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休假制度
我国古代的休假制度
作者:周礼
来源:《北京档案》2011年第06
        作为现代人,我们是幸福的,不但每周可以休息两天,还有许多法定的节假日。
科学家有哪些        古代的公务员都享有哪些节假日呢?
        在秦朝及以前,社会没有法定的节假日,也没有具体的休假制度,政府官员每天都要按时上班。如果遇到什么特殊情况,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那需要提前请假,经皇帝或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能离开。秦时的官员请假称告归,告归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因疾病需要回家休养,二是身体老迈需告老还乡。
        发展到汉朝,休假制度初具雏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例假,另一类是节令假。汉制规定,凡政府官员,每五日可以休假一天,称为休沐,即休息和洗浴。因为当时朝廷要求各级官员集中在官衙办公和食宿,没有特令,平常不得回家,只有到了休沐,才可以洗澡更衣,回家团圆,走亲访友。《汉书·霍光传》载: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北魏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m2是什么意思·宝光寺》载:中国五大名山京邑士子,至于良辰美日,休沐告归,徵友命朋,来游此寺。上海小吃一条街《初学记》卷二十:休假亦曰休沐。《汉律》: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可见,我国的休假制度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了明文的规定。
        同时汉朝的官员还享有各种节令假,如冬至、夏至、春节等。除此之处,遇到特别的事情,官员还可以告假,告假又分为予告和赐告两种。予告可带职休假,但不得归家。赐告则是因为生病给予的假,汉制规定,凡请假三个月免官,经赐告者可延长假期而不免官。若遇丧事,则依丧服制度,长者3年,短者36天。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报名        到了唐朝,休假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也更人性化、具体化。唐制规定,凡各级官员每十天可休假一天,称之东风起亚k2荀假。此外,还享有各种节令假,如春节放假七天,定省节(相当于现在的探亲假,每三年一次)放假35天,结婚放假九天,丧假(视与死者的关系而定假期长短),病假(最长不能超百天)。到了唐朝末期,还建立了退休制度,凡官员年逾七旬者,可以退休,称为致仕,享受半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