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无线局域网标准
常⽤⽆线局域⽹标准
》常⽤⽆线局域⽹标准主要包括:蓝⽛技术、HiperLAN标准与IEEE802.11标准。
》蓝⽛技术的基本概念
蓝⽛技术是⼀个开放性的、短距离⽆线通信技术标准,它可以在较⼩的范围内通过⽆线连接的⽅式实现固定设备以及移动设备之间的⽹络互连,可以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实现灵活、安全、低成本、⼩功耗的话⾳和数据通信。因为蓝⽛技术可以⽅便地嵌⼊到单⼀的COMS芯⽚中,因此特别适合⽤于⼩型的移动通信设备。
》蓝⽛系统的主要参数与技术指标
#⼯作频段:ISM频段2.402GHz~2.480GHz
#双⼯⽅式:TDD
#业务类型:同时⽀持电路交换及分组交换业务
#标称数据速率:1Mbps
#异步信道速率:⾮对称连接723.2kbps/57.6kbps    对称连接433.9kbps(全双⼯模式)
#同步信道速率:64kbps(3个全双⼯信道)
#信道间隔:1MHz
#信道数:79
#发射功率及覆盖:0dBm(1 mW),覆盖1-10m,  20dBm(100 mW),覆盖扩展⾄ 100m。
#跳频频点数:79个频点/MHz(2402+k(MHz),k=0,1,2,…,78)。
#跳频速率:1600次/s
#⼯作模式:Active/Sniff/Hold/Park
#数据连接⽅式:⾯向连接业务SCO(语⾳,电路交换、预留时隙)、⽆连接业务ACL(分组数据、分组交换、轮询)。
#纠错⽅式:1/3FEC(3bit重复码),2/3FEC(截短Hamming码),CRC-16,ARQ。
#鉴权:反应逻辑算数⽅式。
#秘钥:以18bit为单位增减,最长128bit。
#安全机制:链路级,认证基于共享链路秘钥询问/响应机制,认证和加密秘钥⽣成基于SAFER+算法。
#话⾳编码⽅式:CVSD或对数PCM。
#⽹络拓扑结构:Ad hoc、Piconet及Scatternet结构。
》 HiperLAN技术的基本概念
这是⼀种在欧洲应⽤的⽆线局域⽹通信标准的⼀个⼦集,有HiperLAN/1和HiperLAN/2两种标准。这两周标准均被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所采⽤。HiperLAN标注提供了类似于IEEE 802.11⽆线局域⽹协议的能⼒和性能。 HiperLAN/1标准采⽤5G射频频率,可以达到上⾏20Mbps的速率。HiperLAN/2同样采⽤5G射频频率,上⾏速度可以达到54Mbps。HiperLAN/2系统同3G标准兼容。在HiperLAN/2的典型⽹络拓扑结构中,移动终端(MT)通过接⼊点(Access point,AP)接⼊固定⽹,MT与AP之间的空中接⼝由HiperLAN/2定义。⼀个AP所覆盖的区域称为⼀个⼩区,⼀个⼩区的覆盖范围在室内⼀般为30⽶,在室外⼀般为150。⽆线终端MT可以在HiperLAN/2⽹络中⾃动移动,并保持与⽹络间良好的传输性能。
HiperLAN/2的主要技术特点
#⾼速数据传输
由于采⽤了先进的OFDM调制技术,HiperLAN/2可以提供⾮常⾼的数据传输速率,其速率在物理层最⾼达54Mbps。在办公室的环境中,OFDM对多径效应的解决很有效。同时,MAC采⽤了动态TDD模式,使⽆线资源的利⽤更加有效
#⾯向连接
HiperLAN/2⽹络中的数据的传输是⾯向连接的,与其它⽆线局域⽹技术不同。在传输数据之前,AP和MT之间通过HiperLAN/2控制层的信令预先建⽴连接。这种连接在空中接⼝上是时分双⼯的,连接分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点对点是双向连接,点对多点是下⾏⽅向单向连接。HiperLAN/2还可以采⽤专⽤⼴播信道,由同⼀个AP向所有移动端发送⼴播消息。
#QoS
HiperLAN/2⾯向连接的特性有利于实现对QoS的⽀持。由于⾼传输率和对QoS的⽀持,HiperLAN/2可以同时传输不同类型的数据流,⽐如视频、话⾳和数据等。
#⾃动频率分配
