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变革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熊黛林陪老公祭祖
传统节日是在传统社会形成的时间系统,传统社会称之为“岁时节日”,它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作为年节四季的重要节点,传统节日辅助人们完成不同时节之间的“过渡”,并实现自然、社会、人文、生活各要素之间的配合统一。现代化过程中,传统节俗受到冲击和挑战,但这并不妨碍它所蕴含的对自然节律的尊重、对世俗日常的调剂、对诗意生活的想象等内涵对民众生活和社会文化的浸润与带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等形式丰富、意涵深厚的传统节日系列更是作为“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民众的情感寄托和国家的文化象征。
近现代以来,传统节日经历了从断裂走向重建的过程。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相对稳定、自成体系的节俗仪式与文化意涵。但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现代国家的过程中政治操作太过激进,在推行公历的同时,对附着在传统历法时序上的传统节日肆意贬抑。直到20世纪60、70年代,传统节日也一度被视为“四旧”文化,遭到全面抑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大潮兴起,传统节日逐渐复兴。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的自觉自醒,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到全面开展,国家更加明确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中的位置,传统节日作为“我们的节日”获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建设、文化产
萧  放    贾  琛*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贾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关键词】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是百姓美好生活回归的历史,也是优秀传统
文化复兴传承的历史。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复兴过程中最富成果的部分。美好生活理念归根到底是民众在时间流淌中的获得感与满足感。因此,以传统节日这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模式化时间为参照考察国家改革与生活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传统节日传承变革的特点与挑战,讨论了传统节日发展复兴的对策与建议。
传统节日  传承变革  美好生活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变革
2020年第7期(总第51期)
怎么设置电脑的亮度
业创新、民俗生活复兴与人文社科研究等多重话语与潮流复合嵌入传统节日的复兴重建过程之中,传统节日展现出积极而旺盛的活力。但由于时代环境的变化,传统节日的传承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团章考试
一、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节日的传承变革表明,政治环境与文化政策、社会变迁与生活变革对传统节日的地位、角、形态、内容、风貌产生着全方位的影响,它们为传统节日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也推动着传统节日在新生活和新需求中充实更新。
(一)政治环境与文化政策决定着传统节日的兴衰
近现代政权更迭过程中,时间制度作为生产新体制、教化新知识的方式,受到国家权力的特殊重视。时间流转的方式、实践时间的仪式、填充时间的内容,影响着民众对于国家发展方向的认知、体验与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它作为规训方式体现着国家意志,也映射着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文化局势。
传统中国采用阴阳合历的历法制度,自然时间与人文时间、生活时间与政治时间的统一是古代时间体系的重要特征,天人合一、循时而动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品质。自周秦至于汉魏,岁时体系逐渐完善,唐宋明清时期,节日节俗丰富发展,农业劳作、神灵祭祀、人际往来、社会管理以传统时间制度为依循,循环复始但流动常新。虽然传统节日的文化主题经历了从“自然性”“宗教性”向“社会性”“政治
性”的转换,但不可否认,古代时间体系与时间制度更多地包含着对天道自然的敬重,对民俗生活的尊重,对人情关系的关怀。
中华民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
政体的举措中,对农历历法制度与农历节俗活动的贬抑给传统节日的传承实践造成了重大伤害。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采用公历作为纪年方式,并将这一天定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1914年北京政府内务部呈请袁世凯批准以“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并“给假一日”的决定。此后,原为“新年”同义词的“元旦”被让渡于公历1月1日,而“元旦”改名为“春节”。这一时期,新旧二历的并行兼顾了国际通行时间与民众生活时间,它适用于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需要,也给予了民俗生活和民俗传统以一定尊重。但官民分层、二元分殊的时间制度最终因所谓“贻笑列邦,抵牾国体”、背驰革命初衷的理由受到官方权威整合。1928年以后,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强硬的行政手段废除旧历,包括禁止发行旧历书,禁止旧历放假、售卖节俗商品、举办节俗活动,将新年活动统一移至元旦,并变革商家结账日期等。但是这种违背民俗生活与文化逻辑的做法并未取得成功,政府最终向“民间习俗”妥协。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采取公历、农历结合的历法制度统筹指导公务活动与农业农事,农历春节还享有三天法定假日的优待。只是由于国家对传统习俗总体持排斥态度,春节之外的传统节日并未受到重
视,农历时间体系逐渐暗淡,部分春节习俗也被作为现代价值的对立面、作为需要被筛选和改造的对象遭受着批判。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国家提出“春节不放假”“过革命化的春节”的政策,号召公社单位继续组织生产,春节假期被彻底取消,传统节日也受到全面阻断。
