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同步达纲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婵娟(chán) 倒涎(xián) 锱铢必较(zī)
B.援例(yuán) 剥啄(zhuó) 清沁肺腑(qìn)
C.蕴藉(jī) 灞桥(bà) 举不胜举(shènɡ)
D.付梓(zǐ) 斟酌(zhēn) 岑寂无声(cé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附带 炼字 深恶痛绝
B.斩截 玩索 孤零零
C.搅扰 迷离 枝离破碎
D.尺牍 自励 推陈出新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
B.不过它更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意”。
C.“推”可以无声,“敲”会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D.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必须都有的好习惯。
4.下列句子中,括号处应填的一组关联词是( )
①( )是阅读( )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父亲节祝福语短信 ②( )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 )语言的精练( )吻合,你( )会逐渐达到艺术美。
车被淹了怎么办
A.不管 还是 只要 和 或 才
B.无论 还是 只有 或 和 就
C.无论 或是 只有 和 与 才
粗组词语 D.不管 或是 只要 与 和 就
地下城安全模式解除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
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立夏和夏至各代表什么意思
5.这段文字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男孩子名字
6.作者说:“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根据这一论断,说说下面原句与修改句在表意上的差别。
(1)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句:忍看朋辈成新鬼 (鲁迅诗)
(2)原句: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蹓达、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