在每⼀个接⼊点覆盖区域中,接⼊点AP能⾃动选择适当的⽆线信道进⾏数据传输。AP监听邻近⼩区及环境中的其他⽆线资源,根据最⼩⼲扰和资源不冲突准则选适当的⽆线信道。
#安全性
HiperLAN/2⽹络⽀持安全认证和加密功能。
#移动性
移动终端与具有最好信噪⽐的AP通信,在不断移动的情况下,MT可能会侦测到⼀个⽆线传输性能更好的AP,于是,移动终端将执⾏⼀次切换,切换到⼀个新的AP中,所有已建⽴的连接都转移到新AP上。在切换过程中,有可能会丢失⼀些数据包,⽽且如果MT 超出HiperLAN/2⽹络的覆盖范围,在⼀段时间后,MT将会失去与⽹络的联系,所有的连接都将被释放。
#⽹络与应⽤⽆关
HiperLAN/2⽹络协议栈具有灵活的体系结构,很容易适配并扩展不同的固定⽹络。
例:HiperLAN/2可被⽤作交换式以太⽹的⽆线部分,也可以作为第三代蜂窝⽹络的AP使⽤。⽬前在固定⽹上运⾏的所有应⽤都可以在HiperLAN/2上运⾏。
#省电
HiperLAN/2的省电机制是基于MT对睡眠期的初始约定。MT可以在任何时间要求AP进⼊低功率状态,并且请求特定的睡眠周期。睡眠周期结束时,移动终端将检测
有⽆AP发来的激活指⽰;如果没有检测到,则进⼊下⼀个睡眠周期,继续保持低功率状态,AP暂不发送⽤户数据,等睡眠期结束后才开始发送。⽹络可以根据反应时间和低功耗的要求,选择不同的睡眠周期。
》IEEE802.11标准的基本概念早安图片大全
健康证怎么办IEEE802.11是第⼀代⽆线局域⽹WLAN标准之⼀。该标准定义了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  MAC协议的规范,允许⽆线局域⽹及⽆线设备制造商在⼀定范围内建⽴互操作⽹络设备,它使结点在对等的基础上互联,或通过集线器与Internet⽹关连接。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线结点和⽆线接⼊点。⽆线结点通常是⼀台接⼊设备上加⼀块⽆线⽹络接⼝卡构成的。⽆线接⼊点的作⽤是提供⽆线和有线⽹络之间的桥接。⼀个⽆线接⼊点通常由⼀个⽆线输出⼝和⼀个有线的⽹络接⼝(802.3接⼝)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接⼊点就像是⽆线⽹络的⼀个⽆线,将多个⽆线结点接⼊并聚合到有线的⽹络上。
802.11最初定义的三个物理层包括了两个扩频技术和⼀个红外传播规范,⽆线传输的频道定义在2.4GHz的ISM波段内。这个频段属于⾮注册使⽤频段,⽤户使⽤不需要预先申请许可证。扩频技术保证了802.11的设备在这个频段上的可⽤性和可靠的吞吐量,这项技术还可以保证同其他使⽤同⼀频段的设备不互相影响。
802.11标准定义的传输速率是1Mbps和2Mbps,可以使⽤FHSS(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跳频扩频)和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直序扩频)技术。FHSS和DSSS技术在运⾏机制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采⽤这两种技术的设备没有互操作性。
802.11的MAC和802.3的MAC协议⾮常相似,都是在⼀个共享媒体智商⽀持多个⽤户共享资源,由发送者在发送数据前先进⾏⽹络的可⽤性检查。
在802.11⽆线局域⽹协议中,冲突的检测存在⼀定的问题,这个问题称为Near/Far现象。这是由于要检测冲突,设备必须能够⼀边接收数据信号⼀边传送数据信号,⽽这在⽆线系统中是⽆法办到的。鉴于这个差异,在802.11中对CSMA/CD进⾏了⼀些调整,采⽤了新的协议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或者DCF(DistributedCoordination Function)。CSMA/CA利⽤ACK信号来避免冲突的发⽣,只有当客户端收到⽹络上返回的ACK信号后才确认送出的数据已经正确的到达⽬的。
CSMA/CA通过这种⽅式来提供⽆线的共享访问,这种显⽰的ACK机制在处理⽆线问题时⾮常有效。然⽽不管是802.11还是802.3来说,这种⽅式都增加了额外的负担,所以802.11⽹络和类似的Ethernet⽹⽐较在⼼跟那个上总是稍逊⼀筹。
