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军联合指挥控制系统发展与启示
浅析美军联合指挥控制系统发展与启示
摘要:在紧张恶劣的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指挥控制系统界面自身问题容易造成指挥员认知负荷过载,影响指挥员的认知效率,造成指挥决策失误。针对此问题,文中首先阐述了认知负荷理论的内涵,总结了认知负荷理论在人机界面领域的应用;然后,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分析了指挥控制系统界面认知负荷的来源及类型特点;最后,根据指挥控制系统界面认知负荷的均衡机制,提出了减少认知负荷的均衡策略,为开展指挥控制系统界面的认知负荷评价及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认知负荷;指挥控制系统;人机界面;均衡
引言
指挥控制是联合作战的核心,是决定部队组织形式和作战样式的逻辑线。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军指挥控制体系历经“军种独立”、“平台中心”、“网络中心”三个阶段,引领美军联合作战实现从“军种联合”向“跨域协同”的变革。
2018年,美国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发生重大调整,为应对未来大国高端对抗,美军认为必须在各军种和各作战域开展一体化协同作战,通过跨域无缝的指挥控制产生高效的进攻和防御效果。为此,2019年美军提出建设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ADC2)能力,旨在把各军种指挥控制系统连接成一体化指控网络,在所有作战域之间实现迅速、无
鸳组词语
缝的信息交流。2020年,美军从作战条令、系统研制、技术开发和演习试验等各个层面积极推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能力建设,并取得多项突破。
好听的情侣游戏名字一、美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发展背景
美军认为,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在未来作战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应对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均势对手,美军需要一种跨军种和作战域的高效信息共享与分析决策能力,支持联合全域作战。美军认为目前使用的指挥控制手段已经丧失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难以实现战场态势感知数据的跨域集成。美军当前的跨域态势感知能力依赖于数量相对较少的昂贵高科技专用系统,不支持在所有作战域充分地交互和数据融合,各军种之间缺乏简便安全的数据共享机制。
2)难以实现跨军种的一体化指挥控制。美军现行跨军种远程目标选取和火力支援过程中,军种之间需要通过持续监控大量基于互联网的多线程沟通程序、再手动将数据转移或输入至军种各自的系统中才能完成任务,这一过程耗时长且易引入人为错误。
3)难以应对未来作战的高速度和复杂性。美军认为当前指挥控制系统的新技术引入程度和速度不足以应对未来高强度、高速度、体系化对抗,例如国防部“行家”(Maven)智能情报分析系统在应用中需要由专人在每个任务站点安装算法,在算法更新后又需要再次重新安装。
为解决以上问题,美军2019年提出发展联合全域指挥控制能力,
集成连接各军种、各作战域的传感器、决策节点和武器系统,支持美军真正实现联合全域作战。
二、美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内涵特点诗情画意的诗句
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由美军联合参谋部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网络部门(J-6)于2019年提出,旨在将美军所有传感器与射手近实时地连接起来,使各军种内部、军种之间以及美军与盟军之间,在陆、海、空、天、网各个作战域,能够无缝通信、协调一致地开展军事行动,核心是使用“全新架构、相同技术”,连接“每一个传感器,每一个射手”,构建面向无人化智能化作战的“网络之网络”,是“后网络中心战”时代美军指挥控制体系的一次巨大飞跃。
六级多少分及格核心愿景是将所有分布式传感器与射手近实时地连接起来,遂行跨越所有域的指挥控制。联合全域指挥控制聚焦实现跨军种的无缝“机器-机器”消息转换与通信,从线性、静态和烟囱式的杀伤链向基于所有作战域互联网络的杀伤网演进,使各军种能够灵活调用非自身建制的传感能力,并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单一军种的打击选项,显著加快OODA环,降低目标选取中的失误。
实现途径是利用信息优势产生支持联合全域作战的相对优势,比对手更快地将决策转化为行动。联合全域指挥控制通过分布更广泛的情报收集和处理平台使决策者了解来自不同领域的数据之间的相互关
系及其对联合部队活动的影响,从而大大改善OODA环中的感知和判断阶段。同时,采用具有多个同步路径的新型通信结构取代传统高度集中的通信节点,实现信息发布扁平化,获取信息优势,进取形成
联合全域作战的相对优势。
任务式指挥是执行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的有效策略。即使是强大的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也无法保证高级别指挥官能够在高对抗环境中持续对战术边缘提供反馈与指挥。实现联合全域作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分散执行指挥官意图、更多地下放指挥权限并且更少地依赖对任务的集中规划和指导。任务式指挥、任务型命令和否定式指挥都是执行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的有效策略。
三、美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发展态势
品牌女装
2019年下半年起,美军联合参谋部、各军种均不遗余力地推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发展,从组建联合跨职能团队到在各军种全面推广训练,再到各军种纷纷在技术与系统装备层面上联合研发、测试各项有可能成为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基础的跨域指挥控制与作战管理能力,均体现了美军在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概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指挥控制领域的跨军种联合。
3.1、成立跨职能团队开展专门研究
为快速发展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概念,并集中管理各个军种的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工作,美国防部于2019年12月组建了联合跨职能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国防部首席信息官、主管研究与工程的副部长和负责采购与维护的副部长。
2020年6月,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发布《国防能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报告,对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概念提出的背景、定义、当前国防部及各军种的行动举措,以及国会需要考虑的相关问题等几个方
面予以阐述。报告认为,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将使指挥官能够更快地了解战场,比敌人更快地指挥部队,在多个作战域发挥同步作战效应。
2020年12月,美国国会发布《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要求国防部长、国防部首席信息官、参联会副主席和各军种高级代表每季度向国会国防委员会汇报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发展情况,进一步明确联合跨职能团队、国防办公室和各军种的职责以及在联合作战概念研究、解决方案提出、试验测试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3.2、将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纳入条令体系
2020年,美军首次将联合全域作战(JADO)和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纳入条令体系,实现了多域战从军种概念上升到联合概念的转变,并很有可能上升至战略级的概念,标志着美军在联合全域作战/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发展上进入了新的阶段。
2020年3月5日,美国空军柯蒂斯•李梅条令制定和教育中心发布《空军条令说明1-20 美国空军在联合全域作战中的作用》,6月1日又发布了《空军条令附件3-1 联合全域作战中的空军部职责》。这是美军首次将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写入条令,标志着该概念进入政策制定阶段,条令中将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定义为“关于决策的艺术和科学,能够将决策迅速转化为行动,并利用跨越所有作战域的能力以及与任务合作伙伴的协作,在竞争和冲突中均占据作战和信息优势”。
鞋类批发市场
3.3、发展支撑系统和技术
2019年11月,美联合参谋部授权美空军将“先进战斗管理系统”(ABMS)作为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的核心技术架构,陆军、海军、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