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社区的建构——深圳南渔社区和三水渔民新村的比较研究
Ethn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民俗与民族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社区的建构
—深圳南渔社区和三水渔比新村的比较研究
姜欣怡
(广东财经大学应用社会学系,广东广州510320)
【摘要】广东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但现代化和域市化浪潮对许多传统习俗造成了严重冲击,其中就包括蛋民传统 婚俗。但笔者在对佛山三水河口水上新村和深圳南澳南渔社区两个蛋民上岸后定居的社区进行走访后发现,在蛋民传统婚俗简 化和与陆上人趋同的大趋势下,南渔社区蛋民婚俗的留存状况明显优于三水河口,其社区内部的凝聚力也更高。笔者认为,南渔社区的“蛋家婚俗”作为广东省非遗项目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这提示我们成功的非遗保育工作有利于传统习俗的留存,同时 也有助于社区的发展,重新形成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而这为当下非遗社区的建构提供了启发。
【关键词】改革开放;蛋民婚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建构
劳动节高速免费不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198 (2021 ) 04-051-04
【本文著录格式】姜欣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社区的建构—
—深圳南渔社区和三水渔民新村的比较研究[J].中国民族博 览,2021, 02 (04) :51-54,14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 文化与极具地方特的民俗。自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关 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颁布后,非遗 保育工作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各地开始重视申报非遗项目。但纵观我国非遗保护的发展历程,我们不禁思考,在轰轰烈 烈的“非遗热”之后,这些传统习俗是否真的得到了很好的 保护,对某一项目的投入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怎样的措施 才能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是否还有一些传统习俗因被排除 在了非遗浪潮之外而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广东省因其靠海且内部河网稠密的特殊地理环境,孕育 了一个独特的体—
—蛋民。畳民是指历史上在沿海及内河 上主要从事水上作业,以舟居为主的水上居民。由于其生活 方式的特殊性,该体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于蛋民研 究主要集中于族源、生产文化、与其他体的互动等方面,对于其信仰与民俗尤其是婚俗习惯的研究也较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蛋民陆续上岸,随着其传统作业方式的 消亡,蛋民的习俗开始呈现“陆上化”的趋势。
然而在某些地 区,畳民习俗被刻意地保留了下来。笔者的团队在2019年9 月-2020年3月中四次走访了沿海的蛋民聚居点——深圳南澳 和西江上的置民聚居点—
—三水河口,通过田野调査的方式,结合文献,对两个蛋民聚居点的婚俗及其变迁进行了考察。调 査后我们发现,2007年深圳南澳南渔社区的“蛋家婚俗”申请 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获得通过,®使得蛋民婚俗能够在该地得到传承和发扬。广东蛋民聚居区众多,有所谓“河蛋”和“海置”的区别,各个社区的置民习俗也有差异。@南渔社 区缘何能在众多的蛋民社区中脱颖而出,成功申请“非遗”?其非遗的头衔给社区建设带来了什么影响?笔者希望通过纵向 的蛋民婚俗流变以及横向的南渔社区与其他蛋民社区作对比,讨论非遗保护之下传统民俗的活化与复兴。
一、纵向比较:S民婚俗的流变
蛋民是生活在江河湖海上的一个特殊落,遍布于我国 两广、福建、台湾一带。学术界多认为蛋民形成于东晋时期,是百越族的遗支,在南迁过程中,与汉民族碰撞涵化,形成 今天独具特的文化落。
