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难题及其破解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民心工程,事关社会稳定及和谐校园建设。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困难存在的原因分析,并根据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做法和对策,为高职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公里千米关键词“高职学生 就业难题 对策
Abstract:The guidance polic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employment.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s government’’s high attention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anlyzes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and gives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to improve vocational students’’ capaci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Countermeasure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焦点难点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60%左右,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就业质量如何,事关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探索高职学
生就业问题,关注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是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尽管部分具有鲜明特的高职院校就业形势一直不错,但高职院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普遍存在总体就业率不高、就业质量更低、职业适应时间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物质精神待遇低、自主创业成功率低等诸多就业难题。
一、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因素比较复杂,存在着众多深层次的复杂原因,既包括外部的政府社会影响因素,又包括高职院校内部和学生自己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和社会层面的原因
除了惯常所得出的客体上“认识不到位”,主体上“宣传不到位”、“质量不到位”等原因外,以下3个方面尤为不能忽视。
1、现行用人制度设立“学历门槛”,过分地讲学历。这种制度导致企事业单位在用人上首先不是唯能力论,而是唯学历论。一些单位即使非大学和科研院所,也不得不在人员招聘、
干部晋职上规定第一学历是统招本科,甚至是毕业于“211工程”大学。这也就意味着,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即使后天多么努力、多么出众,也难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过去不设“门槛”的制度下,一批“老中专生”、“老技校生”脱颖而出,成为时下中国经济社会诸方面的中坚力量。
2、技能型人才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偏低。上世纪50年代乃至其后的80年代,人们对技能人才非常羡慕,因为他们的待遇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转型,走入市场中的一些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甚至倒闭,以工人为身份自然成为不情愿的选择。即使现在呼吁高技能人才紧缺,但从高职院校走出来的学生经济收入依然差强人意。职业教育从而与老百姓“学有所值,毕业后真正能挣着钱”的朴素愿望存在差距。政府不可能对企业进行工资额度干预。但政府能做的,比如强化就业准入制度,保障受过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技能及技能证书人的基本权益,在很多地方仍未执行到位。
3、职业教育仍然是一种低层次教育。政府和学界一再呼吁并认定,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但实质上,目前其最高也只是一种专科层次的教育。从招生批次、资金投入以及管理者级别等方面都一再显示了这一点。位次居于普通高等教育之下,学生就业难偏低自然也不奇怪。
(二) 高职院校自身的原因
1、高职院校自身定位不准确
万有引力常量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确定位直接影响着高职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所培养的人才能否顺利的就业。定位问题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我国高职定位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一些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强调学科型的倾向,或仍然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只是根据本科相关专业进行缩减和压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压缩饼干”式的高等职业教育。这种“压缩饼干”式的培养方式和学校的定位、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关系。第二种倾向是自目追求“专升本”的倾向。有的高职院校认为办学层次越高,水平也越高,自目追求学校升格。不安心在高等职业教育上办出特,办出水平。
两种错误倾向造成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也就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由于定位不准确,有些高职院校不知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办学与经济市场的需求脱节,完全不了解企业、行业的需要,更谈不到按照岗位技能标准去加强实践教学并塑造人的职业观和职业责任感。出现了一方面是社会上技能型人才缺乏。而另一方面却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严重,这种矛盾的现象已充分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
位远远没有适应社会的需要,而社会需要恰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力量源泉。“必须明确高职培养的人才是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就是高素质和很强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由于定位不科学、不准确,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有些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它没有凸显出自己的应用性特,还未摆脱普通高校学科教育的影响和束缚,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学术不精深,实践能力不强,眼高手低;有些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与中职学生相比,并没有明显表现出其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优势。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
新手怎么开网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为学生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它又具有强烈的职业教育的属性,必须针对职业岗位所必须的技能,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通过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
一些高职院校没有按照产学结合的发展途径办学,仍旧按照传统的“二段论”安排组织教学,
为了确保毕业生最后一年的学习质量,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毕业生要通过“双证书”(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中的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和实践考试,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在企业用人和毕业生学业之间出现了一个“时间差”;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实践环节仍摆脱不掉验证性的实习内容;“双证书”制度缺乏针对性,只作为教学计划之外的“体外循环”考核体系不合理,不以掌握什么能力作为考核目标,而仍然采用一张试卷决定学期成绩,实践环节考核不与生产实践过程结合,不与实习单位联合对毕业生进行综合考核。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还未能很好地适应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学校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不能适应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仍然按计划模式运作,而培养的目标仍然是高层次人才、理论型人才、甚至“精英人才”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极其严重。而这些倾向最终导致其培养的毕业生不论是在培养目标上、知识构建上,还是培养的高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都与市场存在差距,高职大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能力适应性较弱等问题。
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得力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
退休人员丧葬费标准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很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并不令人满意,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就业机构不健全,职业指导开展不力。二是就业教育不到位。对学生的经常性就业教育少,造成了学生缺乏必要的就业知识和求职技巧。二是工作条件不具备。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缺少固定的场所和必备的工作条件。三是就业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不足,导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缺乏广泛的交流,信息流通渠道不够畅通,政策宣传不够及时、到位,数据处理效率较低等,造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求职,招聘过程中信息流失及低效率问题;四是就业指导课程具有随意性与临时性的特点。一些学校就业指导课未列入教学培养计划,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五是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只针对毕业生,课程体系没有做到全程性。课程内容偏重单一择业技巧,商业性的指导较多,教育性的指导较少,就业指导课变成了应付就业面试的指导。六是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人员大多是由搞就业工作或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和领导兼职,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培训,对课程的设置、规范与建设,思考研究得还不够,难以保障就业指导课的效果。由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不力,从而导致学生择业定位不准确,毕业生缺乏对社会职业状况、人才市场动态、个人择业口标以及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等方面的正
确认识和了解,当学生离开学校去求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发现自己尚未作好就业准备,对职业性质的认识,职业技能的要求,以及对社会的了解等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导致了择业过程的自目性、无序性和从众性。
(三) 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原因分析
1、存在种种不正确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值偏高;一次性就业和职业终身制观念仍比较突出;消极等待,主动意识缺乏;过分看重专业对口;职业定位不明确,职业理想模糊;
最新情侣网名2、存在种种心理因素:悲观心理;焦虑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不满心理等
3、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急待提高: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实践技能欠缺;缺乏应有的诚信;缺乏职业(专业)实践经验;
二、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和社会层面
政府和社会层面应该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
元化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职教发展创新之路。更重要的是要为高职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对高职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和深度。
(二)高职院校自身层面对策分析
朝代的先后顺序1、准办学定位,积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市场需要
高职院校要按照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的要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拉动内需、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专业方向,通过更新、调整及增加必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训实习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要贴近当前产业转型、调整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形成了适应首都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结构。学院专业建设以“围绕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为宗旨,紧密结合首都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建有财经、旅游、电子信息、文化教育和艺术设计共5类19个高职专业,基本覆盖了现代服务业主要领域。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拓展就业深度和广度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积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全面推广现有的“菜百黄金营销”、“7-11店长”、“华西证券客户经理”等多类型订单班模式,为企业订单培养人才,并与北京市商业服务业的品牌企业全聚德集团、西单友谊集团、菜市口百货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拓展了高职学生的就业深度和广度。
3、强化高职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提高就业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