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天然气市场分析
交行信用卡进度查询
中国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利用天然气的潜力巨大。研究表明,该地区将成为东北亚天然气供气项目的理想市场。
一、中国东北天然气利用现状
目前中国东北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主要由大庆、辽河、吉林和渤海等油田供气,2002年的供气量约为23亿立方米。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天然气产量仍将保持现有水平,商品气量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区内天然气主要用做油田附近化工企业的原料以
及城市燃气,也用做发电和工业燃料,其比例分别为68.9%, 11.9%, 11.6% 和7.6%。
大年初五拜年祝福语中国东北的城市燃气比较发达。东北使用管道气的总人口已超过3000万。2001年城市的总耗气量包括6.5亿立方米天然气(包括煤层气),6.5亿立方米人工煤气以及74.3万吨LPG(液化石油气)(见表1)。
二、中国东北天然气需求潜力分析
1. 天然气发电
截至2001年底,中国东北的发电装机容量以及发
源,现有管网的利用程度较低。
关键词  中国  东北地区  天然气市场  市场分析
表1  2001年中国东北城市的管道气利用情况为什么不取消绿皮火车
不惑之年是多少岁注:表内天然气包括煤层气;天然气的单位为万立方米, LPG的单位为吨。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建设统计年鉴
求;另一方面,电网的调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用电峰谷差逐年拉大的形势。因此,中国东北电力行业将来对天然气的需求很大。
2. 天然气化工
中国东北是最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需要大量化(见表2)。然而,由于缺乏天然气资源,现有管网的利用程度较低。
表3反映了对中国东北各行业的天然气需求情况预测。从表3可以看出,电力行业的需求量较低,根据近期的调查,2012年只占天然气市场的11.78%。城在家工作
          表3  中国东北各行业的天然气需求预测           单位:亿立方米             表 2  中国东北各省市的天然气管线               单位: 千米
资料来源: 中国城市建设年度统计(2001)
肥。该地区已建有多个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化肥厂,现在化肥短缺,这些化肥厂计划扩大生产能力,但受到供气量不足的制约。另外,随着石油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东北一些石有两个或更多的加工含硫原油的炼油厂准备使用俄罗斯天然气来制氢。所以,化工行业也有一定的天然气需求量。
3. 工业燃料
东北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钢铁、建筑材料和石油化工等行业都要消耗相当数量的燃料油,利用天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当地的工业耗煤量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给环境和运输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在人口密集、工业化程度高的大中城市,天然气有可能替代一定数量的工业用煤。
展的根本”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维护企业品牌形象成为每名职工的自觉行动。
2. 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品牌管理的组织架构和相关制度
改变以往品牌管理职能分散的局面,在石油、石化集团总部分别设立独立的品牌管理机构,专门负责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研究制订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品牌创新、品牌维护、品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和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企业品牌经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相应对策。同时,加快企业品牌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加快除标识形象外的品牌管理建设,如品牌的内部管理、品牌的组织管理制度、品牌管理的各项要求等。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品牌管理制度,改变以往在品牌管理上人为彩浓、随意性大的局面,把石油、石化集团的品牌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意义。石油、石化集团总部要牵头,组织专家研究制订适应中国石油石化市场情况的副品牌实施方案,特别要在成品油副品牌技术上多下工夫,具体可以学习和借鉴跨国石油公司运用添加剂技术改变成品油部分品质从而赋予成品油不同品牌的做法,尽快彻底改变石油市场上成品油产品无差别化的现状,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成品油流通市场的尽早建立。
5. 优化企业品牌设计
石油、石化集团要优化企业品牌设计理念,特别要导入以人为本的品牌设计理念,在品牌设计思路上多突出人性化彩。同时,在加油站等直接关系到企业视觉形象的经营场所,可以借鉴跨国石油公司分类设计的办法,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研究制订适应石油、石化集团实际的企业品牌形象分类设计方案。
                             收稿日期:2004-06-14                             编    辑:夏丽洪
市燃气的天然气需求量较大,2012年为58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消费量的 48.1% 。一
般来说,建成城市燃气管网所需时间较长,燃气电厂将根据电力市场情况分期建设,这些因素将影响天然气实际消费量的增长。
三、几点建议玻璃窗怎么隔音
(1)目前中国的最惠国天然气进口关税为零,因此,国家应制定鼓励天然气消费的税收政策,并为从上游到下游的整个天然气项目建立长期优惠的税费减免政策。
(2)如果中国东北进口天然气,应遵循长期天然气贸易的国际通行做法,在进口贸易中采用“照付不议”合同,在市场销售中也应采用“照付不议”合同。
(3)为了降低天然气供应成本,使得天然气在能源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应尽量减少天然气供应的中间环节,由进口天然气销售公司直接向大型天然气用户和城市燃气公司供气。
(4)应根据不同天然气用户对供气要求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气价,以便鼓励大型和稳定的天然气用户利用天然气。
(注:本文是作者在“2004年东北亚天然气和管道论坛”上的发言,由中国亚洲天然气管道合作研究中心供稿)
                             收稿日期:2002-06-04                             编    辑:王晓心
(上接第57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