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周比利武馆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梁珊 王选飞
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2期
        摘 要:疫情期间,各地高校纷纷贯彻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文章通过“数据挖掘”课程线下授课和线上授课的实施情况对比分析,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试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探索出能够改善“数据挖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以期为其他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据挖掘”课程;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2-007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育应运而生,慕课、翻转课堂等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一直停留在探索阶段,未得到广泛应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线上教学猝不及防地代替了传统课堂,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能力、学校管理水平和线上平
台技术的全面考验。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教学因具有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学资源丰富等优点得以顺利进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学生自制力差、课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上”(网络平台教学)和“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将是大势所趋[1],如何发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自优点,改进教学模式成为关键。
        文章以“数据挖掘”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特点,对比线下传统课堂与线上网络课堂的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如何因材施教
        一、“数据挖掘”课程线下教学模式
        “数据挖掘”课程开设初期,与其他很多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样,以讲授法为主,辅以案例练习、课堂讨论等形式。从课堂管理来看,讲授法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把控,但学生参与度低,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提升[2]。从教师备课情况来看,“数据挖掘”课程是一门综合应用课程,丰富的案例数据是开展“数据挖掘”课程的基础,但目前授课教师缺乏从企业获取真实案例数据的途径,通过参考书和互联网获取的资源只能满足课程的部分需求,难以开展案例教学,备课难度大。从课程体系来
看,“数据挖掘”课程按照教学计划为32学时,学时有限,授课内容往往有所取舍,知识点零碎,课程内容难成体系,学生无法在课程中系统体验数据挖掘全过程。
        二、“数据挖掘”课程线上教学模式
        疫情是转变教学模式的重要契机,大规模的线上教学需要依赖学校的准备和机制的健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在线上教学兴起之初就已着手准备线上教学平台的建设,注重师资培训。因此在疫情期间,学校执行教育部《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数据挖掘”课程在此期间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摸索、试验,最终形成了课前任务管理、课中直播授课、课后线上答疑和教学反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课堂任务管理工作;在直播授课方面,对比多个软件平台,考虑到腾讯课堂具有回放功能、课堂互动性强等特点,最终确定使用腾讯课堂作为直播授课工具;课后答疑和教学反馈则利用班级来进行,定期在发放问卷,接收学生对上课情况的反馈,根据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授课方式。
        在课程设计时,把课程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自学阶段,教师提前录制章节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视频或收集相关慕课资源,在任务管理平台发布,学生需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相关考核;直播课堂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实操和课堂讨论,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提升自主思考和动手能力;课后提升阶段,教师将该章节内容以课后作業的形式分发给学生,让其自主完成并做小组汇报。
        线上授课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而受到师生广泛欢迎[3],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一是线上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自觉性,对于少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来说,线上课堂缺乏约束力,听课效果相对较差。二是在线直播授课受网络影响较大,在上课过程中会有掉线情况发生,少部分学生会以此为借口逃避回答问题。三是线上考试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对比分析
古文名句
        在授课方式方面,线下传统课堂采用讲授法授课,课堂重心放在了知识点的传授方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线上课堂学生可以便捷获取优秀课堂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线上直播时间更多地留给重点、难点知识,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
样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数据挖掘”课程中,传统线下课堂介绍《数据预处理》这一章节内容时,会占用1学时讲解数据属性、数据集类型等基础概念,而在线上授课时,提前将慕课资源放在学习通中,学生自学简单概念,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案例实操和知识探索。
        在授课内容方面,线下课堂受到规定学时影响,教师总是面临上课内容广而不精或精而不广两种选择,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感有限。而线上课堂借助任务管理平台完成基础知识的导入和课后的重点内容扩展,使得课程内容摆脱培养计划中课时的限制,授课内容更丰富,课堂效率得以提高,因此,像“数据挖掘”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开展项目式教学成为可能。
        四、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思考与探索
        目前,各个高校恢复了教学秩序,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将线上资源和线下课堂结合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4]。以“数据挖掘”为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改变传统课堂简单传授课本知识的局限,将线上和线下资源融合,试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线上教学效率高的特点,引入项目式教学法,提高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开展课前预习和课后知识延伸拓展环节,将线下课堂转变为师生相互交流、思维碰撞、创新分享的平台。学生通过线上自学掌握基本概念,在线下课堂通过教师的分析与引导,厘清思路,解决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则发挥引导者和课堂秩序的维护者的作用。对于“数据挖掘”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来说,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融合使得项目式教学法成为可能。项目式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学生在线下课堂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丰富网上课程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在线教学传闻中的陈芊芊大结局预告
        目前存在的网络资源丰富,但是完全适合学生、适合本门课程教学的资源又很稀缺,在疫情期间,任课教师总是从各个网站资源然后拼凑在一起,难成体系。因此从长远看,每所高校都应该重视优质课程的录制,建立自己的课程库,方便学生使用。
        (三)变革学生和教师考核方式
        学生的考核方式不再局限于期末考核,将线上教学引入到传统课堂后,利用任务管理平台,可对学生每个学习环节进行考核,通过测评到学生的学习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巩固练习。
        线上线下教学实施后,线上教学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是发挥辅助作用,教师既要完成线上课程建设,又要进行线下授课,工作量增多,因此需要有完善的对线上教学工作量认定和教学质量把控的制度,激励教师改进上课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经验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暂时还无法被完全替代,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学习仍是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主流方式,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融合将会成为常态。因此,学校应该统筹规划线上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师资力量的培养,完善考核、奖励制度,为线上教学的常规化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应更加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学生应该懂得“怎么学”“学什么”。只有这样,线下传统课堂和线上网络课堂才能有机融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保健品品牌
        参考文献:
        [1]谢火木,刘李春,陈移安.疫情背景下高校线上教学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0(5):57.
        [2]郭慧君.高等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9(11):127.
        [3]赵月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自动控制原理”线上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74(12):66.
        [4]覃慧玲,李嘉泽楷.广西高校线上线下课程建设与应用路径探究——基于中国大学MOOC运营情况分析[J].高教论坛,2019(6):28.
摩字组词        编辑∕陈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