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软件在建筑预算中的运用
BIM软件在建筑预算中的运用
摘要: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对工程和建筑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各项现代化技术、新型材料持续应用于工程项目当中,随之带动着工程造价管理变得烦琐。在这一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就是先进的BIM 技术,该项技术所具备的应用优势以及具体的应用价值不可轻视,特别是对于现阶段非常复杂繁琐的造价管理工作,更是发挥了关键的应用作用。本文主要就BIM软件在建筑预算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BIM软件;建筑;预算
引言
建筑工程预算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建筑企业及施工人员的经济效益及个人利益。为了切实提升建筑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将BIM软件有效融入工程预算中可以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借助BIM 软件可以强化工程每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切实提升工程预算水平,为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提供科学的数字化模型,对于建筑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BIM 技术所具备的运用优势
一年又一年歌词1.1 可视化
BIM 技术主要凭借网络为载体发展形成的,相比通过纸张呈现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在该项技术支持下的工程图能够直观、具体地展示在数字设备中,帮助造价管理者基于3D 角度分析和审视工程项目,通过一体化视角落实管理工作,BIM 技术运用期间对相关工程信息展开了加工处理,在整个图纸上进行明确标注,凸显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所在,利用构件之间的交流反馈,明确造价管理的不足,在可视化管理上充分尊重工程项目变化情况,为造价控制增添较强的灵活性和发展性,更好地迎合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建设流程复杂的相关造价管理需求。
1.2协调性
在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协调可谓是一项关键内容,其中涉及各个施工部门的互动和沟通,特别是各个施工环节涉及的交接问题更是需要展开有效协调,并且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如此才能杜绝施工工期、造价管理等方面发生问题。将BIM 技术引进工程造价
管理中,不仅有助于对工程进度做到科学安排,而且能够节约项目建设成本,为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良好保障。
2BIM 软件在建筑预算中的运用优势
2.1有利于提升成本预算的准确性
在传统工程项目施工期间,身处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分工状况较为模糊,比如工程建筑师仅负责工程建筑设计工作而不干涉建筑材料计算量及成本预算,然而建筑工程中的众多预算环节全部属于预算人员的管理范畴,所以建筑工程预算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成本预算的技术方法,还要全面掌握设计人员所绘制的施工图纸,从而有效展开建筑预算工作。在BIM 软件诞生前,预算人员主要采用图纸手工计算的方法,这种计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为错误的产生概率,不利于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预算管理质量。采用BIM 软件后,建筑预算工作可以通过在软件中创建BIM 模型获取图纸的基本概况,其中详细概括了施工材料规格、数量等信息内容。当设计环节出现变更后,BIM软件中的相关信息也会及时更新,比如窗户尺寸减少后,此变更数据会直接反映在每项施工环节的文档中,预算人员所采用的材料尺寸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预算人员在编制成本预算期间,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计算
益禾堂加盟费多少数量,然而在BIM 软件的信息模型帮助下便可以实现数据的动态共享,有效节省大量的预算时间和成本。
2.2项目动态成本实时预测
施工前及施工后的传统成本是建筑工程预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BIM 软件更倾向于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在预算管理平台中通过数据模型、施工进度信息的相互衔接,有效完成整体项目成本的动态化监控,并结合平台内部资源展开预算流程,帮助预算管理人员全面探析并解决施工环节中存在的经济误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2.3提高企业成本控制能力
传统的建筑预算工作中,成本数据都需要交由不同的部门,由预算人员提供,而在BIM 软件的支持下可以简化原本的预算流程。各项目部门将BIM 软件所构建的数字化模型及相关数据信息通过互联网技术传输到企业的云平台或空间中,并将不同项目类型的成本数据汇集到一起形成数据库,能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的软实力。BIM信息管理平台的创建可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确保企业可以熟练掌握每个项目的资金消耗状况及成本信息,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
3BIM软件在建筑预算中的运用
BIM技术能整合工程项目相关工程造价数据,并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成本预算数据建模,实现工程造价成本预算数据的可视化、数据化。此外,充分利用BIM 技术优势,整合分析工程造价成本预算数据,通过BIM 技术模型,实现信息要素的快速传输和共享,进而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精确、全面的数据信息服务,从本质上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预算管理流程的难度,提升了工程造价成本预算的工作效率,并对后续缩短工期、避免材料过度浪费、提升经济效益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要充分保证BIM 技术和工程造价成本预算的有效衔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技术人员应充分利用BIM 技术建立工程造价成本预算数据模型,提升数据信息分析及整合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打破传统工程造价成本预算模式,有效规避相关风险因素的发生。同时,要重点利用BIM 技术数据共享特征,加强不同参与主体的联动效应,提高成本预算管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信息渠道受阻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的潜在风险。
林心如晒与老公合照庆生(2)利用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成本预算各个阶段进行系统管理,建立BIM 数据模型,通
过计算机软件直观掌握成本预算数据信息的动态变化,全面掌握项目成本预算的潜在风险,从而进行动态调整。
(3)将BIM 技术融入大型、特异性项目的设计和造价成本预算分析过程中。传统的工程造价成本预算模式在面对大型工程时显得力不从心,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应充分利用BIM 技术的建模特征,减少成本预算的计算分析过程,在信息整合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工程造价成本预算相关数据积累,构建系统数据库,将相关数据进行储备,便于以后调用,形成技术资料的积累。
(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管理对于工程建设至关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相关风险因素出现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管理过程中引入BIM 技术时,必须对现在的工程造价成本预算工作方式和组织结构进行转型升级,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保证以上目标的达成。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现状并不能满足工程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加之部分企业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机制相对落后单一,尤其是BIM 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未能适应行业动态变化,导致企业发展无法满足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依托BIM 技术,将其融入
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领域全过程,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对BIM 技术或软件的掌握水平,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作用,建立企业BIM 造价管理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技术培训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BIM 技术和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管理机制无缝衔接。
结束语
记者日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总的来说,要充分利用BIM 技术优势,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积极优化BIM 技术及软件,促进BIM 技术本土化发展。制定BIM 行业标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建筑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契机。
参考文献:
[1]曲永凤.建筑工程预算软件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07):116-117.
[2]许翔,黄民德,郭福雁.高层建筑防雷措施预算计价系统软件开发[J].现代建筑电气,2011,2(06):60-63.
[3]岳书现.我国建筑工程预算软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山西建筑,2007(20):367-368.
[4]梁雪松. 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研究及其软件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