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详解示范
真题再现
作文。(50分)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既有生活的温度,又有思辨的深度。题目贴近考生的生活体验,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成长,关怀社会现实,进一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一、成长路上的个体省思
题目由个人成长中的普遍现象引入,贴近每位考生的真实体验,引导他们从个体经验出发,对成长过程中从“喜欢发问”到“看重结论”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其意义进行省察。这样,考生便能结合切身感受,展
开联想,发有温度的议论,做有深度的思考,从而提升对生命和人生的认识,为成长新阶段的开启做好准备。
二、关联社会的深入追问
在个体成长的道路上,深入的自我反思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追问。题目启发考生关注社会、关怀现实。从“喜欢发问”到“看重结论”的变化,发生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其中既有体会成长并自觉运用理性的欣然,也有回顾过往展望未来的凝重。如何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忘初心,投身社会,思考未来,是每个考生都应回答的重要问题。
三、立体多元的思辨空间
题目保持了上海卷作文一贯的思辨风格,为考生提供立体多元的深层思考空间。写作时,考生既可以写如何在成长过程中继续保有孩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可以分析理性探究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实际效用。同时,考生还可以就“喜欢发问”与“看重结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写作。
题目传达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能够唤醒考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积累,激发考生进行广泛的联想和深切的思考。
本题是一道社会现象类的材料作文。材料在关注学生身边常见的社会现象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的思辨
能力,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充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首先,分析材料内容,关键词。这道题的材料可以分为两部分,我们先从中圈画出关键词语。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句话是对现象的描述,而“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则是人们对于上述现象的两种观点。
其次,结合关键词,对材料进行多维度解读。
对于“现象”,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1)一个人的时间变化维度
“小时候”是“喜欢发问的”,然后随着时间的迁移,这个人长大了,“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是“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时间对比关系。
纪敏佳微博(2)“发自内心”和“身不由已”的维度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这里的“喜欢”二字,是最终发自内心的选择,也就是说小时候是尊重了自己的内心。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里的“往往”二字,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性动作,往往有一些东西在驱动你“更看重”结果,这里面,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就出来了。
(3)“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维度
“喜欢发问”是侧重于对“过程”的探究和思考,尽管不懂,但至少努力去探究。“往往看重结论”是侧重于对“结果”的追求,也许这个时候,长大后的你,很多事情,你还是“不懂”,但你已经失去了“求知欲”,你也不想知道为什么,只要结果是好的,那就可以了,所以“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
对于人们的观点,可以做如下思考:
(1)有人感到担忧
之所以有人担忧,是因为一个过分看重结论的社会里,人们的结论是从哪里来的?是以前的经验,是社会的共识,是传统的想法,是已经被证明的科学道理。一个过分看重结论的成人世界,很容易陷入僵化的泥潭之中,没有什么创新的思想,不敢越雷池半步,造成社会文化的发展缓慢,科学技术的停滞不前。因此成年人也需要多提问,不能够仅仅满足于结论。
(2)有人觉得正常
认为正常的人,应该是有如下考虑。孩子对大千世界还有很多的不清楚,所以会好奇会发问。成人对大千世界已经获得了一些基本的答案,需要考虑实用,考虑结果,考虑价值。从题目的字面上来看,成年人只是更看重结论,并不等于成年人就真的不发问。很多时候成年人的问题是放在心里的,是默
默探究的。这里我们要关注“看重”这个词,看重表面意思是指成年人喜欢利用结论,喜欢得出结论之外,它也包含着成年人对结论的思考和争辩。因为看重结论,因为想要更好的结论,因为想让结论更接近于真理,极有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所以看重结论和提问之间并不矛盾。
出现不同观点,说明这个事情在社会大众当中是有“分歧”的。我们在文章中,要学会尊重分歧,理解分歧,分析分歧,最终争取消除分歧,形成有利的、正确的“社会共识”。写作时,面对有人担忧,有人觉得正常,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态度倾向,进而明确立意。【参考立意】
1.有思之问,问而有果
优美的爱情句子2.勇于探究,关注过程,重视结论
3.保持好奇心,伟大的真理始于探究
4.结论基于探究而产生,探究方可获得结论
教师甲:审题与示范
2022年上海卷作文题与往年“一脉相承”——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对“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与“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的思考,更侧重“认识自我”。
面对同一个问题,你具有怎样的“是否”判断——延续了“二元式”的选项模式。
题目材料提供的是“社会现象”,平淡却深刻。所谓平淡,就是今天社会的表现大致如此;所谓深刻,就是社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这是值得撰写的核心所在。
在材料的表述上显现的是“担忧”与“平常”的对立矛盾。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属“正常”的人生现象;“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才是值得“担忧”的社会现象。因此,分析的“重点”是“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
“往往”说明并不是“全部真相”,也不是“人人如此”。只要永远保持“童心、童真”,面对未知世界学会“发问”,那么,我们所说的“探索精神”,我们所需的“创造力”就在其中了。
可以看出,命题内容与学生认知、成长息息相关。同时,命题继续呈现“有限”的开放,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思考范围。
一言以蔽之,表象,语言通俗;细读,识其深意。
范文一、看,谁刻的老鼠逼真
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为两个木匠举办比赛:看谁刻的老鼠逼真。结果,甲的作品栩栩如生;乙的作品只有三分像。国王评判——甲“获胜”。
乙说:“胜负,应该由猫来决定。”国王答应了。哪知道,猫都不约而同地扑向乙刻的那只“老鼠”。国王评判——乙“第一”。
一次比赛,两个“结论”,孰是孰非?
