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黑钻特权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大致可把60 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 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
③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 年: 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 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 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 亿元)。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 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 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如何解手机密码
度,如钢产量中国为  2.37 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 公斤;发电量中国为  2.76 度,印度为10.9 度,美国为2949度。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 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 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和文化教育等事业。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农林水利部门的投资占7.6%,运输邮电部门
my college life
的投资占19.2%,银行贸易部门的投资占3%,文化教育部门的投资为7.2%。在五年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493亿元,超过计划的15.3%,加上企业和地方自筹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投资总额达到588.47 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92 亿元,相当于1952 年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的  1.9 倍。
一五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8%,农业增长  4.5%;轻工业增长12.9%,重工业增长25.4%。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 年的43.1%提高到1957 年的56.7%。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45%。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  5.8 倍;发电量达到193.4 亿度,比1952 年增长16
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  3.2 倍。“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100年。感谢老师比较真诚的话
1958至1960年是中国“”时期。“”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力图在探索自己的
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开辟一个新的局面。然而,实践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而且造成严重的后果。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工业方面普遍提高一倍,如钢从1200 万吨提高到3000 万吨;农业方面普遍提高20-50%,如粮从5000亿斤提高到7000 亿斤。从此后,第二个五年计划转入了“”的轨道。
三年“”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影响以后两年经济的发展。1958-1962 年,社会总产值年平均下降0.4%,农业净产值年平均下降  5.9%,轻工业年均下降2%,国民收入年均下
降  3.1%,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下降  4.7%,居民消费水平年均下降  3.2%,在此期间只有重工业年均增长3%。
1960年同1957年相比,在国民收入中,积累的比例由24.9%提高到39.6%,直接减少了当年的消费基金;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1.3 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粮食产量减少了1031 亿斤,降到1951年的水平,工业和农业产值的比例由5.7 : 4.3变为7.8 : 2.2。 1958-1960年,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
中所占比重由55%下降到33.4%;财政收支严重失衡,三年的财政赤字达到169.4 亿元,货币流通量增加了82%。在三年“”期间,人民必需的消费品已难以保证基本需要。1957-1960年,全国人均消费的粮食由406斤降到327斤,猪肉由10.2 斤降到3.1 斤。
1961-1963年是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期。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 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1961年,我们要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使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在发展中得到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  1 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宣布:1961 年应当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基础上,采取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同1960年相比,1962年基本建设投资由384亿元减少到67.60 亿元,积累率由39.6%降为10.4%,施工项目减少2/3 以上。对那些缺乏原材料、肖耗高、质量低、经济效果差的工业企业,实行必要的关、停、并、转。经过调整,全国工业企业数由1959年的31.8 万个减少到1962年的19.7 万个,减少了38%。还降低了大多数重工业的生产指标。与1960年相比,1 962年重工业产值下降了58.6%,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52.1%降为32.3%。到1963 年  6 月,全国共减少职工1887 万人,城镇人口压缩了2600 万人。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经济调整取得较明显的效果,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扭转了下降的局面。农业生产开始回升,1962年与1961 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  6.2%,粮食增产250亿斤,总产量达到3200亿斤。工业生产形势也开始好转,特别是轻工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60年的
33.4%提高到1962年的47.2%。1962年财政收支平衡,结余8.3 亿元;货币流通量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上年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减少了15%。1962年同1960年相比,全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增加11 斤,猪肉增加1.6 斤。从1963年起,又用三年时间,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5年,经济调整的任务已胜利完成,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以及主要产品产量都大大超过了  1 957年,其中不少经济技术指标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1963-1965年,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4.7%和15.5%。
1966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发生了。1966年下半年,当时的动乱主要集中在文教部门和党政机关,大部分生产指挥系统尚未被打乱。然而,在1966
