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对抗手机蓝光方法的实际效果测试
摩洛哥足球队世界排名吴浪;朱瑜;周李兵;熊小勇
【摘 要】手机可以产生很强的蓝光,蓝光对人的眼睛伤害很大.人们经常采用三种方法来减小手机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分别是帖手机膜、改变手机屏幕背景和使用手机软件的护眼功能.利用光栅光谱仪对手机膜和手机屏幕背景的抗蓝光效果进行测试,对一款手机软件的护眼功能进行测试.从实验的结果来看,改变手机屏幕背景和使用手机软件的护眼功能有一定的消弱蓝光的作用,实验所采用的手机膜没有起到消弱蓝光的作用.
【期刊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年(卷),期】2017(030)001
【总页数】7页(P64-70)
【关键词】手机膜;手机屏幕背景;手机软件;护眼;抗蓝光
【作 者】吴浪;朱瑜;周李兵;熊小勇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O433.1
手机现在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手机对我们眼睛的伤害非常大。手机在工作时会发出400~500 nm蓝光,此波段蓝光通常被人们称为高能短波。实验表明,蓝光会导致视网膜损害[1-9],长时间使用手机,会感觉到眼干、眼涩和眼睛酸痛等状。
人们已经意识到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减少蓝光对眼睛的伤害,抗蓝光手机膜应运而生,许多手机软件也增设了护眼功能。通过调查发现,市场上销售的抗蓝光手机膜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价格高的达到上百元,这些不同价位的手机膜是否真的有抗蓝光的效果,消费者无法判断。手机软件的护眼功能是否真有抗蓝光的效果,使用者也不得而知。
本文将利用光栅光谱仪[10-15]完成两类测试:一是对市场上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手机膜进行测试,了解手机膜抗蓝光效果;二是测试不同颜的屏幕背景以及手机软件的护眼功
能,了解不同颜屏幕背景蓝光成分的强度以及手机软件护眼功能的抗蓝光效果。通过研究,希望可以为人们使用手机时尽可能减小对眼睛的伤害提供一些参考。
1.1 手机膜抗蓝光测试方法
在市场上采购了种类众多的手机膜,产品介绍均为抗蓝光手机膜。手机膜抗蓝光测试时,把手机的背景亮度调到最亮,以纯白为背景,屏幕休眠时间间隔调到最长(防止测试过程中手机休眠,影响测试),手机屏幕紧贴光栅光谱仪入射狭缝外框处并进行固定,将手机膜裁成与滤光片相同大小的矩形块。
进行实验时,首先把光栅光谱仪各参数调节好,测试过程中光栅光谱仪各旋钮保持不变,也不能移动仪器。测试时先测出手机屏幕没有贴手机膜时的背景的光谱图,并记录数据,数据以TXT格式保存;再将裁好的手机膜从滤光片插口处插入,进行该种手机膜的透光测试,并以TXT格式保存数据;换上另外一种手机膜进行测试,待所有手机膜测试完成后关闭仪器。
1.2 手机屏幕背景光谱测试方法
首先在网上收集各种颜的图片存入手机,作为手机屏幕背景的可选素材。考虑到如果手动逐一更换背景测试,会使每次更改后手机很难放回同一位置,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所以实验时采用PPT播放功能自动播放背景图片。可将所需测试的手机背景图片设置为PPT的背景,自动播放PPT,每页PPT播放间隔为6分钟(光栅光谱仪测量一组数据的时间大概需要3~4分钟,剩余的时间用于保存数据和准备下一组实验的测量)。
进行实验时,准备好测试所用图片的PPT后,将手机固定在光栅光谱仪入射狭缝外框处,调节好光栅光谱仪各旋钮后保持不变,即可开始测量。先点击播放按钮,待PPT正常播放后方可进行测量。测量好一张图片后以TXT格式保存实验数据,待PPT自动播放到下一页后即可进行下一张图片的测量。依次测量出所有图片数据后方可移动仪器和关闭仪器。
1.3 手机软件的护眼功能测试方法
在手机上下载安装一款手机阅读器“掌阅阅读器”。“掌阅阅读器”有一个护眼功能,可对手机的亮度、温、过滤蓝光程度进行调节。进行实验时,调节好光栅光谱仪各旋钮后保持不变,调节“掌阅阅读器”的过滤蓝光程度,依次进行光谱测量。
2.1 手机膜抗蓝光测试实验数据处理结果
2.1.1 同手机不同品牌手机膜测试结果
以华为手机为测试手机。选取三种品牌的抗蓝光手机膜,分别为:云辉、D哒D、MOSBO,进行光谱测量。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品牌的手机膜对蓝光的处理并不明显,没有起到抗蓝光的效果。品牌MOSBO的手机膜测量结果能量出现一个整体的削弱,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眼睛的作用,可是并没有对蓝光进行处理,因此也没有明显的抗蓝光效果。
2.1.2 同品牌不同型号手机膜测试结果
以OPPO手机为测试手机。对同一品牌不同型号手机膜进行测量,分别为:MOSBO 手机膜、红米手机膜、苹果手机膜、魅族手机膜、华为手机膜。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各种型号手机膜没有起到抗蓝光的作用,所有波段的强度均有所削弱,并没有对蓝光进行特殊处理。
2.1.3 同型号不同种类手机膜测试结果
这片草原歌词以OPPO手机为测试手机。对同一型号不同种类的手机膜进行测量。选择红米手机膜,种类有:钻石膜、高清膜、金钻膜、磨砂膜、镜面膜。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手机膜都没有抗蓝光处理,只是膜本身的厚度不同,导致了光透过每种膜的整体的强度不同。
2.1.4 低价位不同型号手机膜测试结果
以OPPO手机为测试手机。分别测试低价位(5元~15元)的红米、三星、苹果、魅族、华为手机膜,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低价位的各种型号手机膜,抗蓝光效果不明显,都只有整体光强削弱趋势,没有对蓝光进行单独的过滤处理。
