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如图是气密性检查的实验操作,实验失败主要原因是( )
A.烧杯中的水太少
B.手捂得不够紧,导致热量不够
C.锥形瓶中没有水,导致长颈漏斗没有液封
D.导气管的橡皮管处没有弹簧夹
2.如图是“氮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物质属于单质
B.c点物质的化学式为HNO3
C.d点物质能使无酚酞试液变红
D.e点物质和f点物质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3.“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4.某化学小组将书本实验(图1)改为在球形管中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球形管中b、c处放置的是无酚酞试液浸泡后晾干的滤纸条。
具体操作如下:
I.在球形管中放入各药品,连接仪器;
II.挤压c处胶头滴管,放置一段时间;
Ⅲ.挤压a处胶头滴管,放置一段时间。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正确的说法有_____
①操作II时c处滤纸不变,说明水不能够使酚酞变
②操作Ⅲ时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b、c处滤纸条都变红
③图2实验能够说明空气不能够使酚酞变
④从图1、图2实验可知是氨气分子使无酚酞变
⑤从图2实验得出结论是:氨气与与水能够发生反应
⑥图2实验中,如果在a处先装一些氧化钙,滤纸条变的时间会缩短
⑦图2实验比图1实验具有环保、节省药品的优点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由我国主办,主场活动将在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6.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7.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CH4+2O2CO2+2H2O B.2H2O2H2↑+O2↑
C.2Na+Cl22NaCl D.C+2CuO CO2↑+2Cu
8.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匡威鞋店A.生理盐水
B.消毒酒精
C.液氧
D.碘酒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发展理念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表为某女士一天的营养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的比较(部分)。
项 目 | 摄入量 | 推荐摄入量 |
蛋白质(g) | 72.9 | 65 |
脂 肪(g) | 65.1 | 48.2~72.3 |
维生素C(mg) | 176 | 100 |
钙(mg) | 807 | 800 |
铁(mg) | 今年5月1日高速免费时间21 | 20 |
硒(mg) | 0.037 | 0.05 |
物生地可以报什么专业 |
①蛋白质、油脂和葡萄糖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
②钙、铁、硒三种元素中,该女士摄入的_____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
(2)制造汽车使用了镁铝合金、玻璃钢、聚氯乙烯等材料。上述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別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主页壁纸怎么设置(C4H8O2),试计算: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17.6 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硫酸厂向河中非法排放酸性废液,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试设计三种检测酸性废液的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镁与稀硫酸_____;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如果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中的某一种,请问如何检验?
提出假设:
假设1 摩擦剂是碳酸钙
假设2 摩擦剂是氢氧化铝
假设3 摩擦剂是_____(填化学用语)
[实验方案]取少量某牙膏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二氧化硅不和盐酸反应)则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若假设一成立,则会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若假设二成立,则会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
已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情人节送什么礼物给情人SiO2)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硅酸钠俗称“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氢氧化钠还能溶解木材中的纤维素等,盛放氢氧化钠的玻璃试剂瓶宜选用的瓶塞是_____(填标号)。
A 玻璃塞 B 木塞 C 橡皮塞
16.新新化学兴趣小组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借助数字传感技术监测蜡烛从燃烧直到熄灭的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分数的变化。并根据数据绘制图像如下:结合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燃烧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
(2)蜡烛是在____________时熄灭的,此时测得二氧化碳浓度为____________,此时密闭容器内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3)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4)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然后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短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处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①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二氧化碳浓度过大
②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太过低
(设计实验)③甲同学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先在空气中点燃两支蜡烛,然后用高玻璃杯罩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杯子内部上方的滤纸条先褪。由此说明高蜡烛火焰附近二氧化碳的浓度____________
④乙同学收集一瓶含氧气20%、二氧化碳80%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集气瓶中并密封,观察到蜡烛燃烧一段时间慢慢熄灭了,根据此实验现象可知(假设猜想)①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角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C
【解析】
锥形瓶内没有水的话,即使捂住锥形瓶,瓶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也不能使烧杯冒气泡,气体会从没有液封的长颈漏斗逸出,导致实验失败。故选C。
2、D
【解析】
A、单质的化合价为0,a点物质的化合价为0,属于单质,故正确;
B、c点物质属于酸,且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所以是HNO3,故正确;
C、d点物质属于碱,d物质是氨水,氨水能使无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
D、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5,,e点物质和f点物质,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故错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