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乡打春牛”迎春服饰考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乡打春牛”迎春服饰考释
作者:***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01期
        摘 要:立春日前后人们所穿的服饰也是立春习俗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对立春服装民间没有特殊要求,但立春的装饰和佩戴却丰富多彩,包括佩戴迎春鸡、春燕、春蝶、春蛾和春花等迎春饰物。这些迎春饰物不仅精致乖巧,富有艺术感,而且极具寓意,寄托着民众美好的期望,是岁首节的形象标志,也是立春节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在立春的官方礼俗还是在民间习俗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戴春鸡;春燕;春花;《春牛图》;春鞭;春幡;春帖
        DOI:10.20005/jki.issn.1674-8697.2022.01.006
        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
钟伟强唱的什么歌        内乡迎春活动由来已久。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民间习惯说“打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万物复苏,打春牛表示农耕活动的开始,立春日鞭春牛也有规劝农事、鼓励春耕的寓意。内乡县县衙博物馆大堂东侧陈列一方石质的“迎春池”,制作于清代嘉庆年间,展室展柜内陈列有皮鞭、同治八年《内乡通考》等文物。据记载,明代县中赋税“迎春五两五钱”,清同治八年(1869)“支拨杂项细数项,迎春神牛,原额银五两五钱,除荒实征八钱五分五”。到了民国时期,因为政权的变化,官方停止了打春牛仪式,但是内乡人民却一直持续这种仪式,一般是由本地乡绅和有名望的长老来主持仪式,慢慢地打春牛成了民俗文化活动,仪式进行的地方一般还在内乡县衙旧址(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业飞速发展,打春牛等一系列迎春活动依旧由内乡人民自发组织开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立春日打春牛的一系列迎春活动也逐渐恢复,并更趋于完善。目前,在内乡本地举行的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当首推立春日打春牛习俗。作为内乡民众普遍参与的民俗活动,到了立春那一天,内乡所有人民都吃春饼,也就是咬春。家长给儿童戴上春鸡,亲友之间也相互赠送“福”字。
        立春日前后人们所穿的服饰也是立春习俗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历朝历代对地方官员
迎春所穿的服装都有明文规定,汉朝要求官员着青衣、戴青帻,清代要求着朝服或吉服。对于立春的服装民间没有特殊要求,然而立春的装饰和佩戴却丰富多彩,这包括佩戴迎春鸡、春燕、春蝶和春蛾、春花等迎春饰物,以及制作春牛图、春鞭、春杖、青旗、春幡、春帖等迎春刚需品。这些迎春饰物不仅精致乖巧,富有艺术感,而且极具意味,寄托着民众美好的期望,是岁首节的形象标志,也是立春节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在立春的官方礼俗还是在民间习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春燕、春蝶和春蛾
什么是半挂车
        春燕、春蝶和春蛾在中国北方是立春的重要饰物,在立春时常常被一起佩戴。燕子是候鸟,秋去春来,因此,燕子常常被看作是春天的象征。妇女以纸做春燕,作为迎春的饰物。此外,燕子還作为吉祥的象征,尤其是来家做窝的燕子,象征着成就、吉祥和多子多福。出于这种原因,妇女乐于佩戴自做或者买来的春燕。
        立春戴春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晋代已经相当普遍,唐代戴春燕和观春牛的习俗就已经联系在一起了,清代湖南和福建戴春燕的习俗都很流行。春蝶和春蛾在清代比较普遍,在许多地方都是由妇女自己制作,在北方许多地区,春燕、春蝶和春蛾在市场上也都可以
买到,春燕、春蝶和春蛾的意义在于应时,即与到来的春天相映。
