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罗科菲耶夫和他的3首战争奏鸣曲
摘要: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是20世纪俄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和莫扎特一样,都是属于早慧型的天才。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融合了古典传统与富于个性的创造,两者之间平衡协调。他最显著的特点是抒情性,他晚年的作品显得尤为深情动人。 代表作有:交响童话“彼得与狼”;D大调第一“古典”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等等。九首钢琴奏鸣曲是他最好的钢琴作品。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作品;战争奏鸣曲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r Prokofiev,1891—195 3),是20世纪俄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
someone like you歌词翻译
一、普罗科菲耶夫简介
普罗科菲耶夫和莫扎特一样,都是属于早慧型的天才。是在德彪西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成就
最大的作曲大师。在柴可夫斯基等前辈之后,普罗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将俄国的音乐带进现代艺术的殿堂。他们以自己杰出的作品,再次证明他们在音乐上的创作才华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潜能。普罗科菲耶夫更以怪异繁杂的风格,具体呈现了俄国音乐从古典、浪漫走向现代主义的变化过程。他不但继承了19世纪的钢琴音乐传统,还在钢琴这种乐器上面加上了富有野性和魄力的表现,缔造了一个新的钢琴音乐时代。
普罗科菲耶夫于1891年4月11日出生在乌克兰的小镇松佐夫卡,父亲是当地的农艺学家,母亲则弹得一手好琴。自幼随母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虽然是一首仅有九小节的简单写作,但已显露出难得的音乐天赋。9岁完成第一部歌剧《巨人》。他13岁考入彼得堡音乐学院时,已写了四部歌剧、两首奏鸣曲、一首交响曲和许多钢琴曲。在音乐学院,他师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在作曲和钢琴两个领域表现出,并以优异成绩赢得鲁宾斯坦大奖。1918—1932年间,普罗科菲耶夫侨居国外,在欧美旅居多年,作为独奏钢琴家,他的巡回演出大获成功,并应邀作曲。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融合了古典传统与富于个性的创造,两者之间平衡协调。他最显著的特点是抒情性,他晚年的作品显得尤为深情动人。
普罗科菲耶夫是一位独立于各派之外的音乐创作者,因为他的作品很难加以分类或定义,而且他本身从不隶属任何流派或创立任何乐派。他曾经对自己的风格加以分析,自认为他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古典的因素”。当时除了“新古典主义”作曲家的某些作品外,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古典化倾向最明显,尤其在奏鸣曲和协奏曲中,更表现出新古典的表征或模仿18世纪的古典风格倾向。
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很有特,如突然的转调、大胆的和声、强烈的节奏以及迷人的旋律等。这些特从他的钢琴曲中清楚地反映出来,钢琴从一开始就是他创作时不可缺少的工具,他以钢琴来思考音乐形象。他是现代作曲家中以钢琴为表现媒体,且成果最为丰硕的作曲家之一。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曲不但继承了19世纪的钢琴音乐传统,还在钢琴这种乐器上,加上粗犷而有魄力的表现,缔造了一个新的钢琴音乐时代。
同时,普罗科菲耶夫还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具有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据说,他能轻易地弹出任何作曲家所写的困难乐句。他在钢琴演奏上的重要创新之处,是将钢琴视为打击乐器来使用。他在钢琴上寻求尖锐、犹如金属声般而又富于活力的颗粒性音。弹琴时,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有钢铁般的手指,钢铁般的手腕,钢铁般的二头肌与三头肌。”他独到的现代钢琴演奏风格,为20世纪新古典主义钢琴演奏开辟了新的探索之路。
二、主要作品
(1)舞台作品:歌剧《马格达伦》,《赌徒》,《火天使》,《谢苗·科特科》,《三桔爱》,《修道院的订婚礼》,《真正的人》;芭蕾舞剧6部,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
(2)乐队作品:7部交响曲,小交响曲,序曲,交响组曲,5部钢琴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电影配乐多部。
(3)室内乐4首;钢琴曲十几首及声乐曲多首。
(4)九首钢琴奏鸣曲。
代表作有:交响童话“彼得与狼”;D大调第一“古典”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等。
三、钢琴奏鸣曲
普罗科菲耶夫一生写有一百多首各种形式的钢琴曲,其中他的九首钢琴奏鸣曲无疑是他这