明清时期,蛋民的婚姻主要局限在其内部,其婚俗与陆 上居民间存在较大差别。如青年蛋民男女之间通过在船尾摆 放花草来表明自己的单身身份。要讨得姑娘芳心,男方还需 要过“蛮歌”这一关。在迎娶当天,男方只有“歌胜”才能 顺利娶到新娘。
晚清民国以后,随着社会地位地提高,置民逐渐被陆上 居民接纳,蛋民的婚姻习俗也开始受到了陆上居民的影响。
1930年代,伍锐麟在对沙南蛋民进行调查后发现,蛋民 基本都是一夫一妻制,入赘和童养媳的风气很盛行,还有“夜 嫁”的传统。但20世纪40年代后,置民的婚俗已经和陆上 居民差别不大了,许多传统风俗已很少见了。可以看出这个 时期蛋民的婚俗受到陆上人的影响较大。
新中国成立后,蛋民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陆续上岸,其
Chinese national Expo 51
中国民族博览►Chinese national Expo
生活方式因生活环境地改变而发生巨变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浪潮使蛋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受到挤压,文化受到威胁,婚俗 更加简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蛋民后代们的婚俗已非常 现代化,原有特基本消失。除了生活环境地改变,政府在 资金和政策上缺乏支持也是主要原因通过纵向对比,我们 可以看出从蛋民开始上岸定居到现在,其婚俗总体呈现简化 和与陆上人趋同的趋势。
然而,深圳市南澳南渔社区却是一个蛋民风俗留存尚好 的社区。据称,该社区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恢复了“畳家婚 俗”并于2007年将“畳家婚俗”申报为广东省非遗项目。今日的南渔社区将许多蛋民的传统
婚嫁仪式融人日常生活中,并围绕此发展出了具有当地特的旅游项目。
二、横向比较:三水河口与南渔社区
从横向的比较来看,南渔社区也是广东仅有的对蛋民婚 俗保存较好的蛋民社区。广东有较多的蛋民聚居点,新中国 成立后,广州、阳江、湛江、肇庆等地的蛋民逐渐上岸,建 立渔民新村。传统广东蓋民的婚俗包括许多内容,如行船接亲、哭嫁、夜嫁、咸水歌、祭拜妈祖等,各个区域存在些许差异,侧重点也不同。
因此,笔者选取了西江上的渔民社区三水河口水上新村 与海边的深圳南澳南渔社区进行对比,探讨两地蛋民婚俗的 异同。
三水河口位于佛山市,处于西江、东江和东平水道的交 汇处,50年代中后期,当地政府在河口沿岸规划统一的居住 区,称为水上新村,这使得大量的蛋民得以告别水上,幵始 大规模的上岸定居。®
在传统的蛋民婚俗上,三水河口的畺民迎亲时,女方哭嫁、夫妻之间对唱咸水歌、拜神拜祖@等习俗与南渔社区相近,但 定亲过程较为简单,因为新中国成立前当地人生活比较困苦,男方一般只给得起三四十块的礼金、家禽、礼饼和槟榔,女 方一般都不回礼,原因是对方给的聘礼不多,自己家庭也没 有多余的钱准备嫁妆。正式迎亲时新人不穿红的喜服,只是穿普通的新衣服,一般会穿黑。因为
黑是蛋民日常服 饰的颜,旧社会的观念认为女性不能穿着鲜艳,会被说是 风骚。(6:>出嫁时迎亲船队的数目也有讲究,男方的船队和船上 的人都必须是单数的,接上新娘后变为双数,寓意成双吉祥。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在船上进行的习俗逐渐消失,但仍有一 些传统习俗如唱咸水歌、哭嫁等有所保留。20世纪60年代 到70年代,因为政治原因,蛋民的传统仪式被迫暂停,20 世纪80年代之后,因为久不办仪式,加上政府对畺民的传统 习俗放任自流,导致三水河口的蛋民婚俗从改革开放至今一 直简化且与陆上人趋同,特仪式已经基本消失。
深圳南澳是著名的漁乡,位于深圳大鹏半岛,20世纪60年代初,宝安政府于南澳渔港滩涂划地筹建南渔村(后改为 南渔社区),安置蛋民上岸定居村民的祖先都是清康熙初期进人大鹏湾海域的蛋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口述资料显示,传统上,南渔社区的蛋民较重视下聘。送礼时男方船在前,女方船在后,船队形成半月形。男家船 用两船绑在一起,大嫂子摇浆,大伯掌舵,船上挂有灯笼、彩帐。男方和女方船对接后,男方便向女方送上定金、水果等,并拿到女方的生辰八字放置于船上的神台,烧三炷香,三天 后如没有打烂碗碟,就算订婚成功。结婚前男家要在船舱布 置新房,要请辈分高、子女多的男女来整理床铺,并撒糖果 到新床上让孩子们去抢,意在祝福新人多子多福。®
迎亲时,新郎家的船在左,新娘家的船在右,船头对船头,且新娘家的船头要高过新郎家的船。船身要挂三角旗、长礼 炮、喜帐,船门头上还要贴上喜字和一帆风顺的大红字。新 郎头戴毡帽,身穿长衫,腰挂两条红带,两鬓插银珠花,胸 戴一朵大红花。新娘穿上红袍,鬂插红花,脚穿花鞋。新郎