年底这场动乱扩展到工业交通企业之后,特别是在“全面夺权”中,经济工作的指挥、调度和管理系统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使国民经济的运行失控。如作为最重要的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由于受政治动乱的冲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就被打乱,工作基本陷于停顿。1967
年和1968年甚至没有编制年度计划。
在中,由于政治动乱影响,中国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 亿元,经济曾几次大幅度下降。第一次是1967和1968年的经济倒退。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66 年下降9.6%,1968年比1967 年再下降  4.2%。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比1966年分别下降了13.4%和13.3%,国家财政收入下降了27
%。第二次是1974年的所谓“批林批孔”运动,“四人帮”把矛头指向主管经济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导致这一年经济停滞不前,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比1973年仅增长  1.4%和1.1%,而财政收入下降8.4%。第三次是1 975年底开展所谓“批邓、反右倾翻案风” 运动,使1 976年经济又呈现混乱状态。1976年同1975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仅增长1.7%,而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则分别下降  2.7%和8.5%。
1 970年之后又重新出现基建规模过大、超过国力可能的倾向,积累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1969 年的23.2%急剧上升到1970年的32.9%,1971年再上升到34.1%,以后一直维持在31%以上,1970-1976 年年均积累率为32.6%。高积累是靠压缩人民的消费达到的。在投资总额中重工业投资的比重,“三五”计划为54.5%,“四五”计划为52.1%,比“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时
期尚分别高15.8%和13.4%。在处理内地、沿海工业和国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方面,过分强调战备和内地建设,使“三五”、“四五”计划中内地建设投资比例分别高达66.8%和53.5%,并强调“靠山、分散、隐蔽”,虽然浪费了大量资金,但客观上缩小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差距,为内地打下了工业基础。今天看来,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国家财政1967-1976 年连年发生赤字,财政赤字累计达65.1 亿元。1965-1975 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下降6%。
1979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缩小了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农业税也由过去向农民征收实物改为折征现金。因而就基本上改变了30 多年的统购派购
政策,把农村经济逐步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促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1987 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
50.4%,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这是中国农村经济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死性不改1982年9月之后,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全国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迈开了步伐。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把经济体制改革推到一个新的阶段: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了社会主义企业只能由国家直接管理,不能自主经营的观点,明确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突破了政企职责不能分开的传统观念,明确政企职责分开,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将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为主。
1987 年同改革前的1978 年相比,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值所占的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由22.4%提高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成分由几乎为零提高到  5.6%。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全民所有制商业由54.6% 下降到38.7%,集体商业由43.3%下降为35.7%,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由2.1%上升到25.6%。
“六五”计划时期,1985年同1980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由7707 亿元增加到13335 亿元,按1980年不
变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11%;国民总收入由4546亿元增加到9041亿元,按1980 年不变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加10.8%,超过原计划每年增长4-5%的速度,也超了“一五”计划至“五五”计划年平均增长速度,但低于1963-1965 年年平均增长速度(15.1%)。
“七五”计划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9%,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均超过“七五”计划的要求。从增长规模看,1990年国民总收入为18718亿元,比1985年增加9677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935 亿元,增长规模远远超过以往各个时期。七五时期经济发展起伏较大,呈现不稳定状态。初期经济发展处于一种过热状态,后期进行治理整顿,使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5年间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最大落差分别为7.4 和31.5 个百分点。社会产品物耗率上升,从1985年的57.7%上升到1990年的61.9%;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从1985 年的23.8%下降到1989 年的16.8%;财政赤字由“六五”计划时期年均25 亿元上升到“七五”计划时期年均94.4 亿元。信贷、货币投放一度失控,出现了较明显的通货膨胀。5 年中信贷资金运用增加10686亿元,货币投放量达1657亿元,增幅不仅明显高于计划,而且也明显高于经济增长。全社会零售物价水平大幅度增长,年均涨幅达10.1%,比“六五”计划时期平均涨幅高2倍。其中1988和1989年曾分别高达18.5%和17.8%。收入分配过于向个人倾斜,宏观调控能力削弱。居民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58.7%上升到1989
年的62.9%。在财政收入中,中央财政所占比重由80 年代初期的57.6%下降到1989 年的
为什么最近大家都在屯粮
45.2%。中央掌握的外汇由60%下降到40%。
1993年11月14日召开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动纲领。以1992 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以更高的速度向前发展,1989-1991年国民总收入三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8%,而
1992-1995年则分别高达14.1%、13.7%、13.1%和9.3%,八五时期年均增长12%九五计划时期,由于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后的通货紧缩影响,年均发展速度只有8.7%,比八五时期低3.3个百分点,也低于一五和六五时期,但是高于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和七五时期。十五时期,国民总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又重新达到2位数,并且延续到十一五时期的
前两年,其中2007年GNI的增长达到13.3%,是近10年的高峰。2008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GNI增速回落到一位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