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在中国近代史的英勇感人事迹
上海人民在中国近代史的英勇感人事迹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中国近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最悲壮惨烈的一场战役。20世纪30年代,上海正处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转型中,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社会观念的现代化,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的感情日益上升,在上海这一拥有现代化传媒和一定程度市民社会的大都市中,市民们对日本的蚕食侵略日益关注。“八一三”淞沪抗战一爆发,这股民众的大团结和全民抗日的潜流就汹涌喷发了。
“八一三”淞沪抗战打响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内形势日趋紧张。7月底,日军进占平津,与此同时,日本正式将上海列入其既定的作战计划。8月13日,淞沪一带日军已达万余人,军舰达32艘。中国最初的参战部队计3个步兵师、保安总团和警察总队等,总兵力不下5万人,在总兵力上占有优势。8月13日,双方正式进入交战状态。9时15分,日本海军陆战队一部,化装为“浪人”,闯入天通庵与横浜路间的上海保安队防地,在保安队鸣警告后,平射还击。下午4时,日军向八字桥等地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八一三”战役正式打响。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宣布“实行天赋之自卫权”,当天中国空军创下大捷,
击败日本最精锐的鹿屋、木更津航空队。工作格言大全
8月13日至22日,为中国军队进攻阶段。当时,淞沪中国军队已编成第9集团军,总兵力40000以上。日本在沪兵力总计14000人,配有坦克和大炮,以及31艘军舰和几十架飞机。中国在人数和准备方面占有优势,处于主动和有利的位置。13日晚,军委会发布命令:“第9集团军明天拂晓开始攻击虹口之敌”,集团军司令张治中随即下达攻击令:在空军掩护下于次日拂晓攻击虹口公园、日海军司令部,歼灭敌人。从8月14日起,中国军队向日军发起全面攻击,逐渐缩小包围圈,但是对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攻击,因缺乏重武器而未能奏效。18日,由新赶到的36师居中进攻汇山码头,以分割虹口和杨树浦之敌而歼灭之。但日军凭坚固工事死守,此计划又未达成。
根据战局扩大的趋势,双方调整了部署。8月19日,国民党军委会任命陈诚为淞沪前线前敌总指挥。次日,划全国为五大战区,京沪杭为第三战区,由冯玉祥出任司令长官。第三战区制订淞沪战役第一期作战计划,方针为:“巩固首都,保有经济策源地,迅速围歼上海市附近之敌人,并打破其沿海沿江登陆之企图。”日本方面,8月15日,以第3、第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8月22日深夜到达吴淞口,在飞机、舰炮的掩护下,从吴淞口到张华浜一
带大举登陆,至此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战斗重心由闸北、虹口移至月浦、罗店、吴淞、宝山一带,战线也从开始时的10公里延长至50公里左右。双方展开了登陆与反登陆的激烈战斗。9月6日,宝山落入敌手。当天,蒋介石自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颁布淞沪战役第二期作战计划,将军队分为左翼、中央和右翼三个作战军。当时中国空军因损失较重,故停止了白天飞行,日军完全控制了制空权。11日,华军退守浏河、薀藻浜、庙行、江湾至北站一线,战役进入第三阶段。
进入10月后,我军退守薀藻浜南岸即陈家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日军于25日攻陷大场。次日,我军退守苏州河右岸江桥至南翔一线,仅留88师一部在闸北四行仓库孤军奋战至30日,始撤入公共租界。11月5日拂晓,日第10军在柳川平助指挥下,从金山卫、全公亭登陆,直驱松江。7日,日军统帅部将第10军和上海派遣军编组为华中方面军,松井石根任司令官,企图东西夹攻,聚歼中国军队。此时,或撤或守,中国统帅部仍举棋不定,直到8日才下达第三期作战计划。9日,日军攻陷松江,蒋介石才允许命令部队撤退,这时中国军队上下失去联络,各部抢先后撤,陷入极度紊乱状态。11月10日,日军攻击南市,第二天南市失守,至此,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区全部沦陷。18日,敌军攻陷嘉兴、平望后,兵分两路,一路北攻宜兴,配合太湖北岸日军,合攻镇江;一路西向广德、宣城。2
0日,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布迁都重庆。12月1日,江阴也落入敌手。淞沪战役遂告结束。“八一三”淞沪战役,尽管以中国军队失败撤退而结束,中国为此伤亡30万人。但从战略角度看,基本实现了中国“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敌人”的战略意图,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用闪击战迅速灭亡中国的阴谋。作为“二战”中轴心国所使用的新式战争模式——闪击战,第一次遭到了挫败。
“八百壮士”完成掩护任务
在这次战役中,可歌可泣的事例层出迭现。例如姚子青营死守宝山城,全营将士壮烈牺牲;罗店要地几易攻守,中国军队把日军拖入这个“血肉磨坊”;最有影响的自然是八百壮士。10月下旬,战场已转入市区,我闸北守军腹背受敌。27日凌晨,据守闸北的我军第88师524团第1营,奉命进驻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撤离。这个加强营总兵力仅411人,为了保密起见,沿用团的,并对外宣称有800人。指挥官是才接任团副(即副团长)数日的谢晋元中校,这也是“八百壮士”和谢团长的由来。七年级上册寒假作业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四行孤军在三面受敌的不利条件下坚守4昼夜,击退日军6次围攻。国际媒体争相报道赞誉他们的英勇。守军将士每个人都预留遗嘱,誓与阵地共存亡,第一营营长杨瑞符少校也向
记者表达“剩一兵一卒誓为中华民族争人格”的决心。
战锤2
在对峙之中,10月28日深夜,年仅14岁的女童子军杨惠敏身负一面国旗,冒着林弹雨,趁夜穿越公共租界的英军防线,将国旗送到守军手上。次日晨,这面国旗在四行仓库顶楼缓缓升起,当上海的民众看到国旗在四行仓库楼顶飘扬时,无不停下来围观助威,鼓掌欢呼,奔走相告这一喜讯;租界内的外国人,也纷纷为他们叫好。英军司令噙着热泪对中国军队死守四行仓库的精神赞扬不已。这一切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激励了四行孤军的战斗意志。
10月30日深夜,“八百壮士”完成了掩护任务,于31日晨退入公共租界。
各界人士纷纷加入抗战
“八一三”抗战打响后,上海各界民众对浴血奋战的中国军队纷纷慷慨解囊、积极开展募捐活动,上海各界抗敌救援会发起救国捐运动,通过电台广播和报刊宣传,筹募会在一个月内就筹集到救国捐150余万元。在此期间,从贩夫走卒到中产阶级,踊跃为前线抗敌捐献财物,许多卖苦力维生的人力车夫和码头工人也纷纷捐出5分、1角的活命钱,家庭妇女也
积极参加为前线将士缝制衣物的工作。财政部“劝募委员会”发行的公债,经过虞洽卿等人的全力奔走,仅上海一地就认购了救国公债7500万元,将近占全部发行量的六分之一。当上海市民获悉“八百壮士”被困在四行仓库时,纷纷捐献食物、用品。最感人的是,许多卖烧饼、油条的小贩,不顾危险把自己做的烧饼、油条送到苏州河畔,以尽到他们拥军爱国的一份心力。
海边去哪里旅游最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