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投稿信箱:55
档案管理
1/2021
总第248期
PC互联时代,我国档案信息服务重点是开展档案网站建设。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我国移动档案信息服务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契机。[1]本文通过对档案移动服务的特点、模式及创新思路进行探讨,以期深化信息网络技术与档案移动服务的综合应用研究,拓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论域,为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提升档案移动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1 档案移动服务的特点
1.1 服务方式的灵活性。由于档案移动服务不拘泥于场
地、空间的限制,不需要用户亲临档案馆,而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就能够自主选择服务,因此档案移动服务的灵活性较高。档案用户通过、档案馆微博订阅推送,或是阅览档案馆APP发布的档案在线杂志、馆内公告,或是浏览档案网站,均可以获取全媒体形式的档案信息。
1.2 获取服务的及时性。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手机已经成为个人生活的必备品,公众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使用手机,因此通过手机提供的档案移动服务,已经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也不再受到人工的限制。只要用户对档案有需求,就可以通过手机及时获取。移动智能终端能够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协助下进行高效的信息传播,实现平台与用户在时间上的无缝对接,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档案的社会价值。
1.3 交流方式的交互性。档案移动服务打破了传统的单项
模式,线上的交流更为多元,用户可以主动在线上提出需求,由24小时智能客服或人工客服进行在线的交流互动;与此同时,档案部门不用一直等待用户提出需求,也可以向档案服务的用户主动推送各类档案信息,形成双向的交流方式。除索取服务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平台向档案部门提出问题和建议,档案部门通过平台的汇总对这些问题和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复和采纳。
2 档案移动服务的模式
2.1 短信服务。短信是最早出现的公共移动服务的模式,
是在手机普及之初的基本信息传输方式,在早期受到各信息服务机构的青睐。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移动网络的速度进一步提升,许多应用都相继推出能够替代短信的
功能模块,但时至今日短信依然无法被替代,因其本身是每部手机的内置功能,且应用范围更广,技术手段要求更低,并且短信的接收方式决定了它不受到设备状态的影响,即便关机或欠费,在设备状态正常后都能收到短信,能够保证重要服务信息的接收及存储。[2]
档案移动服务的短信模式最早源于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过程之中,档案短信服务主要有信息定制与推送两种形式,分别采取交互式和下行式服务。信息定制是指档案用户基于移动智能终端以既定的信息指令号码向档案馆发送服务请求,服务内容完全取决于用户信息偏好和需要。2006年6月,贵州省档案馆率先在全国开通了手机短信查询档案和现行文件业务,为档案馆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了新的路径。
[3]
2.2 WAP服务。WAP是一种无限应用协议,于1998年初公
布,具备开放性和全球性,能够使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与因特网或其他业务之间进行通信。它以智能信息传递的方式在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互联网以及更高级别数据业务的引入和交互操作,本质上是向移动智能终端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及增值服务的协议标准。WAP是简化版的网站服务,它能将移动终端技术同Internet技术结合起来,为手机用户提供良好的上网体验。
比对手机短信服务,WAP对于用户的接入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但随着5G的上线运营,宽带速率等问题已经逐步解决,通过WAP提供移动档案服务已经进入成熟发展的阶段。
2.3 服务。公众平台能够给个人、企业和
组织提供业务服务,同时提升用户管理能力。是通过公众平台进行申请所得的应用账户,账号所有者可以通过向外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还可以内置导航栏进行功能性的服务,或是智能客服进行智能回复。
2013年,许多政府机构进驻平台,开启政务元年。随着档案移动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档案局(馆)也开始通过向社会各界提供档案服务,并通过推送大量档案相关文章,提升社会档案的关注度。管理便利,且对的下载、更新等操作都不收取任何费用,成本低廉,是档案机构推广和扩展档案业务的主要服务
摘 要:本文分析档案移动服务的特点和模式,提出了建设档案移动服务平台、打造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加强宣传推广全媒体等创新
单卡双模是什么意思思路。
关键词:档案移动服务;服务模式;服务平台;全媒体
妄想山海岳云鲲二次进化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s of archives mobile servi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innovative idea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mobile service platform, the creation of personalized service mode,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of all media.