接亲船上要备有一对鸡、四瓶酒,一些糖果、水果等,并有 随船锣鼓乐队。@迎亲路上,新郎船需要一边行驶一边燃放鞭 炮,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等到船开到新娘的船边,新娘 被众多渔家妹簇拥走出门来,妹们边走边舞,后有锣鼓 乐队和几组舞龙舞狮队伍。而新郎的船上,有一名男扮女装 的渔民带领着一头戴渔帽、手操船桨的渔家姑娘,列队而行,一路做着撑桨动作,直到将新娘迎到家。新郎新娘在船舱外 焚香点烛拜大海,接着敬献鱼肉等供品,还要三叩头以敬天地,最后要向大海泼些酒茶。然后夫妻跪拜父母,新娘唱一首离 家歌,父母亦用唱歌表达祝福。随后,新郎用扇柄向新娘头 上轻敲三下,意思是新娘嫁过去后不能违反家规。新郎此时 也会唱歌表达夫妻二人同心的意愿,然后新郎接新娘上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蛋民上岸后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许多 仪式慢慢淡出了畳民的结婚过程。但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南 渔社区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保留了哭嫁、唱咸水歌、跳迎亲舞、祭拜妈祖等蛋民婚俗。60年代到80年代,由于“文 革”时期政府规定不许铺张浪费,所以居民结婚一般只领了 结婚证,没有举行传统仪式。
改革开放后,当地居民收入增加,政府对传统习俗也更 支持,当地置民逐步恢复了部分传统习俗。在结婚仪式方面,当地人依据上岸前的婚俗,对“蛋家迎亲舞”等仪式进行了 恢复与改编:人们把原本在水上划船的动作做了修改,放到 岸上,组成“摇船队”,也称迎亲队。队员身穿自制的鲜艳 服饰,腰扎围裙,头戴自织的花帽,手执竹枝,在屋前摆成 船形,由一位年长大婶身挂大鼓,击出划舟的鼓点,
众人便 按着鼓点,有节奏地划动手中的桨(小竹枝),向女方家划去。到了女方屋前,迎出新娘,由新郎手撑挂着红飘带的黑遮阳
52Chinese national Expo
Ethn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民俗与民族技艺
伞陪着新娘站在“船”上。按着鼓点节奏,移动小步,众人 划桨,热热闹闹将“船”划回男家来。婚礼结束后,新人大 概两天后回门,还要对女方家亲属长辈进行回访。^
经过比较发现,南渔社区的蛋民传统婚俗留存得相对完 整,保留了较多原有特,居民对这些传统的认同感也比较强。
与总体的大趋势相比,南渔社区呈现出逆潮流的状态,而与三水河口相比,在都经历了外部干预后,南渔社区的传 统婚俗在这段时期后便开始恢复,同时因为与现代婚俗结合 而有所发展。这样一个与总体趋势格格不人的社区吸引了我 们的注意力,我们将以该社区为例子继续探讨蛋民的婚俗。
三、申遗之路与迎亲II的标准化
据了解,南渔社区的迎亲习俗第一次被外人注意,是在 1979年。当年世界摄影大赛在南澳举办,参加
该大赛的摄影 师记录了蛋民迎亲时的场面,®南澳蛋民独特的婚俗仪式第一 次被大家熟悉。当时的妇联干部陈惠琪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南 澳畳民,觉得应该承担起传承传统婚俗的责任,于是她一边 进行宣传,一边组织起社区内第一支正式的迎亲队,并对迎 亲舞进行进一步改编。®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年轻人从老一辈蛋民的教导中熟知 了自身传统婚俗,迎亲舞也越发成为其中关键的一项仪式。陈惠琪组织的迎亲队也慢慢发展成熟,拥有了固定班底,有 人假扮新郎新娘,有人假扮媒婆,也少不了跳舞的人。此时 的迎亲舞不再只是自娱自乐,而是成为了一个在婚礼之外也 可以被表演的节目。虽然这个时期的婚俗主要还是靠社区干 部与村民自发的保护,但此时初具规模的迎亲舞在深圳本土 已小有名气,得到了一些关注。
南渔社区蛋民婚俗真正的非遗之路,始于2007年的一次 会演。因为小有名气且具有特,迎亲舞队伍被选去参加会演,并且在比赛前政府派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亲自前来指导。陈惠 琪指出:“2007年需要派队伍去广州参加一个岭南的会演,上面的人看了我们的表演,觉得不错,就让我们排练打算派 我们去。博物馆的馆长亲自来指导,给我们排练,排了一个 下午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去广州。广州那个时候有五十多个 节目,七个金奖,我们是第一名。后来上面就很重视我们了,就给我们申请省的非遗”。
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陈惠琪作为“蛋家婚俗”传承人,继续宣传和发扬蛋民婚俗的文化。
