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第二学期年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B)(1)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堂号:________
密封线内不准答
……………………………………密…………………………………封………………………………………线…………………………………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复习题    法0808
                                                                     
                                                                     
得分
评阅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  (1)  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  (2)  关系。
2、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  (3)    (4)  组成的。在“如果p,那么q”中,“p”和“q”  (5)  项,“如果,那么”是  (6) 
3、若SA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  (7)  ;若S OP取值为假,则S EP取值为  (8) 
4、若“r←(p∧q)”取值为真,r亦取值为真,则p∨q取值为  (9) 
5、两个性质判断的主谓项周延情况是不同的,这两个性质判断是  (10)  关系。
6、以“没有M不是p”为大前提,“没有M不是S”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必然得出结论。其结论是  (11) 
7、如果S EP为真,那么根据性质判断间的 (12) 关系,我们可以确定汽车品牌排行榜S OP也是真的。
8、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p→r)∧(s→t)∧(r∨t)→  (13) 
9、复合判断的逻辑性质是由  (14)  决定的。它是复合判断的  (15)  项。
得分
评阅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交叉关系不是全异关系”与“F判断与H判断不是全异关系”,这两个判断的种类是(    )。
A:两个都是关系判断    B:前者是关系判断,后者是性质判断
C:两个都是性质判断    D:前者是性质判断,后者是关系判断
2、如果一个推理的前提与结论都是假的,其推理形式(  )。
A:必然有效            B:必然无效
C:不可能无效          D:可能有效
3、如果对两个相互等值的判断( ),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A:同时肯定            B:肯定一个,否定一个
核酸检测有效期是多久C:同时否定            D:不肯定也不否定
4、一个有效的三段论AAI式,其大小项在前提中均不周延,该三段论为(  )
A:第一格              B:第二格
C:第三格              D:第四格
5、下列各例中,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概念分为内涵和外延
D:性质判断分为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
6、如果断定“张三既笨且懒”与“张三既不笨又不懒”这两个判断都假,那么(  )的要求。
A:违反同一律师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7、SAP真并且POS真,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关系。
A:同一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
8、“没有S是P”与“没有S不是P”这两个判断:
        A:质与量均相同       B:质相同而量不同
        C:质与量均不同        D:质不同而量相同
9、与如果甲考上大学,则乙也考上大学”相矛盾的判断是(  )。
A:甲没考上大学乙也没考上大学  B:甲没考上大学而乙考上大学
C:甲考上大学而乙也没考上大学  D:只有甲没考上大学,乙才没考上大学
10、与“并非 ‘这种商品物美价廉’ ”等值的判断是(  )。
A:这种商品物不美价不廉      B:这种商品物美而价不廉
C:这种商品物不美而价廉      D:这种商品物不美或者价不廉
11、若肯定“p q”且肯定“ pq”则 (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 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12、“这个人不是四川人,这个人是云南人”,所以(    )。
A:四川人不是云南人    B:云南人不是四川人   
C:有的四川人不是云南人 D:有的云南人不是四川人
13、“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没犯人,所以,人没犯我。”这一段议论所用的形式是(    )。
A: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B: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C: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样
D: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14、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关系。
A:既对称又传递          B: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既非对称又非传递
15、河北省的省会最初是保定,后来是天津,现在是石家庄。这句话(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不违反逻辑规律    D:违反排中律
得分
评阅人
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题要求】:根据所学逻辑知识,判断各题中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将其答案分别填入答题纸中相应的位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
1.“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一个简单判断。