人们往往以“结论”定胜负,而缺少对结论的“发问”:国王与猫的“结论”为什么不同?要知道,判断事物的“结论”,要保持逻辑的统一——用两种标准去衡量同一件事情,偷换了概念,“结论”必然不同。
有这样一件真事:两位朋友(外地老师)的孩子与我相聚,两人都毕业于985大学,
就职于上海大企业,薪资相差不多,都打拼了三年。一位工作不顺,准备辞职回老家发展;另一位工作顺风顺水,很有起,准备在上海继续发展。
我让他们谈谈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感受,“结论”大相径庭:前者认为大企业竞争激烈,常遇“排挤”“排外”;后者感觉恰恰相反。他俩分别以多个事例论证了自己“感知”的准确。我听着,似乎两人的“结论”都有点道理。
两个个案,两种“结论”,孰真孰假?
人们仅仅凭借自我感知做出“决策”,而缺少对决策的“发问”:我的“结论”准确吗?为什么他人的感觉与
我的不一样?判断事物的“结论”,要保证感知的全面——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去感知浩瀚的世界,“结论”必然千差万别。
既然“结论”有着是、非,真、假的区别,我们就应该学会甄别,学会取舍,学会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进行“发问”。
人生的初级阶段,我们“喜欢发问”。面对未知,我们既充满好奇,又心存疑惑,这才是人生常态的表现,很真实、很珍贵。可惜,它常常被我们遗弃在“小时候”,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慢慢迟钝了、麻木了、无知了。
活字印刷术的意义我们都知道,人,永远无法知晓你生存时空的全部,我们都是井底之蛙,只是每个人的“井口”大小不同而已,但是“长大后”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渐渐遗忘、丢弃“发问”的习惯与心理。面对社会、面对世界,我们只是凭借直觉,借助狭小的“生活圈”去判断、感知。这样的判断、感知是容易的、轻率的、简单的,但常常是非客观的、不完全的。
因为,我们生活的范围,永远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井底。
国王与猫的判断不同,也许只是影响了甲、乙瞬间的结果,但,人生判断的错误,可能会影响你一辈子的发展。
多“发问”,慎“结论”,是我们人生珍贵的素养。
国内卫浴品牌师范类专业写作点评
下笔前要明白:材料侧重的是如何“认识自我”;作文指向是“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属于典型的“二元式”选项模式。明确了这两个要素,作文就容易顺理成章。
面对理性的材料表述,最好是以典型、鲜活的例证“演绎”。所以,作者以“一个故事,一件真事”诠释演绎观点。如果就“理”说理,难以写出好文章。
教师乙:审题与示范
从策略上考虑,倾向于“发问”的“小时候”,可能更便于发挥一些,因为我们正年轻,和“小时候”更为亲近,也比较熟悉,日常所见、所闻,以及感受和联想,都是写作的语料。但下笔之前,我们必须考虑的是:老年人买什么保险
①小时候的“喜欢发问”是何原因?
②长大后的“往往看重结论”又因为什么?
③若你选择为“喜欢发问”站台,那是因为小时候反而胜过/优于“长大后”吗?
④若你选择“正常”的态度,是不是就得把“小时候”归于不谙世事的稚拙和不明事理的天真?
⑤这两种境况如果各有其利,那么可以两全吗?可以融合吗?
范文二、“布瓜”去哪儿了
在幾米的《布瓜的世界》里,我见识了法文短语Pour quoi(“布瓜”)——“为什么”。也为把“布瓜”作为少年儿童的鲜明标签而由衷点赞。
“布瓜”就是天真,就是好奇,就是异想天开,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以说,“布瓜”常在,我们就能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可是,经验告诉我,喜欢莫名其妙地发问,直到把人家问得莫名其妙,这样的场面,其热闹程度,是与我们年龄的增长成反比的:小学时,热,初中时,凉,高中时,冷。主动举起来的手,到了高三,几乎就不大见得到了。
“布瓜”,到底去哪儿了?
当然,少儿的“布瓜”大多只是成人世界的常识,对成人而言,不值一提,也不屑一顾,只是孩提时代,少不更事,事事新鲜,时时有趣,逮谁问谁,想到啥问啥,口无遮拦,百无禁忌。若是这些老是问问问问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