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知识梳理】
制冷空调扇走近作者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白求恩(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
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龚古尔学院成员。
文章主旨
《纪念白求恩》作者在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即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号召全党同志学习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白求恩同志的深深悼念之情。
《植树的牧羊人》文章记叙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着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时间,在荒漠中种出了大片的树林,把荒漠变成了绿洲的故事,赞美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结构图示
百年校庆个人所得税查询
生字词语
《纪念白求恩》
殉职(xùn )狭隘(ài )热忱(chén )拈轻怕重(niān )
派遣(qiǎn )纯粹(cuì)晋察冀(jì)鄙薄(bǐbó)
殖民(zhí)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宏大。
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情意。
鄙薄:轻视,看不起。
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更好。益,更。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革命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植树的牧羊人》
坍(tān )塌废墟(xū)流淌(tǎng )缝隙 (xì) 琢(zuó)磨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流淌:液体流动。
井冈山精神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学习要点
要点一: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
“叙”作为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征,其主要目的是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而议论文中的“叙”则是为证明论点而提出的事实根据,“叙”需要简明概括,是为议论服务的。
要点二: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例: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要点三:对比
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例:文章二、三两段都有对比。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第二段以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相对比.以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相对比。第三段以白求恩同
志“对技术精益求精”与一班人“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相对比。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示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字形、加点词语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B.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更,更加)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
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
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C.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抓、捏),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D.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
....(凄冷,幽默),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2.课文第二段将很多现象与白求恩同志的“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进行对比,这样对比的作用是()
A.突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
B.严厉批评我们共产党人当中一些人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C.既突出了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又阐明了我们共产党人学习他的必要性。
D.鲜明的对比,使正面人物显得更高尚,反面人物显得更可恶。
3.选出下列句子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C.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
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D.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4.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作者是谁A.海拔废嘘地毯沉默寡言
B.毅力敬佩干躁源源不断
C.富饶滚烫硬朗刨根问底
D.水渠流淌帐蓬不毛之地
5.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确实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泥石流来临逃生时应(干枯,没有水)
B.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C.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不长毛发的地方)
D.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
(散步,闲走)
6.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7.“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该句后一部分进一层说明前一部分。它具体说明的是()
A.国际主义的性质和目的。
B.国际主义的具体内容。
C.国际主义同狭隘民族主义、狭隘爱国主义的区别。
D.区别于狭隘民族主义与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8.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
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份。
B.本文是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教学设计>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
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本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二、课内精读
(一)《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的动机。
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C.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D.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
2.指出文中的三个“这”字,一个“这种精神”各指代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