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高考学霸们给父母的10个教育启示
人民日报高考学霸们给父母的10个教育启示
1.学霸也离不开爱的滋养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99%的高考状元在采访中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启示:有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在安全中,孩子就能探索。足够的宽容,允许不良,足够的坚定,纠正不良。”
2.他们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教会我们思考。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2014 年安徽理科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很小的时候老师布置的日记或作文,如果是一件事,我们会真的带孩子去做,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杨梅怎么保存方法启示:我们无法逼孩子学习,却可以培养孩子对思考的兴趣。
3.爱学习,也爱生活
在谈到如何面对压力时,所有的状元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自己的小爱好,烦了就画画,累了就听歌,压力大就去跑步··寒窗十年,只有劳逸结合,学习才会成为发自内心的享受
启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个体工商户贷款4.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采访中,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海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2014 年安徽吴一位理科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启示:对孩子说点什么,不如去做点什么。
5.学会放手通天峰
在聊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个问题时,几平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小户型家具
启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孩子才能不断长大,独立超越父母。
6.因材施教
有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因为用对了人,并不会遭来孩子的反感。2000年广东理科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有点自满。对此,爸爸早已察觉,就义不容辞地扮演起了“ 严父”的角。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启示: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必须针对孩子自身特点灵活运用。
7.阅读经典,培养语感,扩宽思维
腹有诗书气自华,小时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在采访中提到的阅读之路。不可否认,阅读确实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而阅读的培育也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启示: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更是理解人生的途径。
8.题不在多,在于总结
虽然大部分状元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 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集。做题不在量在质,其实题型就那么多,把盲点都出来就无敌了。
启示:比起死读书、傻做题,善于总结,到方法,才是获得高分的金钥匙。
9.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看似不起眼,但是很重要。学习是场持久战,没有强健的体魄,如何能撑过十年寒窗苦读。采访中 98% 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启示:从小培养孩子规律作息,运动习惯,将令孩子受益终生。
10.比成绩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和谐社会作文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比起分数,爸妈们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