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2022安徽中考数学反思
双减政策下的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点,又在今年高考数学难出圈的背景下,孩子们,家长们,老师们,都抱着一颗忐忑的心,迎来这届中考。6月15号,中考第二天,数学落下帷幕,
出于对数学的热爱,以一个数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角度,去体会,去感受每道题带给我的启发,以及现在七年级,八年级的孩子们,未来,我们又应该做好哪些准备,避免走哪些弯路。英语名人名言大全
01 基础题占比非常大,就是,不难。
大家之前一直都认为这套卷子不会难度太大,原因可能是因为双减、疫情,更主要的是,教育部在三月底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有这样的一些关键字: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从我的角度看,安徽中考数学这23道题,很好地贯彻了这个要求。因为本身安徽中考是两
考合一,兼顾了毕业和升学两个功能,基础题占比一直很多,而且做起来相对轻松,大家也把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一些压轴题的处理上。但这次安徽中考数学选填中的基础题,也并不落俗套,比如第五题路程时间图像,第六题求角度,可能为了避免考生直接量出答案,题设中变成了一个未知角α,第七题垂径定理,第九题一次函数的图像,每道题都很基础,但又不是套路题,当你对知识掌握的很用心的时候,你一定能很快完成这些题目。
相比而言,前面的几道大题,我倒是觉得有一些稀松平常。陷入套路。基本每道题没设置什么门槛,也大都是模拟题中常见的,甚至21题概率统计,上个月四十五中三模基本完全命中,其他的,19题圆的综合题,也考察了一个很熟悉的图形,弦切角,千里有圆来垂直,直径所对圆周角和切线。18题的规律,本来期待再有一次2017年那道平方和公式推导的阅读理解天花板,然而还是很亲和。甚至20题解三角形,都用了3:4:5这个直角三角形,是最容易计算的数字,最简短的题目。一路做下来,估计孩子们自己也觉得都是绿灯的感觉。命题人还是真的挺友好的。如果这套卷子依旧做得磕磕绊绊,亲爱的同学,你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否足够用心和认真。
02 压轴题足够新,阅读量大,也不难
修杰楷 贾静雯
这套卷子看下来,我自己最喜欢的,可能就是选择题压轴第10题,几何最值问题,然而并不是培训机构总结的那些套路,不是将军饮马,不是瓜豆模型,也不是隐形圆。这道题,我想说得更多一些,也希望更多普通家长能看明白,能把这道题目出题人想说的话,去体会明白。当一个孩子进入套路的时候,这道题,他会无从下手,因为从题型看,不属于任何他之前准备过的题型,然而回归本质,从逻辑上,去翻译条件,孩子们应该可以把面积的等式,去翻译成高,也就是线段长的一个方程。而盯着目标,看到OP的最值问题,应该会去考虑动点P的轨迹,而如果一个孩子的基础足够扎实的话,他一定会想起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为定值。而这题,就是出自等腰三角形这个非常著名,基础,又很重要的性质。
说到这,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反套路,永远是命题人的一个追求。我们不应该把数学学成套路,学成题型大全。而数学本身具备的逻辑、探索之美,应用之美,全都不复存在。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才应该是学好数学的正道。
这张卷子最大的意外,应该是22题和23题,二次函数和几何压轴对调了位置,近10年可
能头一回。几何放到了倒数第二题,第二问可能略微会卡住一些孩子,但是整体看,这道题的知识运用,仅仅是四边形和全等,放在八年级期末可能都不够压轴题的分量,九年级这一年学过的相似,解三角形等内容,并没有体现。而二次函数放到了最后,题目阅读量较大,但细细品之,真的是隧道问题,基础中的基础,最后一问,在2015年安徽中考数学中早已有涉及类似的处理方式,这一届孩子,从八年级开始,期末,九年级的模拟卷中,也不断的在处理这类问题,轻车熟路。
两道题,我的感觉,就是,有点复古,很像10年前安徽中考压轴题的感觉。其实,大家仔细看,高考数学,也是同样的一个复古趋势。像极了2010年左右的卷子。不怕难,不怕烦,沉着且认真,这两道题拿下,应该都不在话下。但这几个字真做到,又何尝容易,这次的两道压轴大题,我觉得很好地提供了一个利用不太难的题目去做选拔和区分的思路。
03 对未来备考和教学的一些启发苹果12mini
这我觉得对两类孩子来说,分开说。先说对数学可能一直不太好的孩子们。
出题人已经把双方的诚意摆在了你的面前,你能不珍惜么。尽管你可能不喜欢数学,尽
管你将来可能再也用不到数学,但作为我们国家的年轻一代人,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少年,你怎能放弃数学,不去好好学习数学。数学的知识是好的,它有自己的严谨,有自己的无奈,牺牲了一些感性的东西,让你觉得冷酷无情,题目无情,人有情,出题人的情谊,就在想告诉你,少年,不要放弃,认认真真学,一定有回报。不要把时间放在那些充满了套路的压轴题上面,从课本出发,从基础题入手,掌握好每个知识点,不仅能懂,而且能讲,并且练熟。
20度穿什么 题目降低了几何的难度,但是孩子们不能降低自己对几何题目逻辑推演上的训练,每一步有理有据,定理的证明及定理之间的联系,掌握好,如果做到这些,无论如何,这套卷子都应该在130以上,而数学绝不会成为你到达自己想去学校的阻碍。
品牌灯有哪些牌子 再说数学一直还不错的孩子,未来应该如何。
我觉得这波孩子,可能会有一些迷茫,甚至怒火。题目简单了,拉不开差距,我这些年的数学白学了么。理科上的优势,究竟应该如何去展现。
首先,我觉得,在备考的过程中,还是要回归正道,重视基础,重视对题目的反思及归纳,
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翻译条件,盯着目标。继续发挥不怕难和不怕烦的精神。我一直坚持的,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举一反三,多重复,多思考,一定比无脑的刷很多题,要有意义得多。
其次,不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一、太过于依靠题型和老师的归纳,这实际上,在把数学当做文科去学习,我觉得这不是学数学的正确道路,甚至于文科,现在都更倾向于应用和分析,而不是死记硬背,数学,又怎能成为一门靠记忆的学科呢。
二、 被压轴压弯了腰,由于往年大都是几何压轴,很多顶尖的孩子,会把数学的学习和做几何压轴画了等号,这张卷子明显的一个信息,就是在弱化几何。我认为,做出一道几何题,更应该体会的是,整个做题过程的推理逻辑,而不是一味追求方法的简洁,这样,只是在展现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