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复习笔记
一、《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1.《新青年》及其主编陈独秀
(1)《新青年》
l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因有重名之嫌而改为本名。l6开,月刊,每出满6号为一卷。从创刊至1922年7月,共出刊9卷54号。《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年9月至l917年12月),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月至l920年5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9月至l922年7月)。l917年初,陈独秀应聘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到北京出版,并由个人主办发展为拥有一批进步教授、学者参与编撰的同人刊物。1918年1月第4卷第l号开始,实行轮值主编,主编者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主要编撰人有鲁迅、周作人、高一涵、陶孟和、王星拱、陈大齐、张申府等,形成了一个新文化运动宣
古埃及文明传的统一战线。
(2)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早年受到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变法的影响,抛弃了传统的仕宦旧途,转向寻求西方新学,多次东渡日本求学考察。他还在国内外组织进步团体和报刊书社。l903年,协助章士钊等在上海创办《国民日日报》,担任编辑。l904年与人合作创办《安徽俗话报》半月刊,并任主编。辛亥革命后,陈独秀在日本东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月刊,并在报刊上发表时论,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激励国民志气,克服“奴隶根性”。1915年夏,陈独秀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危难时局中,毅然回国筹办《青年杂志》,由上海益书店印刷发行,山东各地公布供暖时间 有的还将提前供暖作为“救国救民”的舆论基地。陈独秀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一共撰写了l00多篇政论、专论和杂文。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带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读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他在主持《新青年》的七年中,一次被捕入狱,两次被抄家,来自社会封建顽旧势力的咒骂与人身攻击更是不计其数。
2.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
《新青年》一创刊,就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始终成为主要阵地。它的主要宣传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男宝宝名字大全(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发起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学革命运动。
3.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一页
(1)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五四”时期,他曾广泛从事报刊活动,撰写大量政论。1916年春,他从日本寄给《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l916年4月回国后,
李大钊担任《新青年》特约撰稿人,1918年初被聘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参加《新青年》编辑部工作。李大钊最早、最热情地歌颂俄国十月革命。1918年,李大钊在报刊上接连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政论,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新纪元》等,赞扬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2)在国内外时局变化、新思潮迅速传播的形势下,《新青年》日益倾向社会主义。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夕开始改变怀疑观望态度转而同情十月革命,谈论社会主义。l920年初,陈独秀由北京出走到已是新文化运动中心的上海,《新青年》从第7卷第4号起由他在上海主编出版。他在筹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过程中,把第7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号》。这是《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个墅程碑,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新的集合点”。这表明《新青年》同人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向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促使《新青年》的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这为《新青年》后期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打下了基础。
二、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
1.《每周评论》的创办
《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为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政治时事评论报纸,4开4版。《每周评论》与《新青年》一样,以“输入新思想”、“提倡新文学”为己任,但《新青年》“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则“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每周评论》加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1919年8月31日,该刊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共出37期。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自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开展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
2.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报道
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的屈辱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五四运动爆发。全国报刊,包括向来保守的报刊,都积极报道和支持这个爱国运动。
(1)北京各报,在5月5日都突出报道了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天津《大公报》的胡政之采访了巴黎和会,他的“巴黎来电”一时成为人们争相阅读、关注的内容。上海各报也作了集中的报道。
(2)五四运动期间,《每周评论》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五四运动前夕,陈独秀著文痛斥巴黎和会是“分赃会议”。五四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对运动作了连续的系统报道,及时评论,给予支持与引导。它第一次提出学习“五四运动”的精神,即在关系中国民族危亡的时候所表现的“学生牺牲、社会制裁和民族自决”的精神。
(3)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报界出现团结一致的局面。l919年4月l5日,上海《民国日报》、北京《晨报》等83家报纸,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全国报界联合会,并宣布它将“外为和会专使的后盾,内作南北代表的指导”。
3.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
五四运动前后,进步学生报刊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1)《湘江评论》
《湘江评论》l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主编。它是一张4开4版的小型周报,新闻、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以述评为主。不仅精心编辑这
张报纸,还发表政论、述论、杂论将近40篇。李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1919年8月上旬,遭到湖南军阀的武力查封。
(2)《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月21日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任主编。该报为对开大张日报,后改为三日刊,有时还发行号外。以评述为重点,其中周恩来用笔名“飞飞”撰写的许多评论,议论精辟,富有战斗性。广大读者称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是天津的“薪曙光”,评价它是“全国的学生会报之冠”。该报除发行天津外,还行销北京、上海。
4.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激战
在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上半年,一场新旧思潮的大激战在报刊上展开。
(1)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重要人物有林纾(琴南)、辜鸿铭、刘师培等。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报刊有《国故》月刊、《新申报》、《东方杂志》、《公言报》等。这些封建顽固派文人在报刊上发表了一批文章,对新文化运动大肆诬蔑、攻击。他们把《新青年》等宣传
新文化运动的报刊视为“洪水猛兽”。
(2)针对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运动的攻击与责难,《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撰写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指出:“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既是回答责难者,也是对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总结。
三电脑前面插孔没声音、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1.《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
(1)《新青年》的改组
在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在北京参加了众斗争,并于6月11日散发传单时被捕,9月16日出狱。10月5日,他主持《新青年》编辑部会议,决定将刊物迁到上海。l2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第l号上发表《本志宣言》,宣布反对“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基本上确认了社会主义方向。l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迁上海出版,成为中国共产党上
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新青年》采用先树旗帜的办法,在第8卷第l号上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表明刊物性质变化。改组后的三本什么时候报志愿《新青年》坚定地走上了新的道路,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向读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励、团结许多人从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积极准备。
(2)《共产党》月刊的创办
《共产党》月刊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7日创办了理论机关刊物,李达主编。该刊秘密出版,不标明编辑、印刷、发行的地点,也不署真名。《共产党》月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宣传:
①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文献资料,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
②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俄国布尔什维克式的中国共产党,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
怎么关闭防火墙③向工农兵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它刊登了《俄国共产党的历
史》、《列宁的历史》、《告劳兵农》等富有鼓动性的传单式的呼吁书。
《共产党》月刊至1921年7月止共出6期,每期发行5000份,它不仅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必读教材,而且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交流思想、沟通情况、酝酿建党的一条重要纽带。
2.《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
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劳动与妇女》等刊物。这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
3.中俄通讯社
中俄通讯社于l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1921年5月5日起,改称华俄通讯社,简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斋。它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中俄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它一方面翻译俄文资料,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
报纸采用;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后,中俄社成为它领导的机构之一。
4.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与意义
(1)特点:
①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任务;
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
③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