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为何要烧纸?流传了几千年的习俗,当然不仅仅只是因为迷信
人死后为何要烧纸?流传了几千年的习俗,当然不仅仅只是因为迷信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描述清明时节人们祭奠祖先时的情景。
五一板报内容清明节在我们国家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每当这天,人们就到先人墓地上烧纸焚香,缅怀逝去的亲人。
在民间,烧纸是丧葬习俗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在老人去世之后,亲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焚烧纸钱,有的地方称为烧“倒头纸”。
根据民间说法,死去之人在赴阴间路上会有很多小鬼挡道,烧倒头纸是为亲人的灵魂付买路钱。
在很多地方,还会为逝去亲人烧“脚乘”,也就是纸糊的车马,意思是让亡人的灵魂能顺利到达地府。
然而,在现代人眼里,很多人把烧纸焚香看做一种封建迷信,甚至单纯地认为是给去世之人
送去在阴间的花销用度。
那么,人们在亲人去世之后,烧纸真的只是阴间的“买路钱”?仅仅是封建迷信糟粕吗?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下烧纸这一延续上千年的习俗。
纸钱的替代品作用
新浪微博不能发私信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就讲究“以礼入法”,早在炎黄时期,就对各方面礼仪进行了系统规范,这其中就包括丧葬文化。
比如,在黄帝时期推行“内棺外椁”的安葬制度,周朝时期人们就开始用陶俑、陶器来陪葬,除此之外,对棺衣、吊丧等按照等级做出了明确规范。
发展到先秦时期,更是对丧葬礼仪、祭祀礼仪做出了系统规范,这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笃信死去之人在另一个世界也会享受和生前一样的待遇,于是陪葬品和丧葬规格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奢侈豪华。
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陵墓,其规模之大、陪葬品之多世所罕见,直至今日,人们依旧无法
打开这座规模庞大的陵寝。
后来,随着儒家思想越来越得到官方认可,对丧葬文化做出了更加细致的规定。
那么,在丧葬习俗中,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烧纸的?烧纸又有哪些意义呢?
这一切,要从汉武帝时期说起。
汉朝之后,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以孝治国的方略,让丧葬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定程度上,汉武帝把丧葬文化作为孝道的重要内容,甚至纳入国家法律。
不仅如此,汉武帝考察官员的第一准则就是看官员是否遵从“孝道”,不遵守国家关于丧葬礼仪的人是不会被提拔重用的,甚至还会面临牢狱之灾。
正因为如此,在汉朝时期,丧葬文化极为繁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汉朝的随葬品格外奢华。
比如,名噪一时的海昏侯刘贺墓,考古专家发掘出土了10余吨五铢钱,足足有200万枚。换算成黄金的话,这些钱币值50公斤黄金。
汉朝时期的丧葬文化之所以发达,也离不开佛教和道教的推波助澜作用,佛教的转世观念、道教的成仙追求,让人们更加相信人死后会去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同样过着生前的生活。
所以,在汉朝,即便是贫苦人家,也会尽可能安排一些随葬品,以备逝去之人在阴间花销用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即便是皇家贵族也无法承受其奢华的随葬品,因此,人们对薄葬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这种呼声的推动下, 民间开始出现了真金白银的替代品——纸钱。
人们在亲人去世之后,开始烧大量纸钱,用以替代那些昂贵的陪葬品。
关于纸钱出现,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皇家贵族的引领作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那些贵族担心自己死后坟墓被盗。
原来,从汉代开始,竟然出现了盗墓风潮。那些盗墓贼知道皇族的陵墓里有大量金银珠宝,于是便通过盗墓来发家致富。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有过详细记载,据说在汉朝盗墓行为非常猖獗,不仅民间有很多盗墓团伙,就连皇家贵族也以盗墓为乐。有一段时期盗墓甚至成为一种新行业,衍生出了很多门派,盗墓技术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遗嘱公证那个时期,最为有名的盗墓贼就是一代枭雄曹操,“摸金校尉”一词就是从曹操的军营中产生的。