2.1.5 同型号不同价位手机膜测试结果
以OPPO手机为测试手机。对同一型号不同价位的手机膜进行测量。选择苹果手机膜,对两个不同价位手机膜进行测量,分别为:30元~50元为一个价位、5元~10元为一个价位。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价位的手机膜测量结果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没有抗蓝光效果。
2.2 手机屏幕背景光谱测试实验数据处理结果
2.2.1 不同手机软件主页光谱测试结果
以OPPO手机为测试手机。对手机上常用的几个软件界面,用光栅光谱仪进行了测量,分别为:软件商店主页、浏览器主页、阅读器主页、文件管理主页、QQ主页、音乐播放器主页。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手机打开这些软件,都会发出很强的蓝光。
2.2.2 不同纯背景光谱测试结果
以OPPO手机为测试手机。在手机主页上建立空白页,依次换上纯的白、红、橙、黄、绿、青、蓝、紫,测量其光谱,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白、蓝、青背景蓝光成分较强,橙、黄、绿、红背景蓝光成分较弱,紫背景蓝光成分介于中间。
2.2.3 不同彩背景光谱测试结果
以OPPO手机为测试手机。为手机更换不同的彩背景,测量其光谱。背景分为两类,把颜艳丽、颜种类多、亮度高分为一类,把颜平淡、彩以绿为主分为一类。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类彩图片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区别,屏幕使用颜艳丽、颜种类多、亮度高的背景,蓝光成分较强,屏幕使用颜平淡、颜以绿为主的背景,蓝光成分较弱。
2.2.4 阅读器改变过滤蓝光比例光谱测试结果
以OPPO手机为测试手机。这里测试一款手机阅读器“掌阅阅读器”的过滤蓝光功能。固定其他条件一致,调节过滤蓝光程度,进行光谱测量,实验结果如图9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调节过滤蓝光程度,蓝光的强度明显变化。选择过滤蓝光100%,虽然蓝光没有完全消失,但强度明显减弱。
通过实验的测量,数据的处理、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
(1)从同手机不同品牌手机膜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品牌抗蓝光手机膜没有起到抗蓝光的作用。
(2)从同品牌不同型号手机膜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各种型号手机膜没有起到抗蓝光的作用。
(3)从同型号不同种类手机膜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手机膜都没有抗蓝光处理。
(4)从低价位不同型号手机膜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低价位的各种型号手机膜没有抗蓝光效果。
(5)从同型号不同价位手机膜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同价位的手机膜都没有抗蓝光效果。
(6)从不同手机软件主页光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测试软件主页的蓝光成分都较强。
(7)从不同纯背景光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白、蓝、青背景蓝光成分较强,橙、黄、绿、红背景蓝光成分较弱,紫背景蓝光成分介于中间。
(8)从不同彩背景光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屏幕使用颜艳丽、颜种类多、亮度高的背景,蓝光成分较强,屏幕使用颜平淡、颜以绿为主的背景,蓝光成分较弱。
(9)从阅读器改变过滤蓝光比例光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调节手机阅读器“掌阅阅读器”的过滤蓝光比例,蓝光的强度明显变化。选择过滤蓝光100%,虽然蓝光没有完全消失,但强度明显减弱。
由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抗蓝光手机膜,都没有抗蓝光效果。广告宣传不真实。
(2)从保护眼睛的角度来看,使用手机时,尽可能选择使用颜平淡、颜以绿为主的背景,减小对眼睛的伤害。
(3)使用手机软件时,利用软件的护眼功能,比如更改背景,选择过滤蓝光比例等,可以起到一定的减弱蓝光的作用,减小对眼睛的伤害。
感恩 作文手机可以产生很强的蓝光,蓝光对人的眼睛伤害很大。人们经常采用三种方法来减小手机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分别是帖手机膜、改变手机背景和使用手机软件的护眼功能。从实验的结果来看,改变手机背景和使用手机软件的护眼功能有一定的消弱蓝光的作用,手机膜没有起到消弱蓝光的作用,当然也不排除我们没有买到真正抗蓝光的手机膜。
【相关文献】
[1] 饶丰,朱锡芳,徐安成,等.LED背光显示器对不同年龄人视网膜照度、节律效应和蓝光危害的影响[J].光子学报,2015,44(4):0417003-1-6.
[2] 赵介军,乔波,过峰.LED蓝光危害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5,26(1):84-87.
[3] 蔡善君,严密,张军军.蓝光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素上皮细胞凋亡[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6):384-38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