        立春饰物的种类也有地域性的差异,比如在南方多戴春燕,北方除戴春燕之外,还戴春蝶和春蛾,但是戴春蝶和春蛾的习俗并不仅仅限于立春日前后。
        2 春花
        立春时佩戴的彩花又叫春花。春花是立春日妇女和姑娘最重要的饰物。当她们“观春”时,要头戴春花,官员迎春时也佩戴春花,这在许多地方志中都有记载。与此不同的是,妇女和姑娘们的春花是个人的装饰,正如妇女的日常其他装饰一样。
        春花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有绒花、竹花、绢花和纸花等,例如陕西《米脂县志》载:“剪纸作春花、春鞭。”纸花一般是用彩油纸做的花,十分流行,当迎春的队伍在城中的街道上游走时,就算是青壮男人,也以相互之间佩戴春花来应景。
        3 迎春鸡
        如果说春燕和春蝶是妇女和姑娘们的立春饰物,那么春鸡则是儿童的饰物。春天为四
季之首,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农业在整个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立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令,古代帝王常常率领臣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有的还扶犁亲耕,以示对农耕的重视。在民间还有喝春酒、吃春盘、咬春、制春鸡等习俗。
        鸡为十二生肖之一。雄鸡羽毛艳美,气宇轩昂,古代大部分人都没有时间观念,清晨雄鸡起来报晓,太阳也是每天早上升起,所以人们把鸡和太阳联系起来,后来鸡被称为金乌鸟,作为太阳的化身,人们把对太阳鸟的敬畏倾注到鸡的身上。古人还认为鸡是天上玉衡星散落人间,有文、武、勇、仁、信五德之称。
        立春前,民众为了讨吉利,用红棉布缝制小鸡儿。具体制作方法是把一块布按照三角形的形状剪裁,然后在布的另一面顺着边缘缝上,最后留一个小口,顺着小口把缝好的三角布翻出来,然后把棉花从小口处往里填塞,填充完后,春鸡的鸡身就做好了;再其他颜的布,剪出春鸡的眼睛、嘴巴和鸡冠,在留有小口的一边用一小撮儿五彩线缝合,作为春鸡的尾巴,再给春鸡缝上眼睛、嘴巴和鸡冠。长辈把缝制好的小鸡用线缀在孩子们的棉袄袖子上部,如果只有一个春鸡,就一定是在袖子上,如果是好几个春鸡,有的也缝
在帽子上。人们管这种用布缝制的小鸡叫春鸡,而长辈将布鸡缝缀到小孩子棉袄的袖子上则被称为戴春鸡儿。戴春鸡在时间上也有讲究,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需要在立春日的前一天晚上缝好,一般男孩子的春鸡缝在左边的袖子上,女孩子的春鸡要缝在右边的袖子上,使之符合“男左女右”的老传统。也有的两只袖子各戴一只春鸡,更寓意孩子丰衣足食、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逆转裁判 崔斯特        民间戴春鸡的寓意有三种:首先“鸡”与“吉”同音,长辈们通过戴春鸡儿期望孩子们吉祥如意、无病无灾、健康成长。其次“鸡”与“饥”同音,在农业社会,春天容易出现粮荒,此时给孩子缝个春鸡,让孩子在立春这天戴上春鸡儿,希望孩子们一辈子衣食富足,不用遭受鸡(饥)荒之苦。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古代医疗条件差、医术水平低,家长害怕孩子们出水痘,一旦患上水痘,孩子被疾病折磨,还有可能传播到其他孩子身上,“痘”与“豆”同音,而鸡可以食豆除痘,春鸡嘴上也缝有玉米和豆子,孩子身上缝缀上春鸡,那么他们身上的“痘”便在大人的希望中被春鸡消灭。立春制春鸡、戴春鸡是中国立春日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积极、向上的民族品格,更表达出广大人民热爱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并折射出勇于同疾病和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的不屈精神。
        4 《春牛图》
        《春牛图》是古代社会用来展望来年丰景的图画,它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它能反映本年气候、物候、雨水、天干地支、稻禾丰稔等。图中的春牛和牧童都是大有来头,比如说芒神穿鞋代表干旱、赤脚预示雨水丰沛,图画的左右两边还有预测当年的天气及农作物收成的相关诗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农治国的传统。牛是农耕的主要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社会地位很高,很多朝代规定不能私自屠杀耕牛。传说大禹治水时,曾用铁牛或者石牛立在河边,用于壓制水妖,减少水患。牛是十二生肖的第二位,可见无论在哪一方面牛都是人民的吉祥物。在立春日这一天,内乡人民会按传统习俗,在家里张贴《春牛图》以兆福利市。