hidden node问题:两个相反的⼯作站利⽤⼀个中⼼接⼊点进⾏连接,这两个⼯作站都能够“听”到中⼼连接点的存在,⽽相互之间则可能由于障碍或者距离元婴⽆法感知到对⽅的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802.11在MAC层上引⼊了⼀个新的Send/Clear to
Send(RTS/CTS)选项,当这个选项打开后,⼀个发送⼯作站传送⼀个RTS信号,随后等待接⼊点回送RTS信号,由于所有的⽹络中的⼯作站都能够“听”到接⼊点发出的信号,所以CTS能够让它们停⽌传送数据,这样发送端就可以发送数据和接受ACK信号⽽不会造成数据的冲突。由于RTS/CTS需要占⽤⽹络资源⽽增加了额外的⽹络负担,⼀般只是在哪些⼤数据报上采⽤(重传⼤数据报会耗费较⼤)。
802.11协议中,每⼀个在⽆线⽹络中传输的数据报都被附加上了校验位以保证它在传送的时候不会出现错误,这和Ethernet中通过上层TCP/IP协议来对数据进⾏校验有所不同。包分⽚的功能允许⼤的数据报在传送的时候被分成较⼩的部分分批传送。在⽹络⼗分拥挤或者存在⼲扰的情况下,⼤数据报传送⾮常容易遭到破坏,这项技术⼤⼤减少了数据包被重传的概率,从⽽提供了⽆线⽹络的整体性能。MAC⼦层负责将收到的被分⽚的⼤数据报进⾏重新组装,对于上层协议这个分⽚的过程是完全透明的。
属性802.11b802.11a802.11g
批准的
IEEE标准
甘肃旅游景点大全是是是
Wi-Fi联
盟(WFA)
认证
是是否
最⼤数据
传输率
11Mbps54Mbps54Mbps
实际吞吐量5~7Mbps28~31Mbps
28~31Mbps
(全在802.11g环境)
10~12Mbps
(与802.11b客户端混合的环境)
最⼤容量33Mbps
3信道x11
432Mbps
8信道x54
162Mbps
3信道x54
802.11b 的
付出就有回报
后向兼容性是
在2.4GHz ISM频段上运⾏,客户端以
802.11b的速度在802.11b和
802.11g APs上运⾏
在5GHz UNI频段上运
在2.4GHz ISM频段上运⾏,客户端以802.11b的速度
直辖市有哪些在802.11b APs上运⾏,以802.11g的速度在
802.11g APs上运⾏
(注:总吞吐量在802.11b和802.11g混合⽹络中会降
低)
从此心里永远有个你歌词与其他设
之间的⼲扰是
如⽆线电话、蓝⽛、微波炉
如⽆线电话、蓝⽛、微波炉
室内距离30m 与802.11b和
802.11g相⽐,在
30m内有更快的速度
与802.11b相⽐,在30m内有更快的速度
IEEE802.11b⽆线局域⽹的带宽最⾼可达11Mbps,⽐开始快了5倍,扩⼤了⽆线局域⽹的应⽤领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5.5Mbps、2Mbps和1Mbps带宽,实际的⼯作速度在5Mbps左右,与普通的10base-T规格的有线局域⽹⼏乎处于同⼀⽔平。
》IEEE 802.11b优点
功    能优      点
速度  2.4GHz直接序列扩频⽆线技术提供最⼤为11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需直线传播。
动态速率转换当射频情况变差时,降低数据传输速率为5.5Mbps、2Mbps、1Mbps
使⽤范围802.11b⽀持以百⽶为单位的范围(在室外为300m,在办公环境中最远为100m)。
可靠性与以太⽹类似的连接协议和数据包确认提供可靠的数据传送和⽹络带宽的有效使⽤
互⽤性与以前标准不同的是,802.11b只允许⼀种标准的信号发送技术,WECA将认证产品的互⽤性。
电源管理802.11b⽹络接⼝卡可转到休眠模式,接⼊点将信息缓冲到客户,延长了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寿命。
漫游⽀持当⽤户在楼房或公司部门之间移动时,允许在接⼊点之间进⾏⽆缝连接。
加载平衡802.11b NIC更改与之连接的接⼊点,以提⾼性能(如,当前AP流量拥挤,或发出低质量的信号时)
