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 Yue Wu Dao-音乐舞蹈 |■一
艺术歌曲《芦花》意境表达与风格鉴赏
鄢子豪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名牌女装有哪些摘要:声乐作品《芦花》是歌舞剧《一个是士兵的日记》中18首歌曲之一。在表现手法上采用民族音乐起承转合
的手法,真实传达出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塑造出质朴和对家乡极其思念的人物形象,极具音乐创作代表性和研
究价值。意境符合中国艺术审美,突出中国韵味,是艺术作品所追求的展示手段。本文以歌曲《芦花》为研究曲
目,从《芦花》音乐创作背景入手进行分析,并从词、曲、传播等三个方面对其整体风格进行鉴赏,从而分析《芦
花》意境表达与风格特征,揭示意境下音乐表达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对《芦花》的分析研究为读者带去启发,也
能为艺术歌曲的赏析与创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音乐歌曲故乡意境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079-03
《芦花》是21世纪非常优秀的创作歌曲之一,深受广大众的喜爱。《芦花》整首歌的词曲颇有韵味,能令听众回味无穷,它不但是一首高品位的艺术歌曲,也是一首浪漫而热情的情歌,其主题直白而含蓄、震撼而委婉,是抒情歌曲中的榜样与典范。
一、《芦花》的意境表达
(一)乡愁下的淳朴内涵
“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
歌名为《芦花》,自然歌曲的开头就加入了芦花的元素。单看这几句的字面意思感触不深,但融入歌曲漫天飞舞花絮的意境之后,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心中最为质朴的情感。“乡愁”是一个相对比较广泛的概念,这种记忆对于每个游子来说都是独特的,特别是由于工作等其他原因远离家乡,多年都没有时间回家乡看看,但是小时候的生活却时时浮现在脑海里、心窝里,不管身在多远的地方,
儿时的回忆总是那么的深刻,挥之不去,记忆犹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记忆中的思念也慢慢消逝了,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时光,再也不到乡音的存在了,于是产生了浓浓的乡愁。
(二)乡愁下的纯真爱情
“追过山,追过水,花飞为了谁。大雁成行人双对,相
思花为媒”。
《芦花》中的这句歌词,包含了革命年代最纯真的
爱情观。歌曲中姑娘的心上人奔赴祖国边疆,为了保卫
祖国,她放弃小爱成全大爱,以芦花寄托对情郎的思念。最纯真的爱情是人类可遇不可求的一种生活感情,
是人类梦寐以求且渴望得到的一种美丽无暇而清纯如
水的感情。
音乐作品在表达情感方面歌词只占一部分,但却
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首好的歌曲可以将他的歌词
比作躯壳,而好的编曲就是他的灵魂。只单单看这两点
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歌曲中注入独特的情感。《芦花》
做为《一个士兵的日记》的插曲之一,无论在编曲还是
作词都不失为一个出的作品,加上雷佳深情的演唱
真的是令人为之动容,唤醒了很多人关于纯真爱恋的
向往与记忆。革命先辈所处的年代是先生存后爱情,生
存与革命理想排在爱情之前,爱情是次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了主要矛盾再谈爱情。爱情是心与心的相吸,会让在线美图秀秀
听众莫名的心动,去思念和牵挂一个人。从现代人的角
Yi Shu Ping Jian 79
度来看革命年代前辈们的纯洁爱情,我们除了羡慕,就
是向往了。一念执着
(三)乡愁下的纯洁思念
“莫忘故乡秋光好,早戴红花报春晖”。
《芦花》里的这句歌词满满的都是对乡愁的纯洁思 念。想到故乡,内心总会生出一种黏稠的情绪,这种情 绪可以解释为“思乡情切”,也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某种 无奈与愁苦。什么是故乡,笔者的思索是,故乡是听众 曾生活过的一个大环境,是对那方水土文化与传统的 牵挂。
音乐,它可以像雷电一样,一瞬间劈开听者的心扉,
让听者的心苞绽开朵朵鲜花。在《芦花》中可以了解到 音乐对情感的作用:“情动于中而形于声”。“诗
、言其志 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皆本于心”。这个 中国古训传递给了听众关于《芦花》一把解开音乐之谜 的钥匙一一那就是“情”,也确定了音乐是抒情艺术的 观点。有了真情,才有美乐。听音乐时,可以感受着它的 “无限的美妙”和“无穷的魅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二、歌曲《芦花》整体风格鉴赏
对于歌曲《芦花》这一优秀的创作歌曲整体风格的 鉴赏,不仅能够提升自身音乐水平,还能通过鉴赏给歌 曲创作者和音乐人以参考,使其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孕 育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因此本章从词、曲、传播等 三个方面分析。