一百多首中最好的钢琴作品,分别为《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1),《d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14),《a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28),《c小调第四钢琴奏鸣曲》(Op.29),《C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Op.38),《A大调第六钢琴奏鸣曲》(Op.82),《降B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Op.83),《降B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Op.84),《C大调第九钢琴奏鸣曲》(Op.103)。1953年初,他抱病谱写第十钢琴奏鸣曲,但是作品尚未完成,他便于3月5日去世。它们的写作年代贯穿了作者整个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1907~1953)。聆听这些乐曲便能了解普罗科菲耶夫整个创作生涯的风格变迁。
四、战争奏鸣曲
1932年普罗科菲耶夫回国定居。1933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授课,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面对被希特勒大军入侵的俄国疆土,在1937年到1944年间,他连续创作了三首被称为《战争奏鸣曲》的钢琴曲。这三首奏鸣曲把前五首奏鸣曲的风格表现得更为彻底,更加率真,更加雄伟,可视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音乐中的代表性杰作。
虽然这三首奏鸣曲可能不是全部直接描写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具体景象,但它们的确表现了
作曲家在战争年代中的生活感受。这三首奏鸣曲的具体写作情况,也可能不是按照作品的编号连续写成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后经作曲家从总体上进行了安排,因而在音乐形象上,确实有其可以感受到的连续性。从作品的音乐形象中,听起来并不难感受到它们分别表现了战争的初期,中期和后期作曲家的心态。这三首奏鸣曲不仅是作曲家最成功的钢琴作品,而且作为经典作品已经列入二十世界钢琴音乐的宝库。
(一)《A大调第六钢琴奏鸣曲》(Op.82)
《A大调第六钢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三部"战争奏鸣曲"(第6/7/8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一部。于1939年开始写作,完成于1940年,是一首真正显示普罗科菲耶夫创作奏鸣曲实力的大型作品,全曲由完整的四个乐章构成,作品中有着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和异常丰富的内容以及在古典结构中展示出来的俄国式的抒情性。
作品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奏鸣曲式。占据第一乐章音乐形象主导地位的显然是表现侵略者的毫无人性的残暴和恐怖,这是普通苏联人对破坏和平生活的入侵者最真切的感受。
作品第二乐章,小快板,E大调,变奏曲式。这一乐章采用了作曲家最喜欢的加伏特舞曲
形式,在经过紧张、激烈的第一乐章以后,这一乐章表现了在艰难困苦中人性对快乐与美的追求,但是忧郁在战争环境下,舞曲节奏并没有那么轻松,连续的刻板的四分音符节奏,从头到尾采用断奏奏出的和弦,听起来仍然非常僵硬、不自然。
作品第三乐章,根据作曲家的要求,这是一首慢圆舞曲节奏的抒情夜曲。可怕的战争似乎暂时被遗忘了,歌唱爱情与幸福的民歌音调在人们心中冉冉升起,尽管不是阳光明媚的春天,旋律音调中仍然隐含着沉重、消极的气息,但它的旋律引发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怀念,从而是第三乐章成为这首奏鸣曲中可听性最强也最感人的乐章。
dnf狂战士加点作品有关月亮的诗歌第四乐章,严格的回旋奏鸣曲式。在结构上与第一乐章呼应,同时也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在中部插部的尽情欢乐的形象之后,在现部之前直接闯入了无情的第一乐章主部主题,虽然力度较为微弱,直到最后的尾声,这一主题仍然保持它的威严无情的性格。
(二)《降B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Op.83)
《降B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开始创作于1939年, 完成于1942年。并由李赫特在1943年首演.又称为《斯大林格勒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三部"战争奏鸣曲"(第6/7/8钢琴奏鸣曲)
中的一首,也是一首用现代技法与风格写成的乐曲,被誉为20世纪现代钢琴音乐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由于这首作品中的现实意义, 问世后即刻受到热烈的欢迎, 包括来自前苏联官方的奖励 - 斯大林奖金二等奖. 即使在当时的西方国家, 随着霍洛维兹在美国的首演获得巨大的成功, 音乐评论界对这部作品也是好评如潮. 现在, 第七钢琴奏鸣曲已经成为不少钢琴演奏大师们的保留曲目, 比较有名的录音版本除了李赫特, 霍洛维兹两位前辈外, 还有阿格利希, 普列特诺夫等. 甚至古尔德也为了想证明自己能弹得比霍洛维兹快而演奏过这首作品, 虽然看上去似乎有些意气用事,但是古尔德的演奏是绝对值得一听的. 从整体上看这首第七钢琴奏鸣曲的结构上比较简单, 按照传统的三乐章形式写成, 内容上也是经历从首乐章邪恶与美好的对比, 慢板乐章的抒情和终乐章胜利的高潮. 的评论中说:"这首曲子正象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一样, 对于遭到战争震动的俄罗斯是很有意义的...终曲牢不可破的节奏含有某种歌颂人民不可屈服的意志的英雄主义意识, 而人民是注定不会失败的."
