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长期以来,教师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形不成教育孩子的双向互动,也不可能使家园共育取得良好效果。家长和教师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园双方才能互相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育局面。
【关键词】  家园共育  沟通    合作  基础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幼小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合作、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一、 家园合作的一般概述
    1.家园合作的内涵
户口所在地怎么填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2.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2)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着重知识技能(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与智力发展),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良好的性格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3)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纵,过度保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等。
    (4)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观念不同,在某些方面难以达成共识。家园合作中双方地位的不对等,表现为幼儿园教育为中心,教师指挥,要求家长配合,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在被动的地位。
(5)家长与教师联系不足。家长只负责幼儿的家庭生活,教育是教师的事。教师把家长当听众,以单向的讲授为主,不给予家长更多思考的时间,更没有留给家长发表自己看法的机
五险一金多少钱会,使得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结果很难被家长真正接受并内化为今后教育子女的能力,影响了家长参与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家园有效互动,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互动合作”是家园共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
2.家园合作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银行卡改密码
    幼儿生存、生活的地方,就是对幼儿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地方,也就是教育幼儿的地方。家庭、幼儿园、社区都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影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幼儿园教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对于幼儿来说,家庭也是重要的教育机构,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互补的关系,对幼儿的成长起到同步、
我爱劳动手抄报
同育、同构的作用,儿童教育也就必须从儿童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学习贯彻《纲要》,提高家园合作质量。
    1.正确理解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性。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要求,但其核心是孩子,他们是幼儿园和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家园双方要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包括家长对幼儿园及教育的信任、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2.平等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意识,既要明确自己在家园合作中的任务,又要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更要尊重家长的权利和义务,取得家长的信任,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参与精神,与家长建立连好的同伴关系,双方为幼儿的健康成长齐心合力。
交通违章记录3.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多渠道促进家长工作。
    (1)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家长开放日可以是家长在幼儿入园以前对幼儿园整体环境设
备及师资力量的参观访问,也可以是幼儿入园后的半日活动的参观、听课。在活动开始前,教师首先要向家长介绍一日活动的目的和完整的活动计划,让家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指导家长在活动过程中如何观察,活动结束后认真听取接纳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达到开放的真正目的。
(2)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教水平。要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树立帮助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使家长认识到幼儿家庭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环境教育,要重视为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4.创新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园相互信任。
(1)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直接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孩子的父母能十分详细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每个班级还建立了班级,家长、老师们在里能自由畅聊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总能比较及时、快速地解决到家长们的困惑,让家长们能够了解得更全面、细致,这样的交流沟通,家长与老师们
彼此都觉得既具体又贴心。                               
(2)建立家员会
在了解了家长的各方面情况后,利用自荐和指定的方式,组建本班家长委员会,这些成员有热心积极的家长,有在教育方面有一定经验的家长,也有平常对班级事务不太关心的家长,照顾到各个层面以使班级工作在整个家长体中有更大的影响力。每月一次例会,主要跟家长商量以下本月班里将要组织的活动,了解以下最近家长们对班里的工作意见,使家长积极参加班级的管理工作。
    (3)开办内容丰富的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的内容并不单单是把教育刊物上的文章摘抄下来给家长看,“参与教育是家长的权利,家庭和幼儿园应该互相配合,给孩子提供一个协调发展的空间”。它实际上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把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点呈现出来,双方共同探讨教育方式方法的一种样式。
教师有时把详细的观察笔记展示出来,实事求是的向家长传达信息,让家长如实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幼儿发展。
(4)家园联系手册。家园联系手册是一种书面形式的交流方式。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时间一般是在幼儿入离园的时候,而这时教师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安全,不能详细的和某个家长交流,家园联系手册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在园情况、家长根据幼儿家情况撰写手册内容,交换彼此的观点,以达成共识。
(5)组织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活动怎么去翡翠林
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是家园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幼儿教育日渐发展的趋势。通过多种活动,让家长直观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及常规、生活习惯的培养,甚至家长与家长之间可以交流一些更好的育儿知识等等。
总之,幼儿教育是多层面、多元化的系统工程、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密切结合的综合整体,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它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长和教师以完整性的主体意识参与到幼儿教育的活动中来,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在交流、理解、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发掘、联合双方的优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是幼儿
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力量,两者并无轻重之分,只有性质、场所、作用上的区别。充分、和谐的家园共育可以帮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刘莉萍(1969.5—),女 ,汉族,籍贯:四川德阳人,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车站幼儿园,学历大专,专业:学期教育,研究方向:幼儿园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