(一) 词鉴赏
《芦花》这首作品出现在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 的第一幕,歌词是关于在激烈且艰辛的军事演习后,英
雄士兵对其家乡和爱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感。这首歌是送 他去参军的情歌,歌词有很强的画面感,在浮动的芦苇 边,小船轻轻穿过,大雁,秋天,红的花,隐喻中国当代 军人和军事爱好者的灵魂,也塑造出情人愿意舍弃小爱
追求大爱的精神。作品中字里行间在淡雅中展现了人物 的气度,在温良中展现了人物的气质和内心的
情感波 动。主人公依依不舍地与情人分手,也表达了主人公对
爱情的向往,这不仅是时间的寄托,也是心灵的希望。
《芦花》是一首广为流传且被受众认可的作品,有 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我们看似悄无声息的每一天,也无
时不在波澜不惊中瞬息万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以及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和生命的解读。选择爱上一个军
人时需要做好不能长相厮守的准备,需要铭记军人爱国
守国的决心,《芦花》中的一对情人通过芦花应允的海 誓山盟能够化为现实的花前月下并不容易,相爱的双 方虽不能时常相见,但彼此都很满足,从头到尾都是等 待和期待,即使结果不能如愿,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二) 曲鉴赏
《芦花》是一个两段式的主体结构,具有重复的对 称性和平衡性。在结构上,包括绪论、呈示、对比和结
语,并运用了开篇、转折、结尾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复杂 的内心感受和细腻的情感。整首歌的结构是正方形的, 每个乐句分为四小节。这个平衡的乐句显示了音乐的审
美对称性。乐曲演奏前,要先理解乐曲创作背景、目的 以及其中的含义,再加入自身理解及情感,让情感得以 良好传递。如果演奏者没有正确的理解歌曲中的意义, 那么很可能在演奏时很难进行正确的情感处理,导致 听众难以体会到其中真正想要传达的意思,阻碍了演 奏者与曲子中情感的连接O 另外,在对乐曲本身的研究 之外,还要做好资料梳理工作,对相同类型音乐及不同 版本乐曲加强欣赏,对民族音乐内涵、地方风俗进行分 析,充分明确乐曲风格特征,从而演奏出情感丰富、内 涵明确的歌曲。《芦花》至今已诞生十载,民族乐器呈现 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民族音乐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 逐渐壮大队伍,乐曲数量也越来越多,不仅有众多自有 的优秀音乐,还有与国外音乐相融合发展起来的新一 代民族音乐。而民族音乐的不断发展正是基于最初民 族音乐的基础与内涵,因此对于《芦花》等优秀音乐艺 术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
在《芦花》钢琴伴奏版中,和声和伴奏的处理非常 关键,伴奏不仅结合了传统和声技巧,还融入了其他音 型营造整体氛围,这样的手法不仅使效果明显且极具 现代气息O 引子部分由八个小节较长的前奏组成,和声 的进行为T -S -T -D -T -S -DD -D7-7,情绪情感较为丰 富,为整首曲子的进行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利于之后曲
子情感的层层递进°第一段使用了 T -D -T -DTIII7-T - S7-D7和声进入,给人一种端庄大气的感受,第二乐句 和声为T -D7/TSVI -TSVI -S -DD7-D7,伴奏以下属和弦 低八度下行级进,在旋律上巧妙呈现复调,并且第一 段第一句和第二乐句都是半终止°第三乐句进行了一 次重复,将SII 五六和弦的运用突出,和第一段形成了 对比与呼应,将情绪猛然提升°第四乐句在使用相同
投档线是什么和声的基础上,加入右手伴奏声部,用八度为下一段做 足铺垫。
第二段和声采用T -S -T -S -DD -D7-T ,和声上没 有太多的变化,但加入了更多钢琴声,在听觉上更加丰
富,使情绪持续升向顶点°在乐曲中钢琴伴奏的运用由 浅至深,一方面带动了情绪的走向,使情感彩更为饱 满,另一方面为《芦花》营造了良好氛围。分解和弦在曲子 中运用较多,如在引子部分就运用了许多八分音符的分 解和弦,使整首曲子听起来更为优美,更好地描绘人物的
情感°其次运用了一些十六分音符和八度来加强伴奏,
进一步烘托气氛,从而为后期作品的演绎做铺垫°
歌曲的结尾虽然使用了呈示部分的音乐素材,但 是旋律的描述更加完整,使其与开头和结尾相呼应,预 示着音乐的结束°最后,以ff 在主音上的强度作为结 尾,暗示了人物情感之心的最终释放。《芦花》
的旋律优
80
Yi Shu Ping
Jian
|Yin Yue Wu Dao-音乐舞蹈 |■一
美,温文尔雅,在跌宕起伏中不失其高雅大气,其歌词和意境都十分贴切,对塑造人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传播鉴赏
