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房地产企业项目成本节约措施
序号 | 名称 | 成本节约措施 |
1 | 总体框架 | |
1.1 | 成本目标建立 | 建立规范的成本测算结构框架; 加强对项目目标成本的测算及管理,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执行层; 保证目标成本的准确性,加强设计、工程之间的沟通协调 |
1.2 | 成本管理体系梳理 | 强调成本前置工作,加强成本预控能力 对住宅项目城市公司内部分判方案尽量统一,每项制订成本控制要点、量化的经济及技术指标,明晰合约范围,招标范围的界定清楚、明确,不缺不漏不交叉,并逐渐形成指导性的大纲。 |
1.3 | 管理工具 | 利用明源成本管理软件的应用积累数据库并进行动态成本管控; 编制工程管理实施规划、分判采购方案,建立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的体系。 |
1.4 | 成本后 评估 | 成本管理经验教训总结 |
2 | 方案设计阶段 | |
2.1 | 规划设计方案听证会 | 由公司领导牵头组织“规划设计方案听证会”审查,获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设计阶段(如单体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未通过的方案修改调整后重新评审。 |
2.2 | 设计成果细化 | 对规划方案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节调整,主要设备系统方案提前确定。应根据提交的设计成果进行投资测算。 |
2.3 | 考虑后期运营 | 方案设计应充分听取物业、营销部门的意见,使方案尽量贴近项目定位并有利于后期运营。 |
2.4 | 复制产品线 | 结合项目情况选择置地系成熟产品快速复制,以期控制成本减短开发周期 |
博饼规则玩法图片 2.5 | 本阶段成本控制点 | 规划设计 / 方案评审 / 设计成果报批 |
3 | 扩初或初设 | |
3.1 | 限额设计 | 提出限额设计要求,对钢筋、砼、体形系数、窗地比、地下室配比及处理形式、赠送面积比例、外墙材料比例等提出限额要求 |
3.2 | 引入价值工程,进行成本匹配 | 通过对客户的深入研究,实施“回归客户”管理要求的同时,解决客户需求、产品配置与成本投入之间的不匹配问题,达到产品成本投入与价值体现的优化组合。 |
3.3 | 产品标准表 | 方案确定时,制订清晰的与项目定位匹配的产品标准表,指导全过程设计 |
3.4 | 成本概算 | 根据扩初设计招投标方案和设备选型、景观环境方案等因素对总成本作出概算, 确定各成本单项的控制目标,并以此控制下一阶段的设计。 |
3.5 | 十级伤残重视地质勘查工作 | 旧空调回收价地质勘察工作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基坑、边坡、基础以及地下室底板等与主体相关部分的成本造价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
3.6 | 基础设计 | 基础设计应进行基础形式选择和布置方案的内部评审 |
3.7 | 本阶段成本控制点 | 扩初设计任务书 / 产品配置表 / 扩初设计成果 / 建安成本概算书 / 基础方案评审 |
4 | 施工图设计阶段 | |
4.1 | 施工图设计单位选择 | 选择合适的施工图设计单位,加强设计任务书的管理。 |
4.2 | 标高和坐标复核 | 设计前须进行标高和坐标复核,保证设计图纸坐标和标高关系准确。建筑平面布置、标高应与地形相结合,尽量减少土方工程费用及地下室结构费用 |
4.3 | 审核关键技术参数 | 过程中对各关键技术参数(如各类荷载数值、荷载折算、供电的同时使用系数、给排水的用水指标等)的审核,复核是否满足技术限额指标。 |
4.4 | 图纸会审 | 加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内部会审和外部会审,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 |
4.5 | 各专业间沟通 | 加强发展商自己内部各专业设计间的横向沟通,同时督促设计院各专业设计间的沟通协调,避免机电设计与建筑结构出现矛盾 |
4.6 | 计算主要工程量 | 成本管理部应计算钢筋含量及混凝土含量,保证指标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 |
4.7 | 成本方案论证 | 实施成本方案论证、专家审议制度,优化结构、机电选型,提高设计经济合理性,如基坑支护、基础选型、上部结构选型、水电系统设计进行多方案比选。 |
4.8 | 推行标准设计 | 提高标准设计意识。例如:门窗分格和节点设计、阳台栏杆,空调百页等标准化的设计,在待建项目中有较强的通用性,可大量重复使用,较为经济 |
4.9 | 设计节点大样图 | 增加设计节点图纸,尽量多绘制细部节点大样图,制订明确清单要求设计单位按照清单要求提供细部节点大样图 |
4.10 | 本阶段成本控制点 | 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 施工图设计成果报批 / 建安成本预算书 |
5 | 设计细节 | |
5.1 | 基坑围护设计 |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应进行经济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
5.2 | 地下室设计 | 地下室是土建成本较大的一项。影响地下室成本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地下室层高、地面覆土厚度、消防车道的位置等。 |
5.2.1 | 总平面 | 规划总体设计时应将地上住宅楼的布局与地下车库的设置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原则上宜集中布置地下车库,优先选择独立地下室。在地形狭长或地上住宅楼均布的规划项目中布置地下车库时宜选择整体地下室。 |
5.2.2 | 层数 | 地下室位置结合地形充分考虑埋深,优先考虑开敞地库的设置,其次设置为半地库,再次为全地库设置。尽量避免设计多层地库,尽量减少因满足抗浮、地下室排水、通风等要求而增加的地下室结构造价以及增加土方与边坡费用 |
5.2.3 | 层高 | 严格控制地下室层高,降低层高可以直接节省投资 |
5.2.4 | 顶板覆土厚度 | 在满足绿化和市政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低覆土层的厚度 魔皇刷图加点 |
5.2.5 | 平面布置 | (1)地下室平面应尽量规整,柱网体系尽量统一,地下室大小只要满足报批和功能要求,尽量减少地下室外墙周长; (2)尽量将车行系统和消防车道合一; (3)合理设置车行和人行道路的宽度; (4)消防车道因荷载较大,如果考虑必须在地下室顶板通过时,应考虑设置在两个柱子的中间(只占用一跨)。 | 第一届奥运会是哪一年
5.2.6 | 柱网 | 严格控制车位和车道的尺寸,并将平行于车位的柱子尽量做窄,缩短柱距,合理组织车行流线,提高地下室的使用效率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