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艺术特点及演奏分析
作者:柴娟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9期
作者:柴娟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9期
【摘要】《欧莱雅纯植物染发剂 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19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世纪波兰钢琴家、作曲家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这首作品中 , 肖邦充分发挥了自己独有的特质 , 展现了他最具独创性的艺术才能 ——在钢琴作品中运用大量 “花腔式”旋律 ,引出延续的歌唱声音 , 使钢琴真正表现出像弦乐器或人声一样具有呼吸的良好“歌唱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能力。本文从作品的曲式结构、情感变化、旋律以及民族风情等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在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以及艺术特点的情况下,进行节奏、触键、踏板以及钢琴与乐队的融合等钢琴弹奏方面的重点讲解,有助于演奏者挖掘作品思想和艺术内涵,更好地进行钢琴演奏和音乐表达。
【关键词】钢琴;肖邦;协奏;f我欠你一个拥抱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戏剧的种类弗雷德里克·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实际上首次涉足协奏曲体裁,在往后两百年间的音乐会上,仍然赢得大
中国新说唱什么时候播量掌声。其中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情怀,以及炙热的赤子之心,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久久打动人心。
一、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背景
弗雷德里克·肖邦一生中留下数量繁多的钢琴作品,但协奏曲仅为两部,分别为《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和《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27年,在创作时间上早于后者,但由于出版时间晚三年,故被称之为“第二”。
这首作品主要是献给波兰女高音歌唱家康斯坦莎。肖邦在对她写的信件中,吐露着自忠实而诚恳的崇拜与爱慕,但是对方却丝毫不知道这段感情,直至肖邦去世,这些文字和信件才得以公之于众,让康斯坦莎了解到他的心意。此刻肖邦的祖国波兰也在经历着战争的痛苦,伴随战争的是民族运动的日益高涨,肖邦受到社会风气的感染,意识到了时代和人民赋予的责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