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试卷6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头像怎么弄国旗一、 文言文阅读(总题数:8,分数:70.00)
慎行论 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 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无忌劝王夺之。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 ① 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奔。 左尹郄宛,国人说之。无忌又欲杀之,谓令尹子常曰:“郄宛欲饮令尹酒。”又谓郄宛曰:“令尹欲饮酒于子之家。”郄宛曰:“我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来辱,我且何以给待之?”无忌曰:“令尹好甲兵,子出而置之门,令尹至,必观之,已,因以为酬。”及飨曰,惟门左右而置甲兵焉。无忌因谓令尹曰:“吾几祸令尹。郄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令尹使人视之,信。遂攻郄宛,杀之。国人大怨,动胙者 聚酯纤维是啥面料
② 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谓令尹曰:“夫无忌,荆之谗人也。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杀众不辜,以兴大谤,患几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图?”乃杀费无忌,尽灭其族,以说其国。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 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有删节) 【注】①宋:当时楚国北方的一个小国。②动胙(zuò)者:周天子派来送祭肉的使者。胙,祭祀用的肉。(分数:8.00)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不可不 孰 孰:深思熟虑
B.害太子建,欲 去 之 去:除去、去掉
C.屏 王之耳目 屏:摒弃、撇开 √
D.以 说 其国 说:取悦、讨好
解析:屏:遮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小人计行其利, 乃 不利 设九宾于廷,臣 乃 敢上璧
B.而 荆僻也,故不能与争 其称文小 而 其指极大 √
C.不足 以 辱令尹 不让,欲 以 观公子
D.为义者 则 不然 王之好乐甚, 鸡简笔画则 齐国其庶几乎
解析:B项,而:两句均为连词,表转折,但。A项,乃:上句,副词,表意外,反而;下句,副词,表相承,才。C项,以:上句,介词,较为虚化,不译;下句,介词,表凭借,借(此)。D项,则:上句,连词,表转折,却;下句,连词,表承接,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费无忌行事阴险诡诈,他劝楚平王夺取太子建的妻子,并将太子安置在城父,是因为他嫉怕太子建而要除掉建。
B.左尹郄宛深受国人爱戴,费无忌便图谋借令尹子常之手来除掉郄宛。子常听信无忌的谗言,行事不察误杀了郄宛。
C.费无忌连连设诡计杀害了太子建和左尹郄宛,最终害人害己。由此可见,小人行事一心谋求私利,难有好下场。 √
D.楚平王被费无忌算计而不自知,导致费无忌迫害太子、大臣的阴谋接连得逞,他行事昏昧,助长了小人的气焰。
解析:费无忌并没有杀害太子建。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 译文: 1 (2)我且何以给待之? 译文; 2 (3)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 译文: 3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楚平王为太子建从秦国娶了个妻子,她很美丽。 (2)我将拿什么供奉招待他呢? (3)行动不考虑其中的道义,只知道陷害别人却不知道也会危害自己。)
解析: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 ① 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 ② 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 ③ 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 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 ④ 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
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买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 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 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①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②芊:地名,这里指齐楚交界的地方。③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④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分数:12.00)
(1).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左司马伯公 将 白徒而铸钱于庄山将:率领
女主角很厉害的小说 B.什 至而金千斤也 什:十倍
C.楚不 赋 于民而财用足也 赋:给予 √
D.衡山之民释其 本 本:农耕
解析:C选项:动词,征收赋税。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使人 之 楚买生鹿 载粟而 之 齐
B.其 人民习战斗之道 公 其 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
C.楚王 果 自得而求谷 果 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D.今齐 以 其重宝贵买吾害 楚 以 生鹿藏钱五倍
解析:A选项:动词,到。B选项:代词,他们的;语气副词,加强祈使语气。C选项:副词,果然。D选项:介词,用。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
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
解析:D项中“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中“其使”指的是燕、代、秦的使者,而非衡山的使者。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译文: 1 (2)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译文: 2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百姓就放弃耕种来猎捕活鹿。 (2)(衡山国君)内心自己估量没有兵器来应对、招架两个敌国,便奉送国土、归降齐国了。)
解析:
(5).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 ①桓公 1 ②管子 2 ③衡山之君 3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谏如流深谋远虑 鼠目寸光)
刘德华谈喻可欣解析:
(6).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得到的启示是做事要目光长远,不要贪恋眼前利益。管仲制定从楚国购买生鹿和从衡山国购买兵器的战略,牺牲了眼前的财货,但是却争取到了长期的国富兵强。而楚王和衡山国王则贪恋眼前的财富,放弃了在长远的未来对自己国家至关重要的农业和军事,导致了国家的衰落和灭亡。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是一样,要立足长远,着眼于未来。)
解析:
琅嫒福地记 张 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
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日“琅娠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祷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 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然伫视,望石再拜译文:而去。 赢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 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
A.开门 肃 茂先人 肃:恭敬的样子。 √
B.茂先为停信 宿 而出信 宿:两三天。
C.异日 裹粮 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 乘 乘:车。
解析:根据文中语境可知,这里的“肃”应是动词,意思是“恭敬的样子”时“肃”是形容词,所以A项错。“肃”在此处正确的意思为“恭敬地引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__|||---
A.茂先坐 与 论说 而世又不 与 能死节者比
B.若 二十年外书 若 望仆不相师 √
C.多 所 未闻 较秦之 所 得与战胜而得者
矛组词 D.望石再拜 而 去 毕礼 而 归之
解析:A项,两个“与”都是介词,可译为“和”。B项,前面的“若”为连词,可译为“至于”,后面的“若”为动词,可译为“好像”。C项,两个“所”都是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赢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赢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解析:C项中的“旨在批评秦王赢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错,这里主要是与“赢氏焚书”形成对比,突出琅嬛福地书籍保存完好无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