改革开放是对中国历史文化进程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里程碑事件,传统文化与民俗生活伴随着文化建设战略在一定程度上重归正轨,而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则构成了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首先,传统节日的地位与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得到确认与重申。在2003年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节庆仪式被纳入保护范围。2004年中国加入非遗公约,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大节,以及重要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其中,地方性的节日纪念仪式、节日相关的民间文学与艺术形式、节俗物品的制作工艺等也陆续申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结晶受到国家的重视与特殊保护。但是,如何从民众生活实践和社区文化传承的角度尊重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非遗保护制度还需继续探索完善。
其次,传统节日法定假日体系的建立为传统节日的传承实践提供了时间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节日体系中仅春节拥有三天假期。即使如此,它也经受了在期间被完全禁止、直到1980年才得以
恢复的遭遇。1997年,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列入放假办法。进入21世纪,国家与民间热忱复兴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以民俗学者为代表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之下,系列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公共假日,形成了现在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的传统节日假日格局。值得说明的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都可由地方人民政府自行裁量放假日期,我国许多民族自治区已经通过地方法规将重要的民族节日列入了假期体系。传统节日公假制度的建立,是遵从民意、顺应民心的抉择,它为传统节日的传承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激活传统节日在当代语境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活力。
另外,传统节日的内容更新与价值重构促进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民族国家文化建设。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通过多种艺术形式为不同年龄阶段和兴趣背景的观众带来视听享受,为家人其乐融融共度佳节提供聚合平台,也成为展示和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祭奠先烈英杰、先贤名士成为清明节的主题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和先贤纪念碑敬献鲜花,并举办入队、入团、成年礼等仪式以示教育,1979年以后得以恢复的黄帝陵祭祀更是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团结海内外同胞、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9年政府将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各地举办敬老活动,发放公共福利,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得到进一步张扬。
(二)社会变迁与生活变革影响着传统节日形态
传统节日是古老而常新的,它不仅有深厚悠久的历史积淀,而且展现着不同时代的独特风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技术革新日新月异,经济增长稳健前行,生活方式变换全新,人们的过节方式、节日感受乃至节俗主题、节日性质都发生了一定变化。
首先,社会生活的变革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过节方式。传统节日是稳定结构与多变要素的动态统一。总体来看,重要时间节点的过渡仪式辅助人们完成时空的转换以及行为和心理的调适。但是,传统节日的仪式过程、节日地位、文化元素受到社会及时代的塑造,是具有可变性的。传统春节一般以“腊八”或“腊月二十三”作为起点,以“正月十五”或“二月初二”作为结束。但是随着西方节日“圣诞节”和现代节日“元旦”嵌入民众生活,一些年轻人认为春节的序曲已提前拉开;端午节龙舟竞渡活动的地位提升、七夕节作为爱情节的内容转换、中秋节节俗物品月饼的显性存在等反映出传统节日元素及仪
2020年第7期(总第51期)
式的社会地位变化;传统节日公假制度的确立和城市公共文旅活动的举办,也给在城市上班生活的人带来不同的节日时间体验。其次,构成节日仪式的元素符号也在跟随时代变换翻新,它主要归功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信息技术的变革。随着居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节俗物资和节日礼品从偏重实用性消费过渡到享乐型、精神性消费,从自给自足过渡到商品购买。尤其在技术变革与机器生产背
写给黄淮
景下,节俗的物质载体与行为方式发生着有目共睹的更新换代,比如,伴随着通讯方式的变革,节日问候方式除了当面祝贺外,以贺卡、电话、短信、邮件、、微博、直播等方式寄送祝福渐次占据主流;随着代步工具的发展,归家的春运返乡大潮、离家的自驾出行潮流、在子女家过年的反向春运共同构成了春节的人员流动路线;随着声光电技术的革新,融合科技与时尚元素的电子鞭炮与现代灯会红火热闹起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网上墓园”为清明节不能归乡的游子提供了寄托哀思的空间;等等。但是,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变化,节日的精神内核和人们希望通过节日所实现的仪式功能没有根本变化。
