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
上行下行
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演员表介绍“內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
摘 要:“內圣外王”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深化,其内涵已日趋丰富。“內圣外王”就是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道的伦理政治统一的学说。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代,似乎又给“內圣外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新外王”不仅要开出民主与科学,更重要的是要开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的和谐之道。
hp台式机驱动1、先秦儒学
先秦儒学开创了“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时代,最早提出“内圣外王”一词的是庄子,出于《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先秦儒家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之学,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诠释,其思想学说体现了“内圣外王”的精神实质,并将其作为人生的理想和自己的奋斗目标。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境界,“仁”包括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等内容,是一种通过自身的修养而达到的高尚境界,也就是所谓的“内圣”。“礼”就是个人把高尚的修养推广到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即所谓的“外王”。
羊排怎么炖好吃家常做法
男孩取什么名字
队名 队呼孔子说:“修已以安百姓。修已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其中“修己”就是“內圣”、“安百姓”就是“外王”的体现。在孔子那里,“内圣外王”包括了“修身”、“齐家”、“安民”、“平天下”等内容。
继孔子之后的孟子和荀子对“内圣外王”各有侧重,孟子侧重于“內圣”的一面,而荀子侧重于“外王”的一面。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人生来就具有“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之端。人们若能把内心固有的四端发掘出来,便能发展本真的善性,提升自己的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以修养“四心”为出发点实现“平天下”的目标。
然而荀子却将理论的重心放到“外王”上,荀子主张以“礼”为纲纪准绳的“王制”。在荀子看来“圣”与“王”是“二而一”的,他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荀子·解蔽》)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故立政以前,无以修身,而政治生活之外,不复有私人道德生活之余地。”(《荀子·性恶论》)故他认为必有待“圣王”出,“尽伦尽制”,以礼义法度平治天下,教化万民,通过“化性起伪”使人的道德水平提高,走“内圣”与“外王”高度统一之路。由此观之,荀子走出了孟子重“內圣”的思想,而突出“外王”的一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