可伸缩性最多三个接⼊点可以同时定位于有效使⽤范围中,以⽀持上百个⽤户同时进⾏语⾳和数据⽀持
安全性内置式坚定和加密
》IEEE 802.11b的基本运作模式
1.点对点模式(Ad hoc)
点对点模式是指⽆线⽹卡和⽆线⽹卡之间的通信⽅式。只要PC插上⽆限⽹卡即可与另外具有⽆线⽹卡的PC连接,对于⼩型的⽆线⽹卡来说,这是⼀种⽅便的连接⽅式,最多可连接256台PC。
2.基本模式(infrastructure)
是指⽆线⽹络规模扩充或⽆线和有线⽹络并存时的通信⽅式,这是802.11b最常⽤的⽅式。此时,插上⽆线⽹卡的PC需要由接⼊点与另⼀台PC连接。接⼊点负责频段管理及漫游等指挥⼯作,⼀个接⼊点最多可连接1024台PC(⽆线⽹卡)。当⽆线⽹络结点扩增时,⽹络访问速度会随着范围扩⼤和结点的增加⽽变慢,此时添加接⼊点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频宽与频段。在⽆线⽹络需要与有线⽹络互连,或⽆线⽹络结点需要连接和访问有线⽹络的资源和服务器时,接⼊点可以作为⽆线⽹和有线⽹之间的桥梁。
》IEEE 802.11b的典型解决⽅案
#对等解决⽅案
这是⼀种最简单的应⽤⽅案,只要给每台PC安装⼀⽚⽆线⽹卡,即可相互访问。如果需要与有线⽹络连接,可以为其中⼀台电脑在安装⼀⽚有线⽹卡,⽆线⽹中其余电脑即利⽤这台电脑作为⽹关,访问有线⽹络或共享打印机等设备。但对等解决⽅案是⼀种点对点⽅案,⽹络中的电脑只能⼀对⼀互相传递信息,⽽不能同时进⾏多点访问。如果要实现与有线局域⽹的互通功能,则必须借助接⼊点。
#单接⼊点解决⽅案
接⼊点相当于有线⽹络中的集线器。⽆线接⼊点可以连接周边的⽆线⽹络终端,形成星形⽹络结构,同时通过10Base-T端⼝与有线⽹络相连,使整个⽆线⽹的终端都能访问有线⽹络的资源,并可通过路由器访问internet。
#多接⼊点解决⽅案
当⽹络规模较⼤,超过了单个接⼊点的覆盖半径时,可以采⽤多个接⼊点分别与有线⽹络相连,从⽽形成以有线⽹络为主⼲的多接⼊点的⽆线⽹络,所有⽆线终端可以通过就近的接⼊点接⼊⽹络,访问整个⽹络的资源,从⽽突破⽆线⽹覆盖半径的限制。
#⽆线中继解决⽅案
⽆线接⼊器还有另外⼀种⽤途,即充当有线⽹络的延伸。⽐如在⼯⼚车间中,车间具有⼀个⽹络接⼝连接有线⽹,⽽车间中许多信息点由于距离很远使得⽹络布线成本很⾼,还有⼀些信息点由于周边环境⽐较恶劣,⽆法进⾏布线。由于这些信息点的分布范围超出了单个接⼊点的覆盖半径,那么可以采⽤两个接⼊点实现⽆线中继,以扩⼤有线⽹络的覆盖范围。
#⽆线冗余解决⽅案
对于⽹络可靠性要求较⾼的应⽤环境,⽐如⾦融、证券等,接⼊点⼀旦失效,整个⽆线⽹络会瘫痪,将带来很⼤的损失。因此可以将两个接⼊点放置在同⼀位置,从⽽实现⽆线冗余备份。
#多蜂窝漫游⼯作⽅式
在⼀个⼤楼中或者在很⼤的平⾯⾥⾯部署⽆线⽹络时,可以布置多个接⼊点构成⼀套微蜂窝系统,这与移动电话的微蜂窝系统⼗分相似。微蜂窝系统允许⼀个⽤户在不同的接⼊点覆盖区域内任意漫游,随着位置的变换,信号会由⼀个接⼊点⾃动切换到另外⼀个接⼊点。整个漫游过程对⽤户是透明的,虽然提供连接服务的接⼊点发⽣了切换,但对⽤户的服务却不会被中断。
》IEEE 802.11b的主要应⽤(允许使⽤任何现有在有线⽹络上运⾏的应⽤程序或⽹络服务)
功    能优    点
不易接线的区域在不易接线或接线费⽤较⾼的区域(如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有⽯棉的建筑物以及教室)中提供⽹络服务
灵活的⼯作组为经常进⾏⽹络配置更改的⼯作区降低了总拥有成本
⽹络化的会议室⽤户可在从⼀个会议室移动到另⼀个会议室时进⾏⽹络连接,以获得最新的信息,并且可以在决策时相互交流
特殊⽹络现场顾问和⼩⼯作组的快速安装和兼容软件可提⾼⼯作效率
⼦公司⽹络为远程或销售办公室提供易于安装、使⽤和维护的⽹络
部门范围的⽹络移动漫游功能使企业可以建⽴易于使⽤的⽆线⽹络,可覆盖所有部门
》⽆线局域⽹设计
#进⾏初步调查
5W:who⽤⽹络what⽤什么设备访问when什么时候⽤where在哪⽤why⽤⽹络
#对现有环境进⾏分析
#指定初步设计
#确定详细设计
#执⾏和实施设计
#整理⽂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