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土特产引言: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热度和社会影响均不及我国,但依托技术优势,其创新水平目前仍居于领先地位,可资我国借鉴之处良多。尤其是国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大最新趋势,值得进一步关注:其一是移动金融的爆发增长。其二是融资方式的去中介化。其三是网络银行的多元转型。其四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其五是社交元素的深度融合。
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热度和社会影响均不及我国,但依托技术优势其创新水平目前仍居于领先地位,可资我国借鉴之处良多。本文旨在呈现国际典型互联网金融业态发展基本脉络,以及国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大最新趋势。
一、国际典型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兴起及发展轨迹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热潮兴起之前,作为互联网技术的起源地,欧美一直引领着全球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几乎所有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业态都诞生于欧美。从互联网金融在全球的发展轨迹看,有三个明显的规律性特点:一是发展动力上,互联网技术革新,社会结构、产业形式、商业业态和生活方式的演变,传统金融创新滞后或覆盖不足,是互联网金融
产生、发展最重要的触发因素。金融监管当局的默许或支持的态度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业态演变上,互联网企业跨界渗透与传统金融业互联网化转型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两条主线,两者间的相互竞争、合作、渗透贯穿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始终,促使互联网金融创新呈现多元化特点。三是市场结构上,各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焦点、生态圈各方竞合格局、产业链条利益划分各不相同。总体上,越是金融服务覆盖率低的国家,越是金融创新不足的领域,互联网金融的活跃度越高、市场力量越强。
下面分别是互联网金融五种典型形态的发展轨迹情况。
网络金融。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形式,指通过互联网渠道经营传统金融业务的模式。早在1990年代中期,随着浏览器、加密算法、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SET) 和安全套接层 (SSL) 等技术的突破,花旗、汇丰、富国等国际领先银行纷纷开始推出网上银行服务。在当时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推动下,First Union National Bank (1995) 、InsWeb (1995) 、E*TRADE (1991) 等纯网络金融机构纷纷诞生并一度活跃于市场。但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纯网络银行陷于沉寂,大部分破产倒闭或被吸收进银行的
网络银行部门。网上银行成为银行发达国家居民获取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主渠道,物理网点与网上银行相结合,也成为商业银行的主流经营模式。
2023春节放假时间表公布
电商金融。
指非银行第三方为电子商务交易或基于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支付、理财、融资等金融服务。电商金融的兴起,源于1995年以后电子商务的大规模发展,美国eBay旗下的PayPal (1998) 和欧洲的Moneybookers (2002) 等在线支付公司是其中的代表。自此,电商金融企业利用平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合一的优势,走上了由支付向理财、融资全方位渗透的发展模式。1999年PayPal推出货币市场基金产品,2008斥资10亿美元收购信用支付工具 Bill Me Later,形成了全业态的金融服务链条。近年来,以Amazon为代表的大型电商开始试图摆脱 PayPal 的控制,经营自己的电商金融业务,甚至出现了专门从事电商数据分析、信用评分、贷款评估的小贷公司、供应链融资公司和评级机构,金融与电商的跨界融合日益深入。
社交金融。
2003年以后,互联网进入用户创造内容和深度交互为特征的“Web2.0时代”,出现Facebook (2004) 、 twitter (2006) 等社交服务网站,网络社交、即时通讯与微博客等自媒体传播流行,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创新开始融入社交、众包、自金融的元素。英国的ZOPA (2005) 、美国的Prosper (2006) 和Lending Club (2006) 等人人贷公司出现,并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传统信用萎缩的背景下,获得快速发展。Indiegogo (2007) 和 Kickstarter (2009) 等众筹公司成立,美国JOBS法案 (2012) 允许小企业通过众筹融资获得股权资本。人人贷、众筹融资对传统信贷、证券、票据业务成替代之势。社交平台与电商、银行实现账户联合、接口互通,纷纷推出虚拟货币 (2011年Facebook推出Credit虚拟货币) 和社支付应用,并开始向移动终端、线下社交、生活场景延伸,将社交金融服务拓展到购物、支付、缴费、理财等领域。
移动金融。
电脑防火墙的作用让一球是什么意思?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金融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宠儿。日本是最早运营3G网络的国家,加之金融管制政策相对宽松,移动金融获得长足发展。早在2004年,日本NTT DOCOMO与Edy合作推出“手机钱包”,即实现了小额移动支付功能。美国移动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但2010年以后竞争也趋于白热化,银行各类移动支付产品、谷歌手机钱包 (2011) 、 Square (2009) 移动刷卡设备纷纷进入市场。目前,移动金融领域,新型终端设备、生活社交应用、O2O支付模式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聚焦点。
大数据与智慧银行。
2012年以来,云计算、大数据、语义网、IPv6等新技术、新理念被广泛关注,商业应用也开始取得实质性突破,新一代互联网 (web3.0) 酝酿面世。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万物互联、数字感知、智能洞察的时代。商业银行和一些非金融机构也在开始探索将大数据技术用于信用评估、欺诈侦测、精准营销、市场预测和运营优化,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在身份识别领域,使用自然用户界面技术使人机交互的客户体验更智能,对客户的信息展示、产品设
计实现自定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使线上线下、虚拟现实融为一体,将各种设备终端互联互通、无缝整合,“智慧的银行”成为未来的转型方向。
二、国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大最新趋势
目前,国际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个态势值得关注:
(一)趋势一:移动金融的爆发增长。手机正颠覆性地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将助推移动金融服务模式的发展壮大,并将逐步占据金融服务的重要甚至是主导地位,美国手机金融的渗透率预计2015年将超过50%。
一是移动支付渐成主流。随着手机应用的不断普及,移动支付的线上线下应用场景逐渐增多。据高盛公司估计,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从2012到2016年将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16年将达到6169亿美元。支付方式上,基于网络连接的远程支付、近场支付、手机刷卡器支付、手机扫码支付和碰一碰支付等花样百出。比如,巴克莱银行在2012年推出了点对
点支付系统,装有PINGIT的手机可以在麦当劳、星巴克、玛莎百货等商场完成支付行为,无须实际使用银行卡。荷兰网络银行INGDIRECT于2011年推出移动支付应用,用户在输入个人账户信息,提交支付或收款信息后,双方设备互相碰撞即可完成支付。Google 公司在许多店面布置了 Google Wallet NFC 刷卡器,用户使用装有Google Wallet账户的NFC手机在收单设备前晃动一下即可完成支付。Square公司的手机刷卡器支付、星巴克的扫码支付购买咖啡,也都是移动支付的典范。安全认证方式上,相关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应用人体生物特征作为支付的识别信息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比如指纹支付、虹膜支付、声音支付等。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手机支付服务商 PayPal,将利用三星Galaxy S5手机的指纹扫描和识别功能推出更简易的支付方式,未来消费者将无需再记住帐号和密码,就可以在全球支持PayPal的商户实现更加安全和无缝的支付服务。日本冲电气公司已实现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高精度的虹膜身份认证,这将可以用于移动支付时的安全认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