更为重要的是,从日常的生活实践演变为主动性的文化创意生产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节日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过节的民众,而广泛地包含着提供节日产品服务的相关方,它们可以是政府的公共文旅建设、商家的节日消费服务、社区的公共文娱活动、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等。以春节为例,支付宝的集福活动、春节上映的贺岁档电影、企业和单位组织的年会、明星在微博向粉丝送出的祝福、餐饮行业提供的年夜饭、过年期间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旅游景点举办的新年庙会、华人街的舞龙舞狮等共同参与营造着春节的年节活动与年节氛围。传统节日由偏向内聚性的家庭性节日逐渐演变为公共性的社
会性节日。国家和社会等多主体的参与有助于为节日提供更为全面多样的节日产品与节俗活动,促进节日的形态更新与内容丰富。但是这一过程中也面临问题,例如传统节日的显性符号被不断打造而形
成刻板印象,对传统节日其他特质的忽视,主体实践性的缺失导致年节感受淡漠等问题不容忽视。
因此,改革开放后的传统文化复兴潮流为传统节日的重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条件。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语境下适应时代发展与民众需求,体现出新的节俗风貌,它们与国家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新时期及新时代的时代精神,与商贸活动和文创旅游,与对百姓民生的关注结合得更加紧密,成为中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展示出长足的发展潜力。
二、当代传统节日面临的挑战与原因
当代传统节日受到的挑战和冲击主要来自农耕文化、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国家政治、商品经济、科学技术之间的隔膜与冲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重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更是伴随着这一进程展现出强劲的复兴态势。但是现代化进程所衍生的矛盾依旧如影随形:现代化对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传统节日在现代化语境下重组再造的困难,也就是传统节日如何在“脱域”的状态下实现“重嵌”,成为岁时节日传承建设过程中要面临的重大问题。总结来看,传统节日在当代主要面临的挑战以及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象征意义的失落造成节日文化的空洞。节日是由具有象征性的符号、仪式搭建而成的行为及意义网络。象征意义为符号及仪式存在的正当性提供充实的内涵,它是文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化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立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深植于农耕文化所形成的农业劳作、人文活动、伦理关系对传统节日有更稳定的巩固作用,它由此具有了文化力量和情感惯性。作为岁首大节,春节尤其体现了这一特征。它的仪式行为,如腊日傩仪,小年后进行的扫尘、洗疚疾、贴年画春联,除夕夜吃年夜饭、发压岁钱、团年守岁,正月初一后的爆竹迎年、天地及祖先祭祀、拜年贺岁,元宵节的舞龙舞狮、张灯逛会、吃元宵等,以及它们的仪式符号,如腊八粥、饺子、鞭炮、春联年画、压岁钱等都有丰富的象征寓意和民俗文化,并且关联着辞旧迎新、团圆喜庆、敬天礼时、尊崇人伦的节日主题。但是随着传统节日从神圣性到世俗性的过渡,尤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遭遇的文化断裂,传统节俗的一些符号及仪式,以及附加于符号及仪式上的象征与文化受到冲击和遗落。发展至今,对于很多传统节日,人们仅知其形,而难会其神。象征意义和文化精神失落的传统节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物和行为的堆砌,节俗传统对于个体的切身意义、对于历史的特殊表征、对于民族的文化价值变得单薄,节日文化变得空洞。
国际A类影片(二)身体剥离和主体缺位影响民众的节日感知。节日感知与人们卷入节日的水平及程度密切相关。传统节日与当代节日带给我们不同的节日体验也主要来源于这一点:以前大扫除要全家总动员忙一整天,现在只要聘请家政服务就可坐享其成;以前的衣服鞋袜由母亲亲手缝制,现在到百货商店和购物平台可轻松取得;以前过年时家里要蒸炸烹煮准备年节食材,现在年终仍然营业的超市与商店可以全
天候提供服务;以前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家中长辈讲节俗故事,现在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简单获取……物质生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把人们从事无巨细的劳作和交流中抽离出来,但同时也消解了人们参与节日和人情所获得的充实感、愉悦感。在物资贫乏、自给自足的年代,节俗物品的置办要依靠家庭的互助合作和身体力行,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行动和亲人的互动营造起热闹而温馨的节日气氛。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节日物品与节俗活动都可以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获得,节日中身体的剥离、主体的缺位、交流的缺失造成了节日气氛的冷落。当节日与个体的情感体验与身体感受缺乏共振,成为外在于己的存在,节日的厚度就被削弱了。
(三)人情疏离和传统震荡对节日精神形成冲击。现代化所造成的人际交往形式的变化对节日精神的凝聚形成了巨大挑战。在工业革命之前,个人物质和情感的支持系统由家庭、家族和村落担任,人们依靠约定俗成的传统和礼尚往来的人情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拥有相对封闭但自足自主的自治空间。随着工业革命发展所造成的市场力量的增强、专业分工的细化、国家职能系统的完善,饮食、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福利等功能由地方共同体转移到国家职能部门和商品交易市场。相应地,在家庭和村落所形成的紧密的人情联系和集体归属感遭到破坏,冷眼旁观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成为我们跻身其中的空间,传统生活模式所赋予的稳定框架被打破,人们被裹挟在市场竞争中浮沉。而且,随着城乡差距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熟悉的生活共同体进入独立陌生的城市住宅,人与人之间不再拥有“共享的精神和生活传统”,也不再拥有天然亲近的人情联结。节日的核心精神在于回归亲情,
降的多音字组词
增进人伦,主要功能在于聚合情感,在人情疏离、传统式微的当代,人们已经很难再像以前一样通过节日去寻觅情感的归属和心灵的安稳。这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节日生活虽有一定补益,但也力有未逮。
(四)传统节日和现代社会在理念与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