取得了“非遗”的头衔,迎亲舞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重视。市和街道办政府定期给南渔社区拨钱用以升级迎亲队的服装 道具等,也常派代表对现有舞蹈进行改进。省市领导经常前 来观看表演,迎亲队也经常去其他地方表演。近三四年政府 更是加大了对其外出表演的补助。从中看出,“S家迎亲舞”仪式是南渔社区独有的特和招牌,不仅是南渔社区得以成功申请非遗的敲门砖,也是该项目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南渔社区为了进一步扩大“蛋家婚俗”的影响力,开始构建 一套“标准化”“典型化”“模式化”的蛋民婚俗,其中“迎 亲舞”就成为了南渔社区蛋民婚俗与别处不同的新的侧重点。
“迎亲舞”原本是渔民自发组织的,表演形式比较随意。但在申遗成功后,以陈惠琪为首,社区干部们开始对“迎亲舞”进行改造。改造后,“迎亲舞”具有极强的表演性,成为了 当地蛋民文化的一张名片,迎亲队经常受邀参加演出,曾参 加过全国举办的新世纪大巡游、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大 型演出。
由此可见,南渔社区的迎亲舞有一定的历史,并且基于 一定的众基础而能够在社区内得到广泛认可。其因为获奖 而成为了南渔社区的一项特,在申请非遗的过程中也成为 了“蛋家婚俗”这一项目中最核心的部分,甚至在很大程度 上等于“畺家婚俗”本身。经过这一系列的发展与改造,南 渔社区的迎亲舞从一项传统仪式逐渐过渡成了一种标准化、专业化、艺术化的舞蹈表演,迎亲队也成为了一支职业舞队。这一过程也正是南渔社区“畺家婚俗”标准化的过程。
四、“非遗”项目对社区建构的影响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南渔社区蛋民婚俗良好的留存状 态主要源于外部力量的干预。自南渔社区申请“非遗”成功 以后,当地对于畺民风俗进行了重新包装。通过资金投人、社区建设和文化认同三方面,将蛋民的婚俗重新“植入”了社区。
(一)资金的投入
“蛋家婚俗”非遗项目立项后,市、区政府提升了对南 渔社区的重视程度,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不仅定期拨款 给社区的迎亲队升级服装道具,报销去各地演出费用等,而 且也更加注重社区居民基本生活的保障,如发放扶贫补助,为村民购买社保等。当地也以该非遗项目为核心,开发了迎 亲舞蹈表演等一系列可供贏利的旅游项目,成功地吸引了许 多游客,促进了南渔社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升了该社区 的总体经济水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渔社区得到了来自政 府的资金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査家婚俗”项目的发展,而 且为南渔社区的整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打完新冠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二)社区的建设
该非遗项目为南渔社区带来了大量的资源,一方面为迎 亲队创造了更多外出表演的机会,使蛋民婚俗得到了较好的 宣传,另一方面吸引游客来到南渔社区旅游,促进社区旅游 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在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下,南渔社区进行 了整体性的规划和改造。深圳海事局局长张建斌积极推进社 区延长社保补贴金返还年限、延长原村民生态补偿金发放年
Chinese national Expo 53
中国民族博览►Chinese national Expo
限,并推动多元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一社区一特”创 建工作火热开展,提升南渔社区非遗文化的独特性。®社区居 民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南渔社区开设了长者食堂应对社区 的老龄化问题。@三支志愿服务团队建立,助力非遗活动的开 展。⑭由此可见,南渔社区的社区建设开展得较好,产业发展 和居民权益保障同步进行。
(三)文化的认同
“蛋家婚俗”非遗项目的成功立项也提升了南渔社区的 凝聚力与社区居民对“蛋民”这一身份的认同感。由于“”期间政府禁止铺张浪费,所以蛋民结婚时不能举行传统仪式。据陈惠琪介绍,她于1966年结婚,结婚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领了个结婚证。改革开放后,蛋民传统婚俗仪式在一些村 民自发传承下得以渐渐恢复,非遗项目的申报加大了对蛋民 婚俗的保护力度,通过“再造一个传统”,用标准化的规则 规定了蛋民婚俗保护与传承的内容。而这一套规则不仅唤醒 了老一辈蛋民对传统婚俗的记忆,也加深了年轻一代S民对 自身传统习俗地认识。作为传承人,陈惠琪指出:“我经常 告诫年轻人,要把这一习俗传承下去”。通过参与迎亲队的 表演、将传统婚俗仪式加入自己婚礼中等途径,南渔社区年 轻人培养了传承这一习俗的使命感。“蛋家婚俗”非遗项目 成为了南渔社区居民共同的文化纽