为了维护高额军费开销,曹操组建一支专门从事盗墓的军队,四处寻皇家墓室,而后大张旗鼓地挖掘盗窃,用那些金银购买武器、扩充实力。
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很多皇家贵族在修建陵寝时,一方面修的更隐蔽、修的更坚固,另一方面,开始减少陪葬品,以免自己死后被盗墓贼侵扰。
而曹操本人,在死前更是小心谨慎,不仅精心挑选埋葬地,而且墓室陪葬品极少,以至于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曹操墓中,只有数量不多的兵器、碑刻等,几乎没有任何金银珠宝之类的陪葬品。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自汉朝之后,人们给死去的人烧纸钱就开始流行起来。
王者荣耀打不了
关于烧纸的2个传说
在中国历史发展历程中,少不了令人遐想的神话传说。烧纸这一习俗除了上文那些有迹可循的原因外,据说还和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有关。
相传在东汉年间,一项重大发明改写了历史,也加速了文明演变,这就是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纸张的出现,让蔡伦名声大振,也让他一夜暴富,全国各地官府和民间文人争购买蔡伦制作的“蔡侯纸”。
然而,随着蔡伦的名利双收,逐渐引起了他的哥哥蔡莫的嫉妒。在蔡莫妻子的怂恿下,蔡莫开始偷偷地学习蔡伦的造纸术,幻想着取代蔡伦实现一夜暴富。
于是,趁着蔡伦不注意,蔡莫就扒着窗户、骑在墙头上偷学造纸技术。几天后,自以为学会了造纸术的蔡莫开始在家里偷偷实践。
然而,蔡莫和妻子忙活了一晚上,却制造出了一堆又黑又粗的糟纸。
以为哪道环节出了差错,蔡莫又重新开始,没想到接连试验了几次,都造不出蔡伦那样又白又细的纸,气得蔡莫捶胸顿足,大发脾气,而他的妻子竟然急火攻心晕死过去。
蔡莫瞬间慌了神,可是无论怎么呼喊,妻子都没有任何动静。
几个时辰过去了,妻子还没有任何气息。蔡莫以为妻子已经去世,只能带着悲痛羞愧的心理把妻子装入棺材中。
妻子的死全都是因为造纸引起的,于是蔡莫气地把那些又黑又粗的纸在妻子的灵前烧了。
很快,灵堂里就飘起了呛人的黑烟,周围邻居以为灵堂着火,纷纷赶来察看情况。
可就在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蔡莫妻子竟然在棺材内疯狂地捶打木板,厉声呼救,一时间大家都以为是诈尸,四散而逃。
可蔡莫却壮着胆子走近棺材,确认是妻子的呼救声音。于是,蔡莫赶紧推开棺材盖子,只见妻子一下子坐了起来,不仅如此,还大声说出了一句奇怪的诗句:阳间有钱通四海,阴
间用纸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还肯放我回来。
蔡莫把妻子搀扶下来,他的妻子向众人详细说了自己死后的遭遇。原来,她已经到了阴曹地府,就在这时,蔡莫烧了大量纸张,竟然被鬼神作为“纸钱”全部笑纳了。
ems快递价格
由于收到了阳间送来的纸钱,阎王爷网开一面让蔡莫妻子还了阳。
蔡莫妻子死而复生的事实摆在眼前,很快“阎王爷收纸钱”的消息传扬开来,而蔡莫造出来的那些又黑又粗的纸则被认定为“阎王爷指定钱币”。
蔡莫因祸得福,他的劣质纸张竟然比他弟弟的纸还受欢迎,一度供不应求。于是,蔡莫夫妻加大马力,生产了大量粗糙的纸张。
从那之后,烧纸的习俗在民间流行。
人们把蔡莫生产的粗糙纸张叫做“斗底纸”或者“升底纸”,在亲人去世后,烧给阴曹地府,一方面让亲人在另一个世界“有钱花”,另一方面,也为了打点那些阴间的牛鬼蛇神。
后来,人们为了让糙纸更体现钱币的模样,还在纸上剪出铜钱的形状,称之为“冥币”。而
且人们还相信,烧得越多,福报就越多。
很多人说,蔡莫妻子的突然死亡,就是他们夫妻自导自演的一出戏。这出戏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营销案例,通过妻子的假死,让自己的劣质产品打开了另一个销售渠道。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无从考证。但烧纸这一习俗无疑寄托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一种“孝心”。
说到孝心,关于纸钱还有另一个故事。
据说在唐朝时期,佛教盛行。在佛教中有来生转世一说,人们为了让逝去的亲人来世能有一个好归宿,通常会请寺院的和尚来念经超度。
那年,有一个县衙的官员老母亲去世,于是就把母亲的遗体送到了寺庙里,想让和尚超度一番。
然而,炎炎夏日,没过多久,遗体便开始腐烂发臭。寺庙和尚为了延缓遗体变质、掩盖难闻的气味,于是在尸体旁燃烧一些纸张,而后把纸灰洒进棺木内。
那名官员不解其意,质问和尚,和尚便告诉那名官员,烧纸就是烧钱,通过袅袅青烟传递到阴曹地府,这样去世之人就能在阴间接收到了。
驾驶证扣分记录查询官员信以为真,对和尚感恩戴德,在处理完母亲后事之后,还给寺庙捐了很多香火钱。
从那之后,烧纸的习俗从寺庙里流传到民间,逐渐盛行。后来,人们还用纸制作一些纸人、纸马,在亲人下葬的时候焚烧,同样是为了方便在阴间使用。
烧纸有讲究,也有禁忌
烧纸习俗的由来有很多说法,但无论如何,烧纸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历史,演变到现在,人们依旧在传承发扬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