罗志祥周扬青Keywords: Archives mobile service; Service mode; Service platform; All media
档案移动服务的特点、模式及创新思路*
陈 勇,贺译萱
模式。
3 档案移动服务的创新思路
3.1 建设档案移动服务平台。2019年3月5日,国家档案局发布《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指南》。该指南,能够促进不同地区、等级的档案机构进行平台建设并为其安全建设提供规范保障,促进档案移动服务能力的提升。[4]
在进行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资源共享功能的建设,首先是馆际资源共享通道的打造,馆际资源共享能够扩充本馆资源,更好满足用户在档案移动服务平台中利用档案资源的体验;还能够通过不同馆际资源共享,满足偏远或贫困地区档案机构的用档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域间档案数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缩小“数字鸿沟”。其次是个人及第三方提供的档案资源,传统的方式包括捐赠、购买等,如通过移动服务平台开通的共享功能进行捐赠和购买,将进一步提升档案资源整合的效率,打破区域时间的限制,降低资源整合的成本。
除功能建设之外,还要创新档案移动服务的理念,使得档案移动服务更加开放,将协同合作的理念引入档案移动服务平台的建设之中。在场馆建设方面,图书馆和博物馆在移动技术和场馆服务理念方面,超前于档案馆,因此在档案移动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吸取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的经验,如聚合内容服务、增强实境服务在场馆展览等领域的应用。同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移动服务的合作交流,共同建设服务平台;与此同时,还可以与社会第三方的文化机构开展合作,拓展和优化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档案移动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浙江省档案馆联合开发的小程序“掌上查档”及“浙里办”APP提供的档案查阅服务,用户可通过手机及PC端进行操作,方便快捷且能随时随地享受服务。[5]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笔记本屏幕贴膜3.2 打造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档案移动服务的模式同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相似,即泛在性的无针对性的服务模式,这是因其本身的公共服务性质,又因档案馆同其他机构不同,部分档案具有机密性。随着
档案移动服务的发展,单一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服务模式上的创新。
如果将档案机构提供的服务视为产品,具有需求的公众视为用户,那么用户的需求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因此档案移动服务就应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用户种类的划分,打造个性化的服务模式。[6]
档案移动服务相比传统的档案服务借助的设备及技术更为先进,因此进行个性化区分更为简便。如可以对使用档案或APP的用户需求进行大数据的采集,并建立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需求分化,精准定位,对用户进行合理的划分,在用户下一次的使用中,有针对性地提供档案移动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可以培养忠实的档案移动服务用户。
3.3 加强宣传推广全媒体。搭建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是提升档案移动服务水平的前提,如果要扩大用户的范围,使更多人享受到档案移动服务提供的便利,还需要进行充分的宣传和推广。随着社交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继、微博成为档案机构常用的提供服务和推广信息的平台之后,短视频平台成为档案机构提供档案移动服务、进行宣传推广的新型媒介。[7]
短视频平台相较于、微博,对于档案内容的宣传推广更具备优越性,因短视频平台算法的特殊性,内置个性化数据的计算并依据订阅和浏览进行推送,档案机构可以将三方作以链接,以高关注度的一方为基点,提升其他服务端的关注度;除此之外,因为社交媒体及短视频平台都包含国际版本,可以将档案数字资源推广至国际平台,使得档案移动服务用户体更加多元,提升我国档案移动服务
的影响力。
针对目前档案移动服务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档案机构应该善用社交媒体及其他宣传平台,借助档案的发展优势,联动微博、抖音,利用全媒体平台对档案移动服务进行宣传。
4 结语
目前档案移动服务较为单一,多为传统业务的延伸。因此,需要加强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档案移动服务的综合应用研究,分析档案移动服务的特点,拓展档案移动服务的模式,创新档案移动服务的思路,提升档案移动服务水平,满足档案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网络技术驱动档案移动服务创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BTQ1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贺军.移动社交背景下的档案信息服务推进策略研究[J].
档案学研究,2018(02):72-78.
[2]薛辰.档案馆移动服务方式与模式研究[J].档案学研
究,2016(05):94-98.
[3]陈勇.手机短信在档案馆中的应用[J].档案管理,
2010(01):43-45.考在编教师的条件
[4]王英玮,金凡.《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指南》内容及相
关问题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9(09):20-24.
[5]刘婧,周耀林.SoLoMo理念在档案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J].
档案学研究,2016(05):53-57.
[6]施国洪,夏前龙.国内图书馆移动服务创新模式与提升策
略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33(03):67-73.
[7]赵紫轩.基于抖音平台的档案移动服务探究[J].北京档
案,2020(08):32-35.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来稿日期:2020-10-17)
56档案管理1/2021总第248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