2.“他的学习成绩是不算好的”,该判断是否定判断。
3.“上海是中共的诞生地”中“上海”与“中共的诞生地”是全同关系。
4.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5.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判断中,“入虎穴”是 “得虎子”的充分条件。
6. 若否定 p q,又否定q p,则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7.如果同时肯定“pq”和“pq”,则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8.“北京在上海的北面”和“北京是大城市”这两个判断都是性质判断。
9.“所有的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这个判断的主项周延,谓项也周延。
10.如果一个演绎推理的形式正确,则结论真时,前提一定真。
得分
评阅人
四、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有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其结论是O判断,因此(    )。
①前提中一定有个O判断      ②前提中肯定有个E判断
③前提中不一定有E判断      ④前提中不一定有O判断
⑤前提中必有一个否定判断
2、违反同一律要求出现的逻辑错误是(    )。
①模棱两可  ②不置可否  ③偷换概念  ④ 转移论题  ⑤自相矛盾
支付宝好友3、从“某校教师都是浙江籍的”这一前提出发,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
1有些浙江籍的是某校教师穿越火线雷神
2某校有的教师是浙江籍
③ 并非某校有的教师不是浙江籍
④ 浙江籍的都是某校教师。
⑤ 并非某校教师都不是浙江籍
4、与“只要人人都遵纪守法,社会秩序就会稳定。”这个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旧空调回收价
      如果人人都不遵纪守法,那么社会秩序就不能稳定。
只有人人都遵纪守法,社会秩序才会稳定。
      只要社会秩序是稳定的,那么人人都是遵纪守法的。
    如果社会秩序不稳定,那么并非人人都遵纪守法。
只有人人都不遵纪守法,社会秩序才不会稳定。
      只有社会秩序稳定,才是人人都遵纪守法。
      或者人人都不遵纪守法,或者社会秩序是稳定的。
      并非社会秩序不稳定,但是人人都遵纪守法。
5、下列主项或谓项属于负概念的判断是(      )。
①尼泊尔不是非洲国家  ②“批评”是非传递关系  ③脚踏车是非机动车
④非集合概念都是概念  ⑤非模态判断是不含模态词的判断
得分
评阅人
五、推理分析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答题要求:推理形式一律写横式公式(1分);判断形式是否正确有效用“”表示,无效用“”表示(1分)。
1.一个人只有意志坚定,他才能做出成绩,他做出了成绩,所以他是意志坚定的。
2.如果他基础好并且学习努力,那么他能取得好成绩;他没有取得好成绩;所以,他基础不好,学习也不努力。
3.任何有神论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换言之, 任何有神论者都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4.凡学术论文都不需要创造艺术形象,而电影剧本都需要创造艺术形象,所以,凡电影剧本都不是学术论文。
5.如果你认识了错误,那么你应该受到称赞;如果你改正了错误,那么你也应该受到称赞。你或者没有认识错误,或者没有改正错误。因此,你不应该受到称赞。
得分
评阅人
六、图表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设下列A、B、C三句话中一句为真,两句为假,请列出真值表并回答甲是不是工人,乙是不是营业员。
A、如果甲是工人,那么乙是营业员。
B、如果乙是营业员,那么甲是工人。
C、乙不是营业员。
2、用赋值归谬法证明下列蕴涵式是否为永真式:
((p → q)(q → r)∧(r → f))→(p → f)
3、
已知:概念A与概念B交叉,概念B与概念C交叉,而概念A与概念C全异,概念D真包含于B,概念A又真包含D。请用欧拉图表示概念A、B、C、D之间的外延关系。
七、综合题
1、甲说乙讲假话,乙说丙是假话,丙说甲、乙都讲假话。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说假话,谁说真话?为什么?
2、侦察员甲、乙、丙、丁通过调查了解,对某案件的嫌疑犯作了如下断定:
甲:我认为赵某不是凶犯。
乙:或者李某是凶犯,或者赵某是凶犯。
丙:如果李某是凶犯,则赵某不是凶犯。
丁:我看李某和赵某都是凶犯。
破案后证实上述断定中只有一句是假的。请问;谁是嫌疑犯?谁的断定错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答题纸)
课程名称:《逻辑学》(B)卷    课程代号:01126010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使用对象:公安学院侦查0601、0602
题号
总分
总分人
分值
15
30
10
15
15
15
100
得分
得分
评阅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9
10
11
12
13
14
15
属种
全异
常项
变项
变项
常项
矛盾
SIP
差等
P∨S
联结词
常项
得分
评阅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B
C
B
D
D
D
C
D
B
D
B
B
C
得分
评阅人
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cf登陆不上去
9
10
×
×
×
×
×
×
×
得分
评阅人
四、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得分
评阅人
五、推理分析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号
推 理 形 式
有效性
理  由
1
((p q∧q)→p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不能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
2
((Pq)→r) r p q
×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但Pq p q不具的矛盾关系
3
(SEP)→SA p
换质法推理
4
(PEM)(SAM)→SEP
符合第二格的推理规则
5
((p → q)(r→q)∧( r p ))→ q无效,二难推理不能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堂号:________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