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熟牛粪养殖蚯蚓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牛粪养殖蚯蚓的场地设计、蚯蚓品种的选择、养殖基质的制作、养殖管理、蚯蚓以及蚯蚓粪的分离收集。
本标准适用于以腐熟牛粪作为主要基料进行养殖蚯蚓的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辽宁移动NY 884 生物有机肥搞笑的自我介绍
当兵要求HJ/T 81 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电视剧排行榜20113.1 基料
能供蚯蚓生存和营养的基础料。
3.2 产茧量
种蚓产出茧的数量。
3.3 孵化率
蚯蚓的孵化比率,即蚓茧孵出幼蚓的比率。一般1个卵茧孵化1~3条幼蚓。
3.4 蚯蚓粪
儿童祝福语简短一句话蚯蚓食用牛粪后排泄的粪便与基质残渣组成的混合物。
4养殖场地
4.1 养殖场地选址
蚯蚓采用露天养殖,场地应地势高燥、平整,排水通畅。养殖场地的选址应远离居民区、交通干线,符合相关规定。
4.2 养殖基质的制作
采用干清粪方式人工收集的牛粪,运到堆粪场,制作养殖基质。牛粪自然堆积发酵,翻堆3~4次,湿度达到60%左右,到完全腐熟,没有刺鼻臭味,颜接近咖啡。
5蚯蚓养殖
5.1 养殖床建设
蚯蚓养殖床分露天养殖床和室内养殖床两种,均采取垄式进行养殖。养殖床的垄宽1.0 m~1.5 m,垄长根据场地特征、通风、添料和蚓粪清理需要设置。养殖床铺设基料厚度20cm~40cm,每个养殖床两侧都有1.0m~1.5m过道,沿垄长保持0.5%~1%的坡度。
5.2 品种选择
选择繁殖倍数高、生长能力强、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品种。
5.3 养殖密度
根据蚯蚓的产茧量和孵化率确定,养殖密度宜控制在0.5kg/m²~1.1kg/m²,初次投放种苗约每米蚓床0.4kg~1kg种苗。
5.4 养殖环境
5.4.1 养殖基质温度为 15 ℃~27 ℃,湿度为 60%~70%,pH 为6~8。
5.4.2 蚯蚓床应避免阳光直射,表层利用遮阳网或苫盖稻草、秸秆遮阴。
5.4.3 蚯蚓养殖要做到防范鼠、蛇、鸟的危害。
5.5 疾病防控
蚯蚓采收后养殖场彻底消毒,养殖环境间隔15d~30d定期消毒,定期引进异地异质同类品种、防止长时间近亲交配。通过向蚓床喷洒苏打水或加入石膏粉,在基料中添加磷酸钙或醋渣、酒精渣等措施防止疾病。出现大面积的病害,病害尸体参照HJ/T 81执行。
5.6 养殖基质的补充
5.6.1 基质补充按照先少后多的原则,先少量添加,再适量增加,提高蚯蚓的安全度。
5.6.2 根据基质消耗情况,每周给料 1 次。上料前先翻堆,每次给料厚度为 6 cm~10 cm,垄高不超
过1m,不宜勤翻动,应始终保持基质新鲜透气。
5.7 养殖设备
根据养殖规模,选择一定数量的装载机、布粪车、保温保湿用塑料布以及微喷设备。
中国国土面积6蚯蚓采收
6.1 采收标准
一般15条/10g~20条/10g,且养殖密度达到投种密度的3倍,即可采收。
6.2 采收时间
夏季宜20天~25天采收一次,春、秋季节宜每30天~35天采收一次,冬季之前,采收个体较大的成蚯蚓,留下一部分种蚓和小蚯蚓,同时把基质床加厚到50cm左右,加盖稻草,让蚯蚓自然过冬。6.3 采收方法
采用自然光照法。采收前24h宜浇足水,不可过干或过湿,采收时间集中在日出前,将养殖床最上层部分取出平摊于塑料防雨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将基质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
7蚯蚓粪的收集
蚯蚓粪的收集可与蚯蚓的采收同时进行,采收蚯蚓时,把扒掉的蚯蚓粪集中收集,粉粹过筛。蚯蚓粪可直接还田或参照NY 884要求加工成有机肥。
8养殖档案
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养殖档案包括蚓种类型、来源、引种时间、生产操作过程与日期、垄号、生长繁殖、疫病防治、敌害防范、采收等内容,并保留两年以上。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