带,南渔社区的男女老少 由此加深了对所在社区的身份认同,体内部的凝聚力也得 到提升。
另一方面,“迎亲舞”作为当地的文化招牌,给居民带 来了切实的利益。经“标准化”后的蛋民婚俗不仅在蛋民后 代的婚礼上沿用,而且贯穿于南渔社区的社区文化的方方面 面。一直以来,南渔社区都会定期举办“非遗保护走进社区”的活动,用来宣传“蛋家婚俗”项目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居民加深了对传统婚俗的理解,也培养了传承传统习俗 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五、小结:一个非遗社区建构的启示
深圳南澳南渔社区与佛山三水区河口都是蛋民上岸后聚 居的区域,因为生活环境地改变其自身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 大程度的冲击,有些有特的仪式活动逐渐简化,或者与陆 上人同化,留存状况大不如前。但在这一大趋势之中,不同 地方S民传统婚俗的留存状况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一不同 在笔者选取的两个田野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经笔者比较发 现,进行非遗申报与否是影响一个地方传统习俗留存状况的 重要原因。深圳南澳南渔社区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蛋家 婚俗”的非遗项目申请成功之后,成为了南澳地区乃至深圳 市一块亮眼的文化名片,为深圳南澳地区培养了除了滨海观 光之外的另一独具特的旅游增长点,促进了该地区旅游业 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收益。同时,也让当地的蛋民后代熟
54Chinese national Expo 悉了ft身的传统习俗,并在非遗传承人等老一辈蛋民的引导 之下,自觉意识
到应该建立文化自信,担负起传承传统习俗 的责任。而这样一种基于自身传统习俗形成的连结,也为整 个社区培养了一种共同的身份认同与情感认同,增强了社区 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由此可见,成功的非遗保育工作不仅有 助于传统习俗自身的留存与发展,也有助于促进社区发展,在物质层面带来切实的利益和收益,在精神层面重新形成社 区的认同和凝聚力,为社区的治理提供较好的众基础。
通过对于南渔社区的研究,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社区依托 非遗保育项目发展和建构的模板。非遗项目促进了南渔社区 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使其在物质层面拥 有了留在南渔社区的可能性,但我们面对该问题时往往会忽 视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如果说南渔社区经济得到发展解 决的是“能留下”的问题,那么“蛋家婚俗”的申报与发展,以及在此期间南渔社区居民的参与解决的就是“想留下”的问题。罗伯特•E •帕克曾说过:“一个社区应该使人能够有 归属感”。如今我们越发重视对于城市中社区的建构,以及 城市中的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维系,却忽略了传统村落或社区 在城市化的冲击之下面临解体,内部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大大 减弱,其居民为了寻新的归属感,被迫去往城市或别的社区,从而可能出现对流入地的社会秩序提出挑战的现象。而南渔 社区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一个非遗保育项目的开展,绝不仅 仅是保护了一项传统文化那么简单,它为我们提供了维系某 一社区现有的秩序与体内部现有的联系的新思路,为现代 社会的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手段。I
注释:
① 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文化馆。
② 秦璞.河蛋与海蛋珠蛋[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③ 南渔社区“蛋家婚俗”非遗传承人陈惠琪的口述。
④ 百度百科—
—三水河口。
⑤ 何葆国.娶亲“十二碗”与客家食俗[J].民族论坛,2006 ( 11 ):抖音话题
36.