第一乐章: 不安的急板转行板
作品第一乐章有点象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钢琴奏鸣曲的首乐章, 采用无调性手法,作者在打击乐般尖锐的音响中融入一些带有哀愁气氛的歌谣式曲调,表现出战争年代人们的情感变
化。其标志都是以强有力的并带有鲜明节奏的不和谐旋律和声作为开始, 有着原始机械, 狂野粗暴的味道, 后来的人评论说这是表现战争以及其战争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高音区弹奏的平静优美的副部, 可以认为是暂时摆脱残酷现实的幻想, 沉思, 回忆, 爱情... 之后自然还是可以预见到的两个主题的再现, 反复和纠缠.
第二乐章: 缓慢的行板
作品第二乐章是建立在E大调上一立方米等于多少升,有着丰富的音响和抒情温暖的旋律。洋溢着作者年轻时的浪漫气息。其中包含有普罗科菲耶夫最温柔动人的旋律, 比第一乐章副部主题更具温暖和人性. 这个主题逐渐发展并在中间段落成为一个激动的高潮, 此后音乐重新回到优美如歌的形象.
第三乐章: 非常急促的快板;
作品最后这个乐章可以说是古典音乐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最具动力感和煽动性的乐章. 整体上是极其激动人心和辉煌精彩的. 托卡塔般急速的终曲,坚决无情的特殊节奏和尖锐的不协和音,以及大块的和弦织体,描绘出一幅前苏联人民不屈不挠夺取最后胜利的英雄画卷。 这山东省二本大学排名
投篮训练个乐章实际上是一首7/8拍子的托卡塔风格曲, 但节奏因素占据主导位置, 旋律在强劲, 快速和持续的节奏音型笼罩下则退居其次, 虽然中间也出现有一闪而过的抒情段落. 全曲从头至尾一气呵成令人窒息, 听过绝对要大呼过瘾.
(三)《降B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Op.84)
《降B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1939开始创作,完成于1944年。是反映战争的最后一首奏鸣曲。普罗科菲耶夫完全摒除早期的作曲风格,开拓出晚年作曲法的新境界。与前两首相比,音乐中的猛烈、尖锐性已有所迟缓,可明显看出他晚年简洁单纯的曲风。共有3个乐章:
第一乐章:柔和的行板。
作品第一乐章开始于《柔和的行板》,具有鲜明的和声彩,旋律线条错落有致,音乐充满宁静的抒情性。表现出人们欢庆战事结束的心情。第一主题充满幽静的抒情,副属旋律为半音阶音型。跳跃型的4次六度音程出现于第二主题之后,重复第一主题,很活泼地重复分散的和弦乐段。第三主题悄悄出现又消失,开始快板的发展部。再现部为小行板,大致为原型再现。
第二乐章:如梦的行板
作品第二乐章,斯拉夫舞曲,是带有间奏性质的《如梦的行板》,主题与3个变奏,降D大调。乐曲自始至终漂浮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神奇曲思,类似小步舞曲。左手以拨奏手法奏主题,移至D大调重复,经经过句后进入第一变奏,再经经过句到第三变奏而静静地结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