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培优第三单元第七课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第三单元第七课
一、夯实双基
qq游戏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一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的往下扯,那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于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地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珅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有钱能使鬼推磨。”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
失望签名
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翻译完成之后,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
A.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B.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即使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C.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D.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解析】首先来看一下画横线的句子的病因在什么地方。“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原句的病因有两个:一是语序不当,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该在主语之前,从而排除BC两项;二是句式杂糅,“原因是……”和“……造成的”是两套句子结构,原句可删掉其后的“造成的”,从而排除A。
综合以上分析:故选D。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引用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D)
A.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B.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C.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析】诗歌引用是否得当,重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并结合上下文语境去分析和把握。括号前面的语句是“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是说明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不能挽留住的意思。“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是朱熹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到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意思是那时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不要辜负这大好时光。“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由时光的流逝,自然联想到人生易老,年华难驻。这样,诗意自然而然地转到对光阴的珍惜。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时间飞逝之感,不能留住的意思,更符合文意。故选D。
寿司卷的做法3.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地去‘杀时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女高音歌唱家张鹤将在天津音乐厅举办“永恒的记忆——‘美丽中国,青春之歌’公益音乐会”。
体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D.社会上总有一些“聪明”的人铤而走险,以传销的形式贩卖鸡汤课程,轻轻松松就能骗得你倾家荡产。
【解析】首先要判断文章中的引号的作用,“杀时间”在文中是表示特定称谓,即消磨时间,浪费光阴。C项,“子曰诗云”中的引号也表示特定称谓,即过去读过的书本,这与例句用法相同。A项,“永恒的记忆——‘美丽中国,青春之歌’公益音乐会”表示活动名称;B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句中表示引用名言;D项,“聪明”表示反语,即褒词贬用,说反话。故选C。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题目中的“青蒿素”点明屠呦呦的研究发现,“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形象地表现出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B.第1自然段开篇阐明演讲的原因和目的。由于在青蒿素发现中的原创性贡献,作者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C.第6自然段列举了一系列的数字,真实客观地反映了研究过程的艰难,说明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经过大量烦琐的工作,需要接受困难与挫折的挑战。
D.作者从葛洪《肘后备急方》关于青蒿的记载中受到启发,改变了青蒿素的提取方式,从而使青蒿素的抗疟效果大幅度提升。这说明作者的成功就像文学创作中的灵感出现一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解析】不是偶然性,是因为长期大量的工作。
二、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屠呦呦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
5日上午10时,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11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乌尔班·林达尔和3位评委进入诺贝尔大厅。林达尔先后用瑞典语、英语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另外一半授予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在林达尔宣布的同时,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和简介,让世界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
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代号523。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
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 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是,后续的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屠呦呦分析,抑制率上不去的原因,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浓度过低。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是提取方法有问题,还是做实验的老鼠有问题?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
“温度!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如此说来,以前进行实验的方法都错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从12%到100%,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那一幕,屠呦呦记忆犹
新:“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我们倍感自豪。”
屠呦呦并未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糯米泡多久可以包粽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她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工资待遇挺低的,但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争取快速推进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研究员说,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自己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您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我相信,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贺信中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10月06日) 相关链接:①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时引发疑问:
青蒿素为何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对此,科学界的主流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10月6日《京华时报》)
②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而在2005年,仅有5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为50%至100%。(10月6日《京华时报》)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把青蒿素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从12%提升到100%,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
B.屠呦呦的父亲给屠呦呦取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寄托着父亲对她从事中医研究的殷切期望,希望她将来有所作为。
C.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原因之一是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
D.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为100%,这一权威统计从侧面说明屠
呦呦获诺贝尔奖实至名归。
【解析】“寄托着父亲对她从事中医研究的殷切期望”于文无据。
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
A.“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 000多张卡片”,文章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反映了青蒿素发现的艰辛,比单纯的抒情更有说服力。
英语专业大学排名
B.文章选取大量的事实材料,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充分地表现了屠呦呦对科学的执着精神,表达了对科学家的赞美和崇敬。
C.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繁复的修辞,而是以平实、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朴实无华的文字,让读者能够把握文章所要重点叙述的事实和道理,从而获得科学的认识。
D.材料以记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描写,介绍了屠呦呦带领团队研究青蒿素的过程及取得的成就。
【解析】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错误。
7.文章开头一段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点明本文介绍的对象及其主要贡献;②交代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举世瞩目;
③引出下文对屠呦呦事迹的记述。
【解析】语段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第一段主要介绍屠呦呦获奖时的情形,如获奖理由,受世界瞩目,人物介绍等;从结构上看,主要引出对屠呦呦研究经历的介绍。
8.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屠呦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一定有某些品质作支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