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效用理论
主要内容:
1、利用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从不同角度考察消费者的行为,得出消费者用有限收入选购商品以得到最大满足的条件。
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不确定性和风险问题。
第一节边际效用分析
一、欲望
1、欲望。指人们的需要。或指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是一种心理现象。
2 、欲望的五个层次
大气的男孩名字(1)基本的生理需要——即生存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如免于伤害、受剥削、失业等。
(3)社会的需要——心理需要。如感情、爱情、归属感的需要。
(4)受尊重的需要——即需要有自尊心以及受别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欲望是多种多样而无穷无尽。当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新的欲望。但满足人们的欲望的方式是有限的。理由:
①客观所能提供的物品是有限的。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所以一定的资源只能提供一定量的产品。
②时间是有限的。在人的有限生命中,不可能使一切欲望与需要得到满足。
③他人提供的劳务是有限的。欲望或需要的满足是以他人提供的劳务为前提的。
3、欲望的规律
(1)强度递减规律。即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欲望强度随着该物品的增加而减小。
(2)享受递减规律。即随着欲望的满足,人们得到的享受是递减的。
二、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
1、效用。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人们之所以要消费商品和服务,是因为从消费中他们的一些需要和爱好能得到满足,例如消费食品能充饥,多穿衣服能御寒,看电影能得到精神享受,等等。我们把这种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能得到的满足感称为效用。效用可以用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来度量。
这里所说的效用,不仅依存于物品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客观的物质属性(如面包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而且物品有无效用和效用大小,还依存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效用本身不具有伦理学的意义,也不具有客观标准。
一种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效用,看它能否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而不论这一欲望或需要的好坏。例如,从伦理学看是坏欲望,但、等却能满足这种欲望,它就具有效用。
2、负效用。指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时。所得到的不满足程度。
3、效用单位。用来衡量效用大小的单位。
4、基数效用。指用效用单位来表示的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不同物品或同一物品对一个人的效用大小可用效用单位多少来衡量。即可用基数
(1,2,3,‥‥‥)来表示效用的大小。该理论用边际效用来分析
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例如,一件上衣对某人的效用为十个单位,一块面包对他的效用是二个单位,等等。
5、总效用(TU)。指消费者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6、边际效用(MU)。指某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MU = ∆TU/ ∆Q
∆TU:总效用的增(减)量。
∆Q:某物品消费量的增(减)量。
或者说,边际效用指增加(减少)最后一单位物品或劳务所带来的效用。
还可以说,边际效用指消费量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减少)的满足程度。
7、货币的边际效用。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货币也适用。对于一个消费
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量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所以,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是非常小的,对于这种微小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我们用边际效用来进一步解释“价值悖论”。因为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存在,我们知道,当我们对某种物品消费越多,其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也就越小。我们用的水是很多的,因此最后一单位水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就微不足道了。相对于水而言,钻石的总效用并不大,但由于我们购买的钻石极少,所以,它的边际效用就大。“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在于“稀缺”的物品边际效用高。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同一物品的每一单位对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不同,随着所消费的物品的增加,尽管其总效用相应增加,但该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有递减的趋势。
例如,在一个人很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以后,随着这个人吃的包子数量的边续增加,虽然总效用不断增加,但每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
当他完全吃饱的时候,包子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值,而边际效用却降为零。如果他还继续吃包子,就会感到不适,这意味着包子的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下降。
简洁地说,随着某消费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例如,某物品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某物品数量的增加,总效用不断增加(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但边际效用却一直是递减的。
要说明的是,如果边际效用为负数,那么总效用也会减少。或者说,总效用减少时,边际效用为负值。
四、消费者剩余
指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或劳务付出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1、定义: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消费者实际付出的价格= 边际效用- 实际价格
当消费者剩余= 0 时,边际效用= 实际价格友情诗句
边际效用等于实际价格的价格称为边际价格。
2、消费者剩余的说明(解释)
上表中,第5瓶汽水就是边际购买。此时,消费者剩余等于0,即意味着边际效用=实际价格。这时,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5单位)也就是边际价格。
3、消费者剩余的本质含义。只要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大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心理上就得到了较大满足,也就是使消费者得到了福利(效用)。
五、消费者均衡
1、几点假设
(1)一定时期内,某个消费者的收入(M)是既定的。
(2)消费者准备把这笔钱用来购买两种消费品X和Y,且X的价格PX和Y的价格
PY 是已知和既定的。
即: 购买两种商品 X Y
X 和Y 的价格 PX PY
由(1)、(2)得: PX X+ PYY ≤ M
上式说明,在收入(M )既定下,购买X 、Y 两种商品的支出不能超出收入M ,但有可能小于收入M 。超过收入的购买是无法实现的,小于收入的购买不可能达到既定收入下的效用最大化。只有在PX X+ PYY = M 时,才有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可能。
2、问题
为使效用最大化(即总效用达到极大值),购买X 与Y 的数量应各为多少?
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3、效用最大化原理
消费者按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消费也就是要把自己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使自己从这些物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或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的这种行为也称为效用最大化选择。最可怕的恐龙第一名
4、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在M 、PX 、PY 为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花费既定收入所获得的效用总和为极大值的条件是:
消费者买进的每种商品量(X 和Y )的最后一个单位的效用(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即:
或者说,消费者花费的每一元钱所买进的每种商品之边际效用都相等。即:
解释:在收入(即消费者用来购买X 、Y 的货币)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买进X 的数量越多,相应地能够买进Y 的数量就越少,而随着X 数量的增加,X 的边际效用递减。与此同时,相应地递减的Y 的数量使Y 的边际效用递增。消费者为了使得他花费M 元所获得的X 的全部效用和Y 的全部效用之和达到极大值,他将调整其购买进X 和Y 的数量,一直达到他买进X 的一定数量中最后一个单位的效用同他相应买进的Y 的一定数量中最后一个单位的效用之比,即X 与Y 的边际效用之比,恰好等于X 的价格PX 与Y 的价格PY 之比。
因为在这个时候,他花费一定量收入购买X 和Y 所得到的效用总和已达到极大值,他将不再改变其购入X 与Y 的数量,亦即消费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决策行为已达到均衡状态(或最佳状态)。
下面用代数法证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如果消费者只购买两种产品X 和Y ,约束条件为货币收入M ,则:
目标函数:max TU= f (X,Y ) ① Y X
Y X P P MU MU Y X ==的边际效用的边际效用()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λ==Y Y X X P MU P MU λ====Z Z
祝福党的一句话简短Y Y X X P
MU P MU P MU
救公主蓝燕拍过什么三级约束条件:s.t PX X + PYY = M ②
要说明的是,效用是一种心里现象,很难用确定的效用单位衡量其大小。由于每个人的偏好不同,因而某种物品是否具有效用或效用大小完全因人而异。尽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我们导出的效用最大化的条件,要回答“在既定收入条件之下,为使效用最大化应购买X、Y的数量为多少这样的问题,只能因人而异,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或自我感受。
六、需求曲线的推导
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概念,我们就能导出个人对某一特定商品的需求曲线。
商品的需求价格: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具体地说,如果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些数量的该种商品所愿支付的价格就越高;相反,如果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些数量的该种商品所愿支付的价格就越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