        5 春鞭、春杖
        春鞭、春杖是依照鞭春礼仪所使用的春鞭、春杖的缩小手工艺品。在鞭春时,众官员在正官的带领下手执春鞭或者春杖绕春牛三周,然后鞭打春牛,普通百姓不能参加鞭春礼,但这项礼仪对百姓有吸引力,他们也有参与的愿望,于是模仿鞭春所用的鞭和杖制成春鞭和春杖手工艺品作为节日的饰物。
        妇女把精巧的春鞭、春杖佩戴在头上,是把它们作为春天的象征看待的。这种类似的
例子还有儿童玩耍的春牛棒,广东《四会县志》载:“儿童竞买土牛鞭,以纸糊蔑为之,或上安风车,迎风旋转,名春牛棒,亦曰春花。”这里的土牛鞭已经成为儿童们的玩具,但是依然被称为春牛棒,与鞭春的礼仪保持着内在的联系,可见春鞭、春杖也备受儿童的喜爱。有的地区还把立春的饰物插于房门前,还有一些地区,迎春队列在迎春归来时散发春花、春杖,如河南彰德“散春花,撒春豆”。在这种情况下,春花和春杖又成为联络官方礼仪和民间习俗的纽带。
        6 春幡
google搜索引擎人口        春幡是纸制的或者绢制的彩小旗。唐代朝廷中赐春花,宋代朝廷中则赐春幡。在四川省绵竹县发现的清代《迎春图》年画上,春官手中拿着写有“春”字的春幡,这说明春幡在清代依然十分流行。古时立春日,人们习惯给屋里的门壁上贴宜春的字画,表示迎春祝吉。在门外垂直悬挂青的条形旗子,名曰春幡,象征万物生长,以示丰稳之兆。
        7 青旗
王俊凯22岁生日文案        青旗是以青丝绸制作的妇女立春饰物,流行于张家口一带。青旗是立春古老的习俗
之一。东汉时期迎春礼仪的旗帜即青。南北朝时期以青旗为饰物的习俗在北方已经流行,在辽代,戴青旗的习俗相当普遍,目前立春举青旗、穿青衣作为古老的礼俗已经消失,但是在边远的地区依然可以存在。
        8 春帖
        立春时节贴在房屋内的装饰物被称为春帖。内乡人民在立春日会准备红纸,然后在上面写“宜春”二字,写好后张贴在房屋内。据考证,两晋时期荆楚地区是最先流行这种贴“宜春”的习俗。在江南一些地区,每家每户置桌于门口,桌披上以红纸写着“迎春接福”四个字。还有一些地区,贴春帖的习俗与官方礼仪联系在了一起,官方的迎春礼仪对于民间习俗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反,民间习俗也能够影响到官方礼俗,在一些地区,这种书写“宜春”的习俗也进入了官方礼仪。立春书写和张贴“宜春”是民间关于文字信仰的一个部分。此类的信仰在民间还有很多,比如在新年贴“福”字,在南方一些地区还要倒过来贴,用“福倒”表示“福到”。立春贴春帖也具有保佑人们在春来之际吉利安康的作用。
        9 牛的饰物
        在立春日不仅妇女和儿童有立春的饰物,房屋也有饰物,甚至在一些地区牛、马也有饰物。这种牛、马戴饰物在山西、陕西比较流行。山西《文水县志》载:“立春日,取春牛土写门联,用红绿搽牛角。”这里所用的颜多为红。在民间信仰中,红不仅象征吉祥喜庆,而且具有驱邪避灾的特殊力量。在立春日,人们同样信仰红可以保护家畜、儿童和房屋。很明显这些习俗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迎春礼俗的影响。打春本来是指鞭春礼,可是在洛川“朱墨画牛角及小儿顶,曰‘打春’”,这很明显是从鞭春礼仪沿袭而来。
        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是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比较完好保留下来的传统农时节令习俗,主要分布在内乡县城及大桥乡、灌涨镇、马山口镇、王店镇、赤眉镇等乡镇,辐射到镇平、淅川、西峡等周边县区。该活动的基本程序为立春前一天,人们自发组织队伍去东郊先农坛祭拜春牛芒神。祭拜完毕,在附近田里代御亲耕,以祈丰年。立春日内乡及周边民众手执彩旗、敲锣打鼓齐聚县衙,有礼官负责将春牛放置在广场中心,根据习俗绕牛三圈并鞭打春牛,将春牛打破后,牛肚内提前填满的花生、瓜子、红枣、核桃等食物掉落地上,人们争抢呼食,盼望新的一年粮食丰收、日子富裕。最后,人们在玄武广场自发组织游街闹春,踩高跷、划旱船、舞龙、舞狮、唢呐表演等民俗活动纵情献艺。内乡衙署文化研究会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通过书本、光碟并开辟专题展览让更多的众了
解这一民俗活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