓慢打开蒸汽阀(不可突然开大,用少 量的蒸汽先预热加热盘管并排出冷凝水,检查冷凝水是否带油。
(3)等正常后再开大蒸汽进口阀,加温过程应定时切水。
(4)加温时操作人员应加强现场检查,注意有无异常情况。
(5)人事档案在哪里加温至规定温度,先关蒸汽阀再关疏水阀,并填好相应记录。
3.1加温注意事项
(1)重油含水在加热中特别容易发生突沸,应特别小心;突沸:就是油罐内的油品 加热到
工作自我评价一定温度时,突然向罐外发生猛烈喷溅溢流的现象。突沸事故一般多发生在原油 或重质油罐加温沉降或切水操作中。有时,为了急于把原油内的水沉降下来,而过快的 提高加热温度,给汽过大或忘记关蒸汽,造成加温过高。也可能由于油罐底部有大量的 水,部分水汽化后体积迅速增大,当水蒸汽压力超过油品静压力,就会急剧上升并形成 强烈的搅拌,携带油品从罐顶开孔处喷射而出。
(2)为了防止突沸事故,含水油品加热时,应在加热前先脱去部分积水,然后缓慢 升温,并在升温过程中定时切水,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不得超温。
(3)油罐的正常温度在该油品的闪点和凝固点的范围以内,以保证安全和及时输转。
(4)当罐内存油发生凝固时,不应用加热器立即加热,应选用进同种热油使凝固的 油品熔化后,才能使用加热器,否则容易使油罐下部因受热膨胀而损坏油罐。当向冷油 罐内进热油时,应先根据冷热油温,计算混合油品的温度,至混合油温适宜。
混合温度t3= 3冷油量*冷油温t2 +热油量X热油温t2魔方复原法)/(冷油量+热油量)
(5)只有当液面高加热器50cm以上的情况下,才允许向罐内进行加热。加热时至 少一小时检查一次,加热时调节蒸汽量才控制升温速率不大于5 ~ 10℃/h。
(6)油罐加热时,应定时检查蒸汽冷凝水,发现回水有油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对 正常储油,即切水后不急于输送的油品加热温度维持在不凝为原则,以减少能耗和油气 消耗。
4油罐脱水操作
(1)接到脱水指令后,操作人员操作前必须经当班班长确认,并填写好记录。
(2)脱水时操作人员不允许离开现场,根据脱出的污水的颜随时调节脱水阀的开 度,尽量减少油品的跑损。
(3)开关阀门过程应平缓,不可硬开硬关防止损坏阀门。脱水操作结束后,关闭相 应阀门,并填写好记录。
4.1油罐脱水注意事项及要求
哪些专升本院校(1)原油在供装置确保含水在规定指标内(原油含水>1% ),同时切尽明水。
(2)原油罐进油后,要及时加温,以利沉降脱水。
(3)对常压产品中间罐,每班必须切放一次,以切净明水为准,对安装自动脱水器 的油罐每天白班检查一次自动脱水器运行情况。
(4)对取样水分不合格的油罐,要抓紧切水,确保切尽,2小时后再通知取样,如 果仍然不合格,一方面加强切水,一方面及时向主管经理反映。
⑸油罐切水为交接班检查的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上班处理。
(6)油罐脱水前要检查脱水阀是否完好和下水井是否通畅,确认没有问题后再缓慢 打开脱水阀,观察排水情况,开到一定程度,见有油排出,应适当关小脱水阀,使脱水 尽可能少带油,脱水过程中严禁离人,以防跑油。
(7)大量排水,应及时通知装置班长,做好隔油池的防护回收工作。
5油品外付
(1)接到发油指令后,操作人员应首先明确所发油品种及去向,付油罐含水的应及 时切水。
(2)检查前尺、温度,并核对液位、温度与DCS显示,差值做好记录。
⑶ 发油时,先打开管线上的有关阀门,开关阀门过程应平缓,不可过快。
(4)流程确认无误后,与主控制室联系后再打开罐根阀,并填好相应记录。
(5)付油的油罐在液位接近最低储存高度时,要增加检查次数,随时掌握情况变化, 同时要加强岗位之间的联系,切换油罐要先与主控制室联系,掌握先开后关(先开切换 罐,后关被切换罐)的原则,消除各种不安全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6)发油完毕及时恢复流程,半小时后人工检测罐内液位、油温,并填好相应记录。
6油品调和
(1)接到调和指令后,明确所调油品种及所进出罐号。
(2)检查前尺、温度,并核对液位、温度与DCS显示是否相符,差值做好记录。
(3)按油品收付操作5.1.2、5.1.8条具体执行操作。
6.1调和注意事项及要求
(1)如需打循环调和的,打循环时间按实际需要确定或按生产指令完成。
(2)沥青、燃料油罐调和倒罐后要求开搅拌机的,检查液位、温度是否符合工艺卡片 要求,后及时开启搅拌机。
(3)根据需要及时通知化验取样。
(4)开搅拌机的应在停搅拌机半小时后通知化验取样。
7管线泄压操作
⑴化工轻油、工业燃料油、溶剂油线均有泄压装置,泄压时间为全天候泄压。提心吊胆
⑵ 放压时该管线沿线阀门应开启,罐根阀常开,罐根第二道阀关闭,通过罐前泄 压线阀门向罐内泄压。
⑶一般情况下,放压所进油罐应与泄压管线油种相同。特殊情况应以泄进相对低 标号油罐为宜。
⑷禁止放入正在装船、车的油罐,禁止同一管线放压进两台油罐,选择泄压油罐要 选择相对高液位油罐。
⑸巡检时应加强对泄压管线压力的检查,防止压力超高。
8清罐作业
⑴油罐付油至最低液位。
⑵ 接临时泵、管线把罐底剩油及水抽空。
⑶ 打开人孔、浮顶透光孔(浮顶油罐,检查罐内液位,如剩油较多,往罐内加水, 加温,然后开泵回收。
⑷ 接好鼓风机鼓风,待罐内油气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做好人进罐前的安全检查和 防护措施,并办理进罐作业票。
⑸ 作业人员进罐,清除罐底、罐壁、(浮船)油污。直到干净,并继续鼓风干燥, 经检查、检测、明火试验后达到动火或检修条件。
8.1清罐注意事项:
⑴ 油罐应定期清除罐底积物,清洗时间可根据油罐沉积程度和质量要求而定,一般 每两年左右清洗一次,并填写大罐清洗记录。
湖光水月人留恋打一字⑵ 只有当罐内瓦斯浓度低于爆炸下限,并且油品蒸汽低于最大允许浓度0.5%,含 氧量在20%以上时,方可进罐清刷。
⑶ 清罐时要有充分的安全措施,并办理进罐作业票,不准单独一人进入罐内,进罐 人员身上应栓有结实的救生信号绳,绳末端留在罐外,罐外人孔处附近要经常有 监护人,随时救护罐内人员。
⑷ 清洗油罐时,应先用高压水沿壁向下冲洗,罐壁应无油污,罐底杂质全部清除, 清除工具应用木质和铜制工具,清除出的铁锈和含硫杂质,有的有自燃危险,应 及时运出罐区埋入坑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