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境遇及传承保护
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境遇及传承保护
第23卷第6期
2008年l2月
柳州师专
JournalofLiuzhouTeachersCollege
V01.23No.6
Dec.2008
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境遇及传承保护
陈丽琴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壮族传统服饰是壮族文化标志之一,在现代社会里出现了衰落与蜕变的趋势.论文通过对壮族服饰的
实地调查,研究壮族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境遇,分析影响其传承的因素,探索在现代语境下壮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发
展的途径.好看的言情小说完结的
关键词:壮族服饰;现代境遇;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20(2008)06—0001—05
壮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
璨明珠,具有自己独特的款式风格,精致的工艺,悠久
的历史及世代相承的传统.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
推进和改革的深入,壮族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融入现
代社会,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既冲撞又交融,这
种交流激荡着壮族人的思想观念,他们的服饰观念和
服饰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传统的壮族服饰艺术已呈现
衰落的面,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本文通
过对壮族服饰的实地调查,研究壮族传统服饰在现代
社会的境遇,探索在现代语境下壮族优秀服饰文化传
承和发展的途径.
,壮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境
从调查情况来看,壮族衣着的变化以1978年的
改革前后为界限显现出一个明显的分水岭.改革开放前壮族传统服饰已经受到了影响,只是城镇变化较大,而在乡村还可随处见到壮人身上穿的土布衣裤.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壮族男装依旧为对襟唐装,头包黑头巾.妇女着右衽镶边的土布上衣和长裤,包头帕,
扎围裙,桂西山区还可见到史料中记载的那种需要五六斤布做成的"百褶裙",这种裙子与已婚女子的
发髻一
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四清"运动中,成为
移风易俗的对象而后消失.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尽管时装潮不断冲击,传统服装仍为广大乡间壮族同胞喜爱.而改革开放后,壮族同胞进入了完全开放性的生活环境之中,壮族的传统服饰也因此而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变化,并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变迁态势: (一)传统服装礼服化.在壮族地区,人们在日常
生活中已少穿或不穿过去作为支系标志的传统服饰了,取而代之的是从市场,商店购买的成衣,汉装或西装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角,这方面在青年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传统服饰逐渐由日常生活必需品转变为人们在节日,庆典,宗教,丧葬,婚礼等仪式上穿着
的礼服,成为年轻人对传统怀念的某种象征.例如在传统服饰文化保存相对完好的黑衣壮地区,作为黑衣壮区别外族的黑衣裤,黑头帕如今也只在中老年人身上到,黑衣壮的青年人已很少有人再穿了,众多的
黑衣壮青年走出大山,到外地务工,经商,求学,在五农行定期存款利息
彩缤纷的都市文化吸引下,他们被迫改变了审美心理
和审美趣味,平时不再穿黑衣服,只有在村子祭祖,丧
葬,婚礼等场合和节日时才穿上自己的传统服装.他
们不N-认为自己的传统服饰是美的,甚至传统服饰消
失了也不觉得可惜.随着与外面世界的接触不断增
多,黑衣壮不断改装,已从原来的全身是黑过渡到"上
家庭作坊式生产项目蓝下黑白头巾",再到如今的多姿多彩.面对社会如
此剧烈的冲击,"黑衣壮究竟还能黑多久?"…这是很
多人都在关注的问题.
(二)传统服饰材料与制作方式大为改变.传统
服饰的材料已非本土原料,衣料,绣线,染料多是外地
泊来品,机织宽幅工业布取代传统蓝靛染成的窄幅蓝
黑土布,成为人们常用衣料,饰物也多为购买产品,且
较过去有所减少.传统绣花所用的绣线多为厂家生
产的丝线,本地自产的土布和丝线等使用率大大降
低,甚至渐渐消失.而由于苎麻,靛蓝等纺织染原材
料生产的缺乏,壮族女性承担大量以前男性从事的农
活或走出家庭工作,年轻女性不再掌握传统的服饰制
作技艺等原因,以户为单位进行单件制作的壮族传统
[收稿日期]2008—09~06
[作者简介]陈丽琴(1968一),女(壮族),广西大新县人,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
授,研究方向:民间文艺.l
服饰制作方式在很多地区已大为衰退.同时,体现工
业文明的民族服饰成衣化的生产新方式也出现了,这
生旦净末丑的意思种新的生产方式割断了服饰文化与其居住地的自然
与人文环境的密切联系,改变了传统服饰文化的创造
方式.传统的土布被各种纤维织物所取代,地域性特
玉林中考成绩查询点消失殆尽,通过穿用土制布衣与其祖先产生的情感联系也无所依托.成衣化批量生产使各个支系的服装特点趋于同一,民族支系符号标志的功能逐渐消失.省时省力的机械化加工代替了传统服饰的手工工艺,如机绣和电脑绣取代手工刺绣,印染替代蜡染等,并出现大量的塑料珠饰,使传统的由造型,图案, 彩,技艺组成的符号系统的文化性遭到破坏,视觉效果亦大不同于传统了.
(三)掌握服饰制作工艺的人日愈减少.由于壮
族传统服饰的礼服化,服饰材料与制作方式的改变, 使传统的棉花种植,种桑养蚕,纺纱织布,染料种植与制剂,染布的活动逐渐减少,许多地区纺车,织机,染
缸等工具已被搁之楼阁或劈成柴薪,传统的纺织,印染,制衣,刺绣等服饰工艺也随之衰微,掌握服饰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在笔者调查的壮族地区,如今只有上了年纪的妇女还在织布,染布,刺绣,年轻女子已不做这些活儿了,她们热
衷于外出打工挣钱,攒私房钱给自己办嫁妆,喜欢穿时尚的现代服装.一次笔者和几位身穿时尚成衣,正在晒台上嘻哈笑闹的壮族姑娘聊天,问她们为什么不再自己制作传统服饰时,她们都笑了起来:"现在哪个姑娘还织布啊?大家都忙着打工赚钱了."一位名叫
阿娇的姑娘说:"有了钱什么都好办,可以到街上买漂亮的衣服,为什么还要自己做呢?又辛苦,(做的衣服)又不好看."这可以说代表了现代壮族年轻女性的心态.拥有精湛手艺的人逐渐老去,新一代人则对传统服饰工艺完全陌生,随着时代的变迁,壮族传统服饰风格已处于急剧变化,工艺处于加速衰落之中.
造成壮族传统服饰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社会变迁与异质文化移入.1949年后,壮
族地区开始进入全面的社会变迁.上世纪五十年代
的,人民政府基层政权的建立等使社区的政治,经济生活国家一体化,也实现了壮族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转轨,致使壮族社区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处于文化传播的前沿.与此同时,现代教育大发展,本无
文字的壮族借助汉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包括价值观念在内的全新的异质文化教育,而这一接受过程是自愿的而非强迫的.这种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与接触,经过五十多年的积累,至今天已呈现非常明①据笔者于2005年1月调查所得情况.
2
显的效果:大批接受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壮人已渐渐融入到汉文化为主体的国家政治与经济生活中,并在语言,观念习俗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变,逐渐趋同汉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从集体生产活动的土地中解放出来,壮族地区的农民也和全国农民同胞一样,真正成为他们劳动生活的支配者,而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结果, 为后来的壮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迁移提供了可能. 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刺激了我国乡村市场网络形成,从城市到乡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物化商品,即便是偏远地区的人们也能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物质商品便利.传统的手工产品
也因之而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的手工纺织,服饰等手工技艺所受冲击尤甚.市场经济的刺激同时带来
不可避免的劳动人口流动与迁移:经济产业落后的地
>江米包粽子需要泡多长时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