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优化建议
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优化建议
陈 慧
基金赎回要几天
【摘 要】应急物流是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减少人民众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保障,应急物流体系完善与发达的程度,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对能力。自2003年开始,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开始逐步建立,并且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应急物流交通保障能力不足,应急物流配送体系有待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不够合理,应急物流有关法律规范缺失等。为更好地优化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应主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支持的应急物流管理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推进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完善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应急物资配送保障,优化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健全应急物流法律保障机制,逐步构建起符合当前国情的快速高效的应急物流体系,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
【年(卷),期】2014(000)008
【总页数】5
【关键词】买二手房要交哪些税应急物流;应急物流配送;物资储备;应急交通保障
应急物流,顾名思义,是一种紧急状态下的物流活动,即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以保障所需应急物资及时高效到达突发事件发生地为目的的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体系一般由组织系统、指挥决策系统、物资储备系统、物流配送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专业人员系统、理论系统、政策法规系统等相关要素构成,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构成应急物流整体系统。在突发事件中,通过应急物流系统的整体运作和组织协调,及时、高效满足突发事件对应急物资的需求,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和损失。《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强调,有效组织应急物流保障是从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质基础。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应急物流工程列为九大重点工程之一,并将《应急物流规划》纳入七大专项规划。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加大,如2005年的松花江跨行政区域水污染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2012年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件以及2013年的H7N9禽流感事件等,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突发事件多发,
梦见许多坟墓
促使应急管理快速发展,而应急物流体系作为应急管理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巨大作用愈发凸显。应急物流体系完善和发达的程度,直接影响并决定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进而影响应急处置整体工作的开展。
一、应急物流的特殊性
与普通物流一样,应急物流也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并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所不同的是,普通物流要求兼顾并平衡效率与效益,而应急物流则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体现其物流效益。一般而言,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和非预见性、不确定性、需求多样性、时间紧迫性、弱经济性和社会公益性、多元主体性等多种特征。
第一,突发性和非预见性。突发事件在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态势及影响深度等方面,都难以预见和判断,受此影响,由突发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应急物流工作也存在突发性和非预见性等特征。
第二,不确定性。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导致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了应急物流内容也随之具有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前往往很难预判所需物资的种类、数量等。
重阳节的传说简短50字
隔离霜哪个牌子的好
第三,需求多样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也逐渐呈现出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等特征,与之相适应,应急物流需求也越来越多样,这对应急物资的数量、品种、调配方式等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
第四,时间紧迫性。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如在地震、洪水等灾害导致道路阻断、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应急物资需要克服困难及时送达,这对应急物流活动的时效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第五,弱经济性与社会公益性。在重大险情或事故处理过程中,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保障人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应急物流对时效性要求很高,而经济效益和成本往往不再作为物流活动的中心目标,不过这可能会导致物流运输成本急剧增加,并使整个应急物流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弱经济性和社会公益性。
第六,多元主体性。由于应急物流是突发事件爆发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物流活动,对人、财、物的需求通常较多、较高,单一主体、单一部门、单一地区往往难以承受,因此应急物流一般都是政府领导、社会各界参与、军地协同配合,具有多主体广泛参与性。
二、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3年“非典”事件开始,我国应急物流体系逐步建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仍然严重滞后,还存在许多问题。
1.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当前,运用信息化系统处理各类非常规情况下的数据和信息,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常用的技术手段,而我国尽管部分行业和领域的信息化程度和规模都已经比较成熟了,但应急物流方面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偏低,应急物流信息收集、报告、传递不及时,准确度等有待提高,加之缺乏统一的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导致应急处突过程中,政府难以准确掌握所需应急物资生产及分布情况的翔实数据,不清楚应急物流状况,无法在制定应急物流决策时进行分析、判断,难以实现有效指挥调度,不能很好地满足应对紧急状态的要求。
2.应急物流交通保障能力不足。尽管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已经基本成熟,但能迅速开展应急物流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部分骨干路网运力有限,铁路网络结构单一,支线机场数量缺乏,省市道路与县乡公路衔接度比较欠缺,内河航道作用有限,西部地区区域运网稀疏。同时,应急物流交通运输指挥体系未能衔接整合。目前,各地应急处突交通保障尚未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多头指挥、各自为战、责任不明等现象普遍存在,严
重制约了应急物流的效率和效果。另外,应急处突中物资需求量大,种类多,对运力要求高,往往需要调动社会运力来确保应急物流的运输要求,而作为社会运力主要组成部分的物流企业,尚不具备参与应急物流运输的主动意识和专业素质。最后,受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制约,国内应急物流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空运及多种类运输协同配合能力不足,使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保障工作难度加大。
3.应急物流配送体系有待健全。我国应急物资配送存在方式单一、灵活度低、配送队伍专业化程度低、配送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物资往往在各级政府启动应急预案之后才开始紧急协调和调集,并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救灾部队、社会志愿者等进行调配分发,由于没有专业的应急物流配送体系,分发过程中效率不高,且分发受众有限,与国外发达国家专业化的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应急物流配送中,交通运输也存在较大问题,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割较为明显,缺乏有力衔接。总体而言,应急物流配送整体效率低,时效性差,无法保障物资及时高效到达灾害发生地。
4.应急物资储备不够合理。当前,我国尚未建立明确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及管理办法,应急物资储备多由当地政府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及物资集散地、区域
洛阳栾川
交通中心等常规物资储备中心往往也是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但是,从物流合理化角度看,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应尽可能靠近受灾地区,以便对灾情作出快速响应。但从目前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分布来看,部分地区特别是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多发的落后地区,存在救灾物资储备库代储点少、分布不均衡、硬件设施不完善、存储物资种类单一、数量不足等各种问题。同时,救灾物资储备分散现象严重,各部门往往分别储备不同的应急物资,增加了储备成本和调配运输成本。我国救灾物资捐赠多属于应急捐赠,而社会捐助物资很容易出现种类单一、时间供需失衡等问题,此外受社会响应速度影响,容易出现救援初期应急物资缺乏而后期超常饱和的现象,导致供应过多,浪费严重。同时,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与国家重要商品储备体系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难以做到快速响应,不利于应急运作体系的整体完善。
5.应急物流有关法律规范缺失。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其主要表现:一是法规零散,空白较多。目前,我国应急物流相关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及各省市的地方性法规中。二是立法层次低,权威性、针对性不够。应急物流相关法律规定通常以“试行”、“暂行”、“意见”、“通知”等形式存在,没有基础
性的法律约束,且条文规定得较为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三是涉及面有限,系统性不够。现有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大多仅仅规定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并没有扩大到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层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