《芦花》起初只在话剧界被人熟知,直到歌手宋祖英、雷佳等人演唱之后,才开始走红。做为一首传统的民族歌曲,芦花的传播能力与其他民族歌曲并没有什么不同,流行音乐带来了大众的精神消费,但也容易让我们忽视了民族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其实说到民族音乐或者说传统音乐,我们都知道这一音乐类型在当下的市场中并没有足够的影响力,这种情况的形成是有多个原因的。
《芦花》属于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中国民族音乐不同于西方音乐之处在于:中国文化超越了二元对立的状态,而西方音乐则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中,比如中国音乐讲究五声律法,其对应的是中国五行学即:宫、商、角、徵、羽对应金、木、水、火、土,而金木水火土所对应的是整个宇宙人生,也就是说中国音乐的格局是无限的。民乐的诞生和发展,代表和彰显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彰显了中国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是对人类文明史的卓著创造和贡献,更是华夏儿女勤劳勇敢、砥砺奋进、勇于创新的智慧结晶。
正月十五的古诗词民乐的魅力在于它的高雅美妙抒情和动听,为此,民乐的创新和发展、全民的普及和欣赏有待提到全新的认识和落实上。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是民族精华,既是民族的,更应当是世界的。我们应大力弘扬,发扬广大,努力焕发民族乐器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让这面独具民族风格魅力的旗帜永远在全世界高高飘扬。当前是音乐百花争艳的时代,音乐作品的传播靠的是平台和媒体,媒体对于音乐传播和筛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媒体应该负起责任,正确引导民众去认识好的音乐。
三、音乐中意境表达与风格的重要性
意境是歌曲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意境不是照片,也不一定是现实中存在的东西。它可以是自然界真实的场景,也可以是作者虚构的东西。歌曲是情感的产物,现实的形象和虚构的形象都具有作者的情感。意境比形象复杂得多,从来没有一个非常权威、被广泛接受的定义,笔者理解的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形象世界构成的,从而形成了能引起我们情感共鸣的艺术和精神世界。
音乐是一种诉说的方式,只有把故事融入音乐中,
才能享受到音乐带来的感受。音乐还可以从精神上让
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围墙,把视角投向更为广阔美丽
的精神世界,仿佛能够让我们的灵魂在一望无际的大
海上到可以停靠的港湾,回归灵魂的归属。无论音乐
的表现形式如何更迭,它最大的“价值”所在还是“触动
人心”,而动人的本源,唯有注入真正的情感,从而与听
众共同构建恰当的意境。音乐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配
以时代性,以旋律曲调、节奏韵律等整体风格呈现出来,与意境相辅相成,诠释歌曲的内在情感,与听众产
生共鸣。就如《芦花》这首歌一样,听众从歌中的歌词和
语句中就能体会到作者建造的意境世界。
四、结语
歌曲《芦花》是一首典型的并列单二结构的歌曲,
旋律上充分突出民族特,在词曲结合方面充分考虑
语调与音调及语言声调与音乐节奏节拍的关系,塑造
了完美的音乐形象。爱情与思念是歌曲《芦花》的主题,
而故乡意境更是《芦花》整首歌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周志伟•歌曲《芦花》情感、音乐的分析及演唱处理[J]•北方音乐,2014(16):48-48.
[2]龚健美•青歌赛中推出的民族声乐新作品研究——以歌曲《芦花》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367.
⑶徐月萍,周琳子.乡音使者,让世界听到温州声音[J].文化交流, 2017(05):23-27.
[4]王彬,向茂甫.从“返乡”到“在乡”:基于乡愁的乡村教育观念
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9(03):46-51.
《黄鹤楼》古诗[5]李梓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探索[J].当代音乐,2019(06):10-11.
[6]雷莹.对当代民族歌剧演唱的新思考[J].艺术品鉴,2019(6Z):131-132.
[7]李凯蒂.中国民族歌剧演唱中的咬字吐字方法的研究[J].北方
音乐,2019(08).
[8]程相占,孟令恺.庄子“游鱼之乐”的生态审美意蕴阐释[J].江苏
行政学院学报,2019(01):28-35.
[9]倪岚.引入民族歌曲——关于小学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思考[J].
华夏教师,2019(18):50-50.
[10]贺东久.解华.兴化之歌——里下河的骄傲[J].歌曲,2017(02):
30-31.
Yi Shu Ping Jian 8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