⑥ 三水河口蛋民受访者的口述。
⑦ 蛋家人的岸上家园——南渔村,深圳都市报,A04版。
⑧ 南澳渔民的特婚俗:水上迎亲,全影网。
⑨ 传统渔民娶亲风俗再现深圳南澳,凤凰网。
⑩ 陈惠琪的口述。
⑪杨文川.小渔村兴起休闲游——深圳海事局助南渔社区走发展转型 之路[J].珠江水运,2012 (4 ) :38-39.张柏芝与谢霆锋
⑫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关工委深入南渔社区开展调研座谈活动,大律师网。
⑬南澳办事处长者食堂开业啦!破解老人做饭难痛点,南方报业传
(下转第141页)
Music and dance,音乐与舞蹈
方和越南两地包含的所有竹制乐器,运用总结归纳法,通过 归纳两地竹制乐器的习用功能,得出比较结果。
三、结语
竹乐器的发展及其生存态势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必然受到当代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随着我国学术界开展的“中国与周边国家跨界族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学 潮的推起,中越苗族抑或是其他的异国同源民族将会受到更多学者的重视,本文从宏观上对两地竹制乐器建立起一种联系,打破了国家地域的划分,通过田野调査等方式对越南现存竹制乐器进行了细致的搜集和整理,并系统梳理
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运用归纳、总结、列举的方法对两地竹制乐器的本体和器乐文化各自展开数据列举和比较,为进 一步探寻两国竹制器乐文化共性的渊源关系及差异性的原因提供数据参考。I
参考文献:
[1]杨秀昭,卢克刚,何洪,叶菁.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M].桂林:
漓江出版社,1989.[2] 杨秀昭.广西特器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3] 杨秀昭.简论广西少数民族乐器[M].上海东方音乐学会上宣讲,
1987.
[4] 袁炳昌,毛继增.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986.
[5]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广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
2007.
[6]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贵州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
2006.
[7] NHAC K H I DAN T〇C VlgT NAM (越南民族乐器)[M].VlgT NAM HA
N〇I:NHA XUAT BAN VAN HOA,1984.
[8] Trin H i?u S c t n.V A N HOA HM00NG (苗族音乐文化)[M].VlgT NAM:
NHA XUAT BAN VAN HOA DAN T〇C,1996.
作者简介:高嫵(1984-),女,汉族,山西忻州人,广西艺术学院,讲师,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理论、跨界民族音乐比较
研究。
(上接第54页)
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⑭南渔社区:打造志愿服务团队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
发展提供新路径,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
参考文献:
[1] 仇兵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效果评价体系[J].晋中学院
学报,2018, 35 (4 ) :29-32.
辣妈livia韦雪
[2] 王瑜.近15年来蛋民文化研究述评[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 29 (2) :25-30.
[3] 宋力行,李晓霞.论广东畺民婚俗演进一以阳江市海陵岛为例
[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4) :84-91.
[4] 伍锐麟.沙南蛋民调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93.
[5] 董立功.广东蛋民婚俗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 (S1 ):
205-209.
[6] 陈序经.置民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 146-158.
[7] 吴水田,冯蜚霏.广州南沙蛋民水乡婚俗文化及其开发探析[J].
兰台世界,2016 ( 11 ) :21-23.
[8] 雷汝霞,吴水田.浅析阳江闸坡畺民婚俗地传承与保护[J].南方
论刊,2017 (4) :80-83.[9] 邱运胜.都市边缘区渔业置民的生计、信仰与曰常生活—
—广州 渔民新村的个案研究[J].文化学刊,2015(12) :18-23.
[10] 吴水田,雷汝霞.西江流域蛋民婚俗仪式文化及其旅游开发探
讨[J]•梧州学院学报,2018(5) :1-6.
[11] 管玉梅,黄诚,夏冬艳.生境变迁下海南蛋民的生存现状调查
[J].文化学刊,2019-05-20.
[12] 龚坚.西江置民的文化传统及传续机制一基于肇庆蛋民的田
野考察[J]•百学院学报,2017, 30(3) :19-24.
多吃火龙果的好处
[13] 肖璇,吴建华.岭南蛋民俗文化旅游幵发模式初步研究[J].价
值工程,2014, 33 (32 ) :7-9.
[14] 张丹丹,吴刚,王昭旭.分析海南蛋家民俗旅游开发价值[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 (9 ) :141-142.
[15] 胡波.生态环境挤压下的蛋民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J].
史林,2014 (6) :113-121,182.
作者简介:姜欣怡(2000-),女,汉族,湖北荆州,本科,研究方 向为传播社会学。
指导老师:徐靖捷,广东财经大学应用社会学系讲师。
